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化工強國

“我多忙啊!”忙着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謝菲爾德雙手一攤道,“目前而言,還有比利時、荷蘭、德國還有英國等國要去。涉及到了化工、槍械、至於其他的項目還有很多。”

“我和蘇珊說一下,讓安妮和你一起去。我這可都是爲你好。”哈里謝菲爾德一聽打了一個響指,似乎發現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他對兒子去哪並沒有興趣,反正他不去。

“我謝謝你了!”謝菲爾德扯出一絲笑容,隨着老頭子的話不斷點頭,“沒想到專利授權的事情很順利,祖母說得對。”

“那主要是我父親的佈局,普法戰爭爆發的時候父親已經病重,但通過個人名義出入農產品,穩定了當時法蘭西民間的局勢,這樣才建立了關係,和我無關。”哈里謝菲爾德聳聳肩,並沒有在自己的兒子面前邀功。

學習了!謝菲爾德豁然開朗,農業大棒麼?工業問題是你活不活的好的問題。而農業問題是你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基辛格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農業霸權也是後世合衆國最爲穩固的霸權,通過低關稅自由貿易,合衆國的農產品把大部分國家的糧食市場衝擊的七零八落。

其中合衆國兩大舔狗之一的海地,在後世就遭到過這種待遇,在關稅門檻降低之後,享受聯邦政府補貼的美國大米,憑藉比海地大米便宜一半的價格優勢,迅速佔領了海地糧食市場,最終達到了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大批農民失業,農業產業被摧毀。

要知道海地之前的糧食自給率是百分之九十五,絕不是一個農業基礎不足的國家。收拾日韓人口衆多甚至是埃及、沙特那種本身就是沙漠環境的國家。合衆國根本不需要大兵壓境,只要通過手中的國際糧食供貨商,動一下手指就能造成蔓延的饑荒。

光是在農業這個領域,不要說是一般國家,就是共和國也不是對手。同樣種植一種作物,合衆國這邊肯定是價格更低。這就已經不錯了,還能保住國內的糧食穩定,一般的國家合衆國舉起農業大棒,足以讓對手出現動亂。

不過一想到農產品這個問題,謝菲爾德微微皺眉衝着老頭子道,“現在國內的農產品價格在上漲,如果低價出口的話,這要是傳出去?”

“管那些楊基佬去死!就這麼做了!”哈里謝菲爾德一臉的蔑視,“我聽裡奇馬丁說了,現在國內經濟蕭條,恐慌情緒蔓延,是他們自己搶購導致了價格上漲,管我們什麼事?”

“說的有道理!”謝菲爾德雙手插兜,似乎是已經被說動了。

“所以你應該帶着安妮,這些她身邊沒人了,還不是你隨隨便便就拿下。”老頭子緊握着拳頭,恬不知恥的道,“當年我來到巴黎,什麼侯爵夫人、伯爵夫人、什麼議員、銀行、金融家、那是所向披靡,最多見面三次,就臣服在了我的個人魅力之下。”

“是鈔能力!”謝菲爾德忍受着吐沫星子亂飛,一個戰術後仰躲過射程之內,冷幽幽的補充道,“聽說巴黎這邊這種病氾濫,作爲兒子,我還是提醒一下小心一點。”

實在不想忍受故態復萌的老頭子,謝菲爾德直接伸出手指着天花板道,“時間緊迫,我馬上就要去比利時,商談關於專利的授權問題。而後轉道去德意志帝國,考察化工產業,最後去倫敦,倫敦是祖母讓我必須要去的地方。”

這年頭合衆國能夠輸出的拳頭產品少的可憐,甚至連祖傳技能造槍質量都不如一個比利時,不過槍械這種東西也不需要什麼質量,能不炸膛打死人就行了。

謝菲爾德也不欣賞質量太好的東西,產品質量太好的話,那不是破壞市場規則麼?所以質量問題最好是有一個合適的點,保證規模銷量兼顧質量,前者比後者重要。

就拿標準石油來說,之所以成功的衝出美洲走向世界,這和當初賓夕法尼亞的油田被發現是分不開的,這是當時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油田。

至於後世在全世界聞名的中東,此時廣泛流傳的話是,中東的大沙漠之下根本不可能有石油,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現在看起來這麼厲害,這是因爲那時候只有賓夕法尼亞的油田有大規模的產量,這才讓標準石油成功衝出美洲走向世界。

