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七、金庭玉柱

bookmark

“鬼伯、獄門。”

燭龍鼻息噴吐,抽了抽鼻翼,髯須飄動。

“原來是那兩個小子的後人,確實有資格來取九嶷鼎。”

聽得燭龍此語,楚休大喜不已。

雖說有師父提點,知曉如何應對,但面對燭龍這樣的上古大神通者,心裡難免還是有些打鼓的。

而且他很清楚,師父驚雲子數十年摸索,根據元帝陵見識,有針對性的收集了不少資料,更是通過上清宗乃至北方魔教諸多信息,弄到了元帝陵的具體構成,但畢竟是上古年間的事情了,即便有這些資料,也無法確定真假如何。

事實上他也明白,此番師父之所以派遣他來,也有一些別樣的心思,他師父驚雲子可不是什麼好人。

否則以師父本事,上清宗所學,趁着九嶷論劍,躲過回道人感應闖入元帝陵中,並非什麼難事。

正是因爲知曉了元帝陵中有燭龍這樣的厲害存在,纔沒有親自前來。

當然,這也是他的機會。

只要此番能夠將九嶷鼎帶回,日後在北方魔教,他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這就好比是一場特殊的交易。

燭龍的話,對於楚休來說是好消息,但是聽在陸玄等人耳中,可就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這一句話,幾乎表明楚休可以安然取走九嶷鼎了。

這自然不是什麼好消息。

再一個,雖然還不知燭龍和元帝陵的關係,但大概率對方就是這元帝陵的守護者。

楚休得到認同,取走九嶷鼎,但是他們這些闖入帝陵的人,是否會面臨燭龍的針對?誰也不清楚。

“燭陰大神。”

長寧子飛身而來。

說實話,此時九嶷鼎歸屬倒是其次,反而是眼前燭龍不好應對。

沒了元帝陵加持,即便楚休奪走九嶷鼎,衆人不受燭龍阻截,此人也無法將九嶷鼎帶離九嶷山,麻煩就麻煩在燭龍身上。

長寧子知曉回道人脾氣不是很好,真要是一個不對,還真敢和燭龍幹上一架。

情況未明之前,這是沒有必要的。

“此人取走九嶷鼎,是要禍亂人世,想來並不合元帝心意,九嶷鼎不當出世。”

九嶷鼎或許是上古異寶,但是對於他們而言,還真說不上什麼用處。

寧願永遠留在元帝陵中,也好過被楚休取走,喚回冥淵,鬧出大亂子來。

“看來數萬年過去,汝等人族還識得吾之身份。”

燭龍掃了長寧子一眼,先前注意都在九嶷鼎上,或者說以他身份,除了元帝陵相關,實際並不關心旁物,現下一看,發現長寧子幾人境界實力還有幾分,略有些驚訝,不過也不甚在意。

“元帝何意,人族如何,與吾無關?今九嶷鼎出世,吾送持鼎者離去,勿許擾我。”

長寧子聞言,面色微變,回道人更是持劍在手。

然而燭龍毫不在意,燭龍開天闢地之時便存與世間,便是不飛昇天外,境界也不比道果得成,紫府羅天之境的仙人來得差,便是昔年元帝,也是持九嶷鼎才鎮壓燭龍,長寧子等人,至高者不過上真道果,尚且不入他眼。

言畢,甚至不等回道人幾人動手,張口一吐,無盡凜冬寒氣席捲,俱是玄冥厲風,極真寒氣,此風堪比先天真水,常人難抵。

即便長寧子與回道人,厲風來勢突然之下,也被吹開數十里。

陸玄自然無法抵擋,然而就在這時,陸玄胸口百字碑忽然傳來溫潤之意,助他穩定心神。

當然也就是幫助他穩定心神,做出反應了,百字碑雖然玄異,但從來沒有表現出過護體的功用。

在回道人等人所顧不及之下,也只能驅出龜蛇劍穩住自身。

好在燭龍似乎並無傷人之意,即便衆人被吹飛數十里,哪怕了塵這身無法器,境界低微的人,也不曾受到傷害。

“咦?赤陽子?”

