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轟動蓬萊

bookmark

(感謝lxh8588童鞋的打賞!)

當文登縣團結兵進蓬萊城時,整個蓬萊城都轟動了。

李璟等人離開文登一路緩慢行軍,每日只行軍六十里,從文登到蓬萊足足走了六天。可李璟等人的傳說故事卻如同長了翅膀一樣,早在數天前就已經從文登傳到了蓬萊。

大唐自被百姓稱之爲小太宗的唐宣宗駕崩之後,唐宣宗時的小貞觀也便徹底的遠去了。宣宗在位期間曾經燒過三把火,一把火使“權豪斂跡”,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閽寺讋氣”,並稱譽他爲“明君”、“英主”。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這位唐穆宗的弟弟,唐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以皇太叔身份登上大統的皇帝,算是大唐最後一位有所做爲的皇帝。自宣宗去世,懿宗當政,然後荒僖一生死去,再由如今才十二歲的李儼即位,大唐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裘甫做亂,龐勳做亂,天災不斷,盜匪蜂起。

淄青平盧節度,一直被稱之爲富裕之地,繁華不輸益揚,物價更是向來平穩低廉。可就是這樣的地方,近些年來日子也是越來越不好過了。山賊、馬賊、海賊蜂起,四處劫掠,可偏偏朝廷就是剿滅不了這些賊人。青州的節度使節帥也曾經行文各州縣,嚴令剿匪,可這匪是越巢越多,偏偏就沒有一次見到過官府的捷報。

這在此時,文登縣傳來王重、李璟等十二名團結官兵,居然先平西火寨賊寇,轉而又與沿海一帶名震各州縣的‘鎮東海’大戰,最後還能得勝而歸。這個消息據說還是已經得到了州上官府的核查無誤,文登縣那邊早已經傳遍了這赤山十二將的故事。對於州城蓬萊的百姓商販們來說,這個消息太振奮人心了。這幾十年來,他們還是頭一次聽到這麼過癮的消息。

此時蓬萊城南門前,無數的百姓都爭相出城,前來觀看赤山大捷的赤山十二將,想要爭先一睹十二將風采。當然,如此熱鬧的場面,並不僅僅是百姓們的自發,更多的還有州中有人在幕後推波助瀾。

這一次召集團結兵,登州三縣近五萬戶人口,按律抽調徵召團結兵足有三千餘人。而淄青平盧節度使治下五州,徵召團結兵更是近兩萬人馬。原來整個淄青平盧最強盛時曾經割據十五州,擁兵十萬。但自被朝廷攻破,分割爲三之後,淄青平盧軍的兵力便一直保持在三萬五六千左右。

節度使也想擴軍,但卻沒有人敢首先踏過那條紅線。這一次,朝廷有感於天災之後,盜匪不斷增加,下令各地徵召團結兵,一來訓練後備兵馬,二來將各地鄉里的青壯百姓抽走,以防鄉里糜爛。但是命令到了節度府,下面又有了其它的想法。

淄青平盧節度便想趁此機會擴充軍力,整訓兵馬。所以纔會下令各縣鄉徵召鄉團時,還要求各鄉縣負責供應驢馬,以及武器裝備款項。這些本來都是朝廷公文中所沒有的部份,如今卻被明文下達各縣鄉。不少的鄉縣,對這一條反應十分激烈,實因很多地方百姓災後並沒有錢糧可以負責此項。

雖然依仗着官府力量,登州強行徵召了三千餘團結兵,但地方卻潛伏着一股暗涌。官府此時極需要轉移地方百姓們的視線,正好此時下面上報了李璟、王重等人赤山遇匪之事。本來並不大的一件事情,卻被州里的有心人暗中推動。漸漸,事情開始變了樣。

李璟等人剛剛趕到蓬萊,還沒有進城,州里就已經有一名官員先行趕到。他代表着此時州府而來,傳達了幾條指示。重點核心便是,州府要爲王重、李璟等有功將士舉行一次隆重的入城儀式。

蓬萊南門,城中的百姓商販都爭相出城,他們第一眼見到的便是文登縣一千團結新兵。登州轄四縣,分別是蓬萊、黃縣、牟平、文登四縣。戶四萬六千餘,口二十三萬八千餘。在此時晚唐,整個唐朝人口經濟皆大副倒退之時,坐守大唐海路貿易通道,又北接河北、西接畿都、南接淮揚的南北交匯重要之地,人口不跌反升,達到了唐時登州人口的高峰。特別是在唐高句麗族身份的大將李正已家族三代四任割據淄青諸州六十餘年的時間裡,淄青諸州反而越發的繁榮安定。雖然如今李氏早已經被朝廷攻滅了五十餘年,可淄青諸州依然比中原其它州較爲繁華。

四縣中,文登縣距離蓬萊最遠,登州治所在蓬萊,蓬萊在北,文登在南,從蓬萊北邊海邊到文登南面海邊,相距近五百里。文登縣的團結兵是最後趕到蓬萊的,其它三縣的團結兵最晚的牟平團結兵也在一天半前到了。

