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騰在滬州市的這一次訪問很順利,但也絕不輕鬆,這是一座繁榮的大都市,遠非江州、錫州能夠比擬的中心城市,雲集着國內的半壁商業精英。
在這裡,資本自由流動,地產市場蓬勃開放,像徐騰這樣的科技新貴、地產大亨很受推崇,如魚得水。
他到了市裡,連續參加多場座談會,都被置爲上賓,各方宴請不休,行程幾乎塞滿,一刻鐘的休息時間都沒有,從早到晚都在忙碌。
大多數的時間裡,他只是負責做一個安靜深沉的董事長,寧靜高遠的坐在臺下,一身精緻雋美的頂級西裝,一番淡然隨性的輕鬆自在,陪着領導聽俞總暢談未來,不時深邃出神的發呆,思索一下人生。
這是中國第一私企財團的繼承人,新生代的資本之王,站在科技產業的頂端,擁有高達200億美金的身價,差不多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投資任何項目。
他來運作這個“亞太金融信息中心”的大計劃,同時建設四座超級摩天大樓,大部分人都相信這是一個很難出問題的選擇。
在華騰原先持有52萬平方米的市中心區域土地上,他和市裡繼續商議,以專項工程和配套的高端住宅區名義,請市裡再拿出20萬平方米,只是相對要遠一點,不能連成一片,中間隔着幾百米的距離,便宜了其他開發商。
談判很順利,土地沒問題,貸款沒問題。
市裡只有一個要求,按期完工,2010年以前,從環球金融中心到華銀國際中心的四棟摩天大樓,都要竣工投入使用。
兩座高端金融寫字樓,一座電子商務和高科技產業投行中心,一座國際會展中心和高端酒店。
四樓合璧,加上週邊的十幾個配套工程和基建、樓宇項目,這就是“亞太金融信息中心”。
不管怎麼說,搞定了。
在滬州忙碌了一週,出席各種商務活動,參加多輪會談,除了市裡承諾的優惠貸款,還有三家央企、本地的兩家國企投資公司,和華騰集團聯手合作,攜手附近的幾家地產集團公司投資這個項目。
即便是在滬州,摩天大樓也很難賺錢,唯有靠周邊的區域板塊運作高端住宅區,纔有可能獲利。
同樣的,周邊高端住宅區、寫字樓也需要這個“亞太金融信息中心”早點投入使用,有利於其他周邊板塊的地價,即便不賺錢,幾家地產公司也要參與投資。
這個項目最終即便能獲利,相對於各家企業投入的鉅額資本,資本回報率絕不算高,最大的用途就是高估值,有利於和銀行抵押融資,以及各家企業的形象和格調。
徐騰將四棟摩天樓的地皮和合同拿出來,聯合央企一起興建,華騰集團佔一半的股份,其他各家分刮,外圍的30萬平方米土地則留在華騰集團手中做兩個高端的配套地產項目。
這天下午,徐騰終於和國開行、其他幾家銀行簽署了總額70億,分期五年提供的優惠性貸款,等他回到馬勒別墅時,第一筆貸款已經到了華騰集團的賬上。
這會兒,徐騰只想靜一靜,一個人享受成功,或者說是第一步的喜悅。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華騰集團成了。
從這個“亞太金融信息中心”開始,華騰集團後續會正式拉開和各省會城市的談判,在一二級城市拿下中心區域的土地,建設摩天大樓。
做爲每份協議的一部分,各地都要劃出足夠的土地板塊,讓華騰集團運作出更大的商業中心計劃,還要提供優惠的貸款。
這是綠地集團後來採用的招術。
