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專利大棒

不可否認,現在的合衆國在部分領域已經不落人後,但那不是部分領域麼。代表當今世界尖端的產品,仍然在歐洲國家手中。總是山寨歐洲產品,對合衆國的名聲非常不利。

衆所周知,謝菲爾德家族也是愛國的,不能容忍合衆國的名譽受到損害,這會讓合衆國的人民出國擡不了頭,雖然這些屁民已經被洗腦,認爲合衆國將要天下第一,根本不會出國。

只有一小部分的原因是爲了家族發展,這一點謝菲爾德可以發誓,他只是爲了合衆國更加美好,必須要淘汰掉一些落後產能。讓合衆國的工業變得更有格局,更有秩序。

目前而言,其實做一個工廠主的難度自然是比南北戰爭高,但也沒有高到哪裡去。仍然處於起步用小作坊就可以完成的階段,當然對一些初級工業品而言這是不可避免的。

後世的很多共和國沿海小鎮,也是這樣,日韓起步的時候,同樣也是以家庭爲小作坊爲單位發家致富,這沒什麼不好。沒什麼不好是對小作坊而言的,不是對謝菲爾德而言。

既然門檻很低,就會有很多競爭者,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產品充斥在市場之內,謝菲爾德家族和北方老牌企業相比,可能略有不足,但在這些雜牌面前毫無疑問是正規軍。最好的買賣毫無疑問是壟斷,這點不管是迪克西人還是楊基人,都會取得共識。

所以競爭者太多,就難免顧不過來衆多對手,有兩個漏網之魚崛起那不是好事,謝菲爾德追求的是穩定,自由民或者中產階級最好待在他們的階層當中,不要妄想成爲主人。

“此次歐洲之行,我一旦能夠取得成果,回來之後就會揮動專利大棒,將那些小作坊小工廠全部起訴,重塑國內的格局。這一點我相信是不困難的,那些沒有資格的人根本就應該被時代淘汰,不應該奢望進入他們不該進入的階層。”

這個房間只有謝菲爾德和老佛爺兩人,偏暗的光線之下,謝菲爾德年輕的臉上面色嚴肅,拿出自己作爲繼承人的第一套方案,“這樣而言,對於杜邦、洛克菲勒、範德比爾特、安德魯他們而言,也有極大的好處。我相信,他們一樣很討厭新的競爭者出現,對現有的秩序造成衝擊,所有人追求的都是一樣的,壟斷。我們不但要製造產品,還要定價,還要擺平能夠衝擊定價權的存在,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和楊基佬進行合作,目前而言這並不吃虧。”

“你要去歐洲各國取得專利授權?”安娜貝爾半閉着眼睛思考良久,輕聲開口道,“取得授權之後,就要開始以這些授權揮動專利大棒,收拾掉小工廠主。空出市場站穩腳跟?這麼一想其實還算可以。不過事情應該不會這麼順利。歐洲國家會同意?”

“不同意的話,他們也進不來,我們國內仍然會無視不在合衆國內的專利,進行仿製。”謝菲爾德伸出手指道,“他們仍然一美分都得不到,只要價格合適,這對我們雙方都是有利的,很多歐洲企業也想要進入合衆國內,甚至是羅斯柴爾德家。”

實際上想要從現在的合衆國申請專利就看怎麼說了,如果是合衆國的公民,這並不困難,但要是外國大公司的話,這就會有漫長的審覈時間,以及無休無止的扯皮時間。還有很多官司在等着他們,這年頭的專利糾紛多的不像話,很多專利都是因爲美國人和外國人到底誰是真正的發明者,進行漫長的訴訟。

愛迪生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在一八五四年,美國人戈培爾,用碳化竹絲,放在真空玻璃瓶通電發光,可維持照明四百小時,這是最早出現的燈泡實驗成功記錄。很遺憾,戈培爾並沒有及時申請專利設計。一八七四年,兩名加拿大電氣師發明了在玻璃泡中加入氮氣,以通電的碳絲髮光。可惜他們後面沒錢不能繼續研究,把這項專利賣給了愛迪生。

所以在合衆國,一開始愛迪生並沒有取得電燈泡的專利權,還打了很多年的官司。

看看這又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故事,足夠吸引年輕人爲之奮鬥,期待自己成爲第二個改變合衆國的愛迪生,簡直就是美國做夢的典型代表。如果不考慮愛迪生公司的大股東是一家叫摩根的企業,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足夠勵志。

