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忠貞之宦

自古有句話叫做“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此時的劉協當真有這樣的感覺。

前一世看歷史書的時候,總是想着某某某能夠如何如何如何就成功了,想着歷史上的很多事情其實應該很簡單,只不過是歷史上的很多人都太過愚笨了。

但是一旦真正身在了局中,劉協立馬發現了,自己很多時候身上也有了歷史上人物們身上的那種侷限性。

“聽先生一言,勝過吾想一年哪!”對着賈詡劉協不禁感嘆起來,這些感嘆都是發自肺腑的。

聽到劉協的讚譽,賈詡不以爲意,接着說道:“下官當不得殿下勿過分誇譽,吾還沒說完呢。”

“先生的意思難道不是讓吾去爭取蹇碩嗎?”聽到蹇碩說自己沒有說完,劉協一臉的愕然。

畢竟在劉協看來,這宦官勢力無非就是“十常侍”與蹇碩了不知道蹇碩還要說什麼。

“非也,殿下,這宦官當中可並不是這兩股勢力。”賈詡搖搖頭,尤其是看到劉協眼中的迷茫之色,明白劉協是真的不知道。

聽到這裡,劉協先驚訝了,這與自己不管是從歷史書上所掌握的亦或者是如今現實當中所掌握的,似乎有出入啊。

東漢末年,這皇宮當中,除了張讓一流外,也就是蹇碩了,如果說是士族當中有好幾股勢力劉協相信,畢竟是不同的家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

但是你要說宦官當中有第三股勢力,那劉協就有些不太相信了,畢竟宦官中能出蹇碩這麼個異類已經夠不容易了,從哪裡再來第三股勢力?

“那吾就要請教先生了,這宦官中的第三股勢力所指爲誰呢?”劉協言語之中帶有了一絲函問的語氣,顯然對於賈詡所說的這個宦官中的第三股勢力態度有待商榷。

聽出了劉協言語之中語氣的變化,賈詡也不惱,而是笑着解釋道:“世人皆知宮中的十常侍,還有那西園軍元帥蹇碩,認爲這就是所有宦官了,這就大錯特錯了。”

“何錯之有?”劉協還是有些不太服氣,畢竟依仗着後世記憶的自己都不曉得除了十常侍和蹇碩外,宮中還有什麼有名的宦官。

“殿下勿急,且聽下官慢慢道來。”賈詡微微一笑,一臉的從容不迫。

看着賈詡那篤定的模樣,劉協潛意識裡竟也不由的相信了一分。

“殿下,這天下人有好人自然也有壞人,同樣的這宦官羣體之中有好也有壞。”賈詡慢條斯理說道。

“這吾自然知道。”劉協心中滿是疑問,這個道理自己自然是懂的,讓劉協不懂的卻是賈詡究竟想說什麼,難道是教自己辯證法不成?

“同樣的,既然有張讓、趙忠這等佞臣,宦官當中也自然會有呂強那等有骨氣的宦官。”賈詡再次說道。

“文優先生莫不是想告訴吾,現在這宮中還有像是呂強那等的宦官嗎?”聽到賈詡所言,劉協頓時心中一驚,心中似乎抓住了點什麼。

呂強劉協還是知道的,是這個時代宦官當中一股難得的清流。

從一個小黃門做起,一直被靈帝提拔道中常侍的位置上,甚至於靈帝都要封其爲都鄉侯,一個宦官被封侯,恐怕在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吧。

但是即便待遇優厚如此,呂強卻是拒絕了靈帝給自己封侯的賞賜。

傳言當年,呂強不僅沒有與張讓等人同流合污,反倒是還上書請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賦斂,厚農桑,開言路。

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忠臣,但就是這樣一個很難得的人才,被趙忠冤枉忿忿而死,讓人扼腕嘆息。

如果劉協沒有記錯的話,呂強早在五年前就已經死了。

劉協不相信換皇宮當中還有像是呂強這般真正賢能又忠心的宦官,能再出一個蹇碩劉協就燒高香了。

“殿下如何篤定這宮中無這等人呢?”賈詡沒有反駁劉協,而是反問道。

“這...若是有這等人,又怎麼能夠讓張讓等人如此囂張?”賈詡把劉協有些問住了,有些牽強地問道。

“殿下,真有這等人在沒有一個明主他們又能如何呢?就像是呂強一般,賢能卓著,但是最終落個悽慘的下場。

這等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加上張讓等人亂政,雖死了呂強一人,卻是寒了宦官之中有識之人的心。”賈詡嘆了一口氣道。

