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號 眼界

二候,蜩始鳴,蜩,音蜩,蟬也!

親愛的美奈女士:

孔聖人說:“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高先生對四十不惑做了一番解釋,他的意思是不是四十歲什麼疑惑都沒有了,而是人過了四十歲知道的已經知道,不知道的也不想知道了。人的知識形成人的眼界,人的眼界就好比一個圓。知識的總和構成對這個世界最科學的認知,這個認知是一個大圓。而人的認知只是大圓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的圓,這就好比恆河當中沙粒無數,而我的見識就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粒。最近關於林先生的事情越鬧越兇,第一節是林先生,應不應該再婚生女?第二節林先生是不是在妻女遇難之前就已經把紅杏探出了牆?第三節妻女遇難是不是與林先生有關?現在看來林先生是一個表演藝術家,如果他真的沉浸在悲痛當中,他應該沒有辦法經營起那麼龐大的粉絲羣,從現在來看,這一定是他有意爲之。

他不光擁有一個龐大的粉絲羣,還把自己的人氣變成了現實的利益。當他對外公開了再婚生女的消息,這本來也沒什麼好說的。可問題在於林先生說看到新生兒覺得她又回來了。很顯然這是對外營銷自己形象非常失敗的一個案例,演戲是沒有問題的,但要儘可能的接近真實。要是假到在邏輯上沒有辦法成立,倒彩就上來了。林先生似乎從一夜之間,從失去妻女的男人變成千夫所指的一個人,現在他再想挽回自己的形象是非常困難的。接下來觀衆會不會給他再次表演的機會?就算給了他機會,他的表演能不能獲得成功?人追逐利益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於亡人應該心存敬畏,特別是自己的親人。如果一心想着從亡人的身上攫取利益,總有一天戲會演不下去的。至於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林先生是不是與亡人之死有關。這個不宜輕易做判斷,假如有人能提供證據的話,我支持重審此案還亡人一個公道。若是證據不足,不宜啓動重審程序。

這世上有萬千之時,萬千法門。入門之後不斷的攀登,若有幸能夠到達頂端,那個時候會不會看到很多從其它法門而到達那個地方的人呢?今天早上刷短視頻的時候,看到一位少年說。研究文選的人和研究物理的人都是在研究這個世界,只不過有的從南坡有的從北坡當大家都到達山頂的時候,兩種學問就會合二爲一。對於這個我不好說同意還是不同意,因爲我沒有去過山頂。一個人的天賦怎麼樣還真的不好說,而且天賦只是一個起點,並不是終點。而且上天在給一個人優點的時候,往往同時塞給他一個缺點。優點越突出,缺點也就越明顯。我希望自己無論是最近還是將來,都能夠在各種變化當中表現的遊刃有餘,讓自己免於禍患。最近工作上麻煩不斷,我希望自己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己的安全。

這裡的安全指的是自己不被追責,不被冒犯,不與因工作原因接觸到的人發生衝突。從前我有一個天真的想法,以爲隨着時間的流逝工作會越幹越順手,越幹越簡單,沒想到我想的太多了,工作越幹越複雜,越幹越不知道該怎麼幹。今天審計,明天檢查,每天都在那裡沒完沒了的核對數據。上面的那些人變着法兒的折騰,不知道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有些話在這裡我不方便說,有些事似乎不應該有自己的思考。作爲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我只需要努力去執行上面的指示就行了。我不喜歡現在這種環境,這種日子,但不喜歡又有什麼辦法呢?當一個人沒有能力的時候,就沒有機會做選擇。一定要責怪什麼人的話,只能責怪自己。

之前每次從外出地返回的時候,都會發現自己的見識已經比那些故人高出一截。現在因爲我長期滯留在同一個地方,所以這種感覺已經很久沒有了。在遙遠的未來會不會再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出現?在我刷短視頻的時候,吸引我的多半都是那些長得非常體面的年輕女子。但我在手機上不停刷視頻的時候,我又感到非常的空虛,我到底得到了什麼呢?如果我用這些時間讀一點佛經或者讀一點其他聖賢留下來的書,會不會更好呢?最近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在冥想方面的問題,我越來越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我越來越沒有辦法讓自己放鬆下來。我感覺自己就像是一把裡面裝滿沸水的鋁壺,放在那裡用不了多長時間,鋁壺的蓋子就會被廢水給頂掉。其實我希望找回一種狀態,就是找回過去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上的狀態,但那個時候一方面我在閱讀文學作品,一方面我又感到一陣空虛,因爲我讀的這些沒有辦法變成分數。一個人太清閒了不好,太忙碌了也不好,到底做到什麼份上才妥當呢?

