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bookmark

“大氣魄,天下奇才,大漢之幸,天下之幸。”崔琰喃喃,真的,在如今的形勢下,也就只有董杭,可以在西涼軍和大漢朝堂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

世上只此一人……

“父親!那是天策大將軍?”

這是崔琰的長子,還有他兄長的兒子。

“正是,此人雖是董卓的兒子,卻和董卓的性格完全不同,此人之志,世所罕見。”

“叔叔,我剛纔在門口聽到董杭欲讓他的兒子拜叔叔爲老師。”

“這倒不是不可以,小孩嘛,只要爹你規勸他們之言行,將來董家未必不是大漢之棟樑。還可以……”

崔琰知道他兒子要說什麼,董卓是第一代,董杭第二代,這父子兩代都是梟雄,可以說在這父子兩代之後,朝堂將不再是大漢之朝堂,那麼自己只要從小規勸董杭的兒子,把這董家第三代培養好了,那就可保大漢幾代不亡。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好了,你們都去收拾東西吧,我們到了長安再說。”

“父親,我們這就去。”

董杭在家門口碰到吳憂和董平,這娘倆吃過早飯,又去城牆上轉了一圈。

“姨娘,熊貓……”董平指着熊貓,半天也不知道說什麼。有的他還表達不清。

“你說你要把它帶回去啊。”

董平使勁點了點頭,這小腦袋晃的特開心。

“家裡有熊貓,我們回家玩你哥哥的小熊貓,你還記得我們家後面的那條河,河岸上還有什麼啊。”吳憂問道。

董平立時就摸摸他自己的鼻子,又往外拉小手。

“長鼻子啊。那叫做象!”

“象!”董平也學着吳憂的話,唸了一句。

董杭就站在旁邊,從吳憂的手中接過了董平。

“我已經和崔公說了,等平兒他們長大以後,就把他們關起來好好跟着崔公學。”

“我覺得,最應該學的,是你!”

“我都這麼大了,學習也晚了,想想我和董白小時候,想學都沒地方學,根本就沒人教我們。”

“你自己不學,那怪的了誰。”

崔琰重重的嘆氣,說道:“可是這推手,已讓大漢分崩離析,當年黃巾起義爆發,各州郡自募兵甲,就該想到有今日之禍。而你爹進入長安,讓這即將崩潰的大漢朝堂雪上加霜,百姓流留失所,大地上只有那枯死的白骨還有那哀鳴的亡魂。”

“崔公,事到如今,你改變不了什麼,我也改變不了什麼。”

“是啊,我改變不了什麼,就算是大將軍你,縱有匡復天下之志,可你卻左右不了你爹的思想,而現在,或許維持現在,這纔是最好的選擇,董家幸好有你,你和董卓真的不同,我在來的路上了解過你,你的軍隊從不擾民,而且我聽說,長安周邊百姓都對董家感恩戴德,我知道這是大將軍規勸你父之功,當受我一拜。”

崔琰站起,直接以禮拜,董杭也趕緊起身。

“崔公又何必如此,你又怎知我不是爲了我們家,我當然知道我父相之罪,所以我是爲了保住我們家而已。”

“大將軍實言相告,但其心地善良,即有匡復天下之志,又有平定天下之才,大漢有你,爲大漢之福。”

“崔公,這些啊都是過去的事,我們就不要提了,亡羊補牢,尚未不晚。”

“不錯,大將軍所言極是!”崔琰說道。

“所以,朝廷還需崔公這樣的人,好了,崔公,我們有什麼話,路上說,從洛陽到長安需要走三天呢,我們不急。”

“好,大將軍之胸襟,世所罕見,能正視自己的錯誤,便可以改正這個錯誤,這話說來容易,可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崔琰說道,真的,就如他剛纔說的那些,要是在別人面前說,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這人啊,都是隻想聽好的,還沒有人像董杭一樣可以正視董家對天下的罪,就這一點,董杭就是崔琰心中的那個可以匡正天下的人。

