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返回北京

從南陽返回商丘,剛到城門口就看到許多老百姓夾道相迎,可想而知這段時間省內省外袁肅名聲的高漲。不過畢竟新聞輿論造勢有許多摻水的地方,但袁肅在商丘的佈政是真真切切獲得了民心,正如他之前在山海關就任大都督時的一樣,其實他所作所爲並不是很好,僅僅是做了該做的事情。之所以能夠讓老百姓們大爲感動,那是因爲普天之下的大部分官員從來都沒做到哪怕一半的份內職責。

當天,袁肅在民政公署召開了一次會議,確定將在月底之前啓程返回北京。陸軍部和河南都督府的文件都已經下來了,中央政府方面提前在北京安排好了一場記者會,希望袁肅能儘快北上出席這次記者會。

河南這邊大致上是沒有其他問題了,就算白朗還會返回河南,可如今大局已定,到時候省內的幾支部隊出馬,足以應對強弩之末的白朗殘部。商丘和淮北的軍務統一交由郭文遠來主持,關於商丘、淮北兩地分區駐紮的安排,等一切定奪下來後只消發一封電文到北京報備即可。讓袁肅唯一有幾分掛記的,還是周寶林獨立團的整頓一事,他再三叮囑獨立團的消息要隨時彙報。

又過了一天,袁肅在商丘再次接見了之前在南陽投誠的幾個民軍頭領。豫南作戰結束後,他曾經與李典進行過一次會談,不過當時僅僅只是說了一些安撫、鼓勵的話,如今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上報到陸軍部的作戰表彰名單也全部通過,是時候該正式給這些民軍一個名分,順帶兌現當初的承諾。

這次接見的民軍頭領,除了李典及其麾下的幾個骨幹之外,還包括周寶林的幾個心腹親信。儘管周寶林出於嚴以律己、功過分明的原則,並不希望袁肅接見他的手下,可是在袁肅再三強調之下最終還是推薦了幾個名單。

會面安排在商丘的一家酒樓,正是袁肅之前處決十七師那十八名軍官的酒樓。經過袁肅的折騰,這家酒樓已經成了商丘最註明的地頭,無論是店老闆還是店夥計,每天都會樂此不疲的嚮往來客人繪聲繪色的描述那天晚上所發生的情況。

袁肅再次大駕光臨酒樓,酒樓上上下下都激動不已,連忙收拾了最好的包間,甚至還把隔壁的包間都清空了,以免打攪袁肅等人的雅興。以李典爲首的前民軍頭目,以前是過着大搖大擺、萬事不求人的日子,如今卻在袁肅這個年輕人面前一個個顯得戰戰兢兢,十分拘謹。客套了一番,在袁肅的招呼之下,衆人才陸續落座。

щщщ_ttκд n_¢ ○

在酒席開始之前,袁肅沒有太多的廢話,直接切入正題,對到場的所有人進行了一一稱讚,並且將陸軍部批覈下來的正式軍銜和軍職官文派發了下去。他還特意提到李典在誘敵作戰時,果斷處決臨陣脫逃的軍官,對穩定軍心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正因爲這件事,他專門保舉李典榮升獨立團團部司法官,是今天到場衆人當中獲升軍銜最高的一人。

正經事談完,宴席這纔開始,袁肅還破例的準備了一些酒水,與衆人一起喝上一碗酒。

他之所以還要專門與這些人見面,交代公務只是其次,畢竟陸軍部批覈下來的文件轉交到獨立團團部代辦也是一樣。他最主要的還是拉近與這些人關係,讓這些昔日的民軍能夠儘快與過往的身份做一個決斷,更快也更好的融入到自己麾下這個團體中。

五月二十八日,在早晨開完交接的會議之後,袁肅於正午時分啓程返回北京。

這一路北上並不輕鬆,先是乘小船沿淮河北上到最近京漢線站點,再轉火車到天津。每次中途轉車都會有當地政府的官員以及社會名流到場迎接,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也要磨蹭好幾個鐘頭。在天津時還被耽誤了一整天時間,天津鎮守使與當地官紳一定要邀請袁肅參加專門安排的宴席。

對袁肅如此客氣的人大多都是政客官僚或者是商人紳士,倒是並沒有軍中要職人員前來捧場。這一點袁肅自己還是心知肚明的,北洋政府可以打造出一個“新星”,只有沽名釣譽的人才會不恥的貼近過來。政客官僚是敏感的察覺到袁肅身份地位的變化,希望能先混一個面熟,算是爲日後鋪墊一個交情;商人紳士們則自是不比多說,不管說能否結下這個交情,只要能站在一起合一個影兒,掛在自家牆頭上也能倍顯面子。

然而對於北洋軍人來說,在講慣了資歷、背景、政治派系的圈子裡面,突然出現一個後來居上的“年輕人”,任誰都不會感到痛快。如果袁肅不姓袁,也不是大總統什麼的親戚,這件事反而還能過一個面子上,可偏偏袁肅還沾上一個“皇親國戚”的身份,這就愈發讓那些老資歷的北洋舊臣感到嫉恨。