聰明人跟愚鈍的人,不同的地方在愚鈍的人把一件事情重複做很多次依然堅持原來的方法而沒有改進,聰明的人就不一樣了,一件事做過很多次之後,他就會發現其中的規律。從而對方法有所改進,導致自己做事的效率越來越高,效果越來越好。於是我就應該反過來問自己一個問題,工作這麼長時間了,與那些人打交道也這麼長時間了,到底從中發現了什麼樣的規律呢?辦事的效率有沒有提高?效果有沒有更好?如果再放大一些,對單位這麼多年來所做的事情進行一番審視。若問效率有沒有提高?很顯然是提高了。若問的效果有沒有更好?很顯然也更好了。可這麼多年過去了,從來沒有做到將問題清零,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摸不清自己的底。目前的狀態距離本來該有的樣子,相去甚遠。還有一個就是,我覺得單位的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那種糞坑的惡臭越來越強烈。

最近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要學習某位先生的思想,而這位先生的思想被總結成日個字叫做實事求是。乍一看這好像非常的簡單,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若要做到實事求是第件事就是你要對自己所面臨的環境和局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如果在這個問題上你做出了誤判,那麼你後面做出的所有決定都有問題,因爲這些決定都建立在誤判的基礎上。如何才能夠對自己所面臨的環境和局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呢?對自己所面臨的局勢和環境的正確判斷,來自於調查研究。如果在未做調查研究之前,你就做出了判斷,說明你的判斷非常的輕率,而且不負責任。做調查研究的過程是認識問題的過程,也是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當你對自己所面臨的環境和局勢有了一個正確的判斷,這就意味着至少在你的腦海中已經有了科學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學習一個人的思想,一定要閱讀他的著作。不過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帶着思考,實踐的時候也要帶着思考。思想來自於實踐,只有從實踐當中感受到的思想纔是鮮活的,只是習慣於從書本當中領略一個人的思想,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讓人的思考變得越來越僵化。千萬不要因爲於某一個人,某一句論斷,而阻擋了自己的進步。比如說老子提出天下之所以亂,是因爲大家都在爭。大家都在爭,是因爲大家都在追求有爲,追求有爲,是因爲每個人的需求都在不斷的膨脹。需求膨脹,是因爲人與人之間相互攀比越來越嚴重。攀比嚴重,是因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往來越來越便利。要想天下安定就最大限度的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樣相互攀比的風氣就會被削弱,不攀比了就能做到寡慾,寡慾必然無爲,無爲還爭什麼呢?上面的人寡慾,下面的人負擔就輕。負擔輕了謀生就容易,謀生容易,則人人愛惜性命,天下自然太平。

雖然這麼說,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但最大限度的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往來對社會進步是不利的,於是就有人以這個爲理由,否定老子學說的價值。真正要了解老子的學說,要了解當時老子所處的環境,看問題的角度。如果環境發生變化,看問題的角度也發生了變化,老子的學說就會以另外一種面目呈現。老子的說法是頗有針對性的,我們不是要執行他的每一句話,而是要真正學到他思想的靈魂。所謂無爲而無不爲,就是無爲是外在的,無不爲纔是它的本質。兵法講究虛虛實實,以退爲進。看似守舊退步,其實是在推動歷史向前發展。這一點在漢朝初年的治理當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證。我之所以說道法一體兩面,是因爲它們的外在形式雖然不同,內在的靈魂卻是一樣。

所謂反者道之動,這就好比火箭朝下噴火,卻能夠推動火箭上升。道家思想看似守舊,實際上在推動社會進步。這樣的道理不是明白人,是看不明白的。一個人想問題辦事情脫離實際,從根源上來說是因爲他對自己所面臨的環境和局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之所以會判斷錯誤,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在於缺少調查研究。如何能夠讓自己的頭腦變得更加的靈活,更善於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善於發現規律,總結經驗。區別一個人聰明和愚蠢,最主要的就是要看這個人是不是善於發現規律,是不是善於總結經驗。規律也好,經驗也罷,歸根結底是來自於實踐,不是機械的實踐,而是創造性的實踐。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說法,說某位非常了不起的人。能在戰場上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兩本書,一本《三國演義》,一本《孫子兵法》。如果你真的相信這種說法,就說明你一輩子也不會成爲一名優秀的將軍。同樣是蘋果從樹上掉到地上,萬億分之一的人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剩下的人則無動於衷。同樣是讀《三國演義》和《孫子兵法》,有的人能夠從中發現打仗的規律,而絕大多數人只圖個熱鬧。大多數人與極個別人之間的不同,到底在哪裡呢?你可以說極個別人是天才,一個正在思考的人,有可能在各種現象當中得到啓發。而一個不思考的人,即便是上天想盡辦法啓發他,也無濟於事。有很多參禪的人,很多人蔘禪的人覺悟的那一瞬間都是因爲被某一件事所啓發。同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同樣的事情你每天都能夠看到,爲什麼它能夠在特定的瞬間啓發到特定的人呢?