“崔公,那我們午時準時出發,你們就收拾收拾吧,另外到了長安,我也想請崔公幫我一個大忙。你知道,我已經有好幾個兒子了,而不論是我爹,還是董白,又或者是我的妻妾們,這從小嬌生慣養的,我想請崔公幫我教育兒子,崔公剛正不阿,我兒能拜崔公爲老師,是他們之幸。崔公考慮考慮,當然,此事也不急,我這幾個兒子年紀還小呢,也要過個一兩年才行。”

“我會考慮的。”

“好。”董杭一拜,轉身出門。

“大氣魄,天下奇才,大漢之幸,天下之幸。”崔琰喃喃,真的,在如今的形勢下,也就只有董杭,可以在西涼軍和大漢朝堂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

世上只此一人……

“父親!那是天策大將軍?”

這是崔琰的長子,還有他兄長的兒子。

“正是,此人雖是董卓的兒子,卻和董卓的性格完全不同,此人之志,世所罕見。”

“叔叔,我剛纔在門口聽到董杭欲讓他的兒子拜叔叔爲老師。”

“這倒不是不可以,小孩嘛,只要爹你規勸他們之言行,將來董家未必不是大漢之棟樑。還可以……”

崔琰知道他兒子要說什麼,董卓是第一代,董杭第二代,這父子兩代都是梟雄,可以說在這父子兩代之後,朝堂將不再是大漢之朝堂,那麼自己只要從小規勸董杭的兒子,把這董家第三代培養好了,那就可保大漢幾代不亡。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好了,你們都去收拾東西吧,我們到了長安再說。”

“父親,我們這就去。”

董杭在家門口碰到吳憂和董平,這娘倆吃過早飯,又去城牆上轉了一圈。

“姨娘,熊貓……”董平指着熊貓,半天也不知道說什麼。有的他還表達不清。

“你說你要把它帶回去啊。”

董平使勁點了點頭,這小腦袋晃的特開心。

“家裡有熊貓,我們回家玩你哥哥的小熊貓,你還記得我們家後面的那條河,河岸上還有什麼啊。”吳憂問道。

董平立時就摸摸他自己的鼻子,又往外拉小手。

“長鼻子啊。那叫做象!”

“象!”董平也學着吳憂的話,唸了一句。

董杭就站在旁邊,從吳憂的手中接過了董平。

“我已經和崔公說了,等平兒他們長大以後,就把他們關起來好好跟着崔公學。”

“我覺得,最應該學的,是你!”

“我都這麼大了,學習也晚了,想想我和董白小時候,想學都沒地方學,根本就沒人教我們。”

“你自己不學,那怪的了誰。”

“是啊,我改變不了什麼,就算是大將軍你,縱有匡復天下之志,可你卻左右不了你爹的思想,而現在,或許維持現在,這纔是最好的選擇,董家幸好有你,你和董卓真的不同,我在來的路上了解過你,你的軍隊從不擾民,而且我聽說,長安周邊百姓都對董家感恩戴德,我知道這是大將軍規勸你父之功,當受我一拜。”

崔琰站起,直接以禮拜,董杭也趕緊起身。

“崔公又何必如此,你又怎知我不是爲了我們家,我當然知道我父相之罪,所以我是爲了保住我們家而已。”

“大氣魄,天下奇才,大漢之幸,天下之幸。”崔琰喃喃,真的,在如今的形勢下,也就只有董杭,可以在西涼軍和大漢朝堂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

世上只此一人……

“父親!那是天策大將軍?”

