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香港分部

前前後後經過大約半年的時間,中華革命黨總算在廣州和香港站穩了一定腳跟。不過如今的站穩腳跟並不像是大革命時期那樣,意味着已經完全可以掌握一個地方的政權,或者獲得該地政權的支持。僅僅只是有了幾個比較安全的落腳之處,以及一定規模的組織成員罷了。

今時非比往日,二次革命的失敗給革命黨造成的損失實在太慘重。

在香港九龍加士居大道南部街角的地方,是一棟前不久纔剛剛粉刷過外牆的三層小摟。這裡便是中華革命黨在香港的秘密分黨部,如今英國人對中國革命勢力的政策不算友善,所以在對外活動上仍然需要有所保密。

原本這棟小樓已經很是破舊,革命黨人經過一番週轉纔好不容易接下了樓房。後來一直因爲經費不濟的緣故,就連小樓的裝修和添置陳設方面都拖拖拉拉許久,直到最近總算從昔日同盟會故人那邊籌集了幾萬元的經費,這纔有機會將小樓簡單粉刷了一遍。

之前負責香港分部運作的人正是胡毅生,然而就在兩個月前,廖仲愷奉孫中山之命親赴香港統籌黨務,並且全權負責組織反帝制和武裝討袁的前期活動。對於廖仲愷來說,從日本出發時還是信心十足,更是堅決的希望能幹出一番大事來。可當他到達香港之後才發現,如今國內的情況已經有了重大的不同,革命活動也不再想早些年那麼容易籌劃。

在已經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裡,香港分部的革命活動只能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除了勉勉強強改善了籌集革命經費的情況,以及與雲南、四川取得了一定聯繫之外,廖仲愷幾乎就沒有再取得任何進展。他是寄希望於唐繼堯能夠號召西南諸省的軍隊組織討袁軍事力量,雖然之前的接觸彼此留下了好印象,也初步磋商了合作計劃,可隨後便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幾乎完全失去了聯絡。

香港和廣州早先都有派人在廣西、雲南常駐,而這些常駐的聯絡點同樣是沒有收到什麼進一步的消息,一切就放佛之前的聯絡只是一場夢罷了。

就在廖仲愷以及中華革命黨陷入躊躇困境之時,前不久在外面收到的一些小道微言,多多少少改善了目前的處境。

七月十四日的下午,負責前往廣州打探消息的胡毅生總算趕了回來。

廖仲愷連忙讓胡毅生來書房見面,不等對方稍微喘一口氣他便迫不及待的問道:“可有什麼消息?到底是怎麼回事?”

胡毅生臉色有些許的興奮,他連忙點了點頭說道:“我打聽過了,確實有這麼一回事,之前還上過報紙。我離開廣州的時候還託人發了一封電文到上海,向肅仁貿易公司的一些舊友瞭解詳細的情況,據說袁梓敬身邊一名姓杜的副官這段時間就在上海這邊,但是他們也不太確定到是怎麼回事。”

廖仲愷微微皺起了眉頭,疑惑的問道:“什麼叫不太確定是怎麼回事?袁梓敬的副官到底在不在上海,之前的消息又是誰放出來的?”

胡毅生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上海那邊的回電很簡短,話也沒清楚,怕是肅仁公司那邊也不知道具體詳情。依我看,我們還得派人去上海。上海肅仁公司的老闆就是林伯深,他之前還是國民黨的黨員,又與袁梓敬交情頗深,一定能從他那邊打聽到更多的消息。”

廖仲愷來回踱步凝思片刻,一時沒有立刻回答胡毅生的話。雖然他對這件事極有熱衷,也認爲這是改變目前困局最好的辦法,只是上海那邊的情況還有許多尚未可知的地方,尤其是林伯深,從一開始就不是屬於孫派的國民黨員。不得不說,孫派和宋派之間的隔閡十分之大,即便表面上大家都能掩飾的很好,可背地裡的明爭暗鬥卻又是惡劣至極。

就好比說轉移到日本之後,昔日國民黨中宋黃派的資深黨員大部分都拒絕加入中華革命黨,黃興更是另起爐竈搞起什麼歐事研究會。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裡,歐事研究會與中華革命黨之間形同水火,時不時還會在一些報紙上發表文章來針鋒相對。

誠實的說,廖仲愷本人是很希望那個能夠化解宋黃派與孫派之間的矛盾,他認爲這次袁世凱稱帝一事,完全可以成爲兩派之間重新聯合的契機。只是在還沒有完全得到可行性的計劃之前,他還是必須更爲小心一些纔是。

等了一會兒之後,胡毅生見廖仲愷沒有回話,不禁忍不住再次問道:“先生,這件事,您到底怎麼看?若是決定下來的話,我們也得儘快開始安排相關的聯絡纔是。”

廖仲愷緩緩嘆了一口氣,頗有深意的說道:“當年在上海時,我們都是跟林伯深有過接觸的,只是以前從來沒有看重此人,只怕連孫逸仙都只是藉助他家的財勢,僅此而已。其實林伯深不是愚笨之人,黨內怎麼看待他,他心中必然是有數的。昔日我們不看重他,今日有難卻還要找他,唉!”

