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

bookmark

五月十四日一早,天剛亮,石星早早起身,洗漱完畢,便在夫人的服侍下更換官服。

“明日就是獻俘儀式了,今日我可能回來的比較晚,你若困了便先睡下,不要等我。”

石星如此對自己的夫人說道。

石夫人是典型的深閨婦人,對於外界的一切都不怎麼關注,她只關注自己的丈夫吃穿的好不好,關注孩子們的吃穿和學業好不好,其他的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

自然的,對於京城裡那些爆款消息,石夫人瞭解的也不多,不過朝廷要辦理獻俘大典的事情她還是清楚的,這件事情石星已經不止一次的對她提起過。

她還知道,這件事情似乎和石星成爲內閣輔臣有莫大的關聯。

石星一直都很期待的樣子,不惜那麼早便起身做準備。

“是,老爺也要注意身子,不要太累着了。”

石夫人溫婉賢淑的說道。

石星點點頭,沒再說些什麼,石夫人也出去給石星準備早飯去了,石星自己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邁步離開了臥房,迎面碰着了一個下人。

“老爺,門外來了個人,給老爺送了封信,說是蕭鎮南的信,請老爺務必儘快給蕭鎮南一個答覆。”

石星愣了一下。

“信呢?”

下人把信奉上。

石星連忙拆開這封信。

信裡面的內容很簡單,說的是蕭如薰希望大明攜此戰大勝之威對北虜採取積極進攻的手段,恢復洪武永樂時期大明對北虜的壓制優勢,編練騎兵,減少九邊耗費,將更多的資源用於主動出擊而不是整修長城。

信裡面還說兵部左侍郎蕭大亨對他的看法不置可否,顧左右而言他,顯然是一副不打算認同的樣子,蕭如薰想問問石星是不是也是這個看法。

石星看完信後愣了一會兒,隨後搖頭苦笑起來。

他是真的很欣賞蕭如薰,雖然一開始選擇蕭如薰的原因是皇帝的要求,但是後來他是越來越欣賞蕭如薰的統兵練兵用兵之能了,數場大的戰役,大小數十戰,已經充分證明了蕭如薰是不世出的良將。

如此良將,若是誕生在洪武……不,永樂時期,大概能得到重用,只是可惜,眼下這個時期,沈一貫怎麼會允許如此大規模的國策變動呢?

沈一貫想要的是權力和穩定,而不是變數,這一點,石星非常清楚,沈一貫直接明言過,他希望大明安穩下來,不要再生事端了,如今好不容易把北虜打炮,沈一貫怎麼會允許蕭如薰再起戰端?

這是想都不用想的。

這信,大概不知是蕭如薰一個人的意思,也是那些立下軍功甚大的武將們的意思,他們想知道朝廷對他們到底有什麼任用的想法。

品嚐到瞭如此美妙的滋味之後,這些武將大概會產生更多的想法。

而這一切,都是沈一貫不願意看到的。

石星自己也未必就願意看到,畢竟他也是文官,壓制武將是他的本職工作之一。

但是毫無疑問的,武將立下大的功勳,他這個國防部長自然能得到好處,沈一貫許諾他進入內閣,未嘗沒有武將們立下功勳,他的地位也跟着水漲船高的原因,甚至於未來進入內閣之後,他的地位也需要這些曾經的部下們繼續推動。

尤其是蕭如薰,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蕭如薰,不少朝臣都把他視作蕭如薰在朝廷裡的靠山,而他也的的確確爲蕭如薰說過不少話,雖然都沒什麼卵用。

這樣子下來,他自己也不滿。

他需要利用武將們威望的上升而推動入閣,更需要這些威望使得他在入閣之後不至於成爲邊緣閣老,成爲趙志皋那樣沒有實權的紙糊閣老,他需要基本盤,需要一個支持自己的派系勢力。

經營多年的兵部就是最好的大本營了,而蕭如薰毫無疑問被視作他的派系當中的一員。

蕭如薰如此詢問,想來也有一部分原因在裡面。

但是,眼下,沈一貫攜扳倒沈鯉和餘繼登的巨大威望威壓朝廷,連都察院都暫時不說話了,更何況是他石星呢?

石星苦笑一陣,去到自己的書房裡面快速給蕭如薰寫了一封回信,囑託送信人帶回去交給蕭如薰,自己隨後便離開了家。

與此同時,也有另外一封信從宋應昌的府中離開。

辰時末,蕭如薰在軍營裡面得到了來自於石星和宋應昌的回信,讀完之後,蕭如薰默默的把信件燒燬,默默的吃早飯,吃過早飯之後,蕭如薰帶着各主要將領準備迎接禮部派來的禮儀使者。

一整個白天的辛苦排練之後,一羣從未接觸過標準禮儀的軍士們總算大體上掌握了整個流程,蕭如薰倒是參加過整個流程,但是時日很久,也忘了不少。

一天下來,着實把千餘名軍士累得夠嗆,但是本身這就是一種十分榮耀的象徵,累一點,真的無所謂。

晚上吃過飯,蕭如薰正在和王輝商議一些明天的細節問題的時候,李如鬆來到了蕭如薰的帳篷裡。

“總督,末將有些話想要對總督說。”

李如鬆的模樣看來有些遲疑,和他以往大大咧咧的粗曠模樣完全不同。

“怎麼了?”

蕭如薰詢問道。

“末將……末將是想,家父年邁,一人在遼東苦寒之地居住,末將很不放心,所以獻俘儀式以後,不論朝廷給末將封賞什麼職位,末將以爲只需要遼東總兵一職就夠了,以求在家父身邊精心照料。”

李如鬆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王輝有些詫異地看着李如鬆。

蕭如薰則瞭然般的深吸了一口氣。

“好,沒問題,到時候我可以幫你向石部堂陳述,你可以率部回遼東繼續鎮守遼東。”

李如鬆沒料到蕭如薰都不多問幾句就答應了,一時間有點意外。

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了。

“多謝總督理解,總督,還有一句話,末將不得不說。”

“請講。”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蕭總督應該回緬甸。”

李如鬆緩緩開口道:“這是家父在紫荊關對末將說的,還請總督三思。”

蕭如薰沒有遲疑,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多謝李總兵的好意,此番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願君珍重身體,不要輕身犯險,以期來日相見。”

李如鬆愣了一會兒。

隨後抱拳:“末將明白,末將多謝總督。”

說完,李如鬆沒有任何遲疑,轉身離開了蕭如薰的帳篷。

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九百二十三 黃袍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三 蕙質蘭心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七百六十九 這是清君側!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九百六十六 後路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九十三 金忠善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八百九十五 僵局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五 視察軍營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