在摩根的支持下,愛迪生體會到了人生的多財多億是多麼重要,覺得有前途的專利一律買下,看到有才華的技術人員立馬僱用,這樣搖身一變他就成了人們認識當中的發明大王。

謝菲爾德家族有錢,也不缺乏工廠佈局,只不過更注重的是農牧產業而已。這沒有辦法,誰讓一旦降低關稅,合衆國的產品連本土都受到衝擊呢。除了標準石油寥寥無幾的公司,合衆國真正能夠暢通無阻的只有糧食穀物和肉製品,這就和農牧業息息相關了。

只有農牧業產品可以行銷歐洲,謝菲爾德家族這麼有國際觀的企業,自然是無法割捨,所以工廠在謝菲爾德家族而言,屬於次要地位。當然也重視,只不過沒有作爲根基。

“看來要準備一下法律人才了,還要和民主黨那邊打好招呼,祖母希望你的歐洲之行不要太長,還是趕在選舉之前,把所有的想法都付之於實現。”安娜貝爾捋清了其中的邏輯鏈,算是默認了繼承人的夏季伯操作,又追問道,“首先去哪個國家?”

“英國和德國都可以!”謝菲爾德面色略帶猶豫,雖然表面上指點江山好不快意,但這個具體問題嘛,他還沒有真的仔細多想。

“我可以把長期和歐洲關係網名單給你,這裡甚至包括了奧斯曼的掌權者,這可是我長期從事國際運輸勞動力貿易建立起來的關係網。不過麼……”安娜貝爾說到這停頓了一下道,“我建議你先去法蘭西,你父親雖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花花公子,但這件事絕對能幫助你,一個好的開始很重要。”

“我聽您的!”自動過濾了國際運輸勞動力貿易這種專有名詞,實際上就是奴隸貿易的美化叫法,謝菲爾德很是乖巧的答應道。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努力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都是酒精的錯第五百八十五章 負責任的企業第三百一十九章 尋找翠西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德國做點什麼第二百五十二章 跨黨派的盟友第九十五章 奧運先驅威廉第五百四十七章 煎熬的貝克蘭第一百三十章 愛迪生道歉第一百八十三章 民間武裝第六百七十五章 最真的假情報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多黎各第三章 揚基人和迪克西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神棍和神棍第六百九十四章 家屬情緒穩定第六百二十一章 神棍和神棍第七十六章 商業誠信第四百九十七章 新的搭檔第三百零七章 籌建世博會第二百九十四章 盛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暴亂第一百九十六章 醞釀中的反擊第六百八十七章 曲線救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摩根的客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的奧運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給杜邦個驚喜第四十一章 我也是貴族第六百一十一章 偉大的威廉帕夏第二百六十二章 聯盟者第十六章 我也是愛國的第三十四章 疏通關係第七百四十四章 皇帝會戰第四十八章 “炮艦外交”第五百五十二章 當然是錢重要第三百一十八章 槍擊案助攻第五百六十六章 摩根的妹妹第四百二十七章 換一種死法第六百四十五章 都是體面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膨脹的二等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繁榮的菲律賓第六百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跳反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四百零九章 司法部送溫暖第四百七十九章 救市的條件第五百五十四章 羅斯福參議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警民合作第六百三十九章 壓抑的火山第五百三十一章 調停者摩根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股災爆發第六百四十四章 談一談第七百零三章 麥加聖地守護者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出先火的爆款第四百零二章 訴訟和反訴訟第二百五十一章 布爾戰爭爆發第五章 北方來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想報仇嗎第二百五十七章 傳播民主和自由第三百八十五章 總統的女兒第二百四十二章 汽車大王的誕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決戰最高法院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千萬的合同第六百九十八章 提爾皮茨的決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矛盾不可調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政治正確第四百三十二章 摩根,請接保單第五百七十六章 國際海運公司第四百三十九章 墨西哥的盟友第三百二十七章 排華法案到期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三百零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女權第七百章 試探性破交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誰輸誰做副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聲電影問世第五百零四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六十七章 女性榜樣第六百九十四章 家屬情緒穩定第六百一十七章 成立演員工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醞釀中的衝突第一百零七章 海盜劫船第七百一十三章 英德反應第六百二十五章 巴爾幹同盟第二百三十四章 摩根和杜邦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學家和奴隸主第十九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六百七十三章 七月危機第六百三十四章 來點絕望的吶喊第三十三章 軟飯硬吃第一百五十八章 資本家的考慮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第四百七十一章 拯救銀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保護傘公司第三十五章 合衆國的爸爸第四百七十八章 白宮內的爭吵第八十二章 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