老一派北洋軍人是不會在乎袁肅之前的事蹟,也不管這個年輕人是否真有能力,在他們眼裡他都是全靠着“家裡的關係”纔能有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嫉恨自然是最主要的情緒,除此之外也是因爲對袁世凱的忌諱,畢竟這麼多年來,袁世凱從來沒有刻意培植袁氏一族的子弟,哪怕大公子袁克定也不過是一個碌碌無爲的瘸子罷了。

現在袁世凱突如其來的把自己的侄子捧上天,不僅一時半會無從適應,更是引得衆人不可避免的想入非非。

對此,袁肅老早就有所覺悟,所以他根本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到達北京的這天,大前門火車站外車水馬龍,總統府派來迎接的儀仗隊很有氣勢,他在天津時還專門重新訂做了一套禮服,就這樣大搖大擺的走出火車站,坦然接受儀仗隊奏樂和此起彼伏的鎂光燈爆鳴。

總統府派來迎接的官員是袁肅的老相識李彬,在火車站大門口簡單向記者回答了一些話之後,便在李彬的招呼之下乘上了小轎車。車隊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開向總統府。

“袁都督此行河南,當真是爲大總統長了臉,連續已經有七八日了,大總統每天都是笑的合不攏嘴呢。”轎車上,李彬笑着說道。

“袁肅只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還是大總統領導有方,各部積極配合,方能這麼快看見成效。”袁肅打着官腔的說道。

“太謙虛了,袁都督太謙虛了。大總統已經定下來,明日記者會結束之後,將會在瀛臺正殿舉行授勳儀式。在下要提前恭賀袁都督高升了。”李彬自是聽出了袁肅的官腔,不過他也沒怎麼放在心上,猶是說道。

“是嗎?大總統的提拔,真是叫人誠惶誠恐。無他,從今往後唯有更加賣力,一報大總統栽培之恩。”在這件事上袁肅沒有太過謙虛,只是用客氣的口吻說道。

第75章 ,三兩天內第47章 ,軍政會議第64章 ,兒女情長第82章 ,雪中送炭第97章 ,開始進攻第87章 ,林氏合作第78章 ,推舉出山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78章 ,淮安部署第34章 ,香港分部第52章 ,單見高順第27章 ,迎王懷慶第9章 ,內部矛盾第11章 ,請纓出戰第38章 ,戰後善後第66章 ,一營爲庫第94章 ,入股開灤第42章 ,一聲令下第75章 ,各自爲政第15章 ,戰後狂熱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71章 ,重新聚力第86章 ,中間收購第16章 ,遼東善後第31章 ,遠在昌黎第96章 ,告一段落第78章 ,淮安部署第54章 ,重慶變勢第28章 ,繼任賑災第83章 ,親去隆莊第49章 ,別開生面第45章 ,以退爲進第71章 ,炮兵計劃第87章 ,林氏合作第45章 ,蕭牆之內第2章 ,似有察覺第29章 ,灤州馳援第15章 ,討論武器第60章 ,車站槍擊第97章 ,開始進攻第71章 ,重新聚力第15章 ,事發突然第96章 ,告一段落第27章 ,京城風聲第19章 ,擢王懷慶第8章 ,會見蔡鍔第64章 ,兒女情長第61章 ,汽車公司第60章 ,推波山雨第15章 ,挑明來幹第39章 ,中秋北京第88章 ,聲名漸顯第48章 ,南北駁火第52章 ,西南事變第29章 ,軍紀之亂第1章 ,太子一黨第33章 ,散播謠言第111章 ,孝感硬戰第17章 ,調派入豫第26章 ,統制試探第84章 ,實業賑災第38章 ,戰後善後第46章 ,集權之見第69章 ,實業之想第49章 ,別開生面第83章 ,陷義帝制第10章 ,學堂過審第35章 ,上海線索第15章 ,戰後狂熱第84章 ,最後談判第46章 ,灤州諮議第56章 ,道聽途說第73章 ,私見張謇第107章 ,保存名義第9章 ,停火談判第21章 ,中央命令第81章 ,崛起之路第52章 ,納捐集資第26章 ,聲東擊西第19章 ,見宋教仁第1章 ,擴大戰場第37章 ,祭孔大典第62章 ,準備北上第89章 ,壬子新年第94章 ,入股開灤第84章 ,長江之西第50章 ,開誠招降第19章 ,趁勢而起第28章 ,繼任賑災第99章 ,到突破口第51章 ,妖媚妖嬈第79章 ,決心一博第72章 ,突發事件第83章 ,陷義帝制第51章 ,謀將加盟第38章 ,加緊提防第32章 ,堅持進攻第23章 ,臨行安排第78章 ,曉之大義第12章 ,各有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