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此戰,我有萬全勝算!

第555章 此戰,我有萬全勝算!

世家貴族大多遍地開花,李牧的李,李信的李,是一個李。

一個在秦爲將,一個在趙爲將。

“一萬逐三千敗北……”

從西北剛剛回歸的李牧頓了一下,似乎不知道怎麼往下說。

李信低下頭,站得筆直,捱打立正,沒有說什麼我不知敵,敵卻知我的理由。

兵家敗了就是敗了,誰也不知道這次失敗會否丟掉性命。生命沒有重來的機會,找解釋不是辯解而是在找死。

“早日生子罷。”

叔父從身邊走過,只留下了一句沒頭沒尾的話,語氣也很平淡。

沒有受到嚴厲苛責訓斥的李信卻不是鬆一口氣,反而難受極了,他情願叔父這個時候能痛罵他一頓。

不罵是對他沒了期望,要他早日生子傳宗,培養李家第三代。

李信感覺很恥辱,覺得在場所有士兵的視線都落在了他的身上,這份恥辱帶來的強烈情感完全壓過了對戰功的渴望。

異姓兄長蒙恬罵的再狠,也是在四下無人時,遠不如李牧在大庭廣衆之下,連訓斥都算不上的兩句輕描淡寫。

一隻手掌搭在李牧肩膀上,在李牧身邊輕聲道:

“莫要讓他人看輕我兄弟。”

這句話,李信前兩日剛聽過,他面無表情轉首,迎上蒙恬同樣欠缺情感的臉。

“乾坤未定。”

蒙恬輕語。

“乾坤未定。”

李信重複。

這是二皇帝說過的一句話。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流氓將軍諂媚笑問:

“陛下,臣生於僻壤,見識短淺,敢問這何爲黑馬啊?”

二皇帝沉默片刻,似在思索。

“賽馬時開始落後,最後趕上來跑到第一的馬。”

二皇帝在位期間,秦國由上至下皆保留着相對公平的競爭機制。

這個世道努力,是真有用。

另一邊,兩個皆爲趙所棄的趙國大將,戰國公認的四大名將之二,十年之後終在故土相見。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秦趙兩國各得二人,最後結局卻是大相徑庭。

秦用之,得天下。

趙棄之,爲秦滅。

李牧與廉頗站在一起,二人一同望向邯鄲方向,兩人都曾在那裡的朝堂上意氣風流,揮斥方遒。

“肉能食幾多?”

李牧問。

“酒還在飲否?”

廉頗問。

兩人對視一眼。

年長的說:

“一飯可食十斤。”

年輕的說:

“早已不知滋味。”

老將還是老將,酒鬼不是酒鬼。

漳河之水流速不急不緩,太陽高懸,日上中天。

秦國四將踏足趙地,自此相見,自此相分,分兵四處攻向邯鄲,沒有主將。

少不讓老,侄不讓叔,弟不讓兄。

邯鄲,城頭上印着“趙”字王旗的顏色,七分紅,三分綠。

各國皆有顏色,與五行息息相關。

魏國是火德,紅。

韓國是木德,綠。

與魏、韓兩國同出晉國曾爲一體的趙國則是火德爲主,木德爲輔的火木德,就是七分紅三分綠。

趙王宮,趙王張耳穿着王服,面沉似水。

這王服款式接近胡服,或者說就是胡服,短衣窄袖,趙國是唯一一個王服如此另類的國家。

王服主體是暗紅色,腕口收緊的袖子則是墨綠。特意選擇的暗沉色少去了明豔帶來的朝氣,同樣也減少了親和,增添了壓抑,嚴肅。

最開始的時候,趙國王服和其他國家沒區別,都是長衽一體,高冠束腰。

趙武靈王繼位後,欲振興趙國,決議效仿馬術遠勝中原的胡服,第一就是從服裝開始。

這項使趙國崛起,一時成爲戰國數一數二強國的政策,實行之初,朝中上下一片反聲,皆雲:

“未聞有大國師胡也。”

趙武靈王不得支持,一意孤行,四日後上朝穿的就是改後與胡服除了顏色不一樣,幾乎一模一樣的王服。

羣臣大驚,皆出言奏請換回,言辭激烈至極。

趙武靈王不理,穿胡王服上街巡行,百姓見之,無不效仿,胡服自此成爲趙國常穿服飾,趙王服亦爲胡。

張耳不自在地扭動身子,心裡不舒服,身體也不舒服。

他瞧不起胡人,對胡服更加瞧不起,這是隻有奴隸才穿的衣服。

“四路潰敗!”

