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還算誠實

bookmark

在三井雅子的心中,李忠信這個人是一個很看重國家的中國人,很多時候,從李忠信做的那些事情上就能夠看明白。

李忠信在中國沒少做福利的事情的這個事情,三井雅子也是知道一些的,她知道,李忠信做的那些事情,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不要名不要利,只是單純地做一些慈善。

李忠信在中國搞慈善的事情,三井雅子不覺得意外,但是,說李忠信想要在日本搞慈善,三井雅子還是有一些懷疑的,因爲,如果做慈善的話,也應該是她和小村惠香兩個人做慈善。

三井雅子很少看到中國人做慈善,做慈善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美國人。

因爲三井雅子認爲,中國人的思想和這個時候世界各個國家的人都不太一樣,中國人把財產都留給子孫後代,而且,還有重男輕女的說法。

中國人到老了的時候,錢一般都留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會給自己的女兒,算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一是留給兒子,兒子能夠給他們養老,二是中國女兒出嫁以後,就是潑出去的水,和家裡已經沒有太多的關係。

這個是三井雅子在中國的時候和學習中國文化時候的瞭解的這個事情,因爲三井雅子總有把女兒嫁給李忠信的想法,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原因,三井雅子對於中國文化有着一定的原因,她就想不明白了,李忠信是屬於中國人的一部分,怎麼就能準備搞什麼慈善捐贈這類的事情呢?

如果說做這個事情的是美國人,那就好理解了很多,因爲美國是一個崇尚個人奮鬥,普遍追求個人價值的社會,所以一方面他們在奮鬥過程中會積累大量的財富,但另一個方面,他們又不會把這些財富留給子孫後代,因爲他們覺得這樣做的話,會破壞後代的奮鬥精神,所以他們大量的把財富捐贈出去是爲了保護這種奮鬥精神。

這種奮鬥的精神從美國建國之後就建立起來了,最早達到美國的那一批人都是無產者,流浪漢,他們到達荒無人煙的北美大陸,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必須有戰鬥精神,這種奮鬥精神後來延續到西部大開發,延續到華爾街,硅谷,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種奮鬥精神,這是美國精神的一部分。

美國二百年來都保留這種奮鬥文化,因爲美國社會的社會在這個時候崇尚公平和自由,普通人和有錢人一樣,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奮鬥就能出人頭地。

耳熟能詳的美國富人,沒有一個人是因爲父輩留下的財富而變得有錢,都是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而成爲有錢人,而他們又無一例外的把財富捐贈出去,保留這種文化。

還有一種是因爲宗教的原因,在基督教教義中,個人並不是財富的最終擁有者,他們是替代上帝保管財富,而最重要的方式是回饋世人,而另外一個方面,基督教教育人們要保留簡單的生活,所以我們看到富人的生活極其簡單,像美國很多有錢的人,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就是漢堡加可樂,美國大部分富人無論多有錢,都過的和普通人一樣。

除了宗教的影響,也因爲社會的給自己創造了公平自由的奮鬥環境,所以富人一旦成功大都感恩社會,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美國人認爲一方面要奮鬥,另外一方面認爲要回饋社會,幫助窮人,甚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在鉅富中死去,是一直恥辱。

“讓您和惠香女士搞慈善基金,當然是要做慈善了。我們快速地積累了如此巨大的財富,我覺得,我們應該適當地做一些慈善,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我們都需要做這樣的一種慈善。

我對慈善的理解很簡單,慈是指長輩對晚輩的愛,是有錢人對窮人的仁慈,善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互助,慈善事業是人們自願地奉獻愛心與援助的行爲和從事扶弱濟貧的一種社會事業。

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些慈善,通過做慈善,我們會把我們的名氣打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

通過做慈善,我們獲得的東西要比我們正常情況下多很多,很多時候,在電視上做廣告,在各種地方做廣告,那些事情對於我們來講,意義已經不是很大,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呢!就是把這個慈善機構建立起來,在一些重大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去幫助一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這就是我的想法。”李忠信十分正色地對三井雅子說了起來。

在這個事情上,李忠信總不能對三井雅子說,這兩天你們這邊要發生大地震,我搞的這個基金,就是爲了在這個大地震上露露臉,刷一刷忠信公司的存在吧!

