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八、赤陽子

bookmark

“上古神魔燭龍出世,元帝至寶九嶷鼎身歸北方魔教,九嶷山諸劍修同道,當傳息各宗。”

衆人不敢妄動,只等身爲九嶷山主人的回道人解釋,誰料竟等來這麼一個消息。

聽得這話,諸方劍仙中人俱是驚異不已。

實在是消息太過驚人,心中太過震驚。

上古神魔燭龍!

元帝至寶九嶷鼎!

當世之時,不管是哪一樣東西傳出消息,都會引起紫府洲的大動盪。

逞論這兩個存在同時從回道人口中傳出。

衆人心中本還有幾分不信,但當看到回道人駕馭遁光自裂縫之中飛出,連帶大酉真人幾人,浮於九嶷山之上,肅穆看來之時,當即知曉,這消息只怕做不得假。

“峨眉派弟子於白,見過前輩!”

正當時,有青年劍仙飛遁而上,來到回道人等人面前,見禮道:“晚輩冒犯,敢問方纔前輩所言,神魔燭龍、元帝九嶷鼎之事可是當真?”

聽到是峨眉派弟子,回道人沒給什麼好臉色,不過也沒刻意針對,只漠然道:“方纔那千里虹光便是燭龍所化,貧道不喜彎彎繞繞,九嶷山下,便是元帝陵寢所在,有北方魔教弟子暗中謀劃,已取走九嶷鼎,所爲當是返潮之事。”

“此事若非發生在我九嶷山,實則與我無甚關係,正魔鬥劍,汝等玄門與魔教仇恨難消,彼輩取走九嶷鼎,如今神魔燭龍似也受九嶷鼎之主左右,想來不日便會有所動作,信與不信皆在汝等。”

說時,不看周遭衆劍仙驚愕神色,擡手指點之下,以法術禁錮住那愈漸縮小的元帝陵入口,又道:“帝陵便在內中,有意者可入內一探,有言在先,不可攪我九嶷清淨。”

言畢,大袖一揮,卻往石樓峰去了。

元帝陵中變故,回道人還頗有些鬱氣,如今把消息傳出,也沒有心思和在場的人多說。

“諸派弟子如有疑惑,可來我處。”

三清山葉真人,也是衆人皆識,玄門高修,聽得這話,衆人暫且按下心中驚疑,隨同前往。

另外一邊,大酉真人與長寧子,相攜韋馱、了塵與蘇遊,卻往石樓峰去。

峨眉一行之中,蘇瓊本也驚訝於回道人所傳消息,只是未等多想,不經意看到了韋馱與了塵二人,心中一動,與於白說了一句,當即追了過去。

……

“居士心亂了。”

“和尚閉嘴!我現在沒心思與你說話。”

就在燭龍北去,九嶷山諸修因帝陵變故尚有幾分亂象之時,石樓峰近處,卻有一名俊秀僧人飛遁而出。

“因果循環便是如此,居士借我之軀,壞生民性命,當有此劫。”

“你錯了,若非佈下你這一手,我如今已是身死道消,豈不是說明我害人反而是正確的?”

俊秀僧人口中不屑輕笑,隨即再不開口。

不過離開九嶷山境內之後,面色又陰沉下來,往北飛遁了一會兒,忽的停下,倒轉方向,直往南疆去了。

若是陸玄在此,必然能夠認出這和尚便是此前四人追尋的法明。

……

“可是韋馱法師?”

石樓峰小亭,蘇瓊追至。

見得亭中六人,先是拜過三位前輩,隨即看向韋馱。

韋馱上下打量了蘇瓊一眼,已經有些不認得了,不過聽了方纔蘇瓊見禮,依着輪廓略作回憶,訝然道:“蘇小居士原也來了九嶷山。”

也許是因爲陸玄被燭龍吞去,生死尚且不知,韋馱也少了往日的活躍,言語之間更爲正經。

“隨同門而來,漲些見識。”

蘇瓊寒暄一句,隨即問起了陸玄,此前陸玄去峨眉,她尚在閉關,祖孫二人不曾相見,不過聽了師父竺英的話,知道陸玄應該也來了九嶷山。

此前她還想找過,只是不曾得見,如今難得遇到韋馱,自然要問上一問。

“未知法師可見過陸爺爺?”

聽得此語,韋馱面色一頓。

卻不知該如何與蘇瓊言說了。

陸玄如今生死不知,以蘇瓊與陸玄的關係,要是知道這個消息,只怕不會好過。

“阿彌陀佛。”

微微一嘆,韋馱難得唸了一聲佛號。

蘇瓊當下感覺不太對勁,雖然十數年不見,她對韋馱印象頗深,也不認爲這十來年的功夫,當年那個直來直去的韋馱會變得深沉起來,仔細一琢磨,面色就有些不大好看。

想到回道人元帝陵的說法,內中還不知發生了何等事情,而韋馱似乎也是從元帝陵中出來的,難說陸玄是否同行。

如是在元帝陵中發生了什麼意外……

“法師,陸爺爺他是不是……”

“小姑娘是陸道友的孫女?”