這是崔琰的長子,還有他兄長的兒子。

“正是,此人雖是董卓的兒子,卻和董卓的性格完全不同,此人之志,世所罕見。”

“叔叔,我剛纔在門口聽到董杭欲讓他的兒子拜叔叔爲老師。”

“這倒不是不可以,小孩嘛,只要爹你規勸他們之言行,將來董家未必不是大漢之棟樑。還可以……”

崔琰知道他兒子要說什麼,董卓是第一代,董杭第二代,這父子兩代都是梟雄,可以說在這父子兩代之後,朝堂將不再是大漢之朝堂,那麼自己只要從小規勸董杭的兒子,把這董家第三代培養好了,那就可保大漢幾代不亡。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好了,你們都去收拾東西吧,我們到了長安再說。”

“父親,我們這就去。”

董杭在家門口碰到吳憂和董平,這娘倆吃過早飯,又去城牆上轉了一圈。

“姨娘,熊貓……”董平指着熊貓,半天也不知道說什麼。有的他還表達不清。

“你說你要把它帶回去啊。”

董平使勁點了點頭,這小腦袋晃的特開心。

“家裡有熊貓,我們回家玩你哥哥的小熊貓,你還記得我們家後面的那條河,河岸上還有什麼啊。”吳憂問道。

董平立時就摸摸他自己的鼻子,又往外拉小手。

“長鼻子啊。那叫做象!”

“象!”董平也學着吳憂的話,唸了一句。

董杭就站在旁邊,從吳憂的手中接過了董平。

“我已經和崔公說了,等平兒他們長大以後,就把他們關起來好好跟着崔公學。”

“我覺得,最應該學的,是你!”

“我都這麼大了,學習也晚了,想想我和董白小時候,想學都沒地方學,根本就沒人教我們。”

“你自己不學,那怪的了誰。”

崔琰重重的嘆氣,說道:“可是這推手,已讓大漢分崩離析,當年黃巾起義爆發,各州郡自募兵甲,就該想到有今日之禍。而你爹進入長安,讓這即將崩潰的大漢朝堂雪上加霜,百姓流留失所,大地上只有那枯死的白骨還有那哀鳴的亡魂。”

“崔公,事到如今,你改變不了什麼,我也改變不了什麼。”

“是啊,我改變不了什麼,就算是大將軍你,縱有匡復天下之志,可你卻左右不了你爹的思想,而現在,或許維持現在,這纔是最好的選擇,董家幸好有你,你和董卓真的不同,我在來的路上了解過你,你的軍隊從不擾民,而且我聽說,長安周邊百姓都對董家感恩戴德,我知道這是大將軍規勸你父之功,當受我一拜。”

崔琰站起,直接以禮拜,董杭也趕緊起身。

“崔公又何必如此,你又怎知我不是爲了我們家,我當然知道我父相之罪,所以我是爲了保住我們家而已。”

“大將軍實言相告,但其心地善良,即有匡復天下之志,又有平定天下之才,大漢有你,爲大漢之福。”

“崔公,這些啊都是過去的事,我們就不要提了,亡羊補牢,尚未不晚。”

“不錯,大將軍所言極是!”崔琰說道。

“所以,朝廷還需崔公這樣的人,好了,崔公,我們有什麼話,路上說,從洛陽到長安需要走三天呢,我們不急。”

“好,大將軍之胸襟,世所罕見,能正視自己的錯誤,便可以改正這個錯誤,這話說來容易,可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崔琰說道,真的,就如他剛纔說的那些,要是在別人面前說,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這人啊,都是隻想聽好的,還沒有人像董杭一樣可以正視董家對天下的罪,就這一點,董杭就是崔琰心中的那個可以匡正天下的人。

“崔公,那我們午時準時出發,你們就收拾收拾吧,另外到了長安,我也想請崔公幫我一個大忙。你知道,我已經有好幾個兒子了,而不論是我爹,還是董白,又或者是我的妻妾們,這從小嬌生慣養的,我想請崔公幫我教育兒子,崔公剛正不阿,我兒能拜崔公爲老師,是他們之幸。崔公考慮考慮,當然,此事也不急,我這幾個兒子年紀還小呢,也要過個一兩年才行。”

“我會考慮的。”

“好。”董杭一拜,轉身出門。

“大氣魄,天下奇才,大漢之幸,天下之幸。”崔琰喃喃,真的,在如今的形勢下,也就只有董杭,可以在西涼軍和大漢朝堂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

世上只此一人……

“父親!那是天策大將軍?”

