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

將井陘之戰講完,張越看向門外的將軍們,微微笑了笑。

其實,他也沒有想到,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一開始,他只是想跟這些年輕人交流一下。

但卻沒有料到,會驚動這麼多人。

不過……

效果比他想象的還要好!

隴右北地的將門,是漢軍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更關鍵的是,隴右北地直面羌人,是未來張越練兵的最佳場所。

爭取和拉攏隴右將門的支持,是張越的既定計劃!

同時,通過他們,也可以向整個漢室傳遞一個信號——他張子重是一個知兵的專家。

這很關鍵。

若別人不知道他懂軍事,他怎麼在軍事上爭取發言權?

現在好了,經此一事,所有人都會知道,他張子重起碼懂兵知兵,善於韜略。

這樣,未來漢軍的行動和戰略方向,他就可以擁有一個相當大的發言權。

“今日,就暫時到這裡罷……”張越笑着,對那些依然充滿了飢渴的年輕人們說道:“宴會要開始了,不能讓賓客們久等……”

大家卻都是一副戀戀不捨的神色。

上官安甚至寧願希望今天不要有什麼宴席,大家就這樣一直在‘叔父’門下受教。

因爲,他發現,今天這短短一兩個時辰的聽講,幾乎勝過了他過去數年研究和鑽研兵法的總和。

他第一次知道,在戰場上,需要注意的東西居然如此之多。

而通過覆盤,他也是第一次知曉了,那些古代名將們的用兵技巧以及決策之妙。

這幾乎將讓他受益終身!

“叔父!再講一講吧……”上官安恭身拜着。

“侍中公,就再講一講吧……”其他人也都紛紛拜道。

就連門外的將官們,也都是恭身而拜:“還請侍中再講一講……”

上官桀也請求道:“賢弟,便再講一講吧……”

沒辦法,張越的講解,在當今是獨樹一幟的。

不僅僅深入淺出,解答疑問,還通過覆盤知名戰役,闡述戰略、戰術的用法與對戰雙方的決策、失誤和錯誤。

將勝利者爲何獲勝?而敗者爲何戰敗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些都無不顯示出張越在軍史、軍事理論方面的研究是何等深厚!

大家都是知兵的,也是用兵的行家。

自然清楚,張越的講演,是何等的寶貴?

不誇張的說,當今之世,能有這位侍中公這樣的學識與見識和知識儲備的人,恐怕不過三五人而已。

而他是唯一一個願意將這些知識傾囊相授的人。

“那便再講講……”張越笑了笑,自然不會拒絕衆人的請求。

於是,便又解答了幾個疑問,同時,覆盤了一個所有人都非常熟悉,但卻又很是陌生的戰例。

發生在不過二十年前,也就是元狩四年的漠北決戰,進行復盤。

將漢匈雙方此次戰略大決戰的前因後果與經過,講的非常仔細與清楚。

衛青、霍去病等大將的戰略部署、戰略決策,以及致勝因素講得非常仔細。

衆人聽着,都是如癡如醉。

講完此戰,張越就指着沙盤上的漢匈對決局勢,道:“孫子說: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是故用兵者,身系家國命運,不可輕易爲感情所左右!”

“匈奴之敗,就敗在感情用事,明知道不是大漢敵手,依然貿然與漢軍進行戰略大決戰,自取其辱!”

“而君等所問之‘何以孫子、孫臏、吳子等能以弱勝強’?”張越輕聲道:“其實,從來沒有什麼戰役是以弱勝強的……”

“所有戰役,皆是以強勝弱!”

“就如漠北決戰,匈奴騎兵,始終被吾大漢的優勢兵力痛擊,尤其是其左賢王部,幾乎是被驃騎將軍牽着鼻子走……”

“戰前,驃騎將軍所部騎兵不過五萬,而其對手,匈奴左賢王,統有各部騎兵,幾近十二萬之數!”

“在兵力上,左賢王倍於驃騎!”

“然而,驃騎用兵,出神入化,先渡大漠,出其不意,圍殲了左賢王麾下的蘭氏主力,活抓其大臣章渠,在得到了左賢王的兵力部署後,毅然決然,過難侯山,渡弓盧水,七戰七捷,全殲了在兵力上倍於驃騎的匈奴左賢王主力!”

“而整個作戰過程中,左賢王部,完全被驃騎牽着鼻子走,每一次戰役,驃騎總能集結起兩倍甚至三倍於敵的兵力!”

“如此用兵,匈奴敗的不冤!”

聽着張越的話,所有人都深思了起來。

“這就是孫臏田忌賽馬的真諦啊!”作爲漢家騎兵將領的司馬玄感慨萬千的道:“可惜,吾從前不明所以,人云亦云,幸得張侍中之教,才能明悟至斯!”

衆人都是紛紛點頭。

如今,漢家的軍事理論研究和開發,其實還停留在相當原始的基礎上。

名將靠的是概率和天分,而非學習。

可惜,像霍去病衛青這樣的天之驕子,百年才能出一個。

很多人,在戰爭中,靠的是經驗和直覺,而非科學與分析。

如今,張越算是埋下了一顆種子。

名爲‘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種子。

未來,或許會成長爲參天大樹。

………………………………

講完漠北決戰,張越也停下了繼續講演。

哪怕很多人都要求他繼續講下去。

但被他婉拒。

衆人也不好意思,再強求下去,加上時間也確實拖得太久了。

再拖下去,其他賓客恐怕要有意見了。

於是,衆人齊身再拜,感激不已的道:“今日幸蒙侍中解疑,令吾等受益匪淺,實在感恩不盡!”

“未來,侍中但有差遣,吾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至於那些年輕的將門子弟們,則都紛紛起身,恭身再拜,如弟子禮:“張師授業傳道之恩,吾等沒齒難忘,必銘記終生!”

雖然只是短短兩個多時辰的聽講和交流。

但毫無疑問,張越的所作所爲,對他們來說,就是如同老師一樣的師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已經是張越的門下門生了。

起碼,也屬於記名弟子。

畢竟,對漢人來說,所謂老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

而張越的所作所爲,與之剛好契合。

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五百四十三節 對手(1)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一百八十五章 匯合(2)第三百八十八節 助攻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九十九章 蒐羅人才(1)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五百四十三節 對手(1)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三百九十六節 嬰兒保衛戰(1)第兩百二十七節 大棒(2)第兩百六十一節 天子的要求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十三章 紈絝二世祖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兩百一十節 風暴(2)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七百一十三節 烏孫的野望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七百八十節 長孫訴苦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五百四十三節 對手(1)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五百七十七節 收穫與決定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兩百零四章 鉤弋夫人(1)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六百二十八節 匈奴的陰謀第三百三十四節 餘波(2)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三百二十五節 學閥之路從今起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八十二章 面聖(3)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四百五十六節 心軟的天子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聖(2)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八百七十節 十面埋伏(2)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三百九十四節 胡建的疑慮(2)第一百二十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五百四十五節 基層冗官問題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四百八十六節 釣魚執法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三百七十九節 佈局樓蘭(2)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八百七十七節 鎮壓(3)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五百三十三節 餘波(1)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第六百二十三節 快去抱大腿!(補更2/4)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