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回 巧戲魯肅

bookmark

“夫國強威盛,弱者皆懼。爲求芍安,必聚力以抗。昔秦國強。

盛,卻受困於六國,此其理也。而若緩之,弱者忘憂而爭其利,二者相損,天下則指日可待。此乃始皇修鄭國渠,分燕韓,而吞六國之良策也!“…”

郭嘉滔滔不絕的分折着天下局勢,興高采烈的講演者。與會者,當然就是劉明和其智囊團了。

郭嘉得意思,大夥都明白,如今幽州強勢,曹操和孫權爲了自保,很有可能會聯手,雖然如個劉明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可孫權、曹操聯手的實力,卻絕對能和劉明相抗衡。可如果放緩施壓,曹操和孫權必將凸顯出內部矛盾,產生爭鬥之心。

可問題是,曹操和孫權都算的上是人傑,他們會就此而產生相鬥麼?

對於這一點,冊明卻是不擔心的。正因爲曹操和孫權都是人傑,他們就必然會產生爭鬥。別人不說,那曹操的野心可是無比巨大的,曹操在無力從幽州獲取空間的情況下,只要曹操暫時安穩,曹操也必將從孫權那裡爭取空間的。這是曹操和孫權爲了發展,爲了不寄生在幽州陰影下的必然結果。

故此,早就看開了這一點的劉明,對此事一點也不擔心的。

而今劉明有所操心的,卻是如今的門閥勢力。

門閥勢力,乃是如今特有的一個現實存在。雖然劉明剛到這裡的時候,並不是很清楚,可如今,劉明卻越來越知道了。如今劉明的部下,就有很多小的門閥,舉族前來投奔。就連劉明的心腹荀或、荀攸叔侄。

那都走八大家族之一。劉明向不知道,那也是很難的。

而這些門閥,無論大小,全都各自生存上百年地家族,都是樹大根深的。而他們的生存的根基,那就在家族制。而家族制的土壤,就是統一的宗族財產,統一的宗族管理。

但是。隨着劉明經濟制度的完善和優化。無論是當官地,還是從商地,哪怕就是手工藝者,種田的農戶以及打工者。所有人的個人家產,都在得到顯著的提高。而能力地不同。也必然導致他們各自家產增長的不同。

可家族制地關鍵,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公。各自能力不同。而造成了家產增長的不同,在短時間內,雖然沒有什麼分歧,在宗族地制度下,都可大度化之,可長久以往,再加上某些人理所當然的態度,這就必然會導致分歧。而分歧的後果,就是分家。

而分家,對於家族既得利益的門閥之主來說,那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可家族私刑,在幽州法制制度下,又是絕對受到打擊的。

於是,原本不斷地悄悄往幽州等地遷移的小型家族。此時卻有了迴流的傾向。而且,並逐漸的傳揚開來,給天下的其他閥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敲響了警鐘。而劉明也因此收到手下暗部的密報,如果幽州在這樣保持強勢整改,很有可能迫得那些閥門全力支持曹操,孫權。

故此,劉明對此很是憂心。但又絕對不想如此向舊有門閥妥協。

劉明堅信先進的體制,乃是歷史的潮流,既然自己如今已經做到了這一步,那就不能再開歷史的倒車。

可就在劉明聽完郭嘉對局勢的分析,準備提出門閥的問題之時,忽有人保:“吳侯使臣魯肅到訪!”

屋裡衆人相視一笑,算算時日,這魯肅也應該到了。卻不知這魯肅當得知他手中的籌碼已經全無之時,卻是如何模樣。

劉明被這一打岔,也把自己的那個問題現按回去了。雖然門閥的問題不小,可卻不是什麼很急得事情,稍後再行研究,也是不晚。先把魯肅搞定再說。

此時,劉明已經深深地感到作爲統治者的責任與繁忙來了。哪怕就是再能分散管理、減壓,也還是有許多忙碌不過來的事情。

“文若,你且領魯肅來此相見。”劉明根是平常的說道。

“主公,魯肅乃吳軍使臣,主公既有心議和,何不升大殿,鄭重相見,顯我國威,令其心儀。”荀或建言道。

“不必,孫權既稱吳侯,亦屬漢臣,無需以國禮待之。且,爾等各司其屬,此次和議我等早有定案,也無需本公操持。此次相見,乃私人會晤。此地相見即可。”劉明微笑的說道。

荀或當即明白了尺度。隨後出迎魯肅。

此時魯肅正在府外相侯。只觀這幽州的氣度,與漢中的氣度又不相同,更是大氣,雄偉了幾分。尤其是一路所見的水泥街道,以及街道兩旁三四層高的磚石高樓,更讓魯肅站在這裡暗暗歎服:好大的手筆!好大的財富!

