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第一站浦東

bookmark

李忠信心中雪亮的很,中國的那些個大佬也已經看出來了,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如果沒有這種世界級的大都市參與國際經濟對話,所謂參與經濟全球化就十分困難。

這個時候,大佬已經看出來了,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在搞開放,西方國家在資金和技術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西方國家都開始轉變了,那麼,中國更需要改變。

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在發生大的轉折,這個時候就一定是一個良好機遇。人們都在說亞洲太平洋世紀,那麼,中國一定要佔據一個最好的位置。

就整個亞洲來講,中國現在這個時候是屬於發展中國家,是經濟欠發達的,而日本韓國等這些彈丸小國,在經濟發展提速方面都展現出來了強大的力量,日本的東京,韓國的漢城,還有新加坡和中國的香港,都是國際性質的大都市,中國要開放搞活,要參與到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腳步當中,那麼,中國就要搞一個好的位置。

中國想要佔據一個最好的位置,那麼,滬市就是最強大的一個王牌。可以這樣說,從很早之前,滬市就作爲一個國際的大都市出現在了世界所有人的眼中,可以這樣說,滬市是我們中國一直以來的金融忠信,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城市,是貨物貿易自由的城市,幾乎世界各國都看好中國滬市的發展。

以前滬市是中國的金融中心,是對外開放最早的大城市,那麼,今後也是一樣,滬市不但要成爲中國最強大的金融中心,更要建設成世界級別的大型金融忠信,能夠和國際經濟進行對話的超級大城市。

很多人呢!都不明白這樣的一個問題,爲什麼是深圳是1980年開始開發的,浦東是1990年宣佈開發的。

這個事情,李忠信用他的眼光和很多事情對比論證地看待,他覺得,中國大佬的想法是真的牛逼。

滬市和深圳不同,在開發之前,深圳不過是一個小漁村,可以說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小地方,用誇張地說法來講,一個人站在深圳的一端撒了泡尿,甚至都會流到另外的一段。

可以這樣說,甚至是一個芝麻大點的小地方,是一個十分貧困的漁村,以它爲試點,即使遇到重大困難,甚至失敗了,對於整個國民經濟來講,影響甚小。

而滬市在那個時候則完全是另一種情況。在改革開放之前,滬市就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這個城市所提供的稅收,曾佔到全國的六分之一或者是七分之一。以滬市爲試點,一旦失敗,整個國民經濟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麼人都無法保證深圳模式成功,這個東西呢!是看中央政府的力度,是看中央的決心和中國人民的決心,沒有這幾樣的大力扶植,甚至絕對不會出現十年深圳速度的這個事情。

到了九零年的這個時間段,中國在深圳開發方面,積累了十年經驗。

在這樣的一個經驗基礎上再開始浦東開發,披荊斬棘的是深圳,而不是浦東。

深圳開發時,我們有多少觀念是落後的,如土地不能批租,不能實行股份制,與外商合作是不是讓他們佔了便宜,能不能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等,都是問號。這些問題都由深圳開發解決了。

所以,在改革開放深圳那邊搞了十年之後,在深圳開發已經獲得基本成功之後,中央才下決心開始浦東開發浦東開發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李忠信用一個最爲簡單的東西來形象比喻這個時候的浦東開發,那就是我們後世開發商所經常強調的築巢引鳳。

爲什麼說是築巢引鳳呢?因爲沒有好的巢,鳳凰爲什麼回來。

按照後世的開發商來講,一個好的樓盤,有多少路,有多少樓,有多少基礎設施,裡面的綠化率能夠達到多少,附近有沒有好的學校,附近有沒有好的大型商場商業街,出行是否方便,出門的時候是不是隨時隨地就能夠找到公交車,到什麼地方都四通八達的。