他沒有把話說得太透徹,但是胡毅生卻聽得心知肚明。

頓了頓之後,胡毅生有幾分懊惱的說道:“現在都什麼時候了,國家大義爲先,還是個人恩怨爲先,孰重孰輕,難道先生比我還有糊塗嗎?”

胡毅生是年輕人,性格上自然有頗多衝動的地方,不僅僅是對革命大業充滿了迫切,同時也對黨內目前明爭暗鬥的局勢感到很不滿意。

這一句話多多少少還是控制了一些情緒,不過卻讓廖仲愷忽有惶然,他暗暗嘆了一口氣,最終點頭說道:“你說的很對,值此時節我們不能再有過多的疑慮。毅生,就有勞你再辛苦一些去一趟上海,務必從林伯深那邊打聽到更詳細的消息。當然,如有可能,最好還是竭盡所能說服林伯深,支持我們此次反袁反帝的革命活動。”

胡毅生鄭重其事的答應道:“此事義不容辭,我一定不遺餘力把事情辦好。”

廖仲愷微微頷首,欣然的說道:“如此甚好。差不多明後兩天你就出發。林伯深或許可以成爲我們跟克強先生握手言和的一個突破口,據說上個月蔡松坡已經到了日本,是克強先生親自前去迎接的。上週又聽福岡那邊傳來消息,說蔡松坡應邀加入了歐事研究會。”

胡毅生這半年來都在香港處理黨務,並不清楚北京和日本那邊的與中華革命黨無關的消息。不過自從廖仲愷來到香港之後,倒是時不時的聽廖仲愷說起中華革命黨現在迫切希望拉攏蔡鍔,因爲蔡鍔在西南諸省之中頗有威望,包括唐繼堯在內的許多西南軍事將領,早先都是出自蔡鍔門下。

單從這一點來看,他不難猜出黨內是希望拉攏蔡鍔來給唐繼堯製造壓力,從而迫使唐繼堯以及西南諸省軍閥支持倒袁革命。只是他同樣很清楚,歐事研究會和中華革命黨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單憑孫中山要求所有黨衆畫押宣誓效忠這一點就夠有爭議了,蔡鍔從一開始就沒有主動聯繫中華革命黨,已經可以表明其個人的態度。

【感謝讀者大大提供一些經歷性質的歷史材料,這類材料對我們寫手來說非常重要。萬分感謝!】

第15章 ,事發突然第18章 ,京城氣象第52章 ,納捐集資第6章 ,日本妥協第3章 ,火攻丹陽第10章 ,談判決心第54章 ,藉機靠攏第67章 ,保定信函第93章 ,藉機而入第36章 ,俘周寶林第43章 ,交心之談第10章 ,談判決心第50章 ,遇段祺瑞第20章 ,鄭州軍事第2章 ,痛下狠手第68章 ,局勢突變第92章 ,灤州煤礦第3章 ,酒後親王第32章 ,長痛短痛第7章 ,針鋒相對第16章 ,遼東善後第26章 ,高順消息第82章 ,臨危受命第13章 ,深夜變故第17章 ,調派入豫第11章 ,別有用心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48章 ,異人異志第91章 ,唐海重工第9章 ,停火談判第95章 ,學堂籌備第51章 ,謀將加盟第10章 ,各懷鬼胎第70章 ,擴編軍隊第41章 ,再訪張府第8章 ,不做不休第57章 ,對簿一談第55章 ,車站送行第71章 ,藉機獵取第24章 ,其人之道第40章 ,問題所在第66章 ,帝制進言第88章 ,控制戰爭第97章 ,日軍困境第51章 ,妖媚妖嬈第16章 ,遼東善後第15章 ,挑明來幹第53章 ,暫定行程第64章 ,楊度試探第40章 ,宴席之間第51章 ,妖媚妖嬈第66章 ,突來冷言第2章 ,進攻丹東第92章 ,提前預手第59章 ,少壯聲勢第50章 ,上海晚會第2章 ,痛下狠手第61章 ,汽車公司第19章 ,最終試探第70章 ,堂上之爭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28章 ,根本隱患第23章 ,臨行安排第58章 ,背後殺出第74章 ,張家送別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68章 ,着手鋪墊第56章 ,培植親信第62章 ,準備北上第38章 ,收買人心第82章 ,少更於老第10章 ,談判決心第13章 ,深夜變故第34章 ,着手發展第74章 ,亂中生財第92章 ,提前預手第71章 ,重新聚力第89章 ,壬子新年第39章 ,中秋北京第19章 ,見宋教仁第58章 ,錦衣回校第11章 ,起事前夕第40章 ,改變心思第50章 ,約談合作第71章 ,英式裝備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83章 ,着手行動第65章 ,說趙山河第71章 ,重新聚力第6章 ,日本妥協第63章 ,招募改制第62章 ,張謇試探第16章 ,遼東善後第30章 ,慘案發生第96章 ,打探消息第11章 ,起事前夕第10章 ,各懷鬼胎第51章 ,妖媚妖嬈第55章 ,前往保定第81章 ,王磷同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