徐騰沒得選,只能這麼做,再過幾天就是2005年,這是中國的調控年,銀行全面緊縮銀根,所有地產公司都將面臨第一次的緊縮危機。
華騰想要在這種局面下突圍,除了靠保險資金的地保雙聯戰略,還必須有采取這種更激進的險招,才能在逆勢中掙扎,衝刺。
臺北101要花十年時間收回投資本金,“亞太金融信息中心”顯然也很難賺錢,投資回報率很低,但還是有好處的。
滬州市同意出面協調,爲華泰保險爭取人壽牌照,至少在滬市,華泰人壽保險可以先行推出,條件是華泰保險公司的總部要遷移到滬州浦東。
這沒問題。
這麼一來,華銀系就將持有五家保險公司,控股華夏保險、富信保險、華泰保險,參股陽光保險和pn保險,五家都是綜合性的保險公司,競爭不小。
華夏金融、pn保險集團的競爭最激烈,目標都是直指國內最大的綜合類股份制金融集團,目前的差別只是華夏集團強於銀行,pn保險集團強於保險。
富信保險和其他四家競爭相對較小,主要是在港澳臺和東南亞市場,同時也是華銀系資本在陸港之間自由流通的橋樑。
陽光保險是中石化、中鋁和幾家特大型國企運作的項目,華銀系不可能控股,只是由銀河資本和錫州陽光集團參與持股、組建,提供資本和各省的人脈,利於日後在a股上市。
華泰保險是徐騰的項目,聯手中潤、中船、上汽共同運作,目前已經得到了滬州的支持,邀請滬市的巨頭企業入股,只要這些公司不是地產企業,就能佔據一席之地。
華銀系是中國第一私企財團。
這就註定華銀系的核心是金融企業,控制和參與更多的金融企業是華銀系的根本。
終於搞定“亞太金融信息中心”的商業計劃,徐騰回到馬勒別墅,在三樓的閣樓書房裡靜靜享受這一刻,一杯軒尼詩vsop在手,回味悠長。
他這一次來滬市,後續的動作還有很多,希望能迫使江淮省批准那份久拖不決的江州商業銀行股改計劃,拉開長江銀行的擴建大幕。
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做生意不容易,每一步都要艱苦的博弈。
陸副省長早上給徐騰發了一條短信,詢問寧州有有足球隊遷移到江州的事,徐騰一整天都很忙,沒有回信,這會兒終於取出手機,用電子筆手寫回信。
“應該是更改成江州華騰足球俱樂部,原長江大學足球俱樂部變更成二級青訓球隊,省足校更改成長江大學體育附屬高中。”徐騰心裡明白,這些事不用再說,陸副省長都明白,現在就是想知道明年要追加多少投資,能不能確保衝上中超。
這個真的不好說。
徐騰已經讓俱樂部聯繫安蒂奇、阿里漢、福拉多、布拉澤維奇,四選一,目標就是衝擊中超,隨便來一位,簽約三年。
布拉澤維奇因爲是有前列腺癌,正在接受化療,暫時不可能執教。
福拉多據說已經在和大連那邊談判,估計可能性也不大。
安蒂奇剛從巴薩俱樂部下崗,暫時也不太可能來中國執教一箇中甲球隊,最後看來,前國家隊主教練阿里漢的可能性最大。
不管是衝擊中超,還是混中超,外援都是最重要,這方面,華騰集團的體育團隊很早就在物色,大致不會有問題,三個外援名額,有兩個是直接從中超挑選,多給點錢而已。
“錢不是問題,能不能衝超成功,還是得看運氣吧。”徐騰給陸巖補回了一條短信,但他不能保證衝超成功,足球的問題太多,很難說的。
錢,其實還真不是問題!
陸副省長就等這一句話,也不再追問徐騰關於華騰俱樂部的安排和工作規劃,轉而問徐騰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江州自來水總廠的事,你們那邊有眉目了嗎?”
