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激怒杜邦的假新聞

“令人震驚!”反托拉斯局長和稅務局局長,同樣異口同聲的附和着。

“這是大企業對各級政府滲透的一個鐵證。”奧爾尼有加重口氣強調着。

“絕對的鐵證,在明顯不過的鐵證。”一先一後,兩個重要部門的局長再次認可道。

“我們不能當做沒有看見!”奧爾尼攥緊了拳頭,義正辭嚴的表態,口中充滿決心。

“絕對不能,一查到底。”一回一答的對話,充分體現了司法部內部對這件事的態度。

事實已經非常明顯了,對於九年前杜邦家族如何影響特拉華州參議院,制定了對自己企業有利的稅收方案和扶持政策,將會成爲司法部的下一個突破點。

一個州政府,到底能不能這麼幹?合衆國商業稅相當複雜和煩瑣。收稅的部門很多,有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收稅的種類也不盡相同。聯邦政府徵收僱用稅和收入稅。州政府徵收僱用稅、收入稅、銷售稅和其它地方稅。

複雜程度要是出現在一個世紀初的一般國家當中,這種稅務體系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苛捐雜稅。但是這種複雜的稅務體系在合衆國國內,那麼就不能叫苛捐雜稅了,不同的州有着不同的稅收,只能證明這個自由結合成的合衆國,內部存在着令人驚訝的自由度,這是任何一個獨裁國家所不具備的,敢不交稅,稅務局會教你做人,只是小小的後遺症。

所以到底合法不合法呢,這又回到了剛開始的問題,它可以合法也可以不合法,關鍵是誰在定義這個問題,而且作爲司法部長的奧爾尼,已經想好了如何採取行動。

不能再容易打官司的稅務問題上下手,而是要調查杜邦家族對州政府的滲透,以及延伸出來的腐敗行爲。這就和反托拉斯法的制定和真正實行上的差異差不多,在書面法律當中,定義的是壟斷,但實際上司法部調查的時候,藉口往往是壟斷帶來的不正常競爭,這就是理論和實踐的差距。

所以這個案件的定義,是關於大企業和州政府的不正當交易調查程序,由司法部全權負責,由反托拉斯局局長皮特親自領導。

這就像是在羅斯福政府時期,明明反托拉斯法還沒有找到聯合公司的時候,謝菲爾德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因爲那個時候他就知道,政客這種無恥的生物,想要解釋法律,找一個藉口來對聯合公司發難,那簡直是太容易了,容易到了先調查再給說法的地步。

那一次謝菲爾德用夏威夷羣島的港口擴建土地,和聯邦政府做了一次生意。這也就是面對特別重視海軍戰略的羅斯福,換成一個深受門羅主義影響的總統,人家要不買賬,謝菲爾德也只能乾瞪眼。

現在司法部玩弄政治話術,對特拉華州州政府以及杜邦家族符合官商勾結的調查啓動,就看杜邦家族會如何應對了,奴隸主也想看看,這個和自己公司路線衝突的對立公司,有沒有解套的辦法?希望沒有!

這不是謝菲爾德聰明,而是共和國的教育起了作用,至少在他成長的年代,共和國境內的快樂教育還稱不上是氾濫,共和國的教育體系雖然也有槽點,但不會故意把人民的思維帶跑偏,如果奴隸主上輩子是一個自由社會的記憶,沒準現在會支持杜邦家族,和腐敗的司法部抗爭也不是沒可能的。而根本不會想,一個企業和一個州政府合夥修改法律,這件事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政治,這都是政治上的考慮,前世的廣大人民百姓雖然沒有那一張選票,但同樣他們最爲操心的事情,就是每天盯着各級政府,雙方可以相安無事,但你不能侮辱我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智商。

“這都是該死的政治啊,不然我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謝菲爾德長吁短嘆,在愛麗絲羅斯福面前,又開始演了。

在幾天之前,愛麗絲羅斯福打着去歐洲實習一年的名義離開了紐約,自然是上了另外一條船,暫時在公衆面前消失了,在今天剛剛在新奧爾良登陸,躲在了橡樹莊園當中。

謝菲爾德心裡也知道,前總統的女兒這一次算是犧牲頗大,自己是民主黨最大的支持者,鼎力相助擊敗共和黨的候選人入主白宮。如果愛麗絲羅斯福直接和家裡坦白同自己的私情,這件事可大可小,別把岳父大人氣個好歹。

就在幾天之前,謝菲爾德成功被推舉爲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委員,雖然說是買來的職位,和全國大選相比,收買一些民主黨內部的選票其實很便宜。

現在謝菲爾德更有資格把問題推到該死的政治身上了,愛麗絲羅斯福面帶紅霞,一雙眼睛飄忽不定的看向一邊,自己的舉動堪稱大膽,完全對得起報紙上評價的特立獨行。

這麼想的時候,已經被謝菲爾德抱在懷中,耳邊響起這個男人似哀求似保證的話,“愛麗絲,這一生我一定好好對你。”

“我的腦子很亂啊,威廉!”任由謝菲爾德抱着的愛麗絲羅斯福擡起頭,正好和這個男人對視,有些六神無主的道,“萬一傳出去,別人以後會怎麼說我?”

“我們的愛情是無可阻擋的,在說也傳不出去。”謝菲爾德信誓旦旦的保證道,“我們要生一個孩子,我要讓他剛出生就頂上別人一輩子的努力。”

只有天知道奴隸主已經用類似的話,忽悠幾個女人豁出去爲自己生孩子了。不過招數不怕老,有用就行。就如同越到後來,謝菲爾德到了最後,只會仗着聯合公司底子厚打七傷拳一樣,那又怎麼樣,這二十年功力你頂得住嘛?