蘇瓊正問,大酉真人親善一笑,走上前來。

好歹是前輩高人,天下傳名的真修,聽其言語,與陸爺爺似乎也頗爲熟悉,蘇瓊聞言,微微一禮:“確實如此。”

雖不是親生,但也勝似了。

“陸道友生了些意外,不過性命當是無虞,待得我等研究燭龍之事後,會想法子找到陸道友蹤跡的,你也不必太過擔心。”

大酉真人這話倒也不是安慰,此前鬥法之時,燭龍有一句話或許很少人注意到,但他卻聽了個明白,燭龍見了陸玄,口中便提及‘赤陽子’這名號,後來纔有意將陸玄帶走。

從燭龍表現上看,與這所謂‘赤陽子’關係似乎不錯,如此推算,陸玄還真不至於被燭龍殺死。

未免蘇瓊以爲自家只是安慰,大酉真人也將自家推算說了出來。

“說來,兩位道兄可聽過赤陽子此人?聽燭龍言語,似乎與元帝陵頗有牽扯,或許這元帝陵便是此人手筆也不一定。”

回道人與長寧子也將大酉真人推算聽了去,他們反應更快些,只是仔細琢磨了一會兒,卻不曾聽過赤陽子的名號,如果真是上古年間有名有姓的大神通者,即便流傳故事不多,他們這等身份的人,也不至於半點都沒聽過纔對。

“以燭龍之語觀之,陸道友似乎與那赤陽子有些關係。”

“莫非是陸道友是大神通者轉劫不成?”

長寧子訝然道。

聽得這話,本有些擔憂陸玄的蘇瓊忽然想起了什麼,擡頭看向諸位前輩。

一百零八、煉龜蛇衝元許寶 話祖師廣龍三徒二百六十四、授劍二百一十四、高人一百三十七、化身九十七、回岳陽洞庭湖畔一百二十四、龜蛇劍瞬斬番僧 小禪院寧捨本因二十三、欲得也需費功夫一百四十二、散修艱難三百五十三、樑義七十九、話別離旱地驚雷三百六十五、寒潭九十二、入江陵玉真幻術九十七、回岳陽洞庭湖畔二百三十、童子八十八、誰爲教主,玉真娘娘二百八十七、聰慧一百七十七、爛柯一百七十五、着道九、九江行脈水經注二百零三、指點一百四十八、不以心爲形役(五更求訂閱!)三百七十三、老友一百二十、榆元寺近觀僧客 石和城偶遇故人六十、百年功果雷劫試十一、物是人非難再少一百九十九、蘇遊三百四十四、過渡一百一十五、陸道人尋法靈山 風雷洞轉煉風雷三百七十八、驚愕六、須知武道也難成四百一十三:玄天蕩魔一百零八、煉龜蛇衝元許寶 話祖師廣龍三徒一百三十四、狐耳一百七十一、人前顯聖三百五十三、樑義一百二十一、說故舊老僧了塵 道修行魔也非魔三十一、老廟傳悉自前朝二百六十四、授劍三百零四、紅葉仙子十六、不似當年重財帛十八、重逢相見鬢毛衰二百四十一、同道二百三十、童子三十七、碧雲神簪今初煉一百二十八、熊家寨左道熊蠻 凰溪嶺銀鈴仙子九十、梓榆建功,雌雄山魈三百零八、陣圖二百三十一、元磁極光二十一、踏破鐵鞋無覓處一百八十一、白元縣二百二十八、赤陽子九十七、回岳陽洞庭湖畔一百六十一、水府三百六十八、剿匪三百七十七、生死二百九十一、不識二百六十三、再訪清泉寺三百九十四、伏波島七十六、頭陀肚大,洞中藏馬三百九十八、無真無假三百七十二、熟悉二百三十、童子四百一十、元元師太一百二十七、天耳山道人陳丘 蜈蚣嶺散脩金須一百三十五、馮平一百七十五、着道三百零七、客氣七十七、石碑變故,駁獸奇軀三百六十九、石堅四百零三、青城山下四十四、玄關一叩破天門九十、梓榆建功,雌雄山魈九十七、回岳陽洞庭湖畔二百六十六、左道散修三百八十五、顧慮三百五十五、五方散人三百四十八、笏板三十八、旁門左道隱行蹤一百一十、飛龍遁直往滇南 昆彌城耍蛇異事五十八、禮尚往來是爲友二百三十、童子一百二十五、韋陀大鬧寶華會 陸玄相贈貝葉經九十二、入江陵玉真幻術三百八十六、沉吟二百九十六、六丁六甲一百九十三、魏夫人四十、垂首長誦度人經四百零五、玄門大宗二百三十、童子三百二十、王友直來訪二百二十四、五色祭壇一百七十六、旅店一百七十二、煉劍三百三十九、人三百七十五、青崖九十七、回岳陽洞庭湖畔二百七十四、六六一百六十九、文士二百零九、魔教二百二十二、驚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