三井雅子聽了李忠信的話以後,她認爲李忠信說的那些東西還算誠實,畢竟按照她的想法也是差不多那個樣子。

李忠信想要在日本這邊刷名聲,讓他那個不斷在日本拓展的什麼忠信綜合商場不被日本人敵視。

三井雅子想了想以後問道:“忠信,我學習了一些你們中國那邊的文化,我覺得,中國人這個時候都是把錢留給子孫後代的吧!怎麼,你的想法和大多數中國人都不一樣嗎?”

李忠信對於財富捐贈和做慈善的看法和三井雅子是不一樣的,李忠信認爲,中國傳統是一個農業社會,因爲生產效率低下,財富累積速度很慢,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饑荒,所以幾千年的貧窮在中國人身上紮下了深深的烙印,一旦有點錢之後第一想到的是保證自己以後有飯吃,然後保證後代也有飯吃,所以中國人才喜歡給子孫後代留錢,這種意識根深蒂固,到現在還深深的留着中國人的血液裡,至於說給孩子買房,買車,是在養懶人,是在破壞下一代的奮鬥精神的那種想法,在中國人心中根本就沒有那麼一種概念。

另外就是中國在一些制度方面有缺失,中國沒有遺產稅,在小農意識形態的影響下,本來就想方設法把財富留給後代,而又沒有遺產稅,沒有什麼障礙,當然上一輩的財富就順理成章成爲了下一代的。

第五百一十六章牢騷滿腹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吃飯也挺難第四百一十二章何方神聖?第兩千九百四十四章咋想的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突發事件第六十章李小名第八百二十五章世貿中心第二百五十四章回家了第二百二十八章不放過第一千九百零六章叫天天不靈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緣由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工作安排第一千五百六十七長摸不到頭腦第兩千三百五十章懂得多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引經據典第五百六十一章動容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開學伊始第兩千九百一十五章小女兒狀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展示第五百九十七章挑釁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咋想的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zx品牌第兩千七百八十六章田慶宇第一千兩百零四章能行嗎?第三百九十四章人傻錢多?第八百一十九章心中有數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代加工第一千兩百七十章李忠信的野望第一百四十章敬獻花圈第三百一十七章雙贏的方案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早餐的想法第九百七十九章鄉代表大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說辭第一百四十二章 建設基地第八百六十一章臣妾做不到啊!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忽然的落寞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新區大樓第九百五十三章概念第兩千八百六十六章應該會大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海南夢第八百一十五章立威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雙贏的想法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第一站浦東第九百二十二章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脣亡齒寒第四百六十四章天上掉下個黏豆包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興師問罪第三百五十四章原則第八百七十二章參觀去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琢磨研究第八百八十七章潮流的開始第六百零三章倒黴蛋第八百七十一章短暫會面的背後第七百七十六章餐飲公司第七百六十六章代言人第七十八章 打雪仗第六百三十三章何樂而不爲第一百九十一章 品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沒人帶着玩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槽第兩千兩百五十六章再臨京城第八百九十七章三種方案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請示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安排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推脫第一百五十二章放大招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硬氣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發展重點第兩千三百五十章懂得多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冰燈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忠信賓館第八百零二章定下調子第兩千兩百二十六章詳談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這怎麼可能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開始了第八百六十七章李忠信的野心第兩千八百八十章商業廣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人選第一千七百章心中有數第兩千八百八十九章主角們登場了第一千六百零五章不幹苟同第兩千兩百二十八章理解錯了第五百八十九章這心得多大啊第六百一十四章大有可爲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像只老狐狸第二百一十章感觸第十六章 撲克條和人頭像(下)第兩千九百五十七章差距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探討第兩千八百九十一章有些狗血第兩千六百七十章直說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妥妥的第七百二十二章是個啥東西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臨行前的佈置第七百一十三章賓主盡歡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制約的東西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偏門不行第五百二十一章唏噓不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海南夢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想法和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