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一章 我也要去當個傻瓜

結束了“春蘭杯”八強戰,李襄屏和古大力根本就沒在京城停留,抽完籤之後,兩人就馬上動身趕往申城,參加“名人戰”的後三局。

這是目前國內等級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棋手,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忙碌的兩位職業棋手。

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古大力同樣要參加兩項世界大賽的半決賽,另外他還有“農心杯”選拔等其他國內賽事------因此從忙碌程度來說,他和李襄屏其實相差無幾。

再考慮到這是李襄屏難得和國內棋手下番棋-----這僅僅是第3次而已,前兩次都是馬曉飛,這次‘名人戰’決戰是李襄屏第3次和國內棋手下番棋。

如果再考慮到兩人的歷史交手記錄,到目前爲止,兩人正好打成6比6平,古大力也憑藉此戰績,成爲當今棋壇一流高手中,唯一對李襄屏不落下風的選手-------

那不用再說其他話了,儘管這僅僅是一場國內比賽,然而兩人的交手還是備受關注。

等兩位選手抵達設在申城的賽場之後,李襄屏竟然還看到有日韓圍棋記者前來採訪-------李襄屏對此表示理解。

這一切正如在真實歷史中的同一時期,有中國記者去採訪韓國二李的決賽是一個意思。

當然嘍,如果真要比較歷史地位,那麼這個時候的古大力,還是不能和同期的韓國二李相比。

然而這一切沒有關係,就憑這個6比6,憑藉他和李襄屏交手不落下風,就值得日韓圍棋界去研究他-------他們通過研究古大力,其實依然是想找到破解李襄屏的辦法。

“襄屏小友,你且聽我說,你知我很少求人,然而這一次,你務必讓我出場.......”

在抵達申城之後,李襄屏當時就有點哭笑不得。

實話實說,本來對於後面這3盤棋,李襄屏真是準備自己出場的,畢竟他也覺得和大力下番棋的機會難得。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外掛施大棋聖,這次竟然有如此強烈的對局慾望,竟然還對自己撂下這樣的狠話。

李襄屏想到在兩年多以前,自己還在爲他那15局定額焦頭爛額,天天盤算着怎麼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李襄屏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然而沒有辦法,既然是老施開口嘛,那這個面子肯定要給,不給任何人的面子都必須給自己外掛的面子。

不過李襄屏這次真想和古大力下一盤慢棋------今年李襄屏親自出手和古大力下過兩盤,不過那都是快棋,在李襄屏心目中,快棋和慢棋當然是不一樣的,所以他這次還真想自己上:

“喂喂定庵兄,這第3局讓於你可以,不過你總不能把這次五番棋決賽都包辦了吧?咱們先說好,第3局可以由你下,不過第4局卻必須我來,你覺得如何?”

“這......如果下滿5局呢?第5局如何安排?”

李襄屏聽了一臉黑線:“我說定庵兄,你能有點出息不?你怎的就不會想到咱們直落兩局奪冠,若是真有第5局的話......那到時候再說。”

兩人沒空商量更多的細節了,因爲兩人在說這話的時候,其實比賽馬上就要開始,所有人都已經就位,就等裁判一聲令下。

既然比賽被老施搶走,李襄屏的神經也鬆弛下來,他由一種正常比賽中的緊張模式,切換到平時的鬆弛模式,除了充當“人型落子器”,他也有空觀察一下對局室的環境。

今天的比賽是在申城外灘舉行,之所以是在這個地方,那當然是贊助商選擇的。而本屆“名人戰”的贊助商有點奇特,冠名“外灘源”,全稱就叫第十七屆“外灘源杯”中國圍棋名人戰。

所謂“外灘源”,其實是這年頭申城市一個重大工程項目。

“外灘源”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東起黃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蘇州河,南面滇池路,佔地大概接近18公頃。

在這個區域內,保留着一大批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各式近代西洋建築,爲外灘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核心區域,是外灘“萬國建築博覽會”的源頭。