所以學習先進的思想,要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善於從各種現象當中獲得啓發,要養成調查研究的好習慣。對自己所處的局勢和環境的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在調查研究的過程當中形成的。調查研究不能草草了事,必須深入細緻。非如此不能有正確的判斷,也無助於解決問題。我們注意到一些優秀人士,他們的頭腦出奇的靈活。他們能夠從各種學術當中獲得啓發,並且把一些學術成果運用到極致。人越是思考,頭腦就越靈活。但這裡所說的思考,不是把一個人關在一個地方,在那裡空想。而是在調查研究當中思考,在實踐當中思考。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概念,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由此可見社交對於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如果你是一個不善交際的人,這無疑會極大的限制你的潛力。同時也不能讓交際過多的消耗你的精力,特別是不能讓那種叫做應酬的東西,大量的消耗你的精力。

在生活當中我很少接觸到那些頭腦靈活的人,可能是因爲圈子的問題吧!在我看來我每天都在與一羣傻子打交道,同時我感覺自己也是一個傻子。人永遠處於矛盾當中,關鍵是要面對這些矛盾。若要解決矛盾,就要從衆多的矛盾當中挑選出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當中又要挑出主要方面。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如此,只要根本問題得以解決,其他細枝末節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假如用這個思路來思考,我在工作當中面對的各種問題。那麼工作當中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什麼呢?是管理的問題?是技術的問題?我的感覺是現在解決問題的方式流於表面,但要我從根本上有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沒辦法給出答案,因爲我沒有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有些東西看起來是兩種,其實是一個。之所以讓人感覺它像是兩個,是因爲他們站在了不同的時間點上,面對的環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有所不同。

當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越來越僵化,當人們對文字性的東西越來越執着,當人們越來越被各種標籤所限制。以至於爲了保持對某個標籤的忠誠,不惜違反科學規律。這些想法都不是建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所以調查研究瞭解實際情況,就可以讓人的頭腦變得靈活起來。相反拒絕調查研究,會讓人的頭腦變得僵化和遲鈍。所謂調查研究一羣人,研究一羣人調查會比一個人調查一個人研究要好得多。正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應該把大家組織起來去做調查研究,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交流彼此的看法,最後一定能夠形成一個最科學,最具有創造性的,最能夠提高效率優化成果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面對矛盾有時候需要去鬥爭,鬥爭的目的是爲了團結,不是爲了鬥爭而鬥爭。

過去一段時間,我非常崇尚靜,甚至覺得安靜的就是美的,現在我覺得我的這個想法有點問題。太過於安靜的東西是死的,比如說一座破房子長期沒有人居住於是,這個房子就看起來越來越破敗,裡面鋪了厚厚的一層灰塵,看上去一點生機都沒有。所以養生之道不能一味好靜,而是應該適當的動起來動不是越激烈越好。這就好比在風水當中不喜歡那種筆直湍急的水,而喜歡那種河道彎曲水勢和緩的水。凡是那種筆直湍急的水都帶着煞氣,而那種彎曲和緩的水,則帶着生機。那種劇烈的運動帶着煞氣,而那種相對平緩的活動則帶着生機。當然也不要太拘泥於我的這種說法,把一些激烈的體育比賽的價值都否定掉。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就是運動員的體質都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麼好,相反很多運動員都是一身的傷病。辯證法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個說法始於黑格爾。但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在遙遠的古代就已經有了,著名的思想家,老子的著作裡就充滿了辯證的感覺。