“不急,陳健已經回去了,他會負責的,我在滬市這邊的事情很多,可能還有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回江州。”徐騰的行程就是這麼安排的,1月15號回江州,準備大四的第一次期末考試。
考試結束,他就要去珠海蔘加2005年的華銀系第一次年會,後面要留在南方處理智能手機產業的佈局。
2005年,這一整年,他都會很忙。
不過,他還是會盡量將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個學期留在校園裡,用一個充實的學期,結束自己的大學生涯,雖然他現在已經拿到了保送讀研的資格……就是這麼虎。
“江州自來水總廠關係民生問題,關係到幾百萬市民的日常飲水用水問題,不容有失啊。萬一被柳銀霞競標成功,有點麻煩。”陸巖不負責這些工作,但還是要說,算是仗義執言,替江州市民說一句話,希望徐騰多用點心。
東鷹集團連省裡的慶淮二號高速公路都敢採用不達標的低價水泥,被迫整改重建,現在還要參加江州自來水廠的競拍,而且是來勢洶洶,勢在必得。
很多人都在想辦法阻止東鷹集團染指江州自來水總廠的股改計劃。
水務是東鷹集團的老本行,在東北擁有三家地級市的自來水公司,如何報價,如何在指標上做文章……這些經驗太豐富,有華煤鐵集團這種煤鐵大戶在幕後扶持,資金也不是問題。
徐騰臨危受命,正在讓江泰集團更快的消化錫州自來水公司,作爲專業團隊報價江州自來水公司,這種競拍涉及到的技術性指標太多,並不只是比報價那麼簡單。
哪怕華騰系的報價更高,關鍵指標輸給對手,最後輸掉競拍的可能性很高,最終具體是什麼情況,不到最後揭開謎底的那一刻,誰都不敢打保票。
徐騰也確實想要阻截柳銀霞的東鷹集團,但他要負責的生意太多,各個方面都要顧全周到,都不能怠慢,這個江州自來水公司的業務真的算是能稍微忽視一些的。
“我目前真的回不去,必須留在滬州,繼續洽談華泰人壽保險公司的事,處理亞太金融信息中心的融資和聯合投資的股份分配問題、工期問題。”徐騰沒說實話。
這段時間,徐騰肯定要留在滬州,但不是這些問題,而是更大的華銀系入主滬州的問題。
徐騰此前兩度到滬州,和市裡有過幾次接觸,但也只是初步的接觸。
這一次,滬州的幾位領導意見一致,爲徐騰提供了一份根本不可能拒絕的價碼,力邀騰訊集團東遷滬州。
雙方不用說的太細緻,慢慢來,一步步推進,畢竟對雙方都非常有利。
滬市的目標是直指整個華銀系,華騰集團將汽車和工業3.0計劃都放在江州,也沒有任何問題,滬州不缺這些,滬州要的是一個財團。
雖說國家層面一直力推滬州競爭亞太金融中心的地位,可在實質層面,四大商業銀行、交通、中信、郵政儲蓄銀行和三大政策行,總部都在首都,甚至連外資銀行總部也不約而同的落在首都,招商、平安則以深州特區爲總部,香港也是親歡。
滬州是寶寶心裡苦,有苦說不出!
華銀系在2004年中企博鰲峰會的突然出現,宛若一道曙光,雖說是民企,可畢竟是國內最大的民企股份制金融財團,如果能將總部和運營中心都遷徙到滬州,對滬州金融業的發展肯定有着非常積極的正面作用,同時也着很好的象徵意義,對國內金融市場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
這是真正的“雙贏”,地方和企業之間互有需求,彼此都是最佳的選擇!
徐騰下午和幾家銀行簽署貸款協議時,應邀前來參加簽字儀式的一位領導,差不多是語重心長的勸說徐騰,讓徐騰轉告徐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錯過了,也就真的錯過了。
華銀系現在遷入滬州,那是雪中送炭,再晚幾年,無非就是錦上添花,差別當然是很大的。
這一刻,徐騰在馬勒別墅的閣樓書房裡,一個人安靜的喝一杯干邑,默默權衡。
回來的路上,徐騰已經給徐總、蔣寧遠發了短信,通知這個最新的消息。
蔣寧遠年紀最大,反應最快,一個字,搬。
徐總還在權衡,因爲華銀系現階段的金融佈局側重珠三角,好處很多,有點捨不得。
徐騰也在權衡。
搬與不搬?
他們這三票是最重要的。
這件事來的很突然,徐騰事先沒有想過滬州會如此重視華銀系,以及他的騰訊集團,受寵若驚,既然滬州已經伸手邀請,他肯定要積極洽談具體的事項。
至於江州自來水總廠的事,說實話,他是資本家,不是慈善家,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精力去顧及此事。
當然,做爲一個一輩子都生活在江州的年輕人,徐騰和其他人一樣,非常反感東鷹集團控股江州自來水總廠,資本家都是唯利是圖的,像徐騰、陳健這樣的本省商人,對江州還有着很深的感情,像東鷹、華煤鐵那種外省公司,對江州根本沒感情,就是來賺錢的。
華騰系的本省企業有感情,維旺迪那樣的法國外資水務集團有技術優勢和資本優勢,也得顧及企業形象,哪怕水費上調,好歹是放心水。
東鷹集團就真的不好說了。
真要讓東鷹集團控股,徐騰不也得喝東鷹集團管控的自來水?
