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回 皇上跑了

bookmark

這還真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皇上跑了。

剛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劉明和郭嘉、賈詡等人全都驚了。這皇上不在長安好好的呆着,等着劉明帶着人前去營救,他怎麼就會跑了呢?而且董卓那長安雖說不是鐵桶一般。可是就憑着小皇上那單薄的體質竟能從重重的監視下逃跑了,這也太令人難以想象了。

心急火燎的劉明,也等不及來人的彙報了。一把搶過密報,自己看了起來。

原來董卓帶着李儒等人率大軍離開長安,征討幷州。這長安的守備就難免有了一些空當。尤其是董卓雖然把持了朝政,可董卓原先的那些心腹,也盡是一些粗魯不堪的武夫,大字不識幾個,朝上的那點事,還是得依靠王允等一干跟隨皇上過來的舊大臣。這可給王允創造了機會。

王允當初辭別皇甫嵩,荀爽等人,一心跑到長安,爲的就是保護小皇上的安全,並找機會把小皇上救出去。而王允到了長安之後,由於他對董卓等人的曲義承歡,而他又有劉明在金錢上的支持,這王允除了討好董卓了之外,更是利用權術,金錢,聯絡了一大幫的人手。

王允幾乎就可以算得上是劉明在董卓那裡最大的內線了。

可是,王允和劉明的關係,畢竟還是屬於互相合作,相互利用的關係。此次董卓率大兵出征不在長安,王允當然要爲自己做一些打算了。正所謂:功高莫過救駕。王允當然不會錯過救駕的這個機會了。何況,王允就是爲了這個來的。

可惜!王允和劉明之間的情報交流,只是單方面的。王允並不知道此時的洛陽羣臣已經被曹操架空了。王允爲了避開董卓大軍所在的主戰場,並想直接恭迎聖駕還朝。所以,王允帶着皇上出了長安之後,並沒有向劉明的幽州這面走來。而是直奔司隸,向洛陽方面去的。

劉明看完報告,這個氣呀。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利果實,就要被別人摘取了。這樣的橫生枝節,焉何不令人生氣?

不過,現在可不是生氣的時候,得趕快的想辦法。劉明把報告給郭嘉等人傳閱了一下,輕聲問道:“諸位,事以至此,如之奈何?”

郭嘉剛看完這個報告,就聽見劉明如次問話,郭嘉心中好笑:這個主公還真不愧是漢室的宗親。高祖的這句口頭禪,這用的還是真是熟練之極。

不過,郭嘉也知道,這不過就是主公劉明爲了集思廣益,習慣成自然的開場白罷了。其實,劉明的心中早也有了一定的主意了。只是,由於主公老是用這個開場白,這也着實的讓自己看不透呀。

就在郭嘉浮想聯翩的時候,賈詡卻沒那麼多的雜念。看完了情報,立刻就對劉明說道:“主公。屬下原本打算等咱們滅了董卓之後,再恭迎皇上還朝的。那時,以主公的救駕之功,輔以主公受先皇的遺命爲輔政大臣的身份,再加上主公強大的實力,當可一統全國。實行主公救國救民之仁政。可如今,天子被王允救出,這樣一來,咱們的救駕之功,可就沒有了。若是天子還朝,恐怕他人轄天子以令諸侯,到時候,主公您的大義名分,也就沒有了。所以咱們現在應該暫時放董卓一馬。留反賊董卓以牽制朝廷。而咱們同時派出快馬接應天子到咱們幽州這裡。若是天子落在了咱們的手上,那咱們就是大義所在了。還請主公趕快下令。”

賈詡的反映夠快,計策也比較穩妥。可這種建議對劉明來說,那已經是老生常談了。轄天子以令諸侯。在很早之前。就討論過不下幾十遍了。要是真想那麼幹的話,早在攻打洛陽的時候,加一把勁,把董卓留在洛陽,那不就全得了。現在的問題,不是在天子,而是在曹操,若是曹操擁護了天子之後,那曹操的正義名號就有了。若是曹操也是真心爲朝廷辦事,那自己今後爲了統一而攻打曹操。那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了。而且,就算是不想以後。在皇上剛落到曹操手裡的時候,自己也不能攻打曹操了。如果自己先動手攻打曹操,那就的落一個謀反的罪名。勢必引起第二次諸侯聯盟,只不過,這回的諸侯聯盟所討伐的對象,那就不是董卓,而是自己了。而不大曹操,曹操藉着天子的名望發展起來,那可比董卓難對付的多了。這事難呀。

