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抑塞天地空

bookmark

薛敬自詡自己也算是陳珩腹心了,同他交情不差,更被陳珩託以私事,兩人皆熟知彼此性情,平日間亦接觸甚繁。

可似陳珩今番這等振奮模樣,薛敬倒也的確是頭一遭見,着實不由得暗吃一驚。

便在周遭衆修大多是訝然時候,天角的那束虹光已須臾跨過重重雲海,往地面迅捷一紮,便化作無數碎芒瑩屑繽紛消去,從中顯出兩人身形來。

薛敬見那武修是個英武少年的模樣,臉上帶笑。

那人內着一身色澤碧青的上乘寶甲,外罩大赤繡金華服,滿頭烏髮隨意披灑而下,雙目若炬,深邃異常。

在他腰間還掛着一隻半拳大小的木葫蘆,便是有塞頭封住了葫蘆嘴,可一股陰幽寒氣卻還止不住在向外竄,有如冷泉泄地,叫他腳下土礫都微微覆上了一層白霜,近乎是肉眼可辨。

而另一劍修則生得墨眉星目,儀容端莊。

其人雖是給人一股生得敦厚溫和的感觸,甚是與人無害,可他身上那股犀利無儔的劍意,卻還是怎麼也難掩飾住。

在他視線相觸時,場中諸修近乎有種是迎上陳珩的怪異錯覺。

彷彿立那身對面的已並非人軀,而是一口鋒銳精瑩、殆無其比的劍器!

芒寒森森,使人不能夠小覷!

“一個走罡煞路數的武修,觀他血氣之旺,似已功成烘爐了,且品級不凡?至於另一個,這氣機倒像是個六境劍修,和真人境界相等……”

在衆修正思索間,陳珩已是大步向前,迎向了那兩人。

薛敬見陳珩與那武修似早便相識的模樣。

兩人把臂相談時候,說得都是些南域風物,叫旁人難免聽得一頭霧水。

而接下來在陳珩迎向那劍修時,兩人卻並沒有多話。

在衆修訝異視線中,兩人只相視片刻,忽地齊放聲大笑起來。

只如千里關山勞目極。

無限事,不言中!

“我謹爲諸君引薦兩位高才!”

陳珩回身對薛敬等人笑道。

“同陳兄比起,我算什麼高才?南域一別後不過一甲子,你便已站到今日這地步,我此先還自詡功行迅快,想着到時候見面要嚇你一嚇,今番看來,倒是袁某想得多了。”

陳珩話音落後,薛敬等人便見那武修隨意擺一擺手,豪邁大笑一聲,聲似龍吟。

爾後他面朝向玉宸陣營衆修,主動拱手見禮,客氣道:

“在下袁揚聖,乃是牯劫天夔御府真傳弟子,見過諸位仙門高真!”

那劍修聞言一笑,同樣打了個道稽,神情一正,道:

“貧道許稚,師承月庵聖母,現忝爲三世天錄政執事,在此稽首了!”

……

……

戚方國大殿內畫燭高燒,管絃嘹亮。

在一片樂聲當中,一輪皎潔圓月已是悄移至了天中。

頭頂月色騰輝,銀波匝匝,襯得天地間霜白一片,微風徐動,遠處的銅馱江也似是水天一色。

而酒過數巡之後,一番相談下來,陳珩也算是知曉了這兩人的如今境況。

當日浮玉泊一別後,袁揚聖便以一顆飛祿果遁去了東彌州西域的九危山,打探一味名爲“瓊胎陽罡”的天罡氣訊息。

武道天眼,是武道至強的一門手段。

此爲一類天生神異,非僅可破世間一切妄,更有天授神通,很是不凡!

正是因爲天眼緣故,浮玉泊那時候的袁揚聖早在陳珩暗中提點他之前,便已敏銳察覺到懷悟洞主的種種不妥,進而從容脫身。

而有武道天眼這類至強手段傍身,當時的袁揚聖雖僅是個武道小修,但也未被橫行於東彌西域的魔道修士煉成鐵皮殭屍或肉身傀儡等等。

一番波折後,竟終是讓他登上了九危山,取了“瓊胎陽罡”在手。

之後袁揚聖便一直在九危山深處結廬而居,開始凝煞煉罡,打磨血氣,並不過問什麼世事。

直至陳嬰因得了無生劍派的根本法決,請來元磁金光球引動地膜,驚動了無生劍派的那兩樁仙寶,袁揚聖的那苦心潛修才被迫一止。

陳嬰在最後進入鬱羅仙府時,曾與陳潤子達成過協定,要將陳宣武、袁揚聖等送出天外。

因此緣故,袁揚聖自然也是從九危山被尋出,隨着陳宣武一併離了胥都天,被陳潤子親自接引到了鬱羅仙府內。

時至今日,陳珩知曉袁揚聖的大兄便是陳宣武,正是這位棄玄從武的人物將袁揚聖從乞兒堆救出,又傳授了他罡煞武道。

而在來到鬱羅仙府後,又因陳潤子、陳元吉出力。

雖並非是自幼入門的底細,但陳宣武與袁揚聖也是順利拜入了牯劫天的夔御府,成了這方大派的弟子。

其中袁揚聖又因武道天眼之故,更極得夔御府重視!

在功成烘爐,又立下過幾樁大功後,如今的袁揚聖已是夔御府的真傳弟子,更被夔御掌門代師收徒,算是入了一位武道尊者的門下,可謂風光無限,前途大好!