這事要仔細想想,真是後怕。
徐騰左右爲難,退一萬步來說,即便他現在回江州也未必真能阻止東鷹集團,因爲水務這個產業,他也是剛開始介入,完全不懂行,東鷹集團則已經在這個領域耕耘多年。
徐騰正琢磨着這些事,這就收到了一條新短信。
給他發短信的人,居然是東鷹集團的董事長柳銀霞。
徐騰不知道這個女人是怎麼拿到他的私人號碼,大致看一眼短信,歪着頭思考一下。
“徐董事長,上次冒然拜訪,惹您不高興,完全是我的不對,我誠心致歉。其實,我對您和華騰系仰慕已久,敬佩有加,江州自來水總廠的增資股改計劃,既然您有興趣,東鷹集團完全可以撤出競爭,讓您低價拿下這個項目。”柳銀霞很可能是通過陳健,或者是其他人拿到了徐騰的號碼,言辭很低調。
這一年裡,她在江州商界是真的很狂妄,但還真沒有得罪多少人,外表親和討巧,逢人就說好話,關起門只有自己人時,那就非常狂妄了。
她忘了,有錢能使鬼推磨。
她身邊跟隨多年的董事長助理就是華騰系花錢買通的內鬼,而她在江州這一年裡招攬的很多朋友,比如廣昇建築工程公司的薛總、富江集團的程總、紫銅礦業的韓總,一說起來都是恨華騰系久矣,恨不得和她穿一條褲子,其實也是蔣老魔安排的。
當初差點騙了徐騰和陳健的薛總真心是牆頭草,忽悠界的高手,說起對徐騰的痛恨,那也真是指天罵娘。
說說而已。
薛總、程總都是人精中的厲害角色,見風使舵的高手,山不轉水轉,如今的華騰系就是江泰系,這是永遠不會離開江淮省的本省第一財團。
“水務是一個好生意,我讓陳健在這方面多做一些投資,目標其實是做污水處理。至於我個人,暫時忙不了這些事,有什麼事,你和陳健商量即可。”徐騰比過去更圓滑了,雖然此前和柳銀霞交過手,彼此撕過臉,也不屑於脣齒相爭,甩的一乾二淨,無意直接參與到這件事中。
徐騰有個感覺,柳銀霞是通過陳健拿到了他的號碼,因爲陳健有一個壞毛病,以前在學校時養成了依賴性,喜歡將麻煩事扔給他處理。
大致上,陳健在江州折騰了半個月,發現這件事真的很棘手,現在更想和羅玉娟、柳俊生他們一起炒股,伏殺“北海龍”韓駿。
說不準,陳健這會兒就在海星科技大廈的華泰證券長江西路營業部,忙着和羅玉娟覈算倉位,哪有精力管柳銀霞。
嗎的。
我一分鐘幾千萬來去,你一個破水廠的生意還在鬧騰?
徐騰估測,陳健心裡就是這個狀態,他給柳銀霞發了一個甩鍋的短信,隨即給陳健發短信,“你那邊到底有多忙,將她和水廠的事又丟給我?”
“今天真的特別暈,我在幫羅玉娟算賬,哪有精力和那個女人胡扯?”陳健還真是在華泰證券的長江西路營業部,“她說是要讓我們做水廠,肯定沒按好心,但她也一心想巴結你,對不對?”