所以,劉明也不急着表態。而是把目光看向了郭嘉。

而郭嘉聽到賈詡是這樣建議的,心中倒是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只是覺得:若是荀彧、荀攸二人在此,恐怕也是會說如此的道理。可當初,自己和主公計議的時候,對轄天子以令諸侯的計策,都比較反感。畢竟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就算把皇帝把持的再好。也難免會走漏風聲。而且主從不分,朝中的大臣也會心存怨念。如此一來。在承認了漢室的正統性的同時,也把自己擺在了權臣的地位上。就算是在如何如何的爲國爲民,也難逃亂臣賊子的罵名。可是,如果爲了千秋萬代的名聲,遵從那個小皇帝的領導,自己這些人豈不是瞎忙活了嗎?而且那個小皇帝,被董卓挾持多年,又能有什麼作爲?豈不是瞎領導?他要是下幾個亂命。那幽州的大好形勢,豈不是全毀了?

突然間,郭嘉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主意。現在這局面,這皇上是絕對不能要的。也用不着要的。可是,就任由這皇上落到曹操手裡,那也不好。那樣可就是讓皇上和滿朝的文武大臣全落到曹操的手中了。那曹操的名望和話事權可就更大了,太不利於主公今後的統一大業了。不如藉着迎接皇上的機會,暗中派人把皇上殺了。到那時,主公擁有漢室宗親的血統。稱帝,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主公稱帝之後。自己這些人的理想和理念,那不可以名正言順的實現了嗎?

而這時,郭嘉也看到了主公劉明看向自己的目光。郭嘉連忙向劉明建議道:“主公。文和說得不錯。雖說當初咱們因爲遼東公孫度的反叛,而沒有及時地把聖駕從董卓手裡救出來,可這也避免了咱們成爲衆矢之的。而現如今,咱們兵強馬壯。恭迎聖駕,那也是很容易的事。而且,當今聖上,這要是落到了別的亂臣賊子手上。聖上受驚不說。這也容易使朝令不暢。聖令混淆。對咱們的影響,那也不在小處呀。所以,咱們還是趕快安排一支勁旅。恭迎皇上纔是。至於那董卓,反正他們也成不了氣候。咱們倒是可以先暫時的緩一緩。況且,現在咱們的政令人手短缺。咱們就算是打下了西涼,也無力治理。與其那樣敗壞主公的名聲,還不如先放過了董卓再說。”

郭嘉暗想:殺皇上的這種罵名,還是自己來背吧。就別讓主公知道了。這要是擺在了明面上,主公也不好說話呀,這種髒活,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反正,即使自己不說,暗部的情報人員,也會把這事報告給主公的。只要主公不制止。那也就算是主公默認了。

而劉明聽完郭嘉的建議,也覺得比較奇怪。這種隨口附和的作風,那可不像是郭嘉說的話。而且,賈詡是後來的,他不知咱們當初的決定,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可郭嘉不應該忘了當初的不迎接聖駕的決定呀。

不過,劉明還是肯定了一點。那就是郭嘉和賈詡都贊成的先暫時放過董卓,留着董卓牽制以後朝廷的這種意圖。對劉明來說,這種計劃是正確無比的。尤其是此時,正像郭嘉說的那樣,幽州的基層官員,光是安排在幷州和遼東,那就已經有所短缺了,拿下了冀州,也只能先啓用一些冀州本地的官員了,這裡面隱藏的隱患,那可太大了。尤其是管亥的歸來,青州也要即將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這要是根基不牢固,那可是大患呀。袁紹的前車之鑑,不可不防呀。

故此,劉明也認可了暫時放過董卓的計劃。可迎接皇上到幽州來,雖說擺脫了曹操在得到皇上之後,可能帶來的隱患。可卻也給幽州帶來了一個麻煩。這個利害關係就難以判斷了。

劉明稍爲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放過董卓,也未嘗不可。反正以董卓如今的地盤,以及他的經濟實力,他也不可能再發展成如今這種規模了。咱們在修生養息之後,隨時可滅董卓於反手之間。只是,你們都贊成恭迎聖上到咱們幽州來。卻不知道你們惦着怎麼個恭迎法?又準備派何人前去爲好?”