可實際上沒人說後世類似角色的沙特多麼厲害,就如同共和國不能吹稀土工業厲害一樣,你佔據了這麼多年的源頭,厲害一點是應該的。

開始大規模商用的二十世紀,才成爲工業血液的,但這並不意味着,石油的價值在十九世紀就沒有得到展現。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煤油,讓石油第一次成爲了一種重要資源。可非要說比煤炭重要麼也不盡然。

杜邦公司只是看起來在合衆國裡面很厲害,可在化工領域,謝菲爾德還是覺得應該相信德國人。畢竟作爲一個資深德粉,他能夠記住一系列的沙林、芥子氣、都是由法本化學公司完成的,世界第一的名號如雷貫耳,肯定比杜邦要強。

哈里謝菲爾德把兒子送到了火車站,掏出了一張卡片遞了過來道,“這是德意志銀行巴黎分行原來行長的聯繫方式,格里戈·西頓。如果在德國碰上了什麼困難,他沒準能幫上忙。”

“既然你有這方面的關係,爲什麼不和我一起去。”謝菲爾德剛想要擡手,又被挽着手臂的安妮拽了回去。

“我多忙啊!”哈里謝菲爾德滿是嚴肅的拒絕,德國女人實在不在自己的胃口範圍之內,“我甚至都爲你考慮了生活,甚至說服了蘇珊伯爵,讓安妮照顧你,第一次來歐洲跑丟了怎麼辦,家裡就這麼一個繼承人。”

謝菲爾德頭也不回的登上火車,老頭子又開始往下三路上聊天,有這個時間不如考慮一下,怎麼花費少點取得專利授權。

第二百四十八章 聚焦巴拿馬第五百五十九章 擠兌風潮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家庭會議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波漸熄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六百四十五章 都是體面人第一百二十章 山寨界的驕傲第六百八十四章 加速再加速!第九十一章 合夥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議員們的貴客第七百六十章 基輔第三百二十三章 輿論反轉第四百九十九章 蔓延全國第四十四章 賣國者威廉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給杜邦估個價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澤西爆炸案第三百九十七章 洛克菲勒的考慮第三百六十八章 尊重知識產權第四百一十一章 跟着摩根碰瓷第四百七十一章 拯救銀行第七百四十章 十四點原則第八十四章 都是誤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摩根進軍鋼鐵第三百八十六章 過命的交情第一百零四章 標準之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頭們的勝利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購赫斯特傳媒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奧多羅斯福第二百七十七章 正義的審判第六百一十四章 紙糊的海上封鎖第四百七十四章 共同施壓政府第五十一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事放兩槍第七章 商業信譽第五百八十二章 臉紅的澳大利亞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跟着摩根碰瓷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一百七十章 美國電影之父第二百零六章 下克上第六百零三章 塞爾維亞的角色第一百六十九章 選舉組合拳第一百一十七章 基恩的困境第二百四十一章 汽車公司成立第一百五十一章 百事可樂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堆備案第五百七十三章 拯救貝克蘭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姆精神病院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英有錢啊第六百零二章 兩大陣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付買辦階級第七百五十八章 我的美利堅第七百五十章 主力待遇第二百九十章 氣定神閒卡耐基第五百二十八章 千夫所指的杜邦第六十章 我們要感恩第五百九十章 聯邦調查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洛杉磯第六百四十八章 最高法院前的合影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而食之第六百零二章 兩大陣營第六百四十五章 都是體面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馮如第六百八十四章 加速再加速!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流感和股市第六百八十五章 奧斯曼參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多黎各第二百二十三章 華人的定位問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一百零八章 看!運動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興建大學第二百三十四章 摩根和杜邦第七百五十四章 團結的巴黎和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輿論反轉第三百一十三章 潑糞大戰第五百零八章 鐵板一塊不存在第七百三十六章 聰明的參戰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巔峰對決第五百三十六章 都是爲了你好第四百二十二章 決戰最高法院第八十一章 懟天懟地德意志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學家和奴隸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新州建立提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頭們的勝利第五百九十七章 潛移默化的洗腦第二百八十七章 選舉後總結第七百三十二章 被套牢的貴賓第七百三十三章 捍衛言論自由第二百八十章 謝菲爾德炒房團第四百三十六章 銀行業現狀第六百九十二章 帝俄的霸氣第五百五十七章 單純的奴隸主第三百二十章 遲到的正義第五百五十六章 墨西哥革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操控州議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火隊員第四百零八章 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