他一巴掌將戰報拍在繡有生動蒼鷹的桌案上。

殿外夕陽西下,紅黃色的柔和光暈透過窗櫺照入大殿,照在丹墀、樑柱、還有站位緊湊的趙臣身上。

十年前戰亂中被摧毀,剛剛翻修沒有多久的王宮失去新意,裝滿舊人,像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

“何人能領軍出征!保我大趙社稷!”

羣臣默然不語,誰也不敢應答攖秦鋒。

四條戰線,領軍將領全是名將。

暫且不說蒙恬、李信這兩個參與過第一次秦滅六國之戰的秦將,單說李牧、廉頗這兩個趙名將,就完全打消了趙國武將對抗念頭。

除了秦人,沒有人比趙人更懂李牧、廉頗有多厲害。

眼見無人說話,張耳越發憤怒了,他抓起桌案上的樽、筆、戰報,有什麼抓什麼,如同一個瘋子砸向趙臣。

“你們的血性呢!你趙國不是最不輸於人乎!不是最恨秦國了嘛!”

趙國是有血性,民風彪悍,但有血性的那些大臣早就死在了十年前的邯鄲之戰,活不到現在。

那批趙人喊着“趙人永不降秦”,拿着長戈長槍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與國同亡。

而殿內的這些人都是舊趙貴族,是當年拿刀劍費死勁,彎膝蓋極容易的貴族。他們若是骨子裡有那一份血性,也不會站在此處。

羣臣中站在頭前,沒被任何物件砸到的悟空臉色一變。

張耳太急了,急說錯話了,怎麼能說你趙國呢?

“大王說的什麼?你趙國?大王自始至終未將己身視爲趙人乎?”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凝視着張耳,言辭犀利,敵意深重。

“大王忘記是怎麼坐上王位的嘛?”

“趙人,魏人,嘿,大王分的真清啊。”“如此說來,這是我們趙人趙國的事,與大王什麼關係呢?”

“……”

不友善的聲音,自趙臣中稀稀落落,卻不間斷地響起。

趙國對於王位這件事看的不那麼重,向來是誰強誰上。這也是胡風的副作用,胡人就是如此,因此張耳做趙王遇到的阻力不大。

但以前做趙王的向來是嬴姓趙氏的王族,突然換成一個魏人,要是說趙臣心裡沒有一點彆扭那不現實。

平常也就算了,趕在四路秦將戰線突飛猛進,趙國危如累卵的時候,張耳心煩,他們更心煩。捧你的時候恭維着叫你大王,不捧你的時候恨不得叫你入土。

張耳更憤怒了,但也清醒了一些。

觀當下羣雄,除了張楚,皆是本國王室子弟重新爲王。

齊國是田儋大權獨攬,義字當先。

楚國是項梁大權獨攬,臣操控君。

兩國權力都很集中。

就是農民起義,從微末幹起的張楚也是如此,陳勝一人說了算。

唯獨趙國不同,張耳這個趙王說了不那麼算,趙國也沒有一個說了算的臣子,趙國的勢力太分散了。

趙國是六國中被打的最慘的國家,一場震驚天下的長平之戰打的趙國只剩一口氣。

好不容易緩了一點半死不活,又在十年前被王翦打到滅國,徹底幹廢。

去年還被始皇帝馬踏廢墟,連踩死灰上的星星之火。

這樣的趙國,若是張耳攜大軍而入,以抗秦的名義,當能一統之,但他來的時候沒有大軍。

當時的魏王豹聽從陳平毒計,想的是讓趙國王室復國擋槍。吃掉一鼓作氣的第一波傷害,然後坐收漁翁之利接下趙國,怎麼會給張耳派兵。

張耳這個趙王說是王,其實更像是聯盟推出來的盟主,權力有,但也依靠下面的本土趙國貴族。

君臣關係緊張之際,悟空站了出來。

“大王!臣願領軍禦敵!”