出乎所有人預料,就在衆人以爲燭龍要帶着楚休與九嶷鼎離開的時候,不知爲何忽然說了這麼一句話,隨後長鬚一卷,便要去卷陸玄。

見燭龍貿然動手,回道人等人雖沒有感受到燭龍惡意,但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

更何況四人都是當世高修,燭龍名頭再大,不鬥過如何知道誰更厲害。

再一個上古大神通者,能夠親見屬實難得,若能交手一番,也是難得機緣。

於是就見回道人劍光一卷,還要快過燭龍長鬚,轉瞬將陸玄裹挾劍光之中,送離數十里外。

“好奇妙的劍術!”

燭龍略有幾分驚訝。

上古年間,修士煉肉身,煉神通,憑鬥戰之法爭雄,自然不會鑽研什麼飛劍計較,是以回道人煉劍成絲手段,在燭龍眼中就顯得有些新奇了。

許是來了興致,燭龍倒是沒有再急着做自己的事情。

回過頭來,看着向自己圍攏而來的回道人四人,仔細做了一番分辨。

燭龍雙目,好似金烏住其中,明亮宛如大日。

教人不能直視。

雙目自有神通,明辨四人境界功行不併非難事。

略微一掃,就看出了幾人所修,數萬年演化,世人修行法門已然有了不小變化,燭龍見了,心中更添驚訝。

“有些意思。”

當世鬥法,多以飛劍爭鋒,或是藉助異寶威能。

是以經歷多年演變,所謂鬥法才成了鬥劍之說。

回道人四人知曉燭龍上古神魔,肉身強橫,自然以自家祭煉多年的飛劍相爭。

其中回道人所走,乃是一劍破萬法之道,劍氣雷音、煉劍成絲,等等劍術,信手拈來,直來直去。

長寧子精擅陣道,煉劍煉得則是一劍生萬法,劍光分化,煉劍成陣,千變萬化,玄妙無方。

餘下葉真人與大酉真人,劍道之上境界或許不比回道人二人,但因各家傳承,劍術實也不差,加上各種神通法術。

一時之間,元帝陵萬丈虛空之上,四位高人鬥法燭龍,真個炫彩奪目。

尤其對於陸玄來說,得見如此鬥劍場面,前輩真修劍術手段,眸中異彩漣漣。

心中暗自以龜蛇劍演練,收穫不少。

各人飛劍,更是積年祭煉,千百年下來,已然算得上至寶奇珍,不是陸玄龜蛇劍所能比較。

即便不如九嶷鼎這等上古異寶,當世寶物,也少有能比擬者。

四人乃是好友,往日少不了論道,相互之間也有默契,雖不曾如同今日一般齊出對敵,配合之下也無半點生澀。

大酉真人腰間葫蘆,五行五氣噴出,化作百丈五色華光,將燭龍頭顱捲入其中。

長寧子劍光分化,瞬話劍陣,亦是籠罩而上。

萬千劍氣交錯,帝陵之內,頓是一陣轟鳴炸響。

“精妙足已,然不比汝等人族先輩上古神通威能。”

燭龍行興致頗高,但被二人手段遮蔽耳目,似也有些不太痛快,千里龍軀一晃,五行五氣化作的巨幕之內,一道紅光洶涌而起。

下一刻,噼啪一陣亂響,卻見火光席捲,瞬時將大酉真人五行五氣化爲一空。

這卻是燭龍神通,大日真火,此火乃先天七大真火之一,天地奇異,也只有燭龍這等上古神魔,閉目爲夜,張目爲晝的大神通者能輕易使出。

大酉真人這一葫蘆五行五氣,雖是他多年祭煉得成,但終究是後天之屬,如是先天五行之氣,大日真火即便厲害,也無法輕易燒去,然這後天五氣,終究比不得先天真火威能。

伴隨大酉真人五行五氣化去,長寧子劍陣也被這大日真火破除,只聽‘叮噹’一聲,劍陣消隱,長寧子太虛玄素劍通體赤紅,倒轉而回,也是受大日真火磨洗,有了損傷。

“噹!”