這回沒等賈詡說話。郭嘉就搶先發言了。

郭嘉向劉明說道:“主公。如今二將軍,三將軍都在執行追擊董卓的命令。如果咱們叫他們回來再去迎接聖駕,恐怕日久生變。不如讓宣高將軍前去。宣高將軍可是追隨主公最久的老臣了。辦事穩妥。又是多年帶領突騎兵的隊伍,經驗豐富無比。由宣高將軍恭迎聖駕。肯定可以圓滿完成任務的。”

郭嘉的提議。賈詡自然沒有什麼可反對的。本來辦這種事,就得派絕對的心腹前去,只有這樣,那才能令人放心。既然二將軍、三將軍都不在。派臧霸這名追隨主公最久的老人去,這也是天經地義的。

可是,郭嘉這話,落到劉明得耳朵裡。就令劉明得心中一動。臧霸確實是跟隨自己最久的老人。可是比臧霸更合適的人選,也不是沒有呀。子龍,漢升,這都是忠義無雙的大將。不管是武藝,還是將略那都在臧霸之上。要不是臧霸跟的自己最久。立的功勞也多。臧霸不見得能和子龍他們並列。現在在迎接聖上這種事上,派臧霸這種流寇出身的大將前去迎接,恐怕有些不合適?最少也是一個不敬的罪過。而且以臧霸的本性,也不可能比黃忠等人更尊敬聖上的。這中間要是出了什麼事。這還了得?郭嘉不可能不知道這些的。可他爲什麼還提議臧霸前去呢?而且還特意點出臧霸常年帶領突騎兵作戰。臧霸帶領突騎兵的那會兒,那可是當馬賊呀。雖然這在幽州內部是一件保密的事。可那卻是郭嘉推薦的臧霸。郭嘉也不可能忘了的。難道郭嘉還有別的什麼意圖不成?

想到這裡,劉明也是若有所悟。劉明又特意的問了郭嘉一句:“奉孝,你確定宣高辦這件事穩妥嗎?”

郭嘉從劉明的語氣猜測,覺得劉明也明白了幾分自己的用意。於是斷然的說道:“主公放心。宣高將軍辦這件事情是再穩妥不過得了。”

劉明雖然還是有點不太明白,可是該裝糊塗的,還是要裝糊塗的。反正也看出來郭嘉是有別的處理手段了,只是不好明說。故此,劉明點了點頭說道:“好。既然如此。那就由你來通知宣高將軍啓程吧。讓他要千萬的小心。絕對不可以把事情辦砸了。至於董卓的那點剩餘人馬,你也叫替我傳令,叫雲長和翼德差不多就回來吧。怎麼也要給董卓留個十幾萬的兵馬撐撐場面。”

“是!”郭嘉心想:看來主公是全明白了,默許了。自己當初果然沒看錯主公。主公還是這麼的老謀深算,狠辣陰毒。有捱罵的事,一點都不沾。這纔是梟雄本色,纔是能令自己一展所長的主公。這也不愧自己追隨主公一場了。

而這時,曹操正在接見來自冀州的老朋友許攸。

這曹操不愧是一代梟雄,政治手腕相當的高。籠絡人心的水平,更是高幹。即使是現在已經位高權重了。可在知道了許攸前來之後,立刻赤足相迎。見到許攸之後,更是老朋友不斷。張口就是不談公務,只敘故友之宜。把許攸美得都找不着北了。

--

請大家多多支持我的新書,點擊下面的連接就可以了。請把給三國的推薦,給我的新書把。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279回 交警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401回 我錯了第604回 天下亂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15回 大俠的真相地二百五十八回 雙雄聚首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343回 神秘第454回 拼命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53回 正名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149回 叫屈第406回 大事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第472回 小麻煩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21回 象棋?兵法?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409回 智慧第430回 釜山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無敵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406回 大事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91回 妙計破城第31回 空兵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557回 亂戰第328回 禰衡到第447回 碰壁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5回 初見流民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50回 重整旗鼓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276回 張飛的智慧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116回 呂布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467回 追擊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292回 西征(上)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90回 鞭刑第192回 錢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222回 瘋狂戰車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610回 飛狼呂布第557回 亂戰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161回 結交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261回 兩不虧第96回 出走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138回 破關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464回 麻雀戰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60回 成立虎豹騎的因由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172回 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