“不行!”

羣臣眼中的喜色還沒顯露,趙王張耳已是嚴詞拒絕。

噗通~

悟空下跪,俯地請命。

殿上趙臣一個個眼中都開始有喜色,從各個角度說明悟空出徵的合適性,大半個殿堂的臣子全都附議。

他們不想去迎戰秦將,也不想在邯鄲等着李牧李信打上門來,有人願意去,再好不過。

“寡人說,不行!”

張耳拂袖而去,留下一羣面有不愉,各懷心思的趙臣。

朝會不歡而散,悟空還沒走出殿宇,那些趙臣剛剛湊上前來恭維兩句。

“英雄出少年,李牧剛出徵時也如將軍一般年歲。”

“趙國安危,全仗悟大人了!”

“我等定要奏請王上,爲悟大人請命!”

“……”

趙王貼身宦官分開人羣,領走了從未如此風光過的悟空。

蒼鷹殿,趙王張耳批閱奏章的宮殿。

悟空跨步入內時,張耳也剛到,屁股還沒坐熱,七分紅三分綠的王胡服像是垃圾一樣丟在一邊。

“你逞什麼能!李牧、廉頗、李信、蒙恬,你說說你能打過哪個?你……”

剛坐下沒多久的趙王跳起來,指着悟空的鼻子,劈頭蓋臉一通數落,唾沫星子噴了滿臉。

“息怒,息怒。”

悟空賠笑着扶張耳坐下,張耳兀自氣喘吁吁,餘怒不消。

“我告訴你!誰都能去,唯獨你不能去!”

“大王不要急,慢來。”

“你還數落起我”

張耳話說一半,對上悟空和煦的雙眼,分貝慢慢降低,繼而消失。

等到張耳喘勻了氣,臉上不再是那怒容明顯,欲擇人而噬的樣子,悟空這才說道:

“我是大王你從魏國帶回來的,我不去,還有誰能去呢?大王要服衆啊。”

張耳怒色再現,一巴掌又一巴掌地拍着丹墀,怒吼連天。

“你去就是送死!”

四個都是征戰多年的名將,悟空從沒上過戰場。

“誰去不是送死呢!”

悟空聲線陡然拔高,那一時間的氣勢竟壓過了張耳。

張耳啞住片刻,暴怒,一巴掌扇翻悟空,指着悟空的食指顫抖不已。

“誰去都行!就你不行!你……”

又是一次痛罵。

全部屏退到外,候在廊道上的宦官、宮女聽着趙王的罵聲,一邊瑟瑟發抖,一邊慶幸沒被留下逃出生天。

這兩三日,已經有四個太監三個宮女被趙王處死了。

殿內,悟空趴在地上久久未起,維持着被扇倒的姿勢。

罵了半天的張耳突兀止言,蹲下身,陰着臉拉扯起悟空手臂,想要將悟空拉起來。

手臂拉起來了,同時還有一張半邊臉略有紅腫的笑臉,這笑臉明媚到趙王都沒注意到拉起來的那隻手上拿着一封信。

“你還笑!你”

“劉邦回信了。”

悟空得意地道:

“此戰,我有萬全勝算。”

張耳眼中精光綻放,搶過信件,迫不及待地展開覽之。

劉邦,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是一張信陵君留下的一張暗牌,算不上王牌,但也能當得起重要二字。

可自從這個名字在秦國出現以後,張耳不知道去了多少封書信過去,全都石沉大海,沒有迴應。

信上確實是劉邦筆跡,張耳認得。

字不多,張耳卻看了一遍又一遍。

“李牧、廉頗兩人心在趙國,將在關鍵時刻臨陣倒戈,這是真是假。”

張耳喃喃自語,時喜時憂。

若此爲真事,那就根本不需要擔心了,四大名將亦有上下,又是有心算無心。

趙國合兵李牧、廉頗。

蒙恬、李信兩人正面作戰都不是對手,更別說偷襲,說不定這次能直接將這兩個秦國名將留在趙土上!