辯證的核心思想就是不絕對,比如有無不是絕對的美,醜也不是絕對的。莊子在他的著作當中有過類似的論述,他的主張是放棄分別的觀念。不用從別人的眼中畫出自己,不要用自己的眼睛畫出自然。保持一種混沌的狀態,才真正接近宇宙的大道。爲什麼說有無不是絕對的呢?比如一個人暫時非常的富有,但只要他出個什麼變故,他的財富很可能會在一夜之間不翼而飛。一個人如果過慣了一個月只有江山塊薪水的生活,突然漲到五千塊,他就會感到自己非常的富有。如果一個人過慣了,一個月有十萬塊的生活,要突然減少到一萬塊這個人就覺得自己窮的不行了。相對於財富,人的美貌更加不固定。首先隨着時間的流逝,你註定要失去它。

不管爲了挽留它,你要花費多少物力,到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他離你而去,這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同樣是你,放在一堆男人中間,在大家的眼裡你就是西施放着一堆女人,中間你可能就變成了東施。所以人一定不要執着於做各種各樣的分別,分別就會帶來攀比,攀比就會帶來需求的膨脹,而需求膨脹就會給人帶來無窮的痛苦。保持混沌的狀態,不生分別心就可以讓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一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我常常感到失落,感到難過,是因爲我沒有辦法得到大家的肯定,哪怕無所謂的,大家不過是三五個人而已。我的表演永遠不會吸引來觀衆,如果演員是我一個人,觀衆是我一個人,我怎麼能夠讓自己心生歡喜呢?一個人平時的狀態就像是揚塵飛舞,只有當他坐下來之後,才能讓灰塵慢慢墜落,呼吸逐漸平穩。那個時候就能夠感受到一個清涼澄澈的世界,我練習觀想這麼長時間,現在效果越來越不理想,對此我感到非常的擔憂。

我衷心的爲自己祈禱,希望在工作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能夠被巧妙的化解,希望在單位不要得罪人而不得罪人,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儘量的減少與同事之間的接觸。我必須學會遠離他們的話題,學會沉默,學會把自己當做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擺件。我待在那樣一個地方,每天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人,這些人都在衝擊我的心理防線。我希望自己能夠有越來越多的方法來應對他們,我希望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這麼多年來,我在工作方面的確總結出了一些所謂的經驗,但我覺得這樣的經驗含金量非常的有限。因爲我的經驗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保障自己的安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讓責任落在自己的頭上。我更希望自己在工作之外擁有更加絢麗多彩的生活,能夠擁有第二份收入,這份收入是體面的,是我的愛好帶來的。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第141號 眼界第033號 極簡禮儀第308號 勾勒第331號 錯第332號 劍九六千里第006號 我從櫥窗前路過第055號 豐腴之美第202號 工匠第293號 偶然與必然第231號 思想實驗第074號 熊貓與老虎第081號 複雜聲音補遺第197號 未來的精神生活第045號 窗口型新聞人物第146號 自下第253號 朦朧的月光第195號 楚囚之歌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031號 吃食刻錄的時光第149號 吳學究第168號 坐在茅坑望星空第343號 緣第345號 模糊的光影第283號 觀音第112號 不同與同第171號 俗務纏身第055號 豐腴之美第330號 黃土第159號 鬼友第318號 無名第071號 心境第105號 三棱鏡第098號 朗潤圓第030號 關於算命的科學第188號 安第281號 生死之間第270號 藝術匠心第178號 粗線條的狂亂舞蹈第047號 女團第238號 溢陽第281號 生死之間第175號 翡翠茶話會第259號 花味第321號 飛行者第135號 無邊的等待第293號 偶然與必然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299號 花兒第271號 激流第288號 辰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144號 觀想第188號 安第344號 斷第261號 事緩則圓第323號 公心做事第074號 熊貓與老虎第173號 名街第336號 殘月第088號 美的流變第210號 貴妃色號第329號 劍第075號 洋瓷碗第297號 痛第117號 華麗的精舍第314號 伏火雷第274號 葉之墜落第086號 紅珊瑚佛珠第166號 百合的味道第186號 祈禱第255號 理性幻想第241號 無常第233號 禪之味第286號 澀第037號 藍色太陽第135號 無邊的等待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297號 痛第359號 祈福第282號 災禍的一生第098號 朗潤圓第048號 熱愛跳舞的女子第357號 雪否第244號 豐腴第078號 可以清心也第166號 百合的味道第352號 心之所至第133號 戲裡的國史第339號 初步假想第342號 順否第096號 天授第063號 臣之代第358號 燈光球場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060號 留給世界一個背影第206號 祈禱和冥想第087號 歷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