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

bookmark

蕭如薰知道沈一貫不會那麼輕易的任由自己在他眼皮底下竄來竄去挑戰他的權威。

在這個他即將就任首輔的時候,他需要的是穩定,是權威,是外界對他的良好感官,讓人們相信他可以帶領大明走向更好的明天。

所以他肯定不會讓蕭如薰佔走多少風頭。

不過沒想到,感情他是在這裡給自己挖了個大坑,讓自己往裡面跳,直接就把自己給纏住了,動彈不得,他好從容慢慢收拾自己。

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機會。

自古以來奪權成功之人,要麼掌握官僚系統發動政變,要麼掌握軍隊發動兵變,他們本身都擁有自己的基本盤,而不只是一個花架子。

朱翊鈞的軍權和政權實際上都是花架子,真正的裡子掌握在內閣,掌握在沈一貫爲首的上層官僚手裡,他們集軍權和政權於一身。

所以朱翊鈞無法勝過他們,若要勝過他們,必須至少要奪回政權和軍權的一種。

朱厚照試圖掌握軍權,他取得了一些成果,不過很可惜,他落水了,然後就死了。

朱厚璁則試圖掌握政權,他成功了三十年,然後被看穿了套路,後來也死了。

朱翊鈞冷靜下來之後,充分參考了兩位先皇的方式和最終結果,結合了自己之前失敗的經驗,他選擇了一邊穩住政權,一邊拿住軍權的策略。

和其他二位帝王不同,他有蕭如薰,一個在軍中有着極高威望的將軍,他決定以蕭如薰爲突破口,重新掌握軍權,然後用軍權爲依仗,強行奪回政權。

他顯然認爲軍權比政權更靠譜,更重要,否則朱厚璁不會比朱厚照活的長那麼多。

所以朱翊鈞知道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他安撫蕭如薰道:“朕也知道勳貴在京營裡勢大根深,各種關係糾纏不清,你全面執掌京營確實有些難度。

但是蕭卿,朕只能相信你,一定可以清理京營,重振京營,當你重振京營的那一日,就是你我君臣撥亂反正的那一日,在那之前,蕭卿,朕只能爲難你了!”

朱翊鈞看來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雖然這很難,但是去做總比不去做要好。

“臣必不負陛下之期望!”

蕭如薰只能如此表態。

但是具體怎麼收拾京營,怎麼面對勳貴勢力對自己的刁難和反撲,他還沒有什麼頭緒。

朱翊鈞點了點頭。

“朕必須要告訴你,眼下,朕手上是沒有軍權的,朕無法越過內閣和兵部直接指揮任何一支人馬,包括宮廷禁衛,蕭卿,你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爲朕把宮廷禁衛之權拿下。

拿下宮廷禁衛之權,就能確保內宮無虞,接着纔是逐步掌握京營兵權,朕會全力配合你,你若需要人手,朕命令張誠在京師外的西山秘密訓練了一支人馬,可以隨時交給你來使用。”

蕭如薰愣了一下。

“陛下……在西山練兵?”

朱翊鈞無奈的點點頭:“自從被王錫爵和太后聯手之後,朕深感手中無人可用,更無兵可用,去年,天氣甚冷,京師外有大批饑民,朕讓張誠出宮秘密爲朕招募死士,在西山訓練,人數足夠三千。

本來,知道山西之事以後,朕有些被氣昏了頭腦,打算用這三千人加上蕭卿帶回來參加獻俘儀式的軍隊,直接動手,將京師控制住,但是隨後朕冷靜下來,發覺這樣做問題太多。

之後商討封賞你的時候,沈一貫對朕建議讓你執掌京營,訓練京營兵,朕便想,若能讓你執掌京營兵權,那麼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蕭如薰剛準備說些什麼,朱翊鈞便擺擺手:“朕知道你要說什麼,沈一貫沒安好心,他指着將京營變爲困住你的地方,讓你無法施展手腳,順便可以方便他壓制你,你放心,有朕在,別的人朕管不了,他沈一貫朕卻能管得了。”

原來皇帝也知道這老傢伙沒安好心。

蕭如薰點了點頭。

“陛下思慮周全,臣佩服,不過陛下是否設想過控制京師之後又該如何做?縱使陛下掌握京營,控制京師和羣臣,但是大明卻不可一日無人辦事,陛下若要問罪羣臣,誰去辦事呢?

臣建議陛下不要用太過於直接的手法將羣臣問罪,而應當採用較爲溫和的循序漸進式的方法,確保朝局穩定的同時,奪回大權,否則天下不穩,非大明之福。”

朱翊鈞微笑道:“愛卿能有如此見地,朕心甚慰,朕知道,這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朕的所作所爲,關乎天下人對大明的看法,朕雖然一度非常惱怒,但是眼下,朕已經冷靜下來了。

朕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朕也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朕不會亂了方寸,朕要做始皇,朕要做漢武,奪回軍權之後,朕自然有辦法拿回其他的東西。”

蕭如薰也知道自己沒什麼好說的了,之後的事情就不是眼下可以預料到的了,之後或許還有更多事情要做,更多麻煩在等着他。

至於緬甸……

“陛下,臣若留在京師,那麼緬甸……”

蕭如薰沒說完,朱翊鈞就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愛卿,你在緬甸練了三萬精兵是嗎?”

蕭如薰點了點頭:“臣奉詔練精兵三萬鎮守南疆,鎮南軍兵精糧足,可堪一用,如今在緬甸主掌政務的是從前在朝鮮之役中爲臣贊畫的兵部郎中袁黃,他三年前退職之後應臣懇求,出山相助。”

“那就好,緬甸算是朕手上額外的一張王牌,不能輕動,愛卿晉封秦國公之後,朕就把鎮南侯的爵位封給愛卿的長子蕭國良,再給緬甸減免賦稅三年,緬甸就讓袁卿繼續鎮守。

京城兇險,朕不能讓愛卿的家人到京城來以身犯險,愛卿就且忍耐些時日,自然,愛卿要和緬甸保持聯繫,關鍵時刻,這三萬兵馬可有大用。”

朱翊鈞如此吩咐。

“臣遵旨!”

朱翊鈞就是貼心,把蕭如薰的擔憂也給解除了,沒了後顧之憂,蕭如薰便能將全部精力放在京營問題上,和勳貴鬥智鬥勇,把京營兵權拿在手裡。

只是這條路註定兇險,靠吃空餉賺錢,靠京營職位鍍金混履歷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若要振作京營,除了有皇帝的命令和支持之外,蕭如薰還需要其他的支持。

這個時候,石星的支持就十分重要了。

石星是國防部長,京師軍區的重振能繞的開石星嗎?

也不知道那封信石星收到了沒有。

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六百四十九 誘敵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三十四 準!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四十三 地道挖成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九十四 平壤攻略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