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康居國康氏諸族

bookmark

第三百九十六章:康居國康氏諸族

孫盛的話,就猶如在平靜的湖面突然丟下一顆石子一般,一下子就讓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葛洪驚奇地問道:“你知道?”

還沒等孫盛回答,小草已經興奮地說道:“葛大人,孫盛應該知道的,孫盛從小博聞強記,博覽羣書,媛兒也跟我說過,他可是孫楚的孫兒!”

“孫老先生的後人?怪不得徐忡如此看重於你,如此,你不妨把你知道的康氏情況說一說!”

孫盛點了點頭,直接說道:“趙氏一直以來都想尋求馮翊太守之位,而我祖父孫楚就曾經牧守馮翊,蒲阪離馮翊不遠,所以這一代的情況,我祖父確實曾經記錄過,我也有幸翻閱過一些!”

“哦,既如此,孫盛,你不妨一言!”

“是,大人,趙嶺口中的康碧麥朵確實應該不似中原人之名,不過,如果我所料不錯,她應該也姓康!”

“嗯,有這個可能!?”

“關中,河西,隴右,吳興(今江浙一帶)涼州,鄴城,乃至建業(江東一帶的康姓有不少是居住在印度的康居人遷移)等地皆有康姓分佈,但要說馮翊,蒲阪一帶離得最近的,則有兩支康氏!”

“哪兩支?”

“藍田康氏和平陽康氏!這兩支都是出自康居國遷移而來的康氏!”(康姓起源很多,今日說的皆是康居國之康氏)

“哦?!”

“藍田康氏是齊萬年之亂後遷移到關中華山藍田一帶的,勢力並不大,趙氏族人決不可能過分重視這一支康氏!”((《梁書》卷18《康絢傳》記載了這支定居於藍田的康氏族人,後來南朝宋,永初年間,即公元420年到422年之間,康穆帶領三千戶族人入襄陽,南朝宋爲他們這支族人在襄陽附近設置僑縣,命名爲華山郡蘭田鄉,以此紀念他們的歸順,至此不再稱爲藍田康氏,而是蘭田康氏,但這是後話了。)

“不是藍田康氏的話,那就是平陽康氏了?”(關於蘭田和藍田通用的證據:《晉書》卷118《姚興載記下》雲:“揚武安鄉候康宦,驅白鹿原氐胡數百家”中的康宦,《宋書》卷47《傅弘之傳》雲:“劉裕入關中,弘之等進據蘭田,招懷戎晉。晉人龐斌之,戴養,胡人康橫等各率部歸化。”中的康橫,根據唐長孺先生考證,此二人皆蘭田諸康,可見西晉時期的蘭田就是現在的關中藍田,後期的南朝宋的華山居蘭田縣不過是襄陽的僑縣,南北朝時期地方名很亂,許多重複。)

“小子也認爲是平陽康氏的可能性大一點!”

“哦?爲何如此肯定?”

“葛大人有所不知,這康居的康氏諸族勢力最大的就是這個平陽康氏了!他們大部分都是跟隨屠各匈奴遷入的平陽,但卻又不屬於匈奴入塞的十九種胡人!”

“這是爲何?!”

“小子也不知道,不過這支平陽康氏和藍田康氏不同,藍田康氏勇悍,平陽康氏卻是以商賈傳家,子孫後代還不斷出仕,勢力極其龐大,而且據我祖父遺留下的筆記所說,這支平陽康氏不僅在平陽十分顯貴,而且還控制着整個西域的商道!”

“整個西域的商道?竟然如此厲害?!”

“或者不止是西域的商道,乃至比西域更遠之地都有康氏族人的頻繁活動,即使是我中原和江東都有許多康氏族人的蹤跡!”

“這也是從你祖父的筆記中看到的嗎?”

“正是如此,祖父似乎也十分關注這支康氏,所以連他們的習慣風俗也有記載!”

“哦?說來聽聽!”

“據說這些源於康居的康氏族人的孩子,在他們出生時,長輩們一定會先給其吃點蜂蜜,還會用如膠之粘物放入其手,以希望其長大後可以常常說一些動聽和甜蜜的話,持錢的時候要像膠一樣黏住財物!”(康居康氏在歷史上,確實是作爲商賈民族存在的,被譽爲東方的商業民族,類似西方的緋尼基人和猶太人,據說後世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也是康國胡商之子,本以康爲姓氏)

“孫盛你年紀雖小,可是這博聞強記的本事,我葛洪今日算是領教了,可是你還沒有說,這支康氏到底勢力大到何種程度呢?”

“葛大人是否還記得謝艾所說的情況,這個趙嶺的妹妹就是康氏族人,而且他們從小分開,那據我自己推測,應該是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被康氏的族人拆開了,他們把趙嶺派到趙氏去,而利用康碧麥朵,也就是趙嶺的親妹妹爲人質,以此要挾他爲康氏忠心耿耿的做事!”

“你的意思是?!”