蓬萊的百姓已經見過三次團結兵入城,不過,他們卻是頭一次見到如文登縣這麼威武整齊的團結兵。團結兵,本來不過都是羣泥腿子農夫、小工匠們。他們前面見到的另三縣團結兵就是如此,都是羣新兵,大都是些十八九歲的小夥子。隊伍亂哄哄的,連個正形都沒有,特別是一衆團結兵穿的亂七八糟,什麼樣的都有。有的穿戴着襆頭、圓領衫,有的卻是包着平巾幘,穿着短褐,還有許多人穿着草鞋,甚至有草鞋都沒穿打赤腳的。

可是此時入城的這支團結兵卻不一樣,整整一千人的文登團結兵,居然已經穿着統一的黑色軍服,人人背後揹着一張弓,腰挎三尺橫刀,手端丈八長矛,頭戴青銅盔,身披皮甲,腳蹬烏皮靴子。

千人的隊形雖然有些不太平整,可那股一眼望去整齊的顏色,飄揚的旌旗,耀眼的槍尖,卻讓蓬萊的百姓們心臟劇烈的跳動着。那股子氣勢,讓人有種想要大聲吶喊的衝動。

整齊的步伐聲中,突然一支馬隊迅馳而來。

薄薄的煙塵之中,一支百人騎隊從步兵兩側繞到了隊伍前面。

塵煙漸散,第一眼落在衆人面前的便是一大排整齊的高頭大馬,華麗的鞍韉,還有戰馬脖子下吊着的那串銅鈴,戰馬一動,便是叮鐺鐺的銅鈴聲響。

在第一排的戰馬之上,便是王重、李璟十一人。在他們每個人的背後,還有專門的騎士打着一面旗幟,上書每個人的名號。

李璟此時就騎在那匹王老村長送的棗紅馬身上,本來州府替他安排了一匹高大的戰馬,不過李璟此時只與棗紅馬比較熟悉,怕臨時出意外,最後還是騎了這匹高大的棗紅馬。棗紅馬似乎也被面前的熱烈場面有些驚到,有些不安的用前蹄在地上划着。李璟輕輕的撫拍着棗紅馬的脖子,安撫着他的情緒。

在李璟的背後,兩名騎士跨坐馬上,手中舉着一面旗幟,一面上書登州團結營勇士李璟,另一面書百步穿揚,智能無雙。在他們的旁邊,還有一排騎士打着各樣的旗號,上面寫的都是李璟他們這夥人的名官與稱號。如王重的兩面旗幟就分別寫着,登州團結營猛將王重,武賁無雙,擋者披靡。

除此之外,李璟等人的身上還一人披着一朵大紅綢花,就彷彿是那娶親的新郎,科舉高中的狀元。

喧鬧聲中,突然一陣鑼響,這是鳴鑼開道,有官員到了。

在淨街銅鑼之後,便是一道道迴避牌子,在其後,一支身着精良鎧甲拱衛着的隊伍迎了過來。

那隊伍也皆是騎馬,李璟遠遠便看到打前一人,衣紫腰金,身穿紫袍,腰佩金魚袋,策馬而來。心下不由一愣,衣紫腰金,這可是穿紫色官袍,腰佩金魚袋啊。大唐朝廷規定,唯三品以上服紫!

這人居然是個三品大員,唐朝州縣之中,唯有上州刺史纔是從三品。整個登州府能穿紫袍的也就一人,那就從三品的登州刺史!想不到,他們居然連刺史也給驚動了。

ps:總榜24,需要再衝一把,大家給木子來幾遍吧!

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643章 扯旗造反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109章 合作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961章 懲戒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19章 禍起第928章 女真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853章 楊行密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549章 李克用飛虎落平陽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750章 插入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744章 殺朱第63章 謀定第804章 杯弓蛇影第217章 海上會盟第928章 女真第802章 廣明元年第840章 軍令狀第668章 失控第1004章 魏博平定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740章 趙家將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712章 飛雷炮第519章 雙贏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54章 一合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523章 破膽第741章 碰壁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269章 公理只在弩車投炮射程之內第333章 反了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299章 出兵第572章 豔 遇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84章 借糧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972章 萬歲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915章 插手第901章 狗咬狗第767章 雁門第565章 商隊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735章 梟雄第876章 饕餮盛宴第773章 成都第629章 死將第583章 橫行天下第239章 招安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1022章 拉開決戰序幕第187章 退意第794章 背叛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571章 新登州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943章 第十三軍團第654章 步步驚心第35章 賣軍功第1005章 進攻太原第173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第587章 鎮國四賢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195章 戰艦齊發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469章 擊球賭節度使第538章 無恥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762章 徐州第281章 機發飛火 一戰功成第131章 水兵和騎兵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623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911章 過火第663章 待價而沽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659章 逼反第258章 兄弟第436章 高奏凱歌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