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

bookmark

皇帝結婚前四天,十二月初一,沈一貫的勤王令送到了大同,大同巡撫房守士跪地接旨。

送聖旨的離開以後,房守士把孫承宗叫到了自己的房間裡,然後把這封聖旨拿給孫承宗看。

“勤王?也就是說,蕭季馨的軍隊已經打到京師了?那麼快?沈一貫都要求援了?”

孫承宗愕然。

“可以這樣說。”

房守士緩緩說道:“若不是沈一貫手裡無兵可用,加上蕭季馨進展順利,沈一貫不會連大同的兵馬都要召集,他之前可是徵召了甘肅的兵馬,那個時候他還不着急,現在連大同的兵馬都要徵召,可想而知他是有多着急。”

“大同剛剛經歷戰亂,百廢待興,軍隊忙着整修長城缺口,忙着修復各地城池軍械,哪裡有時間去支援他?他本就做了那麼大逆不道的事情,東翁,你爲何不去討伐他?順應蕭季馨一起討伐沈一貫!”

孫承宗面帶不屑之色的把那聖旨放下。

Wωω .тt kan .c o “稚繩,不可胡言亂語。”

房守士稍稍皺了皺眉頭。

“胡言亂語?東翁,這不是胡言亂語!這是真相!”

孫承宗十分生氣的說道:“蕭季馨被他逼反,連陛下都退位,退位!東翁,大明可有過主動退位的皇帝?堯舜禹以來,天下可有主動退位的帝王?我看他沈一貫名爲首輔實爲國賊!逼君退位大逆不道!”

“稚繩!”

房守士加重了語氣:“此事疑點重重,我等尚且未能知道原委,不容你妄加揣測!縱使沈一貫有錯,當今陛下也是大明皇帝,正統的大明皇帝,我等身爲臣子,怎能抗旨不尊?”

“東翁,你別對我說你還要出兵幫助沈一貫!”

孫晨中難以置信的看着房守士:“當時蕭季馨凱旋,你還對蕭季馨說過要蕭季馨小心沈一貫,結果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蕭季馨居然會陰謀造反,陛下居然會因爲錯信蕭季馨而引咎退位!他沈一貫是不是把天下人當傻子看?

東翁,你明明就已經知道了事情會這樣發展,爲何現在反而說出這樣的話?你不去幫助蕭季馨開脫也就算了,爲何還要與沈一貫同流合污?”

房守士看着義憤填膺的孫承宗,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

“稚繩,當下這種情況,誰當皇帝並不重要,天下不能亂才最重要,我最在意的是天下的穩定,而非個人得失,此時此刻若不能穩住京師,一旦發生動亂,天下大亂未必不可能!稚繩,漢末失鼎三國亂世的事情你是知道的,你告訴老夫,漢末是如何亂起來的?”

孫承宗皺着眉頭開口道:“自然是黃巾之亂使得地方權力大增,兵權分散,及至十常侍之亂,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之首張讓火併而死,繼而董卓進京亂政,各地官員不服,起兵聯合討董,這纔有了漢末亂世。”

“沒錯,黃巾之亂並未使得天下大亂,而靈帝死後的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爭鬥纔是大亂的開始,何進是外戚,十常侍是內侍,這一內一外本都是中央的力量,他們若共存,中央力量強勢,尚能壓制地方。

可是他們火併之後兩敗俱傷,中央力量大損,邊陲諸侯董卓進京亂政,地方其餘諸侯一看,中央居然已經衰弱成這個樣子,對地方的壓制大爲減弱,地方畏懼大減,於是纔有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天下才拉開大亂的序幕!”

房守士說完,孫承宗問道:“可這與如今有何關聯?”

“先是沈一貫亂政兵變廢黜皇帝,再是蕭季馨北伐京師,一旦成功有要廢帝,再立太上皇,若太上皇活着還好,可是稚繩你別忘了,現在太上皇可在沈一貫手上,蕭季馨擺明了不可能讓沈一貫活着,若是沈一貫死前喪心病狂加害太上皇,太上皇一旦有什麼危險,那是會發生什麼事情?”

孫承宗愕然。

“沈一貫聯合武勳京營將內廷廢掉了,現在蕭如薰又要廢掉沈一貫手上的力量,這些可都是朝廷中央的力量啊!短短半年多,內廷勳貴具喪,朝廷實力大衰,連換兩名皇帝,大明中央權威必然大損。

地方上眼下是沒什麼,可是邊陲之地,西南東南東北周邊諸蕃,還有心懷叵測的小人,他們一看中央衰微天下大亂,難道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嗎?

太上皇活着還好,太上皇若出事了,蕭季馨另立新君,和董卓又有什麼區別?大明天下會不會也出現個三國亂戰?到時候民不聊生千里無雞鳴,那是你我希望看到的事情嗎?”

房守士滿臉憂慮的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讓孫承宗大爲驚訝。

這樣一說,好像確實這樣,蕭如薰的力量大增,把屬於朝廷的力量基本消滅,那麼之後,中央權威大衰,蕭如薰入主朝廷,那麼結果和當年的董卓又有什麼兩樣?

天下穩定是因爲中央強大,大明中央力量強,接近北方戰區直接可掌握多地軍區的邊軍,手握九邊糧秣,把握着九邊的生死線,九邊軍權盡在掌握中,最強大的兵團都在手中,所以地方上安安穩穩,不敢造次。

一旦中央力量衰弱,九邊不復掌控,大明皇帝的威嚴在天下人心中變得一文不值的時候,野心勃勃之人必然會出現,天下又會出現動盪不安的局面。

就算泰昌皇帝是傀儡,就算沈一貫是發動兵變的權臣,但是他好歹能穩住中央,中央力量尚在,天下依舊平穩。

但若是讓內廷和勳貴的力量完全被毀掉,中央權威蕩然無存,對天下的壓制不復,那會發生什麼?

“我決定奉詔出兵的原因並不是爲了別的,而是爲了在關鍵時刻可以保護太上皇,沈一貫是叛逆,我不會與他同流合污,但是我至少要保證讓太上皇活着,讓大明有中興的可能。

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皇帝,是大明正統皇帝,有太上皇在,就能把蕭季馨的力量轉爲中央朝廷的力量,重新威壓天下,天下還有平定的希望,若沒有太上皇,那就真的糟了!”

房守士坐在桌子面前提筆開始寫軍令。

“此番無論如何,我等都不能讓天下亂起來,否則你我必成千古罪人,保護太上皇乃重中之重,爲此,我們必須要進入京師,想方設法的接近太上皇,此時此刻我等若帶兵前去,沈一貫必然放我們入城。”

孫承宗看着房守士的行動,心中滿是訝異與震撼。

原來是爲了這個。

原來,還有這樣的思考方式嗎?

孫承宗感覺自己的面前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

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六百 悲哀的抉擇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八十七 戰爭財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三十六 八成把握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九百零五 黑鳩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四百四十九 山頭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六十六 意見統一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六百四十九 誘敵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關於結尾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軍侯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