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

bookmark

到底是迎奉皇帝獲得首輔的大義名分、但是卻要冒着自己的執政根基被動搖的危險,還是抗拒皇帝鞏固自己的根基,卻有可能會因此失去最重要的首輔之位。

這真的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對於沈一貫而言,這真的是太難了,難倒了他。

此時此刻,沈一貫看向了趙志皋,看着那尊正在閉目裝睡的大佛,不知怎的,他忽然羨慕起了這尊他曾經無限鄙視的大佛。

這尊大佛固然沒有權利,固然好欺負,但是這尊大佛也不會被捲入這可怕的漩渦之中,在這樣的內閣之中,居然可以保證自己的全身而退,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和大手段呢?

這個老人雖然沒有權力,但是他安全啊!

而自己呢?

沈一貫有些感嘆自己的選擇和自己將要面對的未來,同時,他很清楚,這是一條不歸路,對於已經被捲入漩渦當中的自己而言,如果不死死的把住唯一的一艘航船的方向舵成爲掌舵者,那麼就有可能被其他人一腳踹下漩渦,下場是悽慘的。

這是一條沒有退路的道路。

搖了搖頭,沈一貫把一些不該有的情緒給拋出去,冷靜的開始思考起了自己的得失。

如果迎奉皇帝,那麼很顯然,會得到皇帝的歡心,皇帝的目的達到了,自然會把首輔的位置交給自己,自己就有了大義名分,可以辦很多事情,這是必然的。

但是同時,迎奉君上而不據理力爭的事情一旦傳出去,對自己的名聲的打擊可是相當嚴重的。

大明的文人們已經把對抗皇帝的意志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當作了金科玉律,當作了政治正確,在皇權式微的時代裡,自己的這種做法無異於找罵。

徐作等人執掌的都察院早就因爲在嚴查晉黨的風暴中被波及到而對自己十分憤恨,正在找藉口對自己出手,一旦自己迎奉了皇帝的命令,都察院的嘴炮們一定會欣喜若狂,因爲他們找到了對自己出手的藉口。

一旦被這幫嘴炮揪住了小辮子,他們能把自己從活着罵到死,從大明罵到後世無數年,後人一定也會知道自己這個迎奉君上阿諛奉承的『卑鄙無恥的小人』。

這就是道德攻擊的威力,也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死去的真正的原因,他們不是死於罪名,而是死於道德,死於無數被矇蔽也不自知的愚昧之人的道德攻勢。

沈一貫不是什麼仁人志士,但是他也要名聲,他需要名聲作爲自己執政的根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果失去了名聲,成爲首輔之後,要走的路無疑就艱難了許多。

但是轉念一想,如果連首輔都做不了,要名聲又有什麼意義呢?不還是要走上張位的老路,因爲要名聲想做首輔而開罪了皇帝,又因爲想做首輔要討好皇帝,最後兩面不討好,死得很難看。

張位就是自己的前車之鑑,自己是不能忘記他的。

如果沒了好名聲,做了首輔之後就可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詰難,執政根基不穩。

如果成爲不了首輔,一切都是妄談。

這兩個念頭在沈一貫的腦海中不斷的徘徊着。

忽然,沈一貫想到了一個問題。

蕭如薰的問題不還沒有解決嗎?

就算此時此刻迎奉君王,但是並不是說挽回名聲的機會就沒有了,因爲蕭如薰要乾的事情是和所有文人對着幹,他必然會成爲文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就算是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對蕭如薰的做法不滿意了。

蕭如薰是要除掉的,而除掉他的必然是自己。

爲了除掉蕭如薰,而要做首輔,爲了做首輔,不得不討好皇帝,用秦國公的爵位麻痹蕭如薰,使之驕狂,乘其不備,一舉除之。

一個忍辱負重矢志除奸的形象就捏造完成了,一個力挽狂瀾救時宰相的形象就躍然於眼前了。

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沈一貫的內心忽然鬆快了許多。

於是,當着所有人的面,沈一貫露出了一副內心猶豫掙扎的糾結表情。

“既如此,老臣遵旨便是了。”

沈一貫的聲音十分低沉。

趙志皋的呼吸一滯,很快便恢復了正常。

沈鯉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着沈一貫。

六部大佬們也都用十分錯亂的眼神看着沈一貫。

沈閣老,你真的爲了要做首輔連節操都不要了嗎?你是要迎奉上意嗎?你知道你這個決定作出了之後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和麻煩嗎?你真的不要名聲了嗎?

“閣老!此事是否繼續商榷一下?這不是小事,不可輕率作出決定啊!”

趙世卿趕快勸說沈一貫。

“是啊閣老,此事當真要慎之又慎,秦國公之爵位秦之封號怎可授予外姓臣子?這完全是不合規矩的!”

蔡國珍也緊接着勸說。

“從禮法上來說,此事完全是陛下的一人之意,秦乃帝王封號,就算要授,也只能授予宗室,蕭鎮南一屆外姓臣子,別的什麼國公都可以,就是不能授秦國公!此事,老夫絕不答應!”

餘繼登以禮部尚書的名義反對沈一貫。

石星和宋應昌互相看了看,臉上的表情之糾結也能相互理解相互明白。

石星拱了拱手:“閣老,蕭鎮南之功勞的確很大,但是秦國公爵位實在是太敏感,不便授予外臣,此事,還是謹慎爲上,再商議一下吧?”

宋應昌也拱了拱手:“此事一旦傳揚出去,天下人議論紛紛,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禍端來,爲國家計,爲人才計,我等都應當三思而後行。”

衆人的反對意見也越發的明確了,這讓沈一貫感到有點得意。

他面色悲慼的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再三思下去,還能如何?立太子一事已經十年了,太子可以等十年,可是立功將士可以等十年嗎?凱旋就在眼前,我等若繼續三思,將軍和將士們又該如何看待朝廷呢?這豈不是寒了功臣之心嗎?”

趙世卿連忙說道:“閣老,我等不是不賞,賞賜的規格要按照國朝的規矩來,不能逾越,蕭鎮南可以封國公,但是不能封秦國公!”

沈一貫面色愁苦。

“可陛下他就要秦國公啊……”

這可怎麼辦呢?

ps:祝大家新的一年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狗年大吉吧!

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九百一十二 家書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六十六 意見統一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六百九十九 殺心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九十九 平壤終焉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七十二 癡兒啊!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八百一十 心虛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六十五 戰與和(下)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一百六十九 挑釁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