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震得不行

李忠信不怒反笑地看了看王先河那種勝券在握的表情,他真的想過去給他來上那麼兩拳,妹的,難道我說的不夠清楚,還是你們的腦子都進水了?

過來這邊來求忠信公司幫助你們解決問題的,而不是你們市委領導一拍屁股想起來什麼就能夠讓我們做什麼的。

李忠信微微思考了一下以後,他淡淡地說道:“我之前讓洪斌副總經理把忠信公司的意思,跟你們轉達的很清楚了。

安置一些下崗職工呢!是我們做企業人應有的一種責任和擔當,不是沒有安置的可能,但是,我們是私營企業,我們也要生存。

那些原本就是江城市市委和市政府解決的事情推給我們私營企業,這個是國家不允許的,所以呢!市委市政府那邊不能拿出來足夠的誠意,這種事情就不要談了。

這次你們來沒有把市委和市政府的條件帶來,我們之間又有什麼好談的呢?不是我們忠信公司提出來什麼要求,是你們能夠拿出來最大的誠意是什麼,如果連這樣的一個事情都搞不清楚,我想我們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李忠信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在這個靜謐的時候卻顯得十分有穿透力,把王先河和唐國忠都震得不行。

李忠信這個時候也是有些膩歪了,他覺得,江城市那邊新換的領導在意識上就不正確。

而且,李忠信對於東北地區在這個時候下崗破產,有着他自己獨特的理解,新中國建國時,工人階級是無產階級的中堅力量,社會地位最高,待遇福利最優厚,北方地區相對工業基礎較好,其中東北最爲突出,張氏父子和之後日本人的經營,建國後照搬蘇聯模式的發展,讓東北成爲全國的重工業基地,作爲共和國長子,東北爲全國的經濟恢復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相當長的時間裡,東北這邊城市人口的福利,是靠着行政手段和工農業剪刀差實現的。

經歷了毛時代的工人階級普遍思想淳樸,服從安排,企業呢!一般都是照搬蘇聯模式的螺絲釘式職業結構,從小到老的醫療教育福利,等等,爲企業的破產埋下了伏筆。

由於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問題,領導選拔最硬性的標準是學歷,其次是會折騰,能投機鑽營的人。

在東北很多地區,國企、地方企業這一時期普遍情況是政企不分,黨政不分,企業各級領導不知道是管理者還是官員,官本位情況下,人身依附和一言堂成了普遍現象。

能幹活的,老老實實的幹活的人,或者是有能力的人不能受到重用,反倒是一些成天混日子的人受到重視。

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比如說工廠當中的一個車間,幹活的人都是可丁可卯的,混日子的人呢!都被安排到了什麼調轉,管裡倉庫等地方。

而這些地方呢!和領導接觸的時間比較多,而且都有一定的小權利,他們利用手中的便利條件賺了不少黑心錢,然後用這些錢賄賂領導,請領導吃飯,慢慢地和領導打成一片,慢慢地,因爲他們這樣的人會鑽營,逐漸走上了越來越高的職位。

他們看到了這樣的一種好處,於是便都開始變本加厲,後面的人看到這樣的一種情況,也開始如此這般。

在一個廠子當廠長或者是當到了一定的官職,只要是花上一部分錢,就能夠隨時調換到其他的廠子去當廠長或者是當上管理人員,他們不怕廠子經營不好,就怕廠子經營得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都有着這樣的一個狀態。

企業的廠長,想要上進,給上面的領導行賄,然後的,輕工局了,或者是什麼局了,需要領導幹部,直接就從這個廠子掉走人了,甚至他們從廠子離開之後,廠子裡面的很多事情他們都說了算,因爲後提升起來的廠長,大多數都是他們自己派系的人,或者說是他們一手提拔起來的庸才。

改革開放以後,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之下,國企和地方企業低效率的問題凸顯了出來,市場競爭中,原有的一些固有弊病例如人浮於事、浪費嚴重、效率低下導致大量企業資不抵債,面臨倒閉。