也被認爲也是申城現代城市的源頭。

由於在咱們國家,現代的金融業和貿易業,其實均從這裡孕育發展並走向壯大。因此在進入新世紀以後,本地政府決定把“外灘源項目”,當做黃浦江兩岸開綜合開發先行工程。

而李襄屏現在比賽的地方,其實就是外灘源項目一期工程範圍內,範圍包括申城圓明園路—北京東路—虎丘路—南蘇州路的圍合地塊,佔地好幾萬平方米。

這裡擁有包括老光陸大戲院、真光大樓,蘭心大樓,女青年會大樓,安倍洋行等N幢優秀歷史建築,根據當地規劃,一期項目將建成商業金融,文化,酒店式公寓,辦公及公共廣場等公共設施。

坐在這其中一棟老房子了。不能怪李襄屏心生感慨呀,因爲他想起自己家那個仿古建築公司了------假如李襄屏沒有穿越,沒有成爲職業棋手,那多半就已經成爲那家仿古建築公司的經理了。

而李大土豪之所以組建那個仿古建築公司,和這個“外灘源”就有很大關係,因爲那個子公司攬下的第一個項目,接到的第一個單子,其實就是整個“外灘源”的兩個子項,算是很小一部分。

“咦!這個外灘源項目好像剛立項不久,那要不要幫李大土豪.......”

李襄屏搖搖頭,默默把這個不靠譜的念頭驅出腦後,別說他選擇選擇了當一名職業棋手,沒那麼多精力去幫自家老頭子提升咖位,就算他現在真成了那家仿古建築公司的經理,也不會去打整個項目的主意。

不是說這個項目不好,也不是說以李大土豪的實力和資源,他不敢打這個項目的主意-------事實上因爲大伯李近江的關係,李大土豪前世都能在這個項目喝一口湯,現在李大土豪的實力更強,資源更多,那麼在如今這年代,在整個項目的初始階段,他要整體拿下並不是特別大的問題。

而李襄屏之所以不敢打主意,主要是這一類型的項目,那算是更高等級的一種商業地產了,傳說中的“文旅項目”是也。

在李襄屏印象中,在國內大力提倡“文旅項目”之人,那正是撕蔥他爹大老王。那應該是七八年以後,他家的第三代旺達廣場模式達到一個巔峰了,巔峰之後肯定就進入一個瓶頸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第四代和第五代旺達廣場模式就運應而生,大老王開始大力推廣他的“文旅項目”概念。

只可惜這僅僅只是一個概念而已,一個聽上去很美的概念。

在真實歷史中,能成功的“文旅項目”少之又少,說是鳳毛麟角都不爲過。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所有影視城或者影視基地都算文旅項目,然而在後世國內幾百上千個影視基地項目中,大家能記住的有幾個?又有幾個經營狀況算是良好?

大家最多也就對一個橫店影視城有印象,稍微瞭解多一點的,那可能還會對懷柔影視基地以及象山影視基地有所瞭解。

事實上在國內所以影視城項目中,也只有這3個經營狀況算是良好。

而其他的,九成以上都是虧損,剩下一成勉強保本。

千分之三左右的成功率,這不是鳳毛麟角是什麼?

另外別隻看國內,在全世界範圍內看這類“文旅項目”,迪尼斯樂園算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文旅項目。

然而非常遺憾,主題公園類型的地產項目,全世界也只成功了這一家而已,包括咱們國家在內的全世界其他很多國家,在看到迪尼斯成功以後,都企圖複製這種成功模式,只可惜到李襄屏穿越之前,他並沒有看到其他同樣成功的例子。

這就是李襄屏不敢碰這類項目的原因。

不是說文旅項目不好,實在是這類項目太難成功,就算有極少數成功者,那基本都是特例------迪尼斯樂園能夠成功,那是人家接近百年的積累和底蘊。

橫店影視城能夠成功,那也也是種種機緣巧合,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累加在一塊,這才成就了國內第一影視城。