正自感嘆間,門內轉出一人,溫文儒雅,儀表非凡,正是荀或。荀或衝魯肅微微一禮,微笑道:“魯將軍久候了。某乃幽州荀或,有禮魯肅一聽,心神爲之一震。隨着劉明的勢力雄起。作爲幽州主政人員的荀或、荀攸,那可比平常人更加的名揚天下。那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魯肅萬萬沒想到會是荀或親自出來迎接自己。

魯肅當即大禮相還,口中尊稱道:“荀先生世間名士,儒林達毒。

末學魯肅。愧不敢當。”

荀或聽得明白:這魯肅雖然跟自己大禮相還,可卻表明了乃是衝着自己的學問,而不是自已如今在幽州的官位。很是有點意思。

荀鱗也不多言,微微一擺手,笑道:“請隨我來。我家太尉正在恭候將軍。”

魯肅站直身形,心中暗笑:看來這個劉太尉與他哪兩個弟弟也沒什麼分別,此次派出荀或前來,卻不知有準備如何試探與我。莫不是試探過了我的膽量,卻要考我的學問了?

想到這裡,魯肅稍稍有些膽怯。勇氣魯肅從來不缺,學問、智慧,魯肅也從來不缺乏自信。但是,幽州可是文人薈萃之地。士林魁首,蔡邕、鄭經、管寧等人都在這裡,立經著傳,經典典籍,傳世者甚多。那些幽州書菀印出來的精美書籍。流傳到江南。那都是價值百金的寶貝。魯肅雖然自問學問不低,可即將面對這些當代大儒,魯肅也有些心虛。魯肅到不在乎什麼談論時弊,分析時局。可要是談經義,那可就不再一樣的水平線上了。

可是。出乎魯肅意料之外地是,魯肅擔心的那些下馬威。一個也沒出現。魯肅在荀或得領路下,平平安安的來到了劉明所在之地。

但是,魯肅在平安到達目標地點之後,稍稍鬆了一口氣之餘,卻也是一皺眉。這個接見之地分明就是一個偏殿。更元文武盛大列隊。分明就是不看重自己的使節身份,小視吳軍。

魯肅滿腔怒意隨荀或入殿。等荀或引見後,見劉明一身閒散裝束坐在當中,左方各有四五人也是隨意的做成一圈。魯肅怒意更盛。魯肅當即立而不跪,朗聲說道:“吳侯使節魯肅,見過太尉大人。”

魯肅本以爲自己如此,劉明必然責備,如此自己也就有話可說,保全吳侯得尊嚴。可誰料想,劉明根本就對此不以爲意,就兩旁那些不知道是什麼人的閒雜弄臣,也是各自嘻嘻哈哈的看着自己。魯肅有些發傻,也有些怒氣沖天,難道自己站在這裡給他們耍猴戲不成?

可沒等魯肅再次發作,劉明已經笑道:“魯將軍,無需如此鄭重,此地乃私人聚會,但須坐下,隨意飲酒聊天即可。”

魯肅一聽,更傻了。自己是使臣,劉明是談判的對象,隨便坐下腳天,這算什麼話?可劉明乃是幽州太尉,此次自己又是和談而來。劉明既對自己笑言相待,自己若是拒之千里,恐怕也是不好。一時間,原本有大智慧地魯肅,卻被這突發地異樣,弄得左方爲難起來。

而這時,荀或又相繼給魯肅引薦周圍之人,魯肅又是大吃一驚。魯肅原本以爲是一些弄臣的人,如今一報名,卻是楊軍,郭嘉、賈詡、荀夥等等,無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輩。魯肅是徹底無語了。

但是,就在魯肅敬佩劉明他們君臣和諧之餘,卻也對劉明他們如此散漫,君不君,臣不臣的舉止感到不齒。此絕非興盛之象。

最終,等魯肅一一見禮之後,魯肅還是無法向荀或等人一樣,率意而坐,肆意暢談。魯肅深吸一口氣,平復一下自己的心情,儘量保持不卑不亢,溫和有理,規規矩矩,正正經經地態度向劉明說道:“太尉大人,下臣奉吳侯之令,解說你我兩軍之誤會,欲……”

還沒等魯肅把準備好的詞句說完,劉明已笑着制止道:“魯將軍無需在此提及此事。此事稍後自有文若與你商談。此次私人聚會,可談時局,風月。莫談公務。”

好傢伙,魯肅這一下被劉明打擊地夠嗆,精心準備的言辭還沒說呢,就被堵住了。真是難受。尤其令魯肅詫異地是,既然不是和自己談這些,叫自己進來幹什麼?難道真的是談風月?若是如此,自己不遠千里的來此,只是爲了談風月的話,那自己豈不是無聊到了幾點?