正在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委員和共和黨前總統的女兒,規劃人生理想的時候。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委員科爾曼杜邦,已經通過自己的人脈得知了司法部異動,具體的情況他還不知道,卻已經明白,司法部一直在調查意味着什麼。

調查進行到了哪裡,調查方向是什麼,這是科爾曼杜邦迫切需要知道的問題。可惜現在畢竟是民主黨掌權,司法部部長奧爾尼,又是在克利夫蘭總統時期做過國務卿的人,擁有豐富行政經驗的他,非常明白自己面對的是誰,可能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甚至有可能泄密,經驗老道的奧爾尼都已經提前了有了心理準備,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讓別人打探到準確的消息?甚至還主動放出了各種各樣的假消息混淆視聽,而這些假消息被謝菲爾德旗下的報紙傳媒,添油加醋一番,徹底變成了假新聞擴散到社會當中。

現在謝菲爾德甚至可以爲自己多年以來,提早在傳媒領域的佈置唱讚歌,多麼有先見之明的舉動,“簡直沒有人比自己更懂假新聞。”

“驚聞司法部準備重啓幾年前,一起工廠爆炸案,杜邦公司前員工開設的工廠,生產線被炸燬,當年此案杜邦家族嫌疑巨大卻不了了之。”

“關於杜邦公司反托拉斯法調查的最新進度,讓本報科普一下杜邦家族的前世今生。”

“杜邦家族近親結婚的傳統,造就了這個企業不近人情,野蠻專橫的傳統,我們無法形容在國內還有這樣一家公司,通過販賣死亡和悲劇來賺錢。布爾人的眼淚,轉變成了杜邦聯合體的印鈔機,這個企業的每一個美分都浸透着人類的鮮血。”

“關於杜邦家族近親結婚的報道的報紙銷量最好?”拿着話筒的謝菲爾德臉上有些古怪,他是很想笑出聲的,但是這有違自己的紳士身份,所以憋住了,“哈哈,有意思。”

最終還是沒有憋住的謝菲爾德,讓話筒距離自己更遠一些,省的破壞自己身爲老闆的形象,其實普通公民喜聞樂見的事情,無非就是一些獵奇,以及具有娛樂性的新聞。誰都不願意對着書寫格式都沒營養的政治新聞。

所以關於杜邦家族近親結婚的報紙銷量超過其他假新聞的銷量,只能說完全可以理解。

海量的假新聞可把科爾曼杜邦氣壞了,威脅要控告這些無良的媒體,可發出這種威脅之後,關於杜邦家族的發展史,更成了引人注目的焦點。作爲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委員,科爾曼杜邦本來不應該犯下這種錯誤,掏糞工羣體雖然擅長跪着揮拳打空氣,卻也揮動拳頭了,片面的威脅是不起作用的。

之所以這麼生氣,而且是因爲近親結婚把科爾曼杜邦惹急眼了,這確實是杜邦家族爲了財富不被稀釋採取的做法,可這不代表科爾曼杜邦就喜歡讓別人評頭論足。

都已經二十世紀,關於近親結婚的壞處很多人都知道,作爲一個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科爾曼杜邦當然不喜歡聽到這類討論,纔出現了過激反應。

在科爾曼杜邦暴跳如雷的時候,司法部的秘密調查組已經進入到了特拉華州。

第四百二十章 我要你撤訴第一百章 我也是被逼的第四百章 換殼創新第五百三十三章 杜邦敗訴第四百二十八章 統一口徑甩鍋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前的一抹溫情第六百七十九章 列日戰役第二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緣分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家共同的敵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煤炭工人罷工第七百一十四章 決戰之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傳播民主和自由第四百五十二章 經濟形勢大好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事喜辦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爆發第五百五十章 聘用馮如第七百三十三章 捍衛言論自由第三百零七章 籌建世博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聖誕大戰第三十五章 合衆國的爸爸第十九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出先火的爆款第八章 以後再談第五百零二章 新的總統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九十章 公事公辦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摩根下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總統密友第六百五十六章 和平主義者第一百二十七章 電壓大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請主角上場第二十五章 主和我同在第六百零六章 意大利,要自信第一百零一章 石油大王的教誨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六百八十七章 曲線救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團結一切力量第五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奴隸主第六百一十七章 成立演員工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洛杉磯第一百二十九章 政治正確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查羅斯福第一百二十九章 政治正確第七百三十六章 聰明的參戰計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醞釀中的衝突第七百六十章 基輔第五百三十八章 和氣生財第二百零五章 日裔商人領袖第七百零七章 加錢理論第五十五章 橄欖枝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等選民大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購赫斯特傳媒第六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五十章 借錢,但沒利息第四百零九章 司法部送溫暖第三百九十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二百四十三章 福特南下第七十章 身殘志堅美利堅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製造了地震!第二百九十四章 盛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五十一章 布爾戰爭爆發第二百六十章 強弱懸殊的對話第五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章 北方來客第十七章 沆瀣一氣第三百六十章 文化人的事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三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三十七章 老頭子的人脈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出先火的爆款第二百四十二章 汽車大王的誕生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三百八十八章 公理和法律第三百六十二章 家庭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波士頓吃瓜羣衆第四百七十三章 都是聯邦政府的錯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一百二十八章 興建大學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認真對待選舉第五十一章 弱國無外交第二百五十二章 跨黨派的盟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出先火的爆款第五百八十三章 要注意吃相第六百八十章 加速主義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番好意第一百六十二章 電影秩序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誅國賊計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製造了地震!第一百九十四章 摩根進軍鋼鐵第二章 副理事長第三百八十四章 開局不對的選舉第六百章 唯一候選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福特南下第九十三章 法國客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第七百五十章 主力待遇第四十三章 火炮女王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