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

bookmark

魯肅領軍趕往祁山接應諸葛亮,半路上就得到了漢中有幽州軍入侵的戰報。魯肅當即改道漢寧。魯肅的軍事素養和直覺,那也是相當出色的。魯肅非常清楚,那諸葛亮在祁山,即使沒有自己的支援,短時間內,那也不見得有什麼風險。可漢中則不然。漢中原本就是新得之地,人心不穩,而且張魯在當地也是很有影響的,若是有敵軍在此騷擾,而不能有效鎮壓的話,那漢中肯定會有所閃夫。而漢中若是又夫,不僅諸葛亮在祁山得不到漢中歷年存糧的供給。就是從蜀地給諸葛亮地大軍進行補給,那也會把糧道暴露在敵軍的視線之下,其危機,猶如把咽喉置於敵人之手。

故此,魯肅沒二話的就改道漢中,經巴中而至漢寧。

可魯肅爲了安撫漢中的人心,在前往漢中之時,先一步的派人騎快馬通知了留守在漢寧得楊松。讓其放心固守,大軍很快就會來此救援。

但是,魯肅料得了軍情,卻沒想到那楊松可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專會迎合上意,卻很少以大局爲重。

先前,那楊松原本在張飛他們四處騷擾的時侯,那還嚇得龜縮不出,不敢有任何的異動,生怕自己有個什麼閃夫。最厲害的時候,楊松甚至有過乾脆再次反水,該投劉明的打算,可張魯的一家老小那可是楊松親手斷送的。那馬超既然拿了張魯得手諭、印信前來接受漢中,足可見張魯已經在劉明那裡站住了腳,楊松實在是沒有投向劉明的去路。

當然了,這也是諸葛亮放心楊松這個無能之輩鎮守漢寧得原因所在。畢竟漢寧屬於後方,不會直接受到攻擊,主將無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重要的就是能夠放心。這楊松親手斷絕了所有的後路,不可能再次投靠劉明瞭。這就足夠諸葛亮放心地了。何況,就楊松這麼一個無能之輩,就算有什麼異動,反手之間也可再次拿下,反倒可以名正言順的順應了民願,把楊松這一個不安定的因素完全去除掉。

可是,就連諸葛亮也沒想到的是。楊松這麼一個無能之輩。其實還是很有才華的。那楊松能得到張魯的信任,如果不能爲張魯分憂,把張魯交待的那些事情辦的妥妥當當,張魯又憑什麼寵信他楊松?而且。

楊松在張魯手底下,在那種政教合一地環境下。還能籠絡住一批人手,結爲朋黨。沒有一定地政治手腕,又如何能夠辦到?

故此,此次楊松在鎮守漢寧得時候,把諸葛亮的後勒,管的那是妥妥當當。分站運輸,川流不息,讓諸葛亮遠在祁山的大營,沒有絲毫地軍糧困惑。即使是在楊松被張飛嚇得最害怕的時候,楊松在斷定自己沒有退路地情況下,那也是沒有讓軍糧的補給出現任何地差錯。更以親信打着軍糧運送,乃是軍國重事,運糧期間不得與外界溝通,避免走路運送軍糧的任何消息爲由,愣是斷絕了往返輜重兵得知漢中消息的渠道。

很是給諸葛亮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而魯肅的這封信,也照樣再次激勵了楊松。那楊松可是本地人,一看魯肅得信報,就知道魯肅得大軍,還有多長時間就可到達。在得到這幾日得到的消息,那在漢中騷擾得敵軍人數並不太多。楊松當即動了心思,認爲自己時來運轉,是自己立功表現得機會到了。

沒別的,這就是小人得心思,那楊松雖是被諸葛亮說降的,可諸葛亮的上面卻還有着孫權。水大漫不過船。楊松在諸葛亮的手底下,表現的再好,那也不可能起過諸葛亮去。有什麼好,那都得先是諸葛亮的,然後纔是他楊松的。而如今,諸葛亮遠在祁山,漢中卻由於諸葛亮的佈防不慎,出現漏洞,讓敵軍給鑽了進來。造成了那麼大的隱患,如今孫權親臨救援,如果在這個時節露上一小手,那絕對能在孫權面前留下深刻印來。憑着此等機緣,楊松琢磨着,等他見了孫權之後,憑着這種功勞,再加上他的迎合之道。絕對能在孫權面前再次成爲新寵。表現得好,甚至於就此壓過諸葛亮去。

於是,楊松誰也沒告頌的,直接命令心腹把那個信使給殺了,愣裝沒收到魯肅的信件,同時派出大軍前去圍剿張飛,並再次上書,陳述自己是如何的忠勇,面對危機臨危不懼,奮起兵馬平亂,誓死要給吳侯守住漢中。

楊松這樣做,看似有些冒險,實則一點也沒冒險,那信使雖然快馬加鞭,可那魯肅也是緊隨其後,漢中的這點地盤,楊松清楚地很,早就由信使的言辭,斷定魯肅他們的位置了。早就算好了,自己的大軍,也就是出去一兩天,那魯肅的人馬也就到了。到時候,漢寧有魯肅的人馬接替守着,那是一點的風險都沒有。可自己的大軍要是平定了那一小股闖入漢中的幽州軍,那功勞可就大了。而至於那信使,只要推說沒看見,如今這兵荒馬亂,盜匪縱橫,又有幽州軍入侵的時節,誰能說的到他楊松頭上。

