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磊不要明朝的割地,反而一開口就要明朝皇帝下臺,這是別有用心的。因爲明朝現在是家天下,最頑固的保守派就是皇室,只要弄垮了明朝皇室,江南就不會再有頑抗勢力,只要外交政策得當,和平統一都有可能啊。
爲了讓明朝皇帝下臺,萬磊給明朝開了兩種邦交正常化的條件,一是建文帝退位,這樣不但能與大華民國正常邦交,還可以免除近八百萬的戰爭賠款,如果建文帝不肯退,那他就是國賊,而且還是連累明朝多花八百萬的國賊。
當然,第一條對明朝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不過對建文帝而言就是非常苛刻,這幾乎是不可能同意的。爲此,萬磊又提出低一級的條件,就是要求明朝搞君主立憲,建文帝保持尊位不變,不過要放棄大部分皇權,這樣明朝就能與大華民國正常邦交,不過戰爭賠款不能免除,只能緩期支付。
兩種條件,一個比較苛刻,一個相對緩和,建文帝不選第一個,或許還情有可原,不過兩個不選,明朝廷那些對現狀不滿,想要變革,想要更多大權的大員們肯定更加不滿,君臣離心離德,建文帝就真的要成孤家寡人。
果不出萬磊所料,這一份決議被方孝孺傳回到金陵之後,明廷就一片譁然。要被趕下臺的建文帝自然是暴跳如雷,不過下面的衆臣中除了少數皇親國戚之外,大多都以爲這兩項條件可以接受。
另外,萬磊也在暗中推波助瀾,他不但讓人寫了一篇的倡議書,讓人在江南四處散發,還派人暗中聯繫明廷中央要員和各省的封疆大史,向他們鼓吹憲政改革的好處。
就這樣,在短短的半個月的時間內,江南官兵商民各界的輿論風向大變,幾乎一邊倒地要求實行憲政,甚至有大半官民還提出了要皇帝退位的要求,畢竟皇帝一退位,明朝就少了八百萬的負擔,而且以後還不用擔負繁重的宗室開支,這對國民都是有利的。
一時間輿論洶洶,建文帝就像是在狂風暴雨中的一葉扁舟,何等的孤獨無助,隨時都有可能被滾滾的洪流給吞噬掉。建文帝也意識到了這是萬磊在搞鬼,不過他無計可施,畢竟明朝在他統治下已經千瘡百孔,官民都對他失望了,萬磊不過是趁機往火上加點油,讓官民憤怒之火更加高漲,如此而已,如果皇室不同意立憲,恐怕臣民的失望就會變成絕望,到時候恐怕就難搞了。
五月二十,如坐鍼氈的建文帝再也坐不住了,召集皇親國戚和勳貴親信大臣,召開宮廷內部會議,商議立憲一事。會議上,皇親國戚和勳貴大臣大多反對立憲,因爲他們的權勢本就是依附於皇權,一旦立憲,皇權受限,他們的權勢也是一落千仗。
“各位,臣民中多主張立憲強國,更有一些激進之徒倡言廢帝制,如朝廷不順應民意,只怕會釀成巨禍。”吏部尚書茹瑺道,他是文官之首,自然是堅決支持立憲的,因爲立憲之後他很可能被選爲明朝真正的撐權人。
“聖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爲人倫之首,臣犯君子犯父之事若發,人倫盡壞矣,天下豈能不亂,此舉切不可爲。”耿炳文怒道,他是建文帝的親家,自然不希望皇帝退位。
“君臣本是名份之別,今臣民並未爲廢君之謀,只是肯請君主立憲,聖上還政權與民,民亦奉聖上爲君父,禮遇優厚,並保宗室不絕,此乃完國保家之善舉也,請聖上明鑑。”工部尚書吳中道。
“今輿情大起,臣民盼治,還請聖上明斷。”十數名一二品文臣也附和道。
見親信大臣中多站到了立憲派的那一邊,建文帝臉色更是不好,他掃視了下面衆臣,見黃子澄站在一邊不發一言,就道:“黃愛卿以爲如何?”
“臣以爲立憲好,不過不可操之過急。”黃子澄低聲道,還偷偷地向建文帝使了個眼色。
“愛卿也認爲立憲好?”建文帝心中更是失望,不過他看到黃子澄在對他暗使眼色,就知黃子澄話裡有話,就下令道:“今日先議到此,各位暫且退下,黃愛卿留下。”
見建文帝獨留下黃子澄,衆文臣都斜眼瞪了黃子澄一眼,因爲黃子澄跟他們是不對盤的,這個時候被獨自留下,肯定是另有圖謀,不過皇帝已經下令,他們也不好再留,只得退去。
等衆臣都走光了,建文帝才道:“現羣臣爲保權勢,逼朕退位,黃愛卿可有良策?”
“聖上,江山敗壞,必須大力革新,以附臣民望治之心。臣以爲聖上當儘速下詔,許以立憲,以平官民怨望。”黃子澄道。
“若是許以立憲,臣民將置朕於何地,朕失去江山社稷,有何面目見宗室功臣?又有何面目見祖宗地九泉之下?”建文帝大爲失望,他本以爲黃子澄能給他出一個好主意,好讓他保住皇權,可他沒想到,黃老師也是一個立憲派。
“聖上,立憲乃國之重典,非一朝一夕可成,聖上先許以立憲,假以時日,以圖自奮。”黃子澄道。
“先許以立憲,再以圖自奮?”建文帝看了黃子澄一眼,頓時明白黃老師的好主意就是緩兵之計。
“聖上先准許立憲,再定下立憲期限,在此期限之內,聖上可發奮圖強,富國強兵,臣民自然稱治歸服,定能消弭不臣不軌之心。”
“愛卿之計甚好,只是若許之以立憲,他日若不爲,豈非失信於天下?”建文帝卻還是有些擔心地問道。
見皇帝主子這個時候還猶豫不決,黃子澄眉頭一皺,正色道:“除此之外,臣也別無他計。若是不許之以立憲,撫定臣民,或恐天下大亂將起,是時恐悔之晚矣。”
建文帝看了看黃子澄,又擡頭看了一會那高大的金鑾寶殿,最後一咬牙,道:“好,朕准奏,用愛卿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