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爲“華夏帝國”提供糧食和兵器,他也能得到許多好處。
首先,他提供的糧食和兵器,在華夏帝國世界會帶來不小的影響,能是他獲得許多影響力值和一些文明指數。
其次,能從華夏帝國世界裡得到他想要的一些東西。比如:歷史上明朝具體的經驗和教訓……獲得相關的槍炮兵器製作的先進技術等等。
其三,朱元璋一直不想讓清軍取代明朝,他要盡力阻止。
其四,若是以後朱元璋所屬的大明遇到麻煩,華夏帝國也能反過來支持他。
其五,能安排些人在華夏帝國,包括他的衆多兒子,能爲他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封王裂土的問題。
兒子多了,就往華夏帝國扔!
最後,能與羣主王宇維持較好的關係。
……
如此種種,朱元璋會盡力幫助華夏帝國。
“此種困難,唯有大明王,能力王狂瀾!”
諸葛亮說的是實話,沒有半點奉承的意思。因爲王宇是歷史聊天羣羣主,同時也是未來最先進世界的人,能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王永吉始終一臉亢奮的注視着殿內發生的一切,似乎心裡在驗證些什麼。
“只能說,本王會盡力去做,不讓諸位失望,也不讓天下百姓失望。”
王宇轉而看向張良,說道:“吏部主持開春後的華夏帝國第一次開科取士,定要做好完全準備。前些天,本王去城中前來趕考學子們所住的客棧看了看。
客棧還算可以,只是吃食太差了,便宜提供的飯食基本沒葷腥。好的飯菜,需要更多的錢才行。
但稍微有點錢財的,都不會住那種客棧,住進去的都是寒門學子,怎麼會有更多的錢來吃好的飯食呢?”
張良起身,行禮道:“是臣考慮不周,回去後就去改善,不讓客棧學子因吃住而影響科考。”
“坐下說。”
王宇讓其坐下,說道:“這是小事,你平日繁忙,哪能事事周全,之後處理下,儘量多照顧下客棧學子的吃住。”
“對了,進來外面對開春科舉時“作答不再限於八股文”的事,是不是議論紛紛了?”
王宇“微服私訪”時聽到過不少,而且情報部門也收集到許多相關的消息。
有人贊成,但更多的人質疑和反對。
所謂的“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
其中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而且“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聖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
朱元璋在位時,詔開科舉,對制度、文體都有了明確要求。士人蔘與科舉考試必須通過三場的考試。不過寫法或偶或散,初無定規。
正式的“八股文”形成於明憲勇成化年間,無論是殿試,還是府、省、京城三級由小考到中進士考試都是以八股文爲主。規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嚴格,限定字數,不許違背經注,不能自由發揮。
總的來說,八股文是時代產物,有利有弊,不能一刀切。
所以,王宇在第一次開科取士時,沒有取消八股文,只是不做爲作答的必要要求。
“的確如此,如今每日都會有人因此事來臣府上。”
張良生在大秦朝,對“八股文”的看法比較客觀,說道:“從明朝的歷史可以看出,八股文必然有其弊端,沒必要所有作答都按此來。當然,也有利處。有人擅長八股文,能做出好文章,因此沒必要取消。
無論通過各種方式,最重要的還是爲朝廷選拔真正的人才。不過,八股文已經深入考生們骨髓,能改變者,恐怕少有。”
一旁的朱標聽得很投入。
對於“八股文”,朱標想了解更多,知道其利弊。作爲太子,他是朱元璋的繼承人,這些事情他必須瞭解。
只是,朱元璋讓他何時回去,就不得而知了。
也許……回不去了……
“此事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不急,一步步來。”
王宇胸有成竹,說道:“不將“八股文”作爲作答唯一標準,是一個嘗試。讓各部,制定一份符合各部實際情況的考卷,也是一種嘗試。
十年,二十年……寒窗苦讀雖然苦。但,會讀書,並不代表會治理國家。華夏帝國現在需要的是實幹的,能做事的人才。”
如今,八股文的弊端已經很突出。
寒窗苦讀的讀書人,多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竭盡一生精力鑽研八股文的寫法,對政治,社會實際情況缺乏瞭解。
而有些讀書人亦對人情世事缺乏瞭解,一旦爲官,缺乏足夠的知識來應付民間大小事情,只好委任幕僚師爺及下級官吏決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漸敗壞,政治難上軌道。
如此的“人才”,要之何用?
當然,八股文帶來的弊端只是外在的,真正影響思想和科學的還是科舉出題內容的限制,以及讀書人學識的侷限。
一輩子讀來讀去,就只是“四書五經”的內容,科舉也從裡面出題。
知道是知道,但王宇也不能操之過急。
王宇說着,看向王永吉,問道:“王永吉,此事,你如何看?”
少敏而好學,善於思考的王永吉可是二十五歲時便中了進士,很有發言權。
如今,也才四十出頭。
王永吉起身行禮道:“大明王,臣雖參加科考,僥倖中進士,但也知曾經大明科舉之法,已有不少弊端。
即使中進士,也需到地方歷練,增長經歷,才能明白如何爲官,如何爲百姓做事。
科舉,是時候嘗試做出一些改變了。”
對於王宇在科舉制度上做出的變化,不是王永吉現在最在意的。
他更在意的是短頭髮的大明王王宇本人,以及張良,諸葛亮,朱標,朱棣,孫尚香……等人。
因爲,數日前吳三桂在得到王宇首肯後,把他知道的關於王宇等人的大部分事情告訴了王永吉。
大明王王宇,來自未來世界,可在過去的時代自由來去?
張良,諸葛亮,孫尚香,朱標,朱棣等人都是歷史上的人物?
……
王永吉這些日子一直在被這些天方夜譚的事情所困惑,想弄清楚真相!
今日,來到大明王王宇的住處,看到許多從未見過的東西,讓他信了大半!
世上居然存在這種事情!
難以置信!
難怪吳三桂會投靠!
這些人,誰與之爲敵,都不會有好下場吧?
王永吉很慶幸,自己當初信了吳三桂,選擇投靠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