確實,楊松的這點小使倆,魯肅正人君子,確實想不到。除了奇怪自己的信使跑郵去了,就是佩服楊松的忠肝義膽了。而且魯肅用兵,向來以正爲主,對於楊松的主城重地空虛的用兵,那也是極爲擔心。恨不得大軍馬上趕過去,填補漢寧得空虛,使漢寧這個糧倉重地,安枕無憂。

但是,魯肅不懷疑楊松,哪可不代表龐統就不懷疑楊松。那龐統因爲相貌的問題,沒少受人排擠,想問題,自然陰暗面就多了一些。可是,龐統看出了這裡面有問題之後,反倒勸止了魯肅繼續進軍。

龐佬向魯肅進言道:“子敬,漢中之地,雖有沃土,可也山巒衆多。那幽州軍以小股相襲,動若脫兔,轉戰便當,急不可下。若如此,須知:千里之堤,潰於螻蟻。何況這漢中乃是新得之地,君恩不厚,民心不穩,而那先前的張魯,雖談不上賢德,可也讓漢中百姓平穩的許多。若不能以雷霆之勢,一舉將敵軍拿下,民心浮動,漢中危矣!”

魯肅點頭認可了龐統得分析,並向龐統說道:“士元所言正是。如此,咱們才應該快速行軍,早日趕到漢寧,救助楊松,穩定漢寧,平定漢中。”

龐統笑道:“子敬仁厚君子,不知小人所謀。如今大軍開戰,所行官路,盜匪絕跡,那幽州侵入漢中的軍馬,又連汗寧都沒有通過,如何騷擾得到咱們後方?咱們的信使也不是笨蛋,楊松的信使都能多次往來,咱們的信使何來夫蹤?而且,楊松先前上書,稟告軍情險峻,正在全力固守漢寧,守護糧草重地,如今他有何來的膽量?如此豈不是前後矛盾?”

那魯肅乃是仁厚君子,只是沒想過這些,可不代表魯肅着是一個苯蛋。此時,龐統言語稍加點撥,魯肅自然明白個一清二楚。不過,魯肅還是以大局爲重,對龐統說道:“士元,即使如此,那漢寧還是咱們的糧草重地,不得有夫。咱們還是要快速救援得好。以免遲則生變。”

“子敬,不用如此心急。先前你不也是認爲這騷擾漢中的幽州軍應該早日拿下嗎。這楊松如此膽大,那可正好便於咱們一舉擒獲那些潛入漢中的幽州軍馬。省得他們和咱們兜圈子,曠廢時日。”龐統很是自信的說道。

“噢?如此,計將安出?”魯肅果然很感興趣的問道。

龐統面露微笑,很是得意地說道:“觀其行兵,而知其人。兩軍相爭,看得還是雙方將領的智謀,韜略,習性。敵軍既然以微兵而行大事,那領兵潛入漢中的幽州將領。肯定是一個愛走險峰,有勇有謀的大將。而原本的漢中之主張魯,據孔明所言,也已投靠了劉明。而那劉明又是一個注重情報的人,連咱們江東都佈下了許多眼線,這巴蜀之地,也肯定少不了。故此,那敵軍將領也肯定多少知道一些巴蜀軍馬的大概。如今孔明在祁山、陳倉山擺下大軍,漢中和蜀中又都是新得之地,都需要分兵佈防。若我是敵軍將領,必然斷定漢寧得兵力有限,多不過十幾萬。而今又有十萬大軍出城圍剿,那漢寧必然空虛,以其愛走險招的性格,必然突襲漢寧。以求全攻。咱們以漢寧做餌,那幽州的將領,必然上鉤。即使他不能察覺,咱們也可幫着宣傳一二,到時候也可引得他們上鉤。只要他們來了,憑着漢寧城裡的守軍,怎麼也能支撐幾個時辰,這時節足以讓咱們的大軍把他們團團圍住,內外夾擊,把他們一舉擒獲。”

第500回 周瑜神威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172回 擁立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140回 顏面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287回 請戰書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406回 大事第117回 野望第47回 危局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30回 草原之鷹第355回 開眼界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80回 高人華佗第525回 火炮第288回 傭兵(上)第433回 雛也要第206回 五十六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560回 誰去第82回 名繮利鎖第110回 歸屬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9回 虎嘯山莊第154回 燒荒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80回 高人華佗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9回 虎嘯山莊第150回 分歧第573回 大志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82回 名繮利鎖第430回 釜山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122回 盜版的鼻祖第376回 兵制第409回 智慧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487回 包圍戰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73回 財務部長要辭職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146回 噩耗第458回 卑鄙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345回 屠殺第427回 病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415回 恩威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350回 大手筆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50回 重整旗鼓第533回 肯薩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293回 西征(中)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313回 驚喜第464回 麻雀戰第293回 西征(中)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571回 曹操使臣第218回 應對第192回 錢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448回 戰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