這是崔琰的長子,還有他兄長的兒子。

“正是,此人雖是董卓的兒子,卻和董卓的性格完全不同,此人之志,世所罕見。”

“叔叔,我剛纔在門口聽到董杭欲讓他的兒子拜叔叔爲老師。”

“這倒不是不可以,小孩嘛,只要爹你規勸他們之言行,將來董家未必不是大漢之棟樑。還可以……”

崔琰知道他兒子要說什麼,董卓是第一代,董杭第二代,這父子兩代都是梟雄,可以說在這父子兩代之後,朝堂將不再是大漢之朝堂,那麼自己只要從小規勸董杭的兒子,把這董家第三代培養好了,那就可保大漢幾代不亡。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好了,你們都去收拾東西吧,我們到了長安再說。”

“父親,我們這就去。”

董杭在家門口碰到吳憂和董平,這娘倆吃過早飯,又去城牆上轉了一圈。

“姨娘,熊貓……”董平指着熊貓,半天也不知道說什麼。有的他還表達不清。

“你說你要把它帶回去啊。”

董平使勁點了點頭,這小腦袋晃的特開心。

“家裡有熊貓,我們回家玩你哥哥的小熊貓,你還記得我們家後面的那條河,河岸上還有什麼啊。”吳憂問道。

董平立時就摸摸他自己的鼻子,又往外拉小手。

“長鼻子啊。那叫做象!”

“象!”董平也學着吳憂的話,唸了一句。

董杭就站在旁邊,從吳憂的手中接過了董平。

“我已經和崔公說了,等平兒他們長大以後,就把他們關起來好好跟着崔公學。”

“我覺得,最應該學的,是你!”

“我都這麼大了,學習也晚了,想想我和董白小時候,想學都沒地方學,根本就沒人教我們。”

“你自己不學,那怪的了誰。”

“是啊,我改變不了什麼,就算是大將軍你,縱有匡復天下之志,可你卻左右不了你爹的思想,而現在,或許維持現在,這纔是最好的選擇,董家幸好有你,你和董卓真的不同,我在來的路上了解過你,你的軍隊從不擾民,而且我聽說,長安周邊百姓都對董家感恩戴德,我知道這是大將軍規勸你父之功,當受我一拜。”

崔琰站起,直接以禮拜,董杭也趕緊起身。

“崔公又何必如此,你又怎知我不是爲了我們家,我當然知道我父相之罪,所以我是爲了保住我們家而已。”

第一百一十三章 扼其要害第一百一十九章 東望(一)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七十二章 鉺第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們等等第五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破釜沉舟(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論罪當斬第四百二十三章第二百零二章 後會無期第三百九十五章第九章 決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希望第二百七十章 要斷曹操後路第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四十五章 夜色第二百三十一章 馬騰之敗(一)第五十八章 正好挑撥挑撥第四百六十六章第四百零三章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盛世會寧第三百三十三章 爹,我回來了(四)第三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禍及天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聲情並茂第四百一十九章第二百零五章 何謂知音第二百七十一章 也有個照應第四百零四章第六十章 棄嬰第二十七章 不寵你們寵誰呀?第四百五十二章第六十二章 他對我笑了第三十六章 示弱四百三十六章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七十八章 英雄冢第一百八十四章 傻白甜吳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九)第七十四章 楚有璞玉第二百八十五章 給你們講個故事第四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成別人的了第三百四十八章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二百六十七章 苦命鴛鴦(四)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五百零九章第四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宴第七十二章 鉺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飛馬回長安第三百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第六十章 棄嬰第四百零五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旻的打算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論生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九)第四百零五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傻孩子,太年輕第三百三十五章 破釜沉舟(二)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三百八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希望第六十六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百一十九章 交鋒第三百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十日後議兵第四百七十六章第五十九章 太鬧騰了!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六十五章 上朝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步第五章 心甘情願第十五章 入宮第三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七)第四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禮戰第二百零九章 得償所願第三百二十章 見故人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亂世之年(五)第二百九十四章 父女相見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穩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軍營第三百七十章第九十一章 僅此而已第六十四章 急攻不如蠶食第三百一十三章 夜話(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