“行,你忙吧。”徐騰不好說太多,論炒股,特別是這種短線操作和分析,他在這羣同學朋友裡面,其實真是墊底的存在,其他人都是大學四年,三年在炒股,三年時間,從幾億炒到幾十億。
徐騰索性就不打擾陳健和羅玉娟賺錢了,一個人琢磨東鷹集團和柳銀霞的事,幾分鐘後,終於給柳銀霞發了一條更準確的信息,“江州商業銀行的股改計劃,華騰拿一成五,富信、江泰、東鷹、華煤鐵各拿一成,華騰系不介入土建工程,東鷹、華煤鐵不介入水務和污水處理,雙方在本省重要板塊的拿地項目,可以通過中間人協調,互不干擾。省裡農商行一旦股改競拍,起價最少百億規模,你們別急着介入,以後等銀行上市,你們有了足夠的實力再購入流通股,只要你們有誠意,我不會阻攔你們進入董事會。”
徐騰劃了規矩。
他已經做了決定,同意華銀系的運營總部和財稅上繳地向滬州遷徙,在華泰保險公司正式遷入滬市之前,他要快速搞定江州商業銀行,將生米煮成熟飯。
大不了,他忍幾年,關鍵時刻一鼓作氣,將柳銀霞和華煤鐵一併搞死。
他相信,自己開出的條件是對方無法拒絕的,遠遠超乎對方的預期,他不再拒絕和對方談生意,因爲柳銀霞和華煤鐵已經證明,他們有這個實力和他平等談判。
他一直拒絕談判的最終結果,就是江州商業銀行的股改遲遲不予推進,而江淮農商行的股改更是遙遙無期。
“好,農商行、電廠和水務,我們不介入,省裡的土建工程歸我和吳總,江州商業銀行的股改方案,一定會讓您滿意。”柳銀霞顯然很滿意,她也幻想有一天能將華騰系擠出江淮省,讓他們雄踞一省之地,幻想有一天能重創華騰系,搶到華騰系的那些肥肉。
事實是華騰系太強,從一開局就站在老江泰系的根基上,坐擁本省的人脈和商業利益,難以撼動。
華騰系在江淮省和江州已經囊括太多利益,特別是在豪賭兩江合併,吸納東辰、慶雲的土地項目後,華騰系在江州、嵍州、慶州、淮州的土地儲備總量,差不多是其他地產巨頭在江淮省之和,真正的本省地產霸主。
江淮省的汽車、卡車、客車,三車都在華騰系手中,本省最大的華泰證券,唯一的股份制華泰保險公司都在華騰系手中,還佔據着本省煤礦產能的1/3,本省化工產業總產值的7成。
按照江泰集團在江淮省和東電國際、中潤電力的合作計劃,未來的火電產能也將佔據本省的1/3。
今日的華騰系,實力早已遠在昔日的江泰系之上,比之那個坍塌的江泰系,華騰系佔據的產業還都是高利潤行業。
雖說柳銀霞和漢瀧集團一樣,擁有強勢深厚的人脈,但僅憑她目前的這點小胳膊小腿,這幾年都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挑戰徐騰這位江淮商界的巨擘。
徐騰是雄踞江淮的應龍,呼風喚雨,俯覽全國,在各省各市攝取利益。
她只是躋身江州的魚鷹,見縫插針,覬覦全省。
這個差距還是很大的。
她不急,感覺自己很年輕,才三十歲出頭,她還可以慢慢來。
柳銀霞現在就是要和徐騰談判,哪怕吃點虧,只要徐騰暫時不逼死她,給她機會,讓她在江淮省見縫插針的發展下去,總有一天,她能讓徐騰慘遭重創。
她有信心,意氣風發,正是得意之時。
她的經驗告訴她,只要是男人,都好對付,都能利用。
“徐神,我很有誠意,只要您相信我,我肯定能幫您很多忙,您忙省外,我負責搞定省裡,絕對不會讓您失望。”柳銀霞急不可待,剛和徐騰達成一個小協議,這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更近一步,充分利用徐騰這棵大樹向上發展。
這一兩年,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徐神”這個詞尊稱徐騰,大多數人都習慣用“董事長”。
因爲……徐騰大四了,很快就不再是學生時代,長江大學的那個傳說中的校草徐神了,而那些最喜歡喊他一聲“徐神”的人,大多也都畢業,從學校裡走出來,開始正視人類社會的等級制度。
“你也不用太客氣,我們畢竟不屬於一夥子,正常合作吧。”徐騰用的是緩兵之計,真心不想和對方來往,想了想,還是給柳銀霞補充一條短信,“只要互相尊重,很多事都是可以商量解決的,我先處理別的事,咱們以後有事再商量,不急。”
話說回來,在商言商,既能暫時追求“雙贏”,徐騰確實不急着和對手殊死相搏,分一杯羹,只要他自身沒有危機,步步爲營,最終肯定還是他這位贏家通殺。
錢是硬道理。
所以,陳健的選擇是對的,羅玉娟的這一撥“生意”要是做成了,收益規模僅次於華銀系年初擊潰德隆系,短期收益幾十億,長期收益更難評估,而且是合法合規。
只要有錢在手,誰還管柳銀霞和華煤鐵的那些破事?