這樣,如果引不來住戶的購買,那麼,開發商的這次開發就失敗了。

換個比喻,就好像是建成一個綠草如茵的足球場,這只是形態開發,如果沒有國際規則、國際裁判,沒有國際球隊常來賽球這樣的功能,這個球場就白開發了。

如果只有好的球場,沒有好的球員來踢球,那也是白搭的,後世的時候,李忠信記得相當清楚,最初中國國足在踢球的時候,球迷們都和瘋狂了一般購買足球的門票,他們要到現場去給中國國足的球員加油,哪怕是隔了好幾個省份,他們也在所不惜。

可是,後來中國足球越發展越差,人們哪怕是在當地,也沒有了那麼多人去看球。

這個時候的浦東,無論把他比喻成後世開發商開發的小區,還是那綠蔭足球場都是一樣的,有了那些個硬件設施,人們會趨之若鶩地涌向浦東,這個也是浦東在後世一開發,就開發起來的一個最大的原因。

中國的大佬用一支彩筆在滬市那邊規劃出來了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在那裡搞出來了張地圖、一份說明書。

直接就說了,今後這個地方是一個金融中心,是外國商社的中國總部所在地,說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不僅是一個與浦西連接的區域,還是與世界的交接面,預定的建築面積是就是幾百萬平方米。

大佬宣佈了,這次以滬市浦東開發開放爲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儘快把滬市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

要努力把陸家嘴建設成爲面向國際的現代化金融貿易區。

滬市的自貿區建設成爲金融中心,而此時已經非常明確,這個中心的核心就在陸家嘴。

忠信公司的王德慶的第一站就是滬市浦東這邊,因爲李忠信說了,忠信銀行成立以後,第一個進入的就是浦東。

第兩千零三十二章是個騙子吧!第五百七十九章待遇水平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挖牆腳第三千零二十五章想的不對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人選定下來了第兩千九百九十五章情況都差不多第五百一十二章想不通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風暴來臨前的寧靜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邀請第兩千七百六十章白操心了第兩千八百九十九章發酵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女人觀點第四百三十章 難點第五百六十八章百利而無一害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傑米諾的相當然第五百一十八章管道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溫馨家庭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絕對不可能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方式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待遇第一百六十章 直奔主題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態度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登頂第九十四章 我想你了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交代第一千九百零三章經歷第四百一十八章難以啓齒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一隻土財主第一千零六章定調子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興旺村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當我是泥捏的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李忠信的觀點第五百三十七章用什麼搏啊?!第八百九十章洋節第九百八十章和稀泥第四十章貸款第一千零九十九章交談第五百五十七章 有沒有搞錯第兩千八百八十三章情景再現第兩千九百六十九章風氣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這怎麼可能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萬人宴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出發第一百八十六章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五十八章信任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時不我待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正確性第兩千七百五十四章第一千五百章不能胡鬧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發展會議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化學工業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待遇第一百章不吃眼前虧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絕對是瘋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好劇本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可思議第六百三十三章何樂而不爲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看法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開個小會第兩千六百八十三章這也不像啊!第二百四十四章 拿地要趁早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敲個警鐘第兩千九百二十七章針對人羣第八百四十三章巴姆洛夫斯基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安頓第兩千九百四十二章模式第八百六十章啥叫不行?第二百九十九章李玉芳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怎麼可能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告主角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滿意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交代第兩千六百六十五章思考第一千五百零七章關於這次改革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不慣着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三亞規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恭喜你答對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別害我第九百九十六章麻煩大了第四百九十一章無法釋懷第一千四百章牛津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聽說第六百五十五章安排第一千三百五十章見縫插針第七百二十章又要建廠?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購買私人飛機的想法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進行時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那是傻子做的事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瞧不起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酒店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理解不上去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李忠信的想法第兩千零五十七章一臉無語第一千章時間節點第兩千兩百五十三章老飯店第九百九十七章怎麼弄呢!第二百九十一章 工業化第一千兩百四十章馬拉爬犁第五百一十五章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