然而就在這時,一道彷彿晨鐘轟鳴的聲音響起。

仔細看去,原是回道人飛劍建功。

回道人一劍破萬法之劍術,直來直去,變化或許少些,但威能最強。

趁燭龍施展大日真火破除大酉真人二人法術之際,尋了一個破綻,正攻在燭龍鱗甲之上。

燭龍千里身軀,肉身何其大也,即便遠遠觀之,也能看到回道人飛劍在燭龍鱗甲之上留下的劍痕。

燭龍肉身強橫,便是上古年間也少有能傷其者,自開天闢地以來,更是隻被元帝意外鎮壓,如今數萬年過去,這一出世便吃了這虧,哪怕心情不錯,此時也有些動了真火。

他這等上古神魔,出世之時,便與當世仙人一般,肉身元神相合,是爲法身法相。

鱗甲受損,亦是吃痛。

此時動怒,扭動之間,千里身軀自帝陵萬丈虛空之中騰出,一張口,玄冥厲風席捲帝陵百里方圓,一時之間,整個帝陵一片昏天暗地。

陵中宮殿,禁不住這厲風磨洗,一如沙土塵埃,轉瞬化作灰灰。

本在其中躲藏的北方魔教弟子,也是倒黴,直接在這厲風之下丟了性命。

也虧得韋馱二人早先見得陸玄等人,追索陸玄而去,遠遠離開戰場,這才避過了這一股玄冥厲風。

回道人四人與燭龍鬥法,九嶷鼎護持之下的楚休不受影響,反而帶着幾分幸災樂禍看着與燭龍鬥法的幾位高人,頗有些看戲的意思。

然而此時燭龍發怒,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擡首便將楚休連帶九嶷鼎吞入口中。

這一吞入,九嶷鼎與帝陵聯繫便斷開,九嶷鼎上古異寶,自然不受影響,但沒了九嶷鼎護持的楚休,卻抵抗不得燭龍口中輕易吐息便是玄冥厲風的環境,驚愕之中,瞬化灰灰。

只是此時也沒人注意到楚休的遭遇。

殘餘人等,注意力都放在了燭龍頭頂,那一根自小而大,突然出現的金庭玉柱。

此柱彷彿宮殿頂樑,通體金玉之色,兩端雲紋雕篆,除此之外簡單異常,渾然一體,不見裝飾,本身只有一人高,幾個呼吸的功夫,便化作千百丈大小,轟然砸下。

咚!

一聲悶響,便是百里之外的陸玄,耳膜都是一陣轟鳴。

再一看去,燭龍搖頭晃腦,想是被那金庭玉柱敲得有些頭昏。

回過神來,又是驚怒,不過不知感應到了什麼,忽然一頓。

繼而長尾一甩,將金庭玉柱蕩飛了去,就見那玉柱便小,化作一根短棒,落入了三清山葉真人手中。

未等局勢再做變化,也是陸玄正耳膜轟鳴,尚且有些頭暈的時候,忽然感覺身體有些不受控制。

再睜眼,周遭一片赤紅,卻不知到了什麼地方。

……

在旁人看來,卻是燭龍突然不再針對回道人四人動手,長鬚飄過百里,忽然將陸玄捲起,吞入了口中。

衆人見此,俱是驚愕,即便回道人四人,也沒反應過來。

實在燭龍舉動太過突兀,誰也沒想到他會突然對陸玄下手。

等到衆人回神之時,燭龍已然口銜九嶷鼎,騰飛而起。

千里龍軀猶如天柱一般,直衝天際。

轟隆!

與此同時,外界九嶷山中,一番震動,彷彿地龍翻身。

連帶整個棋局洞天,也被震散開來,石樓峰上小亭,回道人四人佈下手段,俱從棋盤之中脫出。

棋局之中,玄門、旁門等劍仙中人也不好過,恍惚之間,就已經被強行震出洞天。

回過神來,就見九嶷山上,天際四方劍光雲涌,色彩斑斕,而山巒之下,一道巨大的裂縫忽然出現,赤紅龍軀轟然飛騰而出,化爲千里虹光,捲起無盡狂風,未等衆人看清,便往北方去了。

……

“怎麼回事?”

