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

兩串魚有將近二十斤,按市價差不多能賣二百錢。不過這赤山鎮本就靠海,魚卻不是個什麼稀罕物,且百姓手中的東西向來都是賤賣,那個買魚的明顯不是個普通百姓,他出價一串錢也就是一百文錢,其實倒也還不算是強買。

只不過這魚本來就是小石頭送給李璟的,而且還不全是送給他的,另一串可是要捎回去給小石頭家的。再有一個,就是眼前的這人,與李璟家實在是有些很深的淵源,以至於李璟一看到要買魚的人是他時,立即就駁了回去。

要買魚的人也是個年青人,和李璟差不多的年紀,二十上下。不過身上卻穿了身黑衣。唐朝玄與皁都是黑色,不過玄是黑中有赤,而皁是普通黑色。不過這兩種顏色的衣服,都是禁止普通庶民穿戴的。玄色,與赤黃一樣都是帝王服色。而皁色,卻規定是差役胥吏的服色,所有才有衙門裡皁衣皁靴皁頭等。

買魚的這人就是一身皁衣皁靴,不過他卻不是衙門裡的人,而是赤山軍鎮裡的人。

“這不是李秀才嘛,怎麼今日沒在家讀聖賢書,倒跑到鎮上來了。來鎮上怎麼也不來找兄弟我聊聊?”

李璟見到此人,也知道今天得耽誤點時間了,當下走到城牆邊放下擔子,冷笑道:“魚是小石頭拖我捎回村子裡的,你要沒其它事我就回去了。”

“你急什麼,再聊聊啊。我又不是我妹子,非哭着喊着非你不嫁,不答應就上吊跳井的。”王良雙手抱懷,雙目微眯,眼中帶着股怒火道。

李璟沉默了一下,王良說的那事是事實。李家與王良家本來是幾代交好,還在青州時就曾經是鄰居。王良的祖父與李璟的祖父都是平盧軍校,後來又都死於朝廷攻打割據淄青的李家中戰死,又是一起搬遷到的王李村。李璟父親後來爲吏,在郯縣做縣錄事,便請了王父做了個隨從,結果後來兩人都死在裘甫的亂兵中。然後王良的大哥也和李璟大哥那年一起去徐州送糧,也是一去不返。兩個家庭可謂是遭遇過同樣的悲慘之事。

王良有個妹妹,比李璟少兩歲,早幾年一次在外採野菜時遇狼,差點被狼吃了,幸好路過的李璟把他從狼口裡救了出來。結果王家小妹從此就對家裡人說今生非李璟不嫁,本來這也算是件好事。王良妹妹人長的也端正,品行也還好。李璟母親也是持同意態度的,不過這事卻碰到李璟的堅決反對。反正李璟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是不願意娶王家小妹,也許那時還有參加科舉,爲官振興家族的打算。

這件事情弄的很僵硬,王家妹子請媒人上門幾次提親不成,此事傳的風言風語,王家小妹名聲一時被傳的很不堪。小妹一氣之下上吊,家裡及時救下,沒隔幾天又跳井,如此五次三番,最後不知費了多少口舌才勸下了小妹。可如今小妹已經十八,方圓數十里卻再沒一家去王家提親。

今年初,王良家又請媒人上門,想要將李璟的四妹婉靜說給王良。婉靜卻也沒說不肯,只是提了一個要求,也不要王家的彩禮什麼的,但要兩石粟米才肯同意這門親事。韓氏原本不願意附加這個條件,可四妹婉靜卻一再堅持,要不就不肯答應。說來兩石粟米也不過是二百四十斤,合錢不過四貫銅錢,或者是五匹絹。

可就這點東西,王家也實在是拿不出來。結果,王良認定這是李家沒有誠意,從此兩家關係徹底疆了。心生怨氣的王良他母親還跑到李家門外罵過幾次街,王良還毀了李家兩塊菜地。

對王良的這些舉動韓氏一直要求李家衆人一再忍讓,不過心底裡,李璟對王良還真沒什麼好感觀。

王良年初提親不成,後來就託人進鎮裡謀了個差事。也不算什麼正經差事,就是給赤山鎮裡的管倉庫的庫官做傔從,也就是個隨身差役,平時跑個腿送個信上街買個菜什麼的。

“秀才郎,今天我們家庫官要在家中擺宴請劉鎮將身邊的紅人趙押衙。趙押衙不喜海味就喜歡吃這河裡的魚,你這幾尾魚都很鮮美,趙押衙肯定喜歡。這樣吧,都是同村,我也不虧你。這兩串魚你賣給我,我一會讓人給你一斗高粱,這總成吧。”

李璟見王良讓了一步,卻也不願意太過於堅持,當下道:“我把我這串魚給你,也不用什麼錢啊糧的,送你就是。不過另外一串我是答應給小石頭家捎的,卻是不能給你。我這串魚也有近十斤,也夠你用的了,你看如何?”

