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先知

“州縣團練一成,中國必復漢時之盛。從以後,只見王師長驅深入,犁庭掃穴,胡人卻無力深入中原。”張昊低聲道,“而且團練軍的調遣牢牢控制在陛下手裡,就算有趙氏那樣的奸雄竊得大軍兵符謀反作亂。陛下一紙詔書,盡發州縣團練數十萬勤王之師,就算是百戰強軍來攻,也能抵擋許久,屆時朝廷再行徐徐選將練兵,扭轉乾坤。”

“哦?”吳元看着遠處在軍士的吆喝下站起身來的壯丁,他們已經分清了左右,現在每個人都發了根一人高棍子,首尾連在一起握在手上,使橫隊整齊,然後在軍士的口令下踉蹌着齊步前進。尚忠信依舊威風八面地看着校場上的操練。

“這個你不用吃驚,”張昊見吳元眼中似有驚奇之色,“王者之道,爲而不爭,備而不用。現在諸軍對陛下都忠心耿耿,數十萬團練自然只是對付敵國蠻族的後盾。假如真有那居心叵測之徒,有這數十萬團練在國中震懾,只要民心在朝廷,這些梟雄自然也只好將反心收了,老老實實地做陛下的鷹犬。”

到了晚間,張昊回到衙門,掩上書房門,看左右不在,取出一張字帖,將白紙展平,提筆端端正正地練起字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張昊浮想往事,孤兒寡母在族中飽受欺凌,田地皆被大伯侵佔,母親變賣首飾供自己進私塾,此後替大戶人家抄書爲生,靠同窗好友吳元的資助上京趕考,落第歸來遭盡旁人恥笑。

他寫的不是中原常用的漢字,而是夏國公文常用的缺筆。求官前拜訪過一次學士府,令張昊大受挫折,裡面飽學之士甚多,不光長史樑左丘學富五車,他那聲名不顯的文友李鍾隱在詩文上的造詣更讓人有高山仰止之感,張昊自此絕了以學問求仕進的心思,專心做個能吏。丞相府中胥吏許多都有他這樣的心思,連練字也公文常用的缺筆爲主。

“母親,我一定會衣錦還鄉,讓那些無恥地小人看看,什麼是一飛沖天。”一筆頓得重了,張昊搖了搖頭,苦笑一聲,將紙張揉作一團。自己這養氣功夫始終不足,當年在汴梁答卷,也是因爲心情激動,一滴墨不慎滴到卷子上,一篇錦繡文章成了廢稿。

次日清晨,萬里歸來的餘喜心情忐忑地等候着陳德,軍械司本部是和龍牙軍營壘、夏王府連爲一體的,禁衛森嚴,這裡只見來去匆匆地匠師和學徒來回走動,無人理會與他。

“這位兄臺面生得很,請問尊姓大名?”

餘喜回頭一看,卻是一名長方臉的年輕人,微笑着朝着自己拱手爲禮,他年紀輕輕,看袍服上彆着的標記,居然是一位大匠師。

“在下餘喜。”

“哦?”趙平面露驚喜神色,“那揚帆萬里,遊歷數十海外蠻國的,可是尊駕嗎?”餘喜的海圖和日誌副本送到學士府以後,有數不盡地異域見聞,更有些東西與西域奇書中的《天演論》中“物種進化”的描述相合,此刻見到了餘喜本人,哪有放過的道理。

“正是在下。”餘喜拱手道,心下暗暗納悶,自己回到敦煌以來一直深居簡出,這年輕人如何知道自己的經歷。

“果真是餘兄,在下趙平。”趙平壓抑住激動的心情,正待說話,忽然看到校場外走來數人,當先的正是夏王陳德,校尉盧鍾傑帶着幾個衛士跟在後面。

陳德爲兩人重新介紹過之後,問趙平道:“火藥的實驗準備好了麼?”趙平秉道:“只待主公下令就可以開始。”陳德點點頭,看了一眼旁邊的盧鍾傑和餘喜,沉聲道:“那就開始吧。”

