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絲微弱的精炁,被蘇牧緩緩注入了焰刃燭影的劍柄。
無形無色的虛無之焰,便也再度於皎潔的月光下,以翻騰的熾熱扭曲着周遭的空氣。
其實經過至今爲止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蘇牧已經完全能夠確定,每一種看似繁複絢爛的鬥技,全都會以原本世界中的某種理論爲依託。
而說到與熱力學有所相關的話,蘇牧第一個能夠想到的定理,無疑便只可能是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
不過按照蘇牧最粗淺的理解來說:
所謂的能量的守恆,既可以用定量的炁能、便能獲取定量的烈焰來解釋;也可以用特定的鬥技強度、就必須要特定的精炁供給來論證。
但問題真正的關鍵卻是,無論是以上的哪一種理論,其實都並不能解決蘇牧目前所遇到的困境。
炁能的融合程度,纔是激發法則鬥技的根本。
然而蘇牧目前唯一成功進行了融合的,卻只有源自地理學科的地裂系魔法。並且這種融合本身,也是建立在蘇牧對地殼運動的深切理解之上。
故而如今的蘇牧,他若真正想要從焰刃燭影中所找到熾燃法則融合方式。
那麼首當其衝的任務,便是要儘快弄清熾燃系鬥技與熱力學之間,其核心本質上所擁有的關聯。
只見蘇牧凝神窺伺中,輕巧的翻腕一挑。
焰刃燭影那虛無的熾燃烈焰,便輕易的切入了堅硬的樹幹,並迅速將切口灼化爲漆黑的木炭狀。
甚至點滴焦灼氣息也未曾留下,便再度的劃破樹皮而去。
蘇牧能夠清晰的感受到,源自自己體內輸出的那些炁能,經由燭影劍柄的某種玄妙轉化後,立刻便成爲了那無形的劍刃。
但奇異的是,這種轉化卻並不因爲蘇牧輸送炁能的多寡而有所變化。
當蘇牧輸送進劍刃的炁能,到達了能夠將劍刃所激發的那個程度以後,卻無論蘇牧再如何的用炁催動,焰刃燭影也並不會變得更加熾烈。
單從這一點來說,似乎劍刃中蘊含的熱力學規則,不但不符合所謂的能量守恆,甚至完全違背與其相悖。
一絲絲無從着手的尷尬,悄然在蘇牧心中蔓延。
自來到這個腦洞中的世界後,蘇牧還是第一次在關於進階的方法上,明明已經觸摸到了邊緣,卻怎樣也無法去觸及根本。
燃燒的焰刃就握於蘇牧的手中,但關於焰刃燃燒的具體方法,蘇牧卻完全無法把握住其中的規律。
然而也就在此刻,就在蘇牧正默然沉吟的之時。
一道似乎早就注視着蘇牧行爲的目光,便也伴隨着輕聲的提示一同響起:
“也許你並不用太過的在意,由燭影所引起的某些特性。因爲你手中名爲燭影的這柄焰刃,其實本來就不是它完整的狀態。而就算是你手中持有的這一部分,它其實也同樣會或多或少的,擁有着另一部分的某些特質。”
蘇牧聞言轉身,這才發現蘇桐其實並沒有真正睡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蘇桐便一直在注視着蘇牧方纔的試驗。
並且見蘇牧轉身看向自己後,蘇桐更是接着將她所知道的焰刃隱秘,也全都給告知於了眼前的蘇牧:
“燭影它原本的形態,其實是一柄更高品級的魔法劍,既包含着作爲搏殺之用的鬥技法則,也擁有着能夠激發法術的魔法規則。而名爲燭影的這個部分,其實就是這柄魔法劍中、被分割出來的關於鬥技法則的這個部分。”
“不過就算如此,但兩者本來就是作爲一個整體而鑄造,所以就算是主要蘊含鬥技規則的燭影,也同樣不可避免的會擁有着關於魔法的痕跡。如果你始終只考慮鬥技法則的話,也許燭影所展現出來的特性,便會將你帶入某種誤區之中。”
……
蘇桐的這番解釋,可以說病入膏肓時的良藥。
直接便揭開了,蘇牧最大的那份迷惘。
蘇牧察覺到自己無論注入多少的炁能,都不能讓燭影的焰刃更加的熾烈,這的確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緣由,卻非但不是違背了能量守恆,反而還是一直遵循着這條最直白的邏輯。
因爲無論蘇牧注入多少精炁,能夠被凝結成虛無焰刃的,其實始終都是一個極爲恆定的量。
而多餘的那些炁能,則被劍身中蘊含得更深的某種規則,給轉化爲了蘇牧也未曾察覺的細微變化。
熾燃的長劍,當然能夠輕易的穿透樹幹。
不過在讓樹木變得焦灼之後,卻仍舊連絲毫的熾烤氣息也不曾留下,這無疑卻是源於劍刃中所蘊含的另外一種法則。
蘇牧再度將更加磅礴的炁能,狠狠的灌入了手中的劍柄,並靜靜的體味着、熾燃之外的那道氣息。
一絲絲明悟的感覺,飛快充斥在了蘇牧的心中。
能夠將熾燃化作平和、也能將焦灼蕩散四野,這種能力無疑正是飛空鯨所擅長的……能夠操控氣流動向的能力。
而隨着蘇牧抽絲剝繭的,將這份控制氣流的能力給剝離出來後。
關於劍刃熾燃的本質,便也暴露在了蘇牧的面前。
甚至也正是通過先前這相互間的剝離,如今的蘇牧更是同時對源於魔法與鬥技的兩種法則,都隱約間有着些確切的感悟。
代表着兩種力量的規則具象,全都已經處在了降臨的邊緣!
……
不過也直到此刻,當蘇牧成功察覺出兩種不同的世界法則之後,他卻也這纔在慶幸中猛然想起了,給出着那份關鍵提示的蘇桐。
於是蘇牧連忙略帶歉意的,重新將目光匯聚到蘇桐的臉龐。
試圖對自己剛纔的行爲,表達出應有的懺悔。
然而也就在蘇牧的目光,再度聚焦到蘇桐的臉龐之後,明明始終理智且淡然的蘇桐,卻反而是略顯侷促的避開了蘇牧的眼神。
純白的月光下,落雲杉映下的斑駁月影,正些些點點的墜落於蘇牧與蘇桐之間。
像一個個欲言又止的文字,全都寫滿了無所適從。
眼前這個情節,顯然是有些莫名的曖昧。
落難的公主被男孩所救助,而在那相約逃亡的路途之中,兩人於皎潔的月光之下,相互沉默在高大的落雲杉旁。
這簡直就是那些吟遊詩人口中……關於浪漫最標準的一副模板!
шшш¤ TTKдN¤ c○ 更不要說,曾經冒充過吟遊詩人的蘇牧也更加清楚:
經典的故事之所以能夠被永恆的演繹,其實正是因爲故事中那些微妙的情緒,大抵都真的存在於故事中每個人物的心裡。
而這一刻,似乎亦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