看着賈詡,劉協有一種感覺,恐怕此時的賈詡纔是真正的賈詡吧。

之前自己看賈詡總感覺是在看一個裝在套子裡的人,現在看來賈詡原本也是一個正直的人,但是礙於這個世道,而且人越是聰明越是看得透,所以也就造就了歷史上的那個“毒士”。

“殿下,殿下...”賈詡見到劉協看着自己走了神,趕忙提醒了一下劉協道。

回過神來的劉協,見到賈詡一臉疑惑地看着自己,接着剛纔的話題問道:“文優先生,既然你認爲這宮中還有像是呂強那般的宦官,可否爲吾引薦一二。”

“引薦不敢,下官也是對一些人略有耳聞罷了,也未曾見過真人,但是看他們在張讓、趙忠等人掌權後並沒有阿諛奉承,應該是清正之士。”聽到劉協所言,賈詡苦笑地搖了搖頭道。

“哦?先生請講。”聽到賈詡所言,劉協頓時來了興趣。

見到劉協很是感興趣,賈詡終於開口道:“殿下可留意宮中濟陰丁肅、下邳徐衍、南陽郭耽、汝陽李巡、北海趙祐這五人,五人號爲清忠,聽聞多躲在宮中小巷,鮮爲人知,下官就只能幫殿下到這裡了。”

劉協還想問賈詡既然他們鮮爲人知他賈詡又是怎麼知道的,但是聽到最後一句,卻是感覺不對味了,不禁問道:“文優先生說幫吾到此是何意?”

見劉協果然問了起來,賈詡道:“殿下,家中來信,家父仙逝,下官得回去丁憂守孝三年,所以不可能一直留在這洛陽。”

“什麼?”聽到賈詡所言,劉協心中震驚異常,畢竟剛剛還準備大展拳腳的劉協聽到賈詡要離去的消息,猶如被人從頭澆下一盆冷水。

想要出言將賈詡留下來,可是此時劉協卻是怎麼也說不出來,難不成說你別守孝給我效力不成?

“那守孝完呢?”思來想去,劉協終於將心中的話問了出來。

第一百六十四章 拜訪沮授第五十七章 大殿之內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二百九十二章 保留意見第六十四章 內宮五賢第三百零一章 斬殺張楊第三百六十七章 鬧場之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黃巾襲城第一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七十一章 尿褲子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甄逸轉變第三章 太后董氏第一百八十二章 甄逸轉變第八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二百五十三章 來真的了第一百零一章 劉協遇刺第九十一章 滿座皆驚第二百四十三章 晴天霹靂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一百五十九章 潁川賢達第八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脈之親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見劉備第三百零七章 統一思想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四十三章 遇黑山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諂媚何顒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婚之前第二百零七章 手足和諧第八十七章 個人決鬥第七十九章 白衣左慈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種選擇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備其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扮男裝第一百六十四章 拜訪沮授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十一章 倔強徐榮第三百零三章 天選之人第七十八章 身陷絕境第二百二十二章 悲慘孫觀第一百零四章 無畏虛名第三十五章 安插人手第三百零七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七十二章 終究小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甄逸轉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服典韋第四十七章 請教賈詡第二百六十四章 醫道構想第三十一章 以死相逼第一百五十六章 抵達渤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堅韌之志第一百一十八章 黃巾襲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發展渤海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達不滿第二百七十一章 死罪可免第九十九章 袒論形勢第四十八章 一身冷汗第二百一十一章 童丘城破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爭虎鬥第七十二章 天山火蠶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史追擊第五十四章 徒步而來第三百一十章 諸將請戰第二百四十章 甄家父子第八十八章 護衛陳到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事訓練第一百零五章 盡數燒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準老丈人第一百零五章 盡數燒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四十六章 執行軍法第四章 婆媳罵街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三十七章 忽悠董重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戰首勝第一百六十五章 志在必得第三十三章 靈帝醒來第三百零七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七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十一章 最大收穫第一百六十四章 拜訪沮授第七章 瘋狗蹇碩第二百一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達不滿第三百一十三章 何進身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服典韋第一百八十二章 甄逸轉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氏兄妹第一百七十四章 踏破鐵鞋第二百章 激將之法第二十三章 又生變故第四十三章 初見賈詡第一百三十三章 勸解蔡邕第二百五十五章 繞城而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牢獄之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辭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