大大小小政企不分的實權幹部,變賣了地皮、設備、原材料、廠房,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地方資產,搖身一變成了成功人士。

這次李忠信也看了洪斌拿給他的關於那兩個企業的資料,看完之後,李忠信就更是生氣了。

這兩個企業在八十年代初期,那是江城數一數二的好廠子,別的不說,就是他們企業的盈利狀況,企業的資產,就已經是達到了相當不錯的水平,那個時候,很多江城的人都以進入這樣的企業爲榮。

其中一家叫做江城食品四廠的企業,這個企業在江城很有名氣,主要是生產汽水,麪包,香腸等製品、

怎麼說呢!李忠信他們小時候吃的麪包,喝的汽水,基本上都是那個企業生產出來的,這個牌子別說是在江城一個城市,就是在周邊城市和鄉村都十分有名。

雖然說到了九十年代,競爭方面有了那麼一點點的激烈,但是,這樣的一個廠子,單單吃老本也不應該在這樣的一個時候破產。

李忠信記得後世的時候,從這個食品廠出來的很多老員工都說,當時這個食品廠的效益相當好,都是被他們廠子當中的那些個領導給禍害的。

食品廠的麪包和香腸的生產線原本是好好的,但是,廠子裡面就因爲一次停電,就說那生產線出問題了,沒有維修的價值了,以賣廢鐵的價格賣出去了。

等食品廠破產一年多的時候,他們有人竟然發現,原來他們廠長的小舅子開了一家食品廠,食品廠裡面的機器正是他們那個廢鐵價格賣出的生產線。

其他的那些個生產設備,也都在那些個私營企業當中能夠找得到,但是,廠子已經都黃了,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第六百一十五章工匠精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局的方法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很懵逼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這叫什麼事第兩千章一則聲明第兩千七百二十九章安排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工資水平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回三亞第兩千七百五十章心思第一千四百零五章那個年代的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佈置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眼光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我沒時間第兩千六百六十九章資本第五百九十七章挑釁第七百七十六章餐飲公司第九百二十八章受寵若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海捕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待遇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優秀員工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到達紐約第兩千兩百九十一章不知不覺第五百三十三章有沒有搞錯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何樂而不爲呢!第兩千六百九十章不一般見識第六百三十五章留守決定第兩千零二十八章行家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想死是怎麼的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購買私人飛機的想法第七百零二章太不是東西了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看法第二百一十章感觸第一千三百零八章希望工程第一千七百七十章無語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亞運村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就那麼點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婉拒一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何樂而不爲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看不明白第一千零四章任務和解答第三百八十三章尹一峰第六百六十九章這尼瑪是什麼?!第兩千八百九十七章兩頭下注第兩千零六十一章鬥嘴第兩千九百四十六章臉丟大了第兩千兩百二十三章淳化閣帖第三百六十一章不是真的吧!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海捕第兩千零四十一章地皮第五百八十三章逆天的節奏第兩千八百一十八章答應下來了第七百七十章分公司是想法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聽說第二百八十八章妙招第八十三章新的開始第兩千兩百七十五章啥情況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另類的想法第八百二十三章曼哈頓第一千四百零九章這個是什麼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不知道咋辦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失火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沾沾喜氣第七百九十六章錢是大風颳來的嗎?第一百一十七章 好事成雙第八百四十一章接風宴第九百三十五章味道不同食材上找第八百八十二章中蘇貿易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靠不靠譜第二百九十七章調查第兩千八百零一章露餡了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怎麼可能第兩千八百九十五章反響第二百一十章感觸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目的第兩千零三十八章對比第五百四十八章再入京城第六百四十三章定位第九百零一章大日子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瞎操心第九百八十八章徹查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調查清楚第四百六十九章表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調查問卷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財神爺第八百六十三章晚宴第二百五十六章 佈置第十章 董國忠第四百三十五章顛覆觀念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張松柏第兩千兩百三十一章說辭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千萬美元的大手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合作的考慮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老神在握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科研基地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想死是怎麼的第一百八十二章駐京辦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物流方面第兩千八百零八章滿血復活第三百八十一章跟我裝犢子?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