兩人正說着,遠處一個大腹便便、腦滿腸肥穿着綠色圓領官袍的男人朝着王良大叫道:“你個田舍漢兒,叫你買個魚你囉嗦這麼久。”

那人幾步過來,一臉的囂張,眼睛正眼都沒瞧李璟一眼,甩手扔下一串錢在李璟面前:“那漢兒,這是你的魚錢。”說着就要轉身而走。

李璟一眼便認出地上的那一串錢並不足百文,這種錢串往往只有七十枚,被百姓稱之爲一陌。一陌不足百,往往是那些官家大戶人家買普通百姓時常用。

“這位官人,在下聽聞府上今日有宴,特願將一串魚獻與官人。另外一串是受人所託稍帶,還請見諒不能賣與官人。”李璟對那庫官拱手道。

他這番話說的很是有理,且在李璟看來白送那人一串魚後他應當不會爲難自己。只是他明顯小看了這晚唐的官場人情。

那綠袍小官停步轉頭看了眼李璟,沉吟片刻後道:“本官給你錢你就收着,這魚本官全要了,無須多說。”

“大官人,這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啊。”李璟還在分辨。

不料,那綠袍官員卻是馬上翻臉,怒喝道:“敬酒不吃吃罰酒,好你個小子。來人,把他給本官捆起來,帶回去。”

“大官人,你這是要做什麼?”李璟大驚,他沒有想到這胖子居然翻臉比翻書還書。

“我要幹什麼?”胖子嘿嘿冷笑兩聲,對着邊上圍觀的衆人道:“我大唐開元三年、十九年朝廷曾兩次“禁斷天下採捕鯉魚”;曾有規定“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有賣鯉魚者被杖六十。此乃律令,你一個小小的庶民,居然罔顧國法,公然捕食鯉魚,還不知罪嗎?來人,帶回去,重杖六十。”

隨着那綠袍官服胖子的嘿嘿冷笑,在場衆人仔細觀察,果然發現李璟手中的那兩串魚中就有一條龍鬚赤鱗的銅鯉。

唐玄宗確實曾經下過禁食鯉魚的詔書,不過原因並非單純的避諱國姓之意。“道不食鯉”原本是道家的規定。道家認爲,鯉魚能成龍,身上有36片鱗,每片鱗上有個黑點,認爲鯉魚是崇拜太陽的,故稱爲“赤鯉公”,吃了鯉魚就要遭到天遣。李唐王朝說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後代,李耳又被道教奉爲教主。於是,李唐王朝不但禁止百姓烹食鯉魚,據說凡是捕到鯉魚並出售的,也要杖打六十大棍。

不過上面雖有過這樣禁斷天下採捕鯉魚的詔書,但到了民間卻並不能真的禁絕。特別是到了此時的晚唐,這條法令也基本成了一紙空文,百姓照樣是捕食鯉魚。只不過,此時當這庫官以這條法令爲由,要逮捕李璟之時,大家才突然發現,他們連個反對的理由也拿不出手了。

李璟自然也是知道那胖子所說非假,可明知這條法令早成空文,民間一直不曾真的禁斷食鯉。可這個時候,卻不可能拿這個來說事,抵消他的“有罪”。

有道是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眼下,一個小小的鎮軍庫官就能拿捏得李璟無法動彈。面對這突如而來的災禍,他不由的後悔,早知如此,直接把那兩串魚賣了也就是了。

Ps:不投推薦票者,以捕食鯉魚罪杖六十!~

第870章 雁門軍的覆沒第757章 願降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77章 交換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260章 封彰寶藏與分贓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34章 搶功第989章 編號9527第992章 開疆拓土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261章 不惜代價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299章 出兵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795章 交易第261章 不惜代價第929章 奚族騎兵第798章 逆襲第469章 擊球賭節度使第311章 鐵蹄縱橫第616章 稅收第527章 會獵於野(三)第274章 扒灰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375章 大破高家將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801章 出局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360章 李克用反唐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43章 練兵之法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274章 扒灰第426章 千鈞一髮 六胡血戰第34章 搶功第869章 跳船第622章 傾軋第497章 入獄第38章 裝備第811章 心動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152章 奪回三島第629章 死將第60章 要債第564章 鑌鐵之國 耶律阿保機第620章 來者不善第67章 埋伏第14章 染墨的十顆卵石第885章 行險第371章 窟頭劉仁恭第432章 截殺第77章 交換第720章 反制第21章 勝第890章 轟個稀巴爛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819章 攪局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295章 大被同眠夜御三女 納姐妹花收服大將第463章 長安第954章 臣服第872章 八健將第64章 行動第1004章 魏博平定第270章 都裡鎮要和親第448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589章 集結號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47章 變動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43章 除根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776新章 讒殺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98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第240章 自由的條件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647章 臥榻之側他人酣睡第983章 報應不爽第821章 遭遇第71章 一個不留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918章 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