而且,魯肅對於劉明所言的此事由自己和荀或商談,也很是疑感。

若說關羽統兵在外,又臨陣決斷之權,那還情有可說。可若是連關羽都決斷不了的,呈交上來的,守着劉明眼皮底下,君國大事,怎麼卻由着荀或決斷?如此,豈不是權臣做大,重複漢室之危嗎?

魯肅下意識的對劉明小瞧了幾分。可站着尷尬,一時間魯肅又找不到詞句,魯肅納納得問道:“此事稍後再談,難道太尉大人就不已馬將軍爲憂麼?”

這也是魯肅一時間能想到的既不是公務,又能試探一下自己手中籌碼到底有多大價值的唯一語句了。但是,隨着魯肅說完,立時滿屋鬨堂大笑。魯肅茫然不解。傻了。難道自己說話就這麼可笑麼?

郭嘉最是使壞,嘿嘿笑道:“憂。當然憂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何況我家主公若是不離馬將軍死活,兔死狐悲,難免令其他將士寒心。進而動搗我軍根基。如此大事,怎麼能不憂?”說完又是哈哈大笑不止。

餘者衆人也是各自笑個不停,只是有些人比較含蓄,有些人比較率直。魯肅更是不解了,既然自己說的沒錯,他們也知道輕重,這有什麼可笑的?

倒是荀或爲人忠厚,而且稍後還要與魯肅打交道,也不想過於刺激魯肅,遂溫言笑道:“魯將軍。我軍馬將軍在貴軍做客、叼擾已久。

我軍實在難以下懷,早已令人接馬將軍歸還了。魯將軍無需再爲馬將軍的去留操心了。”

荀或說得平靜,可對魯肅來說,卻無疑一個炸雷相仿。馬超歸還了!這也就意味着魯肅手裡最大的籌碼沒有了,那還拿什麼來和人家幽州軍來議和?

說實在的,魯肅也不是沒有懷疑過荀或所言不過是對自己的謊言。

那馬超被困在間隔之中,由諸葛亮親自看管,哪怕就是劍閣被攻破了,那馬超也是隻有身死,而無生還的道理。但是,魯肅也是有大智慧和見識的人,魯肅深深知道,兩軍談判,對方實在沒必要耍這種小手段,到時候,等自己返回之後,什麼謊言也是瞞不住的,反倒弱了幽州的名故此,魯肅除了感到傷夫了手中的全部籌碼之外,更憂心劍閣的安危。劍閣一破,蜀中的其他防線,可就鬆懈的很,孫權停留在蜀中,那可就危險了。

突然間,魯肅自以爲明白了,弄不好就在自己來的路上,短暫的平和,麻痹了諸葛亮等人,吳軍大敗,恐怕連孫權都遭到不測了。怪不得劉明不與自己談判,只是閒談,感情自己早已經沒得可談了。人家肯見自己,不過就是想看一出猴戲罷了。一時間,魯肅悲憤莫名。

劉明看魯肅站在那裡,變言變色,劉明很是同情,出言開導道:

“魯將軍,先前之戰,只不過是一場誤會,我軍馬將軍既已平安歸來,此事當可化解”我軍也元意刀兵四起,百女生受苦。”

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165回 兵權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488回 突飛猛進的呂布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278回 高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66回 雨夜豔遇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304回 竊笑第544回 偷襲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376回 兵制第288回 傭兵(上)第13回 深挖洞,廣積糧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356回 敗退第126回 天下勢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26回 瘟疫第45回 馳援幽州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110回 歸屬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118回 遊說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247回 對撞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116回 呂布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282回 縱橫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457回 殲滅第313回 驚喜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485回 劉明的死穴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176回 隆中對第91回 妙計破城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519回 逼供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209回 自大狂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137回 激戰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539回 張飛巧言壓龐統第457回 殲滅第26回 瘟疫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76回 張飛請客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344回 看戲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34回 劉明說理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133回 進京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283回 暈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287回 請戰書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287回 請戰書第328回 禰衡到第487回 包圍戰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