陳德多次前來這裡觀看實驗進展,趙平和底下的匠師和學徒都習以爲常,拉開覆蓋得嚴嚴實實的帷幔,露出的是一排純用青銅鑄造的炮身,幾門銅炮口徑長短大小不一,十數名匠師檢查過炮膛之後,開始裝填藥粉和大小不一的球形炮彈。見匠師就要點火繩發炮,陳德示意餘喜捂住耳朵,只聽轟轟隆隆的數聲巨響,有的鐵彈被拋出了十幾步到幾十步遠,最遠的鐵彈被拋出了百十步遠,也有炮膛中的鐵質彈丸居然未能出膛,只見炮口冒着濃濃的黑煙。

餘喜被這驚天動地的巨響驚得目瞪口呆,盧鍾傑眼中露出嘲諷的目光,趙平面帶慚色。唯有陳德心底微微嘆了口氣,對露出期待神情的匠師們笑道:“兩個月又調製出幾種藥方,做得不錯,將這些藥方,還有,將好各種口徑和長度的炮試射實彈的數據都要仔細記錄下來,配合學士府的先生分析如何改進。”

“陛下,”回到軍械司衙署中,盧鍾傑秉道,“這銅鑄火炮靡費錢財,又極不實用,如果一定要用火器,軍中用拋石機投擲火油彈,甚是好用,江南還有毒火球,火蒺藜之類的做法,都比這銅鑄火炮實用。”趙平、餘喜兩人都是沉默,趙平雖然負責改進火藥的配方,但他和餘喜都不是好大言不慚的人,以火炮在目前的表現,在戰場上的用途,遠遠不如軍械司製造的神臂弩和連弩。

陳德看着三個部屬,緩緩道:“好像一個小孩剛剛出生,你能讓他和成年人角力嗎?現在的火炮就像是剛出生的小孩一樣,你們不知道它未來的前途是多麼的遠大。”他的語氣極爲肯定,屋內三人都不自覺地被他感染。

盧鍾傑心下暗想,“吾等不知,難道陛下你能未卜先知麼?”

陳德好似聽到了盧鍾傑的腹誹,看着他有些心虛地眼神,沉聲道:“我知道。”

他轉頭對趙平道:“發展火炮的關鍵我早已交待過,就是研製爆炸力大的火藥,吾只取爆炸力這一點,什麼毒煙、燃燒,無意中發現了就記錄下來而已,不可虛耗精力在那些方面。現在銅製炮身的強度遠遠高於火藥的爆炸力的需求,待將來火藥爆炸力提高了,再行研製如何提升炮身的強度,和怎樣的口徑和身管長度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現在研製火炮唯一的重點,就是試製爆炸力更強火藥。”頓了一頓,他和藹地笑道,“你做的是前無古人地事情,不用擔心進度緩慢。”

趙平沮喪的神情露出一絲振奮,陳德方纔讓他從軍械司的檔案中取出幾張圖紙,是匠師根據他的描述畫出的幾張海船的草圖,第一張圖的是一艘江南水師中常見的縱火船,平常拴在大船的後面,水師交戰時由敢死之士駕駛着去焚燬敵方大艦,第二張圖畫的是一艘帆船,船頭和船尾各安放了一門適才所見那種青銅鑄炮,第三章圖上畫的也是一艘帆船,卻比前面那艘高大許多,兩側的船舷之下佈滿了密密麻麻地炮窗,加起來怕不有七八十門之多。趙平心中暗暗估計,且不說那樣的鉅艦,光鑄造那配置的銅炮,就所費不菲,若按照這圖紙建造,造出來的哪裡是船,簡直是一座錢山。

“今日你們三個都在,我正好一起交代,”陳德眼神複雜地看着那圖紙道,他先指着那艘縱火船,道:“眼下水師交戰時以弓弩爲主,猛火油彈是利器但拋石機投射不準,所以焚燒敵船還多要靠將士們血肉去拼。”他又指着那第二艘船道:“總有一日,這火炮的射程會提升到遠遠超過弓弩和拋石機,射出的彈丸遠達數裡之外,便要立刻將火炮安置在舊有海船的甲板上,每逢海戰先行轟擊敵艦,再接舷殺敵,同時,”他的手指指向第三張草圖,“水師絕不可以固步自封,立即開建多層甲板,兩側開炮窗的鉅艦,此艦火力一艘可當前面那艘的數十艘。”他看着三個部屬,緩緩地用肯定的語氣道:“火炮一成,改變最大的不是陸戰,而是水戰,將來的五湖四海,就是鉅艦大炮的天下。不知我看不看得到那天,但你們都要牢牢記住今天我告訴你們的話。”

待三人從驚奇中恢復過來,陳德才問道:“餘喜,上回吾問你是否願意繼續帶領船隊出海的,你有答案了嗎?”

