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明王以及憲章

童德榮記下命令後卻不馬上就走,而是欲言又止。

李江問道:“說吧,有什麼事?”

“教主……教主稱王,恩輔您……”

李江打斷了他,說道:“我自有主張,你不必再管,去傳令。”

童德榮憂心忡忡地走了。

淮河東線大戰的收尾工作整整持續了五天。

打掃戰場,救治傷員,還有最關鍵的兩方屍體處理。

明軍的屍體好說,找一個地盤修立公墓即可。

元軍的難辦點,但肯定是不能往淮河裡一扔就行,那樣會引起瘟疫,對以後的明教統治得不償失。按理說應該土葬,就是要多花點功夫刨坑了。

這時,宿遷元將提了個有益的建議:按蒙人的習俗,窮苦者都是野葬,富貴者纔會土葬。而當兵的大多是窮苦者,實行野葬就行,也就是扔野外不管餵動物。但是呢,淮河平原不是草原,很快就會有漢人來種莊稼,不可取。因此,最後一個習俗就很重要了,火葬。

火葬一般對喇嘛,非正常死亡者使用。元兵戰死,當然可以算是非正常死亡,所以用火葬不違首輔憐惜之意。

李江挑了挑眉,看着躬身侃侃而談的降將,心說:小子,有前途,正解吾仁義困局,好!

於是,淮河旁邊煙火裊繞了兩日,燒結的骨灰撒入了田地做了最後的貢獻,肥田。

李江親自主持了英靈入公墓儀式和元軍招魂儀式。

他是道士正好合適,當然也沒人敢和他搶,讓他順利收割了明元兩軍的人心。

因爲兩個儀式的耽擱,他成了軍機處最後一個返回淮安的人。

此時的淮安一片喜氣洋洋,上到軍機下到統領,都知道教主要稱王了。現在稱了王,那以後稱帝還會遠嗎?我明教從一個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終於能揚眉吐氣坐了江山!

李江感受着全城人的喜悅,走進了臨時軍機處。

剛進值房,韋一笑就湊了上來,笑嘻嘻說道:“李首輔,恭喜你榮升首相!”

李江擺擺手,隨口道:“八字都還沒一撇呢,說什麼首相?”

“怎麼沒有?我聽殷老哥說,教主已經同意了。”韋一笑反駁道。

李江沒好氣說道:“哪有那麼簡單?稱王了,都城定在哪兒啊?王宮修不修?總不會就在這個小小的淮安城吧?”

“呃,小子總有道理。”韋一笑明白了,尷尬地坐了回去。

李江和楊逍相視而笑。

第二天,軍機處全體到齊,商量起稱王的事宜。

王的稱號,大家沒有異義,明教的王不叫“明王”叫什麼?

接下來商議王都定在哪兒?

殷天正提議:元廷淮河軍團已滅,明軍反手就可光復金陵。金陵有王氣,可爲王都。

範遙不認同,說長安爲十三朝古都,理應建都於此。

兩人爲了能建都在自己打下的地盤,爭執不休。

楊逍見李江笑而不語,遂插言道:“你們聽聽首輔的意見。”

兩人只好停止爭論,看向了李江。

李江道:“現在我們最大的敵人蒙元還沒有消滅,不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因此我們得身臨前線才能更好的指揮作戰。我的意思是先設個臨時王都,等擊敗了蒙元再根據天下形勢定下京都,一步到位。”

三人點頭表示認同。

李江續道:“以現在的形勢看來,我們以後與蒙元的爭鬥重心將在北方,所以南方並不合適。陝西太遠更不合適,那裡沒有運河,糧食供應是個大問題。”

楊逍眼睛一亮,說道:“河南,洛陽!”

“不錯,洛陽也是十三朝古都,符合帝王規格。”李江肯定了楊逍的提議。

軍機處取得了共識。

至正十二月十八日,軍機處接連發出幾道軍令。

調常遇春入近衛軍,任雷軍副統領,率十萬近衛軍南下,過長江奪金陵,佔領江漸行省北部(也就是江蘇省);

調朱元璋、湯和入東軍,任統領副統領,率二十萬東軍主力隨中樞軍一起行動。

調鄧愈入中部戰區,任副都督,配合中軍都督顏垣帶兵光復湖廣。

調傅友德入徐壽輝軍團任副統領,配合徐壽輝肅清浙江、江西殘敵。

令後軍都督辛然率南部戰區,全力反攻,拿下福建兩廣。

令西軍都督吳勁草伺機進攻四川。

十二月二十日,明教中樞起程,趕往河南。

往北的路上,已經沒有了元兵人影,明教一路接收了過去。

可惜明教暫時沒有那麼多文臣治理,基本是大開城門的又是漢人當官的都留任,反抗的打破城池留下百人隊實行軍管。

至正十六年的春節,明教是在路上過的。

十六年一月底,明教中樞到達洛陽。

二月初二龍擡頭,明教廣佈天下,張無忌稱“明王”,建臨時王都於洛陽。凡明王治下土地,暫時取消各地設卡厘金,農業稅三十取一。廢元朝法律,各地官府暫用宋法。各族一律平等,無分漢人南人蒙人色目人,均稱明人。