徐騰仔細想想,決定讓江淮省的商業秩序恢復常態,給陳健發了一個短信,“你對鱉王還有什麼看法?”
“真的很忙……沒看法,他是他,我是我,過去的事都算了吧。”陳健知道,有人要爲他報仇,他其實不在乎,也無意參與,畢竟陳永年在名義上還是他的父親。
至少在戶籍本上,陳永年是他的父親。
過去,陳健沒有力量爲母親討回公道,他憤怒,想要陳永年破產,現在,他有了這個力量,卻選擇漠視對方,選擇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
因爲陳健有自己的生活,有朋友,有妻子,最近就將有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大學四年,這位陳男神一直在徐騰這個命運魔改器的刺激因素中,快速成長,早已比同齡人成熟很多。
生活就是這樣。
有錢的生活可以掩蓋很多問題,比如,陳健和顧晨的心理疾病。
或者說,有錢是人生幸福的第一步,沒有錢,這就是人生悲劇的第一步。
“好!你忙吧!”徐騰沒有告訴陳健,他並不放心讓陳安邦返回江淮省,打算一併結束鱉王陳永年的流放期,讓陳永年也一併返回江淮省發展。
陳永年是長輩,長輩之間如何算帳,如何將醜話說在前面,如何一笑免恩仇,那都是長輩之間的事。
徐騰只是給徐媽、張麗英發了一樣的短信,建議她們結束和陳永年的舊怨,這本來就是江泰系的一場悲劇,江泰系由此走向繁榮,也由此走向分裂和衰敗。
徐騰最後纔給蔣寧遠發一條短信,建議老蔣出面協調,將過去的事結束吧。
“陳健那孩子怎麼說?”徐媽回覆了,不置可否。
“過去的就過去吧,不管怎麼說,戶口本上,鱉王還是他的父親。這是我的意見,你再問問顧友驤的意見吧。”徐騰沒有必要強行推動這件事,只是覺得不必太執着。
這麼多年過去了,陳永年能變成今日的鱉王,雷打不動的一忍再忍,心裡何嘗不是愧疚。
“顧友驤沒什麼意見,年會的時候,我再和陳永年談一談,如果他真的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那就算了吧,或許,我們是該早點結束這些陳年舊事。”徐媽大概也是一聲唏噓,真要想弄得陳永年破產,甚至是弄死陳永年,她和張麗英早就能悄無聲息的辦到。
有時想想,陳永年這輩子也是苦悶,愛過兩個女人,生了三個兒子,都不是自己的種。
做爲一個有資格進入胡潤富豪榜的中國男人,這苦逼的綠帽命運也是沒誰了。
天黑了。
徐騰依舊坐在閣樓裡,透過窗戶眺望璀璨的滬州夜景,一杯軒尼詩握在手中,靜靜享受這個屬於他的夜晚。
忙碌了一整天,這麼多的事,其實都是一件事。
他做一個艱難的決定,同意蔣寧遠的意見,將華銀系落戶滬市,這並不意味着華銀系就會遠離珠三角,通信、手機、芯片……很多非南方不可的產業,依舊是要在南方。
華銀系終究是全國佈局的第一私企財團,只能說,分出核心的金融業主力遷至滬州,依舊是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兩邊下注。
財團與地域經濟的發展,還是很容易追求雙贏的,縱覽全國,現在能給華銀系提供更多發展空間的地方,無非就是京滬港三大中心城市,廣深津次之,其餘城市就真是它們需要華銀系,而不是華銀系需要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