既然成功的都是特例嘛,那大家當然都知道,你就不能把這當成一種商業模式了,一種商業行爲想要成爲一種模式,那首先就需要具備可複製性。

很明顯,文旅項目基本就不存在可複製性,所以對於這樣一種概念,你聽過笑笑就可以,誰要真信誰就傻瓜。

真正的地產界行家,那是根本不會去碰這種項目的。比如李大土豪,他養一家仿古建築公司,其實在真實歷史中的那十幾年,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要麼就是類似“外灘源”這種項目,要麼就是國內大大小小的影視城。

然而這家子公司的定位就是幫人家打工,幫人家幹活賺點工錢,這要讓李大土豪入股投資,他基本想都不想就拒絕。

別說是李大土豪了,就算是始作俑者撕蔥他爹大老王本人,他到處宣揚文旅項目這個概念,其目的也就爲了騙取一些優惠政策,騙取一些稅收優惠,真正拿出真金白銀來做的項目少之又少,難得做了幾年做了幾個項目,馬上就被他轉手賣了,還美其名曰“輕資產”。

所以大家需要知道,別看在真實歷史中,2010年之後文旅項目的概念在國內非常紅火,然而真正熱衷此道的就兩種人:

一種是真正的傻瓜,這種傻瓜是真信這個概念,認爲這是一種更高級的商業地產模式。

另外一種呢,其實同樣是傻瓜,不過是那種自以爲是的傻瓜,他們還企圖炒作這種概念到股市去圈錢。

比如國內某民營影視公司姓王的兩兄弟,那就是典型的這種自以爲是的傻瓜。

當然嘍,李襄屏突然在這個時候浮想聯翩,他在充當人老施人型落子器還在那浮想聯翩,那真不是他閒的蛋疼,也不是他思維太過發散。

因爲他突然想到圍棋,想到圍棋和文旅項目的結合。

毫無疑問,圍棋當然也算一種文化,既然算文化嘛,那以圍棋做主題運作一個文旅項目,這種可能性存在嗎?

當然存在!事實上這種可能性不僅存在,並且在真實歷史中,國內已經存在這樣一個文旅項目-------

國內另外一個頭銜戰“天元戰”,這個比賽創立之初,那還只算一個單純圍棋賽事,然而在辦了幾年之後,等這個比賽和江南某小鎮結緣,變成“同裡杯”天元戰,這其實就算是一個文旅項目了!

自從圍棋和同裡古鎮結緣,兩者真正做到了相映得彰,形成彼此依存的健康關係。

古鎮通過圍棋提升了名氣,做出了口碑,並且還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周邊的環境。

而圍棋通過古鎮,也尋找到一個比較恆定的贊助商,算是爲這個項目的持久發展開闢了另外一條道路。

假如站在賺錢的角度,這個“同裡杯”天元戰並不算一個好的文旅項目,它別說不算爆款,連良好級別都談不上,最多隻是保本或者微利經營。

然而站在圍棋的角度,這卻算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項目了。

原因無它,因爲這個比賽的存在,像是爲圍棋尋找到另外一條生存之道,李襄屏認爲“同裡杯天元戰”的存在,其意義不亞於任何世界大賽。

其實不僅是“天元戰”,就算李襄屏現在正在參加的“名人戰”,“羣衆日報”也一直有意把它打造成一個文旅項目。

這從羣衆日報幫這個比賽找的贊助商就能看得出來:

在早年的時候,都是什麼“健牌杯”,“馬鋼杯”,“白加黑杯”,然而從現在開始再往以後,那就變成“外灘源杯”,“永城杯”,“嫘祖杯”。

這後面三個,當然是有可能打造成文旅項目。

只可惜還是那句話,文旅項目基本都是特例,圍棋界就算有“同裡杯”這個相對成功的例子,可是到了“名人戰”這裡,即便是第一紙質官媒羣衆日報出手,到李襄屏穿越之前,這個項目也沒能打造成功。

“........唉,剛鄙視做文旅項目的都是傻瓜,難道我這穿越一次,也要當一次這樣的傻瓜.......”