“自己的族人都要使用這種方法來讓他們不能反抗,順從的聽命於家族的安排,可見這支平陽康氏的強勢和霸道,這樣的族規,絕不是一般小戶或者普通大族會有,而且我的祖父在筆記中也記載過,這支平陽康氏不僅生意做的很大,其族長還長期擔任屠各匈奴的高位!”

“啊!我想起來了,好像現如今匈奴漢國的太史令就叫康相!”(《晉書》卷102《劉聰載記》中記載,有太史令康相!各位看官如果看過我的《正史晉陽之戰:一曲胡笳救孤城》中的那位太史令,就會知道這個太史令官職在匈奴漢國的崇高地位了)

“康氏不僅有商賈還有大量的佛教徒,從漢代起就不斷滲入中原各地,我記得漢靈帝時期就有一個叫康巨的,寫了一部佛教經典《問地獄事經》,此經言直理質,不加潤飾,確實很有意思!”

聽到這裡,本來有些煩躁孫盛不盡快切入主題的葛洪也來了興趣,頓時脫口道:“這地獄是什麼?”(記載於《高僧傳》卷一)

“我也不清楚,沒仔細看,當時不過是簡單的過目一遍把內容全部記下來而已,仔細一想應該說是人死之後的去處的!”

孫盛的話語其實並不是很大聲,可是對於葛洪來說,這簡直就是震耳欲聾一般的響亮!

葛洪覺得自己有些恍惚,那“地獄”二字,就像是驚雷一般令人震撼,佛教已經提出這個了嗎?怎麼會這樣……

孫盛眼見葛洪有些異樣,只道是葛洪也被自己的博聞強記所懾服,一時更加興高采烈地賣弄道:“我記得還有漢獻帝時期,有一個叫康孟祥的康居僧人,在洛陽翻譯經書,這二人據說不僅是僧人還是商人!”(《出三藏集記》卷15有記載)

葛洪聽到“商人”二字,這纔回過神,驚呼道:“這些佛教徒竟然還是商人?!”

第六百四十一章:姚弋仲大婚(三)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新豐大捷第一千五百零二章:新亭夜宴之雉朝飛兮第七百九十五章:閻鼎獻策(四)第八百九十七章:趙染夜襲(四)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第九百四十九章:異地相認第四百章:暖流第二百九十二章:孫盛的身世(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捨身飼虎第五百一十一章:華梅的心結第三百四十二章:劉暾之死(二)第四百九十八章:娓娓道出第九百三十八章:懷璧之罪(二)第二百八十一章:狼狽的演技(二)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上天庇佑第九百二十八章:一定會有驚喜第三百三十六章:浮戲山之戰(六)第九百四十一章:好戲開始第七百二十九章:漆縣已亂第五百九十二章:也向潼關行(一)第一百零一章:近在遲尺的雙雄第九百八十一章:石瞻劫獄(二)第三百八十七章:變臉第三百七十三章:六博棋(一)第一百零一章:近在遲尺的雙雄第一千零五十五章:洛水之殤(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未雨綢繆(一)第九百三十八章:懷璧之罪(二)第四百一十一章:傅袛分家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赤子之心第二百五十八章:祖逖的煩惱第六百九十章:不願被宰割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五百四十七章:冷嘲熱諷第四百九十章:去而復返第四百零三章:異族的心聲第四百四十八章:偷窺第二百三十八章:祖逖戰禿髮(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決戰下邽(三)第二百七十章:離開城關(二)第六十九章:救傅袛第六百八十二章:蜀錦斗篷第六十五章:家族天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家世門第第一千二百二十章:幷州禍起(二)第八百九十八章:羌鬥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決戰下邽(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楊難敵第四百章:暖流第八百九十四章:趙染夜襲(一)第九十八章:啄木鳥之計第一千三百六十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第九百零五章:旬邑之戰(一)第五百八十三章:至此有你(三)第五百三十三章:祖氏往事(一)第一百三十七章:徐忡的猶豫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大霧漸濃第四百九十八章:娓娓道出第六百六十章:同流合污第七百七十三章:清清白白第六百八十五章:尾隨第二百四十三章:鼠坑第九百一十九章:旬邑陷落第六百九十三章:冰冷第七百二十章:漢國詔書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明月即我心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詭異之夜(一)第二百零一章:送死第五百七十八章:難以名狀第六章:顛沛流離的開始第二百五十二章:少年營第二百四十四章:鼠道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自有安排第三百零四章:異能第六百五十三章:望梅止渴之計(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新豐大捷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孫盛酗酒第六百九十八章:憋得很辛苦第一百零一章:近在遲尺的雙雄第三百一十章:葛洪的野心第一千四百八十章:明槍暗箭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豈曰無衣(一)第三百一十一章:葛洪的決心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玉石俱焚之計第六百六十七章:上天的饋贈第七百二十七章:天大的笑話第四百七十四章:默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板楯蠻第九百七十八章:臉不見了第三百一十九章:雪夜攻潼關(一)第三百七十二章:古謝國(二)第五百二十九章:不可進入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根本不需要我第三百三十章:火燒密縣第一千零七章:酈菊第一百九十六章:降還是不降(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潘安之貌第一千零八十五章:飛蛾撲火之計(二)第三百九十九章:迴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