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吾擋住,奪呂布大旗者,賞千金,封列侯。”橋蕤舉着手中長刀扯着嗓子嘶吼,然而,他卻只能看着麾下的兒郎敗退。
“不能退,左右親衛,隨吾斬將奪旗。”他心裡一緊,心知此刻張勳中軍便在身後推薦,若是敗退,必定爲督戰的張勳責怪,更會牽連身後中軍潰敗。
兵敗如山倒,數萬人混戰的戰場,一旦有一方潰敗,撤退的途中,便是死於踩踏中的軍士,也會有小半。
他橋蕤,不敢承受戰敗的罪責,那便,只有拼命了。
而且,眼前這數百勁卒,亦非鐵鑄銅灌,亦是血肉之軀,他就不信,自己這數千兵馬一擁而上,撕不開一個口子。
當他距離陣前只有二十步的時候,他看清了這員呂布帳下聲名不顯的大將。
他面色鐵青,一臉肅然,不善言辭,便是下達軍令,指揮作戰,此刻嘴裡也只是吐出簡短的幾個字而已。
“挺盾”
“進擊”
“挺盾”
“進擊”
橋蕤咬牙闖入這一軍陣之中,他手中的長刀,自下往上,徑直挑飛一名全副甲冑的勁卒,但剎那間,便有十幾杆長槍同時刺向他。
“鐺鐺鐺”他勇雙手將手上長刀舞得密不透風,轉眼間,便再次砍翻三人。
шшш _тt kan _¢O
“散”,也就在這時,位於陣後的高順在戰馬上猛地舉起手中長槍,陷陣營兵卒繞開橋蕤,兩軍陣前,露出一處空曠的地界,此刻,只有兩將對峙着。
橋蕤也認定了,高順,便是他如今最強的敵手。
高順面無表情地將長槍舉到與右臂平齊,“殺。”
他雙腿猛地一夾馬腹,戰馬嘶鳴之下,長槍如電,一擊,帶着穿透勁風的呼嘯,迎面襲來。
橋蕤雙手舉刀,自上往下,斜劈一記,這,是他投身袁術麾下,征戰南北以來,成名的一擊。
“哧……”兩馬交錯,鮮血飛濺,高順面無表情地舉槍,“結陣。”
“嗒嗒嗒嗒”數百兵卒迅速在他戰馬前集結。
“挺盾”
“進擊”
仍舊是一絲不苟地在下令,至於橋蕤,則是在陣中被無數腳步踩踏,除卻他那首級,被人斬下來掛在腰間之外,身體與數萬大軍腳下踩踏的血泥,並無二致。
“大將軍,橋蕤敗了。”眼見着前軍潰敗,橋蕤那面將旗已經倒下,主將橋蕤,更是不知所蹤,跟在張勳身側的一衆將校,面色難看至極。
“看到了嗎?那持盾舉槍的重甲步卒,便是高順麾下的陷陣營,盡皆追隨呂布南征北戰十餘載的幷州老卒。七八百人,如今傷亡近半,爾等隨吾衝鋒,此番,必要擊潰呂布中軍。”張勳冷笑一聲,橋蕤,匹夫爾,身爲主將,親自率軍突擊對方嚴陣以待的軍陣,這不是找死嗎?
他張勳能凌駕於紀靈、陳紀等人之上,自然有他的睿智之處。
呂布麾下悍勇何其多矣,他,絕對不會親自上前送死。
只是,令他憂慮的,便是溫侯呂布,此人,爲何到了如今,還未出現。
“報……大將軍,右翼陳蘭將軍,已爲敵將曹性所敗。”
“報,左翼推進受阻,敵將侯成、宋憲死命相抵,陳紀將軍所部兵馬,無法推進。”
“是時候了,全軍出擊。”張勳不能繼續等下去了,此刻戰場上,雙方數萬將士混戰一處,呂布軍的氣勢,已經隨着陷陣營如同尖刀一般的推薦,如日正隆,若是任由其繼續下去,怕是己方在圍殲這陷陣營之前,兩翼的防線,也就會潰敗。
只是,也就在他中軍和後軍一同殺出的剎那,右翼,突然傳來了一陣地動山搖的聲響。
“那是……騎兵嗎?”張勳面色大變之際,便看到了遠處平原之上,一匹赤紅如烈焰般的寶馬良駒之上,一員虎背熊腰的敵將,手持方天畫戟而來,轉眼間,已經殺入側翼軍陣,一路砍瓜切菜般,率軍連續擊破幾道軍陣,無人能在其兵刃下走過一合,他在這數萬大軍中,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呂布……”張勳滿臉苦澀,猛地回頭看了一眼身側,“樑綱將軍,汝且率兵五千,阻擊呂布。”
“喏。”
當樑綱帶着大隊步卒上前,呂布麾下的兩千幷州鐵騎,已經在萬軍叢中殺了一個迂迴,一人雙馬的幷州鐵騎,掠過之後,盡皆屍橫遍野。
常年追隨呂布在幷州草原上和外族作戰的他們,在戰馬上收割頭顱,如同割草般輕鬆自如。
一個衝刺,折損掉近百騎卒,但袁軍的死傷,卻足以十五倍以上。
被嚇破膽的軍士,更是不計其數。
“張勳大旗就在前方,衆將士,隨吾活捉張勳。”呂布突然自萬軍之中爆發出一聲咆哮,只見他策馬而來,沿途,十幾員將校在三合之內,便被方天畫戟給劈成兩半。
張勳幾乎是親眼目睹樑綱被呂布一戟刺中腹部,雙臂用力,凌空挑起之後,手腕飛速轉動戟杆。
樑綱在慘叫中,胸膛碎裂,身體被拋出的剎那,被呂布長戟幾次斬擊落在身上,雙臂、大腿、頭顱,各自分離,一片血雨,幾乎讓攔在呂布身前的無數袁軍嚇得魂飛魄散。
挑斬,這幾乎是呂布在虎牢關下的成名絕技,若非各地名將,無人能逃脫他這惡魔般的鬼神一戟。
“敗……吾軍敗了……”張勳看了一眼側翼,他,還有退路,他可以退往廣陵,也可以退回九江,他身邊還有所部萬餘兵將,此戰雖敗,他仍舊是大仲朝的大將軍。
“撤”
“快撤”
兵敗如山倒,何況主將帶頭先跑。
“高順率軍,就地打掃戰場。”
“張遼、宋憲、魏續、侯成……爾等隨本侯追擊。”
“喏。”
半日,隨隊掩殺了足足二十里,呂布才命大軍在淮水邊上休整。
當日,從淮水乘船南下,過廣陵而傳入江東的密報中,赫然寫着:“淮陰一戰,袁軍五路大軍,背水一戰,爲呂布鐵騎衝陣所破,張勳麾下,五萬餘衆,逃過盱眙,晉升萬餘。”
戰後,張勳連續派出七次傳令兵前往廣陵孫策帳內傳令馳援,孫策未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