當李襄屏升起這個念頭之後,這種想法不可遏制在他心裡蔓延。

而這種蔓延的後果,就導致人家老施順利拿下第3局之後,到了第4局李襄屏自己上,他卻形同夢遊,稀裡糊塗就敗下陣來。

“襄屏小友,你看這第五局.......”

“定庵兄休要多言,”李襄屏現在已經是一臉黑線:

“那還用說,第五局當然是我上,我親自上......”

第四二一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四四九章 有意入魔門第二二二章52手贏棋不鬧事第二九九章 大打出手第六三九章 老施的雞湯第三五七章 需要維護狗狗的尊嚴第三六零章 長考有沒有出臭棋第二六八章 最後一個變化第三七一章 講臺第四八六章 大人物第六三二章 關鍵時候還是靠他第四八七章 招寶萬金第四十七章 豹子頭第十八章 五,六飛攻第五九四章 亂碼高手第三五四章 厚重流的沒落第六六六章 先拿古大力祭刀第六六八章 遇上新飛刀第三十二章 遭遇“天下第一攻擊手”第四五九章 沾衣十八跌第二九四章 妙到巔峰的防守第六二九章 追平記錄第三零六章 語無倫次第四六二章 真傑作也第二九七章 賽前焦慮症第七十章 不好評估的對手第一一五章 提升自身實力的時候到了第三六四章 攪局也是大有講究第二一七章更高深的圍棋第七十章 不好評估的對手第二六零章 趕路第四三六章 安全運轉?第四三五章 高階狗招第六五四章 末代豐田杯第六四七章 逆風棋該怎麼下第五零四章 蝸牛庵第二四二章 最佳狀態第一一五章 提升自身實力的時候到了第四六一章 高級快樂第五三零章 奇遇無處不在第二八四章 普遍情況下的特例第四四二章 加壓棋第一三六章 梅澤阿姨第五七三章 他是棋神的使者第五三一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一八零章 李襄屏的首秀第三七一章 講臺第五三三章 人類智慧的光輝第二七二章 我想這樣下第一九九章 我盡力了第三一九章 重合度第六五零章 慢工出細活第五五九章 花花轎子人擡人第五一二章 當四角穿心遇到三方無應第一六零章 年度妙手第一二六章 來年計劃第五八六章 中古棋興衰史第二一六章 新的征程第三四六章 文春的伎倆第六四七章 逆風棋該怎麼下第五九二章 富士電視臺總算出完差了第三七零章 抖包袱第六四零章 請全國人民作證第三四二章 逆風棋第八十一章 恨空的毛病第二七七章 雙劍合璧第一零一章 這就是他強大的秘密第一一二章 好處多多第四十六章 棄馬十三招第四十三章 網上特訓第五四零章 一次特殊的整理髮型第五四九章 完美連環套第三三九章 李襄屏的弱點在哪第二四二章 最佳狀態第二五二章 試試自己是啥成色第二八五章 一路遭遇年輕棋手第六五八章 定演員老施竟然還有條件第五十八章 這年頭的天上人間第四一九章 誰的心理陰影面積第五一四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第一一八章 衆人靶心第六四一章 爲什麼不能是我第三三二章 李襄屏的疑惑第一七六章 誰的正解第四三七章 夢碎第九章 清風的水貨 聯衆的賴皮第二八一章 必須邁過的一道坎第六一九章 好學生李襄屏第二七三章 專欄從這裡開始第三十章 雷盟聶政第五九六章 後遺症第三四四章 終於有一點比老施強第三八九章 過度解讀第二十章 一招鎖喉第五一九章 罕見特質第五零零章 中途半端的好棋第四九八章 不可名狀的情緒第五九三章 紀錄片第一三六章 梅澤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