“劉季,劉邦,你到底可不可信。”

張耳陷入了糾結,每當這個時候,他都會想起多年摯友陳餘。

可惜,陳餘上個月就離開了趙國,不知所蹤。

魏國爲秦所攻,向最近的趙國求援,彼時張耳已一統趙國,聯合舊趙貴族勢力和趙民,擊敗了駐趙秦軍。

陳餘說脣亡齒寒,你我都是魏人,應該領大軍入魏,共抗秦軍。

悟空卻說出了當初陳平的毒計。

秦國這第一波攻勢勇猛不可擋,當初魏國想要趙國以死緩之。如今趙國是張耳的,那爲什麼不計謀反用,要魏以國亡擋之。然後趙國坐收漁翁之利,吞併魏國呢?

 

第401章 你有能耐來場隕石雨啊!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第130章 一身白衣盡赤,斜提染血寶劍第391章 徐福之死第175章 今日可弒殺長安君(二合一)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416章 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無論多好笑,第9章 叔父,你要做什麼?第261章 我與夫君說個事第352章 已能出頭,趙高盡佔!第559章 一人壓張楚第215章 改變世界的事物第250章 集王道,霸道,帝道於一身第176章 這怎麼可能!(二合一)第553章 陛下,屠睢自願降爵!降兩等!第377章 赤帝劉季第497章 李斯:昏君,你待如何?改變主意,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71章 一體雙魂(加更!)第119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76章 這怎麼可能!(二合一)第155章 絕世高手不是大白菜!第362章 豎子,你去做甚?第497章 李斯:昏君,你待如何?改變主意,下一章稍微晚點第272章 做好事不留名,與錦衣夜行何異?第342章 道家的無爲而治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369章 那些都是叔父教的第220章 縱橫十三道的意義第114章 物資也是錢的一種第102章 始皇帝:這豎子簡直放肆!第373章 陛下,同意了?第518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第378章 陳勝出生地是在陽城第105章 李廷尉能言善辯也!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第532章 陛下!樊噲請爲先鋒!第335章第331章 “不管事”的始皇帝第194章 因爲這是不可能的事第4章 儒家和嬴扶蘇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311章 無趣的鬼谷子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544章 明明認識卻裝不認識,必然有妖第63章 朕許你半日清閒第345章 苦難不值得歌頌第536章 朕乃大秦皇帝嬴成蟜,你可願降秦?第127章 陛下若不行分封,爲大鳥人也!【求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308章 你開心就好第116章 陛下去長安君府可與我無關第565章 鬼谷子望天(大結局!)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52章 你們蒙家不衝可惜了第163章 抱怨的始皇帝第384章 什麼意思?沒完了是罷?第272章 做好事不留名,與錦衣夜行何異?第333章 你不會白死的!第470章 我的兄弟們,你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第4章 儒家和嬴扶蘇第559章 一人壓張楚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第453章 黑色的鋼鐵洪流第245章 三十年後,齮可跟長安君同死第565章 鬼谷子望天(大結局!)第542章 《秦史》:帝滅魏,不足月第109章 這上面字跡,不是陛下所寫!【求月第213章 我有一策,可讓你醫家發揚光大第253章 陛下也攔不住!第17章 千萬別流鼻血第484章 你連王位都讓的出去,糧草爲甚不說第416章 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無論多好笑,第204章 君上小看牧了第520章 三天,只要忍三天!補記!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491章 五錢,這和白給有什麼區別?第404章 不必試探朕了,朕沒殺他第458章 朕弟嬴成蟜!繼二世之位!第173章 呂不韋的操作第243章 趙姬:我怕,是真的!第387章 禍源,君上讓我向你問好第247章 羅弟,你要玻璃球乎?第199章 沒有先例那就開一個!第219章 商業佈局第364章 我收拾了你,皇兄就該收拾我了!第402章 一人如此,何天下乎?蒼生何辜第8章 二十一武將第536章 朕乃大秦皇帝嬴成蟜,你可願降秦?第503章 陳平,他控制得住嘛?第315章 咸陽,進入荀子時代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340章 將軍確定那是兵書?第33章 即將暴躁的李斯!第556章 不是說悟空指揮不了?怎麼招降?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