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共享書籍

帶着田家三兄弟和李氏四昆仲,回到家裡,嫂嫂已經將飯菜做好了。

滿滿一桌子的飯食,讓田家兄弟和李氏昆仲不斷的嚥着口水。

沒辦法,在這個時代,佃農子弟,幾個曾吃飽過?

便是地主人家,也僅能溫飽罷了。

看着這幾個年輕人,風捲殘雲,狼吞虎嚥的吃着飯食。

張越卻是有些苦惱了起來。

雖然得到了這七個近乎免費的勞動力,但卻也從此負擔上了餵飽他們的義務。

要餵飽七個青壯,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

旁的不說,單單是粟米,可能一個月就得準備二三十石。

一年下來,就是幾百石。

另外油鹽與菜錢,也得不少。

除此之外,人家跟了自己,衣物什麼的,每年都得發個幾套吧?

逢年過節,是不是要包個紅包,給點賞賜?

這都要錢。

而家裡還有多少錢?多少糧呢?

原主的記憶裡,關於這一塊很模糊。

畢竟,這些事情,那個書呆子素來是不管的。

但張越卻也可以根據一些其他信息,估摸個大概。

“家裡面,恐怕最多就百十石存糧與幾千錢的積蓄……”他在心裡盤算着。

“得想個辦法,賺錢了!”張越心裡想着。

造肥皂、香水這種穿越常用發財手段,首先被他pass。

因爲這些東西,哪怕有技術,知道怎麼玩,也需要大量時間摸索和探討。

而且原料太難搞,成本太高了。

至少,不是現在的他可以去弄的。

連肥皂與香水都沒資本玩。

其他什麼玻璃啊之類的發財之道,就更加搞不起來了。

“我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簡單、廉價、快速的發財之路……”張越摩挲着手心,陷入了思考之中。

到底什麼東西,成本低,技術含量少,還能一問世,立刻就能賣錢?

“有了……”張越忽然福至心靈,想到一個東西。

這個世界上,什麼生意最賺錢?

答案是:金融、醫療、教育。

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金融與醫療,張越玩不了。

但他可以玩教育啊!

而且,根本不需要任何成本,甚至都不需要分毫的付出。

只需要,開放自己的藏書,許他人可以自由來抄錄。

甚至,連抄錄書卷的錢也可以免了。

在這西元前玩一出共享書籍的買賣。

這關中,有無數寒門士子和像原主那樣的中小地主子弟。

張越相信,只要自己放出消息——所有藏書,一律任人自由抄錄,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設任何門檻。

這個消息一旦傳出去,不說整個關中。

最起碼,整個霸上都得被驚動。

灞上原雖然小了點,但也有兩個縣啊!

而且是兩個陵邑縣。

最少有幾百名伸長着腦袋,渴求知識的年輕人。

他們一旦聽到這個消息,必定以最快的速度趕來甲亭。

而他現在在書房之中,有着幾乎全套的儒家典籍。

包括《春秋》《論語》《春秋繁露》,甚至還有着《孝經》《詩經》《書》這三套包括儒家在內所有學派都尊崇的最高典籍。

連晦澀的《易經》也有三套。

來到此地的年輕士子們,肯定會打着一次性就全部抄錄回家的打算。

而抄錄書籍,可是很費時間的。

特別是在這個用竹簡爲文字載體的時代,一天能抄個幾卷書,就已經很牛逼了。

這兩三百卷書籍,一個人至少要抄大半個月。

在這期間,這些人要不要吃呢?

要不要住呢?

另外,他們基本不可能帶着空白的竹簡跑來甲亭!

幾百卷竹簡,堆起來跟小山一樣,重達千斤

便是項羽在世,呂布穿越,恐怕也沒辦法揹着千斤的竹簡跑來跑去。

所以,這竹簡也得買。

而這就是利潤所在。

再沒有比這更容易來錢的事情了。

更妙的是,賺了錢,那些年輕士子,寒門子弟,還會感恩不盡,心懷敬意。

等於自己什麼事情也沒有做,就平白刷了好大一波聲望,施恩於數百士子,與他們結下香火情。

更立刻緩解了現下自己的經濟危機。

說不定,還能借此,吸引到太常衙門的關注,刷出一個秀才或者賢良的名頭來。

“就這麼辦!”張越一拍大腿,就決定下來。

等田家兄弟和李氏昆仲吃完飯,張越就將他們叫到一起,吩咐道:“我欲開放我家藏書,與天下有志之士共享,爾等去鄉中,告知衆人,便說:甲亭張子重願與鄉黨諸賢,共論大道,凡有志於學,有志於道之士,皆可來甲亭,借閱吾之藏書,抄錄閱讀……”

“諾!”七人齊聲應諾。

於是,這天下午開始,一個消息在整個長水鄉不脛而走。

甲亭的張家,有很多藏書。

現在,張家願意將這些藏書免費無償無條件的向所有有志於學的年輕人開放。

任何人,不拘身份,不拘地位,不拘背景。

只要願意學習,就可以來甲亭,借閱張氏藏書,抄錄回家。

頓時,整個長水鄉震動!

許多年輕人聽聞消息後,激動的手舞足蹈。

書籍啊!那可是書籍啊!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爲了求得一位士大夫或者官吏准許自己抄錄他的某卷藏書,於是在他家門前懇求再三,但結果最終都是被婉拒。

只有少數人,依靠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感動了主人,准許自己抄錄一卷。

但是,卻依舊是限時。

只給一個時辰,或者半天時間。

完了,就再也不能抄錄了。

現在,甲亭的張氏,竟然宣告全鄉,准許自己去抄錄,還沒有任何條件,任何限制?

更重要的是,張氏的藏書,非常豐富!

皆是張氏的二郎,從太學帶回來的太學生們的筆錄!

涵蓋了幾乎所有典籍,其上甚至還有着太學生們的釋讀與註解!

普通人根本就接觸不到!

許多人都以爲自己在做夢,紛紛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然後立刻就跑回家,收拾行囊,準備乾糧。

機會難得!

若不趕緊抓住,很可能會稍縱即逝!

而張越的名字,也隨着這場喧譁,而深入人心。

一夜之間,整個長水鄉,上到八十歲老翁,下至三五歲的孩子,無人不知張子重。

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第兩百六十六節 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兩百九十九節 爾虞我詐(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八百四十八節 蚩尤化胡(1)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兩百二十七節 大棒(2)第七百七十九節 紅臉白臉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官僚(1)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六十九章 黃老已死第九十章 暗流(1)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四百七十四節 不堪一擊(1)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七百三十九節 請殿下爲天下犧牲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九十一章 暗流(2)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一百三十章 拐帶太學生第八百一十一節 權衡第三百九十八節 嬰兒保衛戰(3)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1)第四百二十二節 大戎未至預先御之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二十四章 餘波(2)第五百八十四節 小人(2/3)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八百八十四節 天下需要你的腎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九十章 暗流(1)第十三章 紈絝二世祖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八百九十六節 秣兵歷馬(1)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八十四章 入覲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三百零七節 祖傳絕技第兩百零一章 美食【求月票】第七百八十節 長孫訴苦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五百三十三節 餘波(1)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八百九十七節 秣兵歷馬(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四十二章 皇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