莫名被震出棋局天地的諸派劍仙俱是一臉驚愕,他們有的還在與前人留影鬥劍,有的略有收穫,還在參悟自家所得,突兀之間就被甩了出來,只來得及以劍光護體,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麼變故。

尤其當看清楚九嶷山中那一道罡風捲舞的偌大裂縫,更是不知所以。

至於燭龍,身軀雖大,但是一閃而逝,以他們境界,根本都沒有看清。

實力強些的,也就是看到一道紅光飛往北方,更多也不知道了。

等到那裂縫漸漸回覆,其中遁出數道遁光,纔回過神來。

卻見其中不少黑黃劍光,一離開那裂縫,就朝四方遁離,彷彿身後有什麼危險一般。

因爲不瞭解情況,也沒人施手阻攔,雖然都看出了那些劍光氣息不似正道中人,來得突兀,但異變突然,又非此地主人,自不敢胡來。

【很多東西寫不好,暫時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積累經驗,先寫個完整的故事,多多學習,哈哈】

三百八十一、過往四百零七、一變七六十八、煩惱盡去只修行二百零七、惡人自有惡人磨三百九十二、打殺三百零五、天一真水一百八十四、老黃二百五十、又是一年二百一十九、大五行滅絕神光三百二十六、左道一百二十八、熊家寨左道熊蠻 凰溪嶺銀鈴仙子三百四十七、壁畫三百三十二、霸氣三百六十一、喇嘛一百零三、元樞仙府,峨眉掌教二百二十五、鼎二百六十六、左道散修二百九十七、法門三百四十四、過渡三百六十五、寒潭三百三十四、七宿三百二十七、着!二十六、漁霸潯陽號鎖兒一百八十一、白元縣十八、重逢相見鬢毛衰一百八十五、山主小故事:老仙家壽限難渡,小郎君改姓作胡三百六十九、石堅三百二十三、參悟四十七、六陰袋中藏玄機一百八十二、風水一百三十九、定靜二十、難得情分終消磨五十、打鐵還需自身硬一百零一、山高路遠,磨心定性五、昔年故舊人心變三百四十四、過渡一百八十四、老黃五、昔年故舊人心變一百零四、女修竺英,少年靈蛟二百一十八、冥淵祖師三、也曾意氣少年時二百六十五、思玄亦老三百五十五、五方散人三百零二、迷惑行徑十三、福連鄉梓今方始一百六十五、弘德八年二百九十九、子時三更,平安無事三百六十五、寒潭三百零二、迷惑行徑九十、梓榆建功,雌雄山魈三百三十八、雲圖二百三十三、燭巫三百二十八、賣兒賣女一百五十八、玉鉤二百八十一、豔羨三百一十八、舊事二百零五、和尚三百五十四、華蓋四百一十三:玄天蕩魔二百零三、指點九十五、宴四妖寒芒先至三百二十三、參悟七十一、白眉老僧耍蛇人四百一十、元元師太三百五十二、老道一百五十二、靈符(四更求訂閱!)二百零二、重逢四十三、貴子並非總紈絝二百一十二、耳聞四百零九、溫陽之物二百零三、指點二百八十二、速來受死!一百六十、水井(四更求訂閱)二百四十九、門人一百五十三、神仙事一百四十四、甲冑三百七十四、釋然三百五十七、昔時小兒已長成二百三十四、有燭部落六十八、煩惱盡去只修行九、九江行脈水經注四、風雪山林老亦癲二百六十四、授劍二百七十五、大荒仙子一百九十九、蘇遊三百四十五、百丈山二十五、紛至沓來波瀾起二百七十六、請託三十、初曉異術心難定二、少小離家老大回剛纔那一章三百七十七、生死一百七十二、煉劍三百八十四、小界三百二十二、回山二百八十六、黃虎一百五十四、契機一百七十三、舞樂小故事:老仙家壽限難渡,小郎君改姓作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