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

bookmark

蕭如薰的意思當然不僅僅如此。

“聽我說完,雖然防止藩王亂政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並不認同把宗室的孩子當廢物養,養出一羣廢物浪費國帑,所以,我會在皇宮裡面專門設置皇室學院,請最好的老師來教育皇室子弟。

然後,根據皇室子弟的成績進行排名,諸位兄長後代中最優秀的一名才能成爲繼承王爵的那一人。

其餘人,按照成績的高低,分封不同職位的散官,按照品級制度來,初時最低九品,最高六品,隨時間推移,按照年紀、資歷和成績,逐漸提升,不排除有再次得到爵位的可能,但是最高只到公爵,不可能再次封王。

以後皇室傳承製度就按照這樣來,凡皇室子弟,都可進入皇室學院進行學習,按照成績高低排名次,最優秀一人承襲爵位,餘者和異姓官員一樣。”

三兄弟目瞪口呆,似乎對此十分驚訝。

然而蕭如薰的話沒有說完。

“自然的,我不允許皇室子孫成爲廢物,但是,因爲他們的身份,我不允許他們從政從商從軍,不允許他們與民爭利,所以經過思考,我會專門設置一些機構來安頓皇室子弟,讓他們有事可做,爲大秦貢獻,還有積累功勞和升遷的可能。”

“不能從政從軍從商,那,那還能做什麼?”

蕭如蕙忍不住的詢問。

“做研究。”

蕭如薰說道。

“研究?”

三兄弟面面相覷。

蕭如薰點點頭,然後從懷裡掏出了一隻手銃遞給了蕭如蘭。

“三位兄長請看,這隻銃是我部下最新研製的短火銃,可單手使用。”

“這是火銃?”

蕭如蘭很好奇,對着槍口往裡看,然後單手握住,發現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沒錯,這是火銃,一隻手一個人就能使用的手銃,和現在的鳥銃燧發銃比起來,雖然威力不大射程不遠,但是近身十分好用,未來大概會在軍中軍官身上進行推廣,而這,也就是我對皇室子弟的期待。

他們有最好的教育資源,我會請最好的老師負責教育他們,他們有這樣優越的條件,就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成績,如果天資有限做不出什麼成績,勤勤懇懇做事給人打下手也是可以熬資歷的。”

“這……”

三兄弟對此感到十分的驚異。

他們從沒想過皇室子弟還需要做這種事情。

“新朝的發展需要火器,需要各種各樣新式的火器軍械,百姓耕田需要新的農具,織造絲綢布匹需要新的織機,遠洋大海需要新的船隻,軍隊行軍需要更多的代步工具以提高速度,孩子們讀書也需要更多的用具和書本。

方方面面,離不開這些新東西,有了需求,就會有創造,而我希望皇室子弟們可以爲此付出努力,爲大秦創造出更多有用的東西,不管是耕田用的打仗用的航海用的讀書寫字用的,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用的,只要有用,就是功勞。

但若是什麼成績都做不出,甚至不願意勤勤懇懇給人打下手做事,遊手好閒揮霍無度,或者是犯罪,我不會留情,直接交給宗人府,革除皇室宗籍,廢爲庶人,永遠不得回京。”

三兄弟終於明白了蕭如薰的意思。

他不想讓皇室子弟成爲廢物,只會徒耗國家錢糧,他希望皇室子弟成爲有用的人,同時,還能將皇室留在京師就地監管,還能直接掌控每一個皇室子弟,甚至是控制皇室子弟的數量,讓皇室子弟成爲毫無威脅甚至能成爲極大助力的方法。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皇室子弟有用,而不是整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欺男霸女橫行無忌。

他要讓先天條件得天獨厚的皇室子弟成爲精英,成爲國家的人才。

蕭如薰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樣,他十分重視發明創造,對新的東西很有興趣,若是能弄出與國於民有利的新東西,毫無疑問是大功勞,這樣的話就能晉升官位,晉升爵位,比起血脈世襲不知道好到了什麼地方。

三兄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反駁,也不知道反駁有什麼意義。

他們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孫成爲廢物,成爲被唾棄的一羣人,甚至被視作國家弊政。

而蕭如薰的方法毫無疑問是一種解決的思路。

雖然不知道實施起來有什麼樣的難度,但是如果真的有效果,這當然是可行的。

皇家科學院。

這是蕭如薰的計劃之一,讓宗室子弟有事可做,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爲國家做貢獻的地方,這個機構毫無疑問是變廢爲寶的關鍵之所在。

有那麼好的教育條件,不需要擔心吃喝用度,如此優越的條件卻不能運用到國家發展方面,反而是養成了一羣廢物,只知道吃喝玩樂拖累國家財政,這種浪費簡直是令人髮指。

皇室子弟裡面就沒有可以培養成優秀人才的苗子嗎?

見三兄弟不再說話,甚至是不斷點頭,蕭如薰很高興的開口道:“既然兄長們都同意了,那麼我也不多說什麼了,一切爲大秦考慮,兄長們一定要理解我,李勝,宣旨。”

蕭如薰端坐上首,身邊站立的大太監李勝立刻從袖口拿出了一份黃絹。

三兄弟一看,立刻走上前跪下接旨。

這點覺悟還是要有的。

蕭如薰也沒有阻止,端坐着,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獲承天序,欽若前訓,用建藩輔,以明親賢,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兄如蘭等,孝友寬厚,溫文肅敬,行有枝葉,道無緇磷,踐君子之中庸,究賢人之義理,情惟樂善……長兄如蘭可封楚王,第二兄如蕙可封趙王,第三兄如芷可封齊王,宜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佈告天下,鹹使聞知,隆武元年二月十八。”

李勝抑揚頓挫的將封王詔書宣讀完畢,三兄弟叩頭謝恩。

“多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語畢,蕭如薰起身親自扶起了三位兄長。

“外人面前拘於禮數,自家人面前就不需要如此了,三位兄長快快請起。”

接着,蕭如薰又說道:“從此以後,我們兄弟四人就再也不用分開,飽嘗思念之苦了,等京師安定下來,我再把父親接來京師,我們一家人就又能團聚一堂了。”

蕭如蘭蕭如蕙和蕭如芷紛紛露出了寬心的笑容。

這話倒真的是實話。

蕭氏家族從此以後是真的不用再分開了。

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六百三十一 煽動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四百一十 合作(上)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九百零五 黑鳩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八百八十七 恨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八十四 談判專家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二十三 主動出擊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四百零九 條件(下)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敗的談判(下)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四百七十四 命四十三 地道挖成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