餘喜神色有些複雜,咬了咬牙,拱手答道:“陛下厚愛,末將願意再率領船隊出海。”盧鍾傑和趙平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暗暗佩服的眼神,他們多少了解一些遠航出海的危險和艱辛,不是每個人有過餘喜那樣的經歷之後,都還有勇氣回到海上的。

“好,”陳德點點頭,“浮海行在廣州和金陵現在有十五艘海船,你去做遠洋船隊的都督吧,鍾傑。”

“是,”盧鍾傑答道。

“浮海行開拓商路,說不得要和海外蠻國和異族船隊作戰,你去承影營挑選一些骨幹,再回江南招募一些凌波軍舊部和敢死的水手,組成一營精兵,編制軍餉都掛在承影營底下,專門保護出海的船隊。”

“遵令!”雖然要離開河西,但能夠回江南和兄長見上一面,盧鍾傑還是有些高興。

“你們三人都是吾寄予厚望的駿捷之士,吾國處於內陸,與水師難以互相呼應,不佔地利,但在天時人和這兩點尚有可爲,時不我待啊。”陳德感慨道,雖然目前夏國的發展專注於陸上,海船隊那裡卻要先落上一顆棋子,搶佔先機。

“軍中試行火器牽連很廣,輕易推行容易影響戰力,火炮更是如此,現在要嚴格保密,等將來這火炮若能打出數百步遠,”陳德又對趙平笑道,“先調一支團練軍來試驗和火炮配合的戰法吧。”他這話看似在開玩笑一眼,趙平、盧鍾傑也笑着稱是,皆以爲陳德如此安排是因爲火炮威力不夠,又很笨重,配備給各軍反而會拖累他們的戰力,不如由軍械司訓練一隊炮手,配合實力稍差、勞力充足的團練軍使用,說不定可以起到嚇唬敵人的效果。

請假條 附外篇 虎翼軍 龍牙軍 教習軍團十三章 接舷戰三十二章 兩難二十七章 取經六十五章 復仇二十四章 貳臣二十七章 謗書第三章 亂離人三十九章 驟雨四十五章 胡旋第三章 重逢三十九章 城下三十七章 頓兵四十一章 沙場三十六章 內應四十一章 沙場十三章 香餌三十一章 燒殺楔子二十七章 取經三十九章 虛實二十九章 棄子四十章 逗撓第三章 相府第二章 選擇大唐逸聞二十六章 勢爭第十九章 肘腋三十九章 城下十五章 奪門六十八章 搶城九十一章 交易第十章 私學楊家將年譜兼府州折氏遏住需求的文明宋軍在江南的屠城四十五章 封疆十九章 箭陣二十三章 國策二十章 陣鬥三十八章 忠誠三十八章 心賊古代商路的財富十七章 君臣際四十四章 伏兵三十六章 包圍七十三章 殉國第四章 競土中國歷史上的奴隸制十二章 逐檣櫓第七章 風折草第十章 嘆亡國十六章 女史邀第十章 醉後三十三章 祆火四十三章 安西九十四章 困守十六章 譁變十九章 共富貴四十三章 騎射二十六章 先生二十一章 報怨三十九章 虛實第三章 亂離人第七章 勸進第七章 心憂七十一章 迫降古代商路的財富第二章 蜀營八十四章 夜宴二十一章 籌劃二十三章 國策參考戰史:突然的打擊-閃擊奧斯陸三十七章 頓兵第四章 學徒第一章 生聚第七章 劫糧五十四章 驚聞三十八章 心賊五十九章 信仰第四章 吐渾軍九十三章 遇襲三十四章 迫和第一章 嵐州七十八章 焚城十四章 蜃樓第十章 嘆亡國宋軍在江南的屠城三十八章 遭遇二十章 爭短長第五章 射藝八十二章 問策第一章 大國十三章 風燭三十七章 盲戰十八章 癡人語三十五章 彈歌四十七章 約定第九章 敢重任六十四章 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