消息傳開後,天下沸騰。

在人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時,洛陽軍機處議事廳裡卻氣氛冰冷。

隱隱有兩波人正在對峙,一波以李江爲首,有範遙、楊逍、冷謙。另一波人以殷天正爲首,支持他的是謝遜。

還有一人兩不相幫坐得遠遠的,他就是韋一笑。

李江清咳一聲打破了沉寂,說道:“既然我們誰都說服不了誰,我看就依軍機處議事原則,投票吧!我們少數服從多數。”

殷天正冷哼一聲,擺手道:“不用了!你們明顯人多欺負我們這兩個又老又瞎的人。”

“唉呀,鷹王怎會如此認爲?我們僅是就事論事而已!”李江分辨道。

“哼!什麼就事論事?李江小兒,我真是看錯了你。沒想到你心機掩藏這麼的深,早在幾年前在總壇就布好了局。如今,你佔着人多,還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殷天正再次怒斥。

李江還未出言,楊逍說話了,“殷老哥、謝大哥,俗話說一人計短衆人計長,這個制度並不是首相爲了自己而設,而是爲了我們明教好。”

謝遜怒道:“你們都串通好了的。”

殷天正更來了氣,手指一個個點着李江四人道:“你們四人狼子野心,就是想架空教主。不用多說了,獅王我們走!”

說罷,他怒氣衝衝拂袖而去,謝遜緊跟也走了。

李江轉頭對身後的小透明童德榮說道:“記下,軍機處經過投票以四票贊成、兩票反對、一票棄權通過了《權利憲章》”

“是!”童德榮小聲領命,下筆如飛。

第172章2年後第369章度瘟、則第549章做不做父子第180章“力戰”擒敵第209章談判第493章1棍挑翻靈鷲宮第5章強化成功第479章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第73章居心叵測的幫忙5/5更第21章論圍棋在座的各位…第577章臘8粥第540章虛名累人第309章停步楓林第265章武當山的閒暇歲月第471章慕容公子的打算第469章神仙姐姐背後的男人第55章大會開幕第374章大搖大擺出大都第51章主持正義第240章倚天劍中的秘密第276章大都來的消息第339章後山的比武第473章李代桃僵第376章辣手催花第411章奇怪的祖孫第584章初步效果第296章星星的火第437章龜山的雨第116章認親第100章深夜撬門第138章真假刺客第205章蛙人部隊第30章不管事的客卿第54章華山武林大會第363章情報判斷第27章少俠牛刀小試第52章華山之約第125章腦洞大開第565章你竟然知道逍遙派第336章李大哥出手沒第470章慕容公子的逼迫第581章終得入室大章第460章故弄玄虛第183章大師兄的現場教學第367章廢了葵花第151章西湖梅莊第242章1個光頭鑽進來第264章“全體通過”第573章入室第17章少俠流血啦第128章血戰第142章雌雄大盜出江湖第585傳授太玄經第134章落荒而逃第333章擂臺戰第144章張召重卒第84章陝西山西第62章裝瘋賣傻第105章脫去牢籠第421章狼狽的妖道第123章頻出毒計第231章巧奪1陽指第294章樹旗第8章入門跳反第54章華山武林大會第25章江湖再見第558章3花聚頂第61章這到底是個什麼世界第233章修煉1陽指與學醫第244章意在易筋經第430章打上門去第131章誤闖香閨第520章大哥2哥來相會第168章金關玉鎖訣第64章走進迷宮第43章鳳陽總督府第378章洪武元年前夜第120章強勢圍觀第266章明教特種部隊第457章組團刷小怪第564章胖瘦2人第393章興雲莊進賊了第138章真假刺客第85章鴛鴦刀3更第501章2個可憐的人第418章縣試中的師傅與徒弟第287章疑似太監第267章與張真人論道第140章美女賴着不走怎麼辦第174章少俠們“初出茅廬”第139章又是英雄救美第327章李顧問麻爪了第44章得手第310章且行且看第63章高昌迷宮第17章少俠流血啦第364章準備進宮第199章接近第302章有人找上門第105章脫去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