而至於許稚。

聽他言語,陳珩知曉這位故交當初的確是被人騙下了地淵,遭逢險情。

所幸是天數機變,又恰巧是在地淵這等地界,他才遇見了蟄眠地淵深處的無生寶鑑。

由此得悉了自家身世,又被無生寶鑑教導修行。

而除去心障了後,無生寶鑑便也向尸解仙元岱和夥伴無形劍請辭,帶着許稚去往了三世天,投靠月庵聖母。

三世天雖非十六大天之一,可月庵聖母卻是享譽陽世衆天的仙道巨擘,更兼這位大神通者曾與赤龍許家的末代大執御許元化關係匪淺。

在無生寶鑑苦苦懇請,拿出幾門劍派底蘊爲禮,也或是心下到底還念及幾絲舊情。

一番考量後,月庵聖母也終是將許稚這個赤龍許家的血裔收入門下,給了許稚三世天錄政執事的職司,叫他從此可以堂堂正正行走在三世天當中。

至於這其中究竟是付出何等大代價。

莫說許稚自己知之不詳,便連無生寶鑑,亦恐怕是如霧中觀花般。

……

此時大殿宴上,袁揚聖對着蔡慶、董渠等人的勸酒,擺出一副來者不拒姿態。

無論何人舉樽,他都一飲而盡,而在喝得興起時,袁揚聖還拿出幾壇夔御府獨家秘製的寶漿。

在袁揚聖揭了木塞後,酒氣洶然擴出,近旁的蔡慶心覺有異,當即就有些色變,連薛敬、楊克貞亦側目看來。

“袁某這一脈自上到下,無不好些杯中俗物,此是師尊早年所釀,我在出門遊歷前特來從掌門師兄府中竊了些過來,請,請!”

袁揚聖大剌剌用袖抹一抹嘴,舉壇大笑。

蔡慶聞言麪皮發苦,可他方纔勸酒最勤,眼下自不好推辭。

在被灌到齜牙咧嘴,袁揚聖纔將這老兒放開,又拿壇走向另一人。

“怎會烈到如此?”

蔡慶暗暗咂舌。

而在酒罈在席間傳過一輪後,袁揚聖視線四下巡覽一遭,望向陳珩,忽拍掌感慨道:

“陳兄,你我在浮玉泊相識那會,袁某着實是不知我那大兄竟與你是真正的血脈兄弟,大兄所言的那個大敵,竟也是你日後的寇仇……

如今回頭再看,倒也着實是造化弄人?”

陳珩聞言沉吟片刻,在對袁揚聖敬了一敬後,他放下酒樽,奇道:

“不知袁兄與許師兄是如何相識的?”

這兩位一個是夔御府的堂堂真傳,走得是罡煞武道路數。

另一個則爲赤龍許家末裔,拜入了月庵聖母門下,如今是三世天的劍種。

陳珩與他們雖是南域時結下的情誼,不過兩人出身卻大不相同。

且不比三世相鄰於真武,牯劫同三世這兩方天宇亦相距了無垠虛空,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

可偏偏這兩位故交今番又是聯袂而至,這倒叫陳珩不由好奇。

“聽聞三世天內盛產‘金源客’,這是一味難得武道大藥,我正巧在修行一門武法,甚需此物,索性無事,便也到三世天來遊玩了。”

袁揚聖將手一攤:

“至於袁某是如何同許兄相識的,那就同結交陳兄你一般了,大家都是一個路數。”

“不打不相識?”陳珩一笑。

當初他和袁揚聖也是在“懷悟洞”中鬥了一場,這才結下來了交情。

袁揚聖的天資自不必多言,僅憑那雙武道天眼,便註定了他若不中道夭折,將來必會名動天下!

而許稚先前雖說劍招厲害,在過完十六歲生辰的三月後便修成“十步一殺”,是險些能夠拜入中乙劍派的奇才。

可他終是在那場變故後困頓於心障,功行再未有什麼長進。

不過許稚在來到三世天后竟是脫胎換骨,不僅可和袁揚聖交鋒,且如今觀其氣機,竟也同樣是修成了劍道六境!

這令陳珩在訝然之外,更是難言欣喜。

許稚一笑,對陳珩道:

“在同袁兄打過那一場不久,我偶然聽得師弟名字,知曉了師弟眼下正在同真武崔鉅相鬥,那時我着實是不勝暢快!

所幸三世天中的那座玄水觀便位屬真武道脈,此事並不難求證,在探得真實後,我便同袁兄告辭,不料言談中卻意外知曉袁兄亦與師弟相熟……

師弟你說,這可不是巧了?”

袁揚聖聞言不由大笑,心下卻隱隱又有了些明悟。

其實他來三世天除了尋藥外,也還因陳潤子、陳元吉在數年前的一番隱晦提點。

那兩位曾言說他將來若是去往三世天遊歷,便可爲仙府衆修在日後併力除去陳玉樞時,又添一臂助。

起初袁楊聖或不解其意,直至與許稚不打不相識,不久前又是得悉許稚與陳珩交情甚篤。

饒袁楊聖再如何懶得細究那些彎彎繞繞,也是摸索出了些蹊蹺來……

他同許稚在採藥時的衝突,恐怕便是那位無生童子的有意安排。

而鬱羅仙府的那兩位,亦應與無生童子在暗中達成了某類盟契。

時至今日。

縱許稚此先是被蒙在鼓中,眼下亦應有此等明悟了。

“天機占驗,這是那無生童子的根底所在,同樣也是仙府兩位前輩的所長之處……這玩意雖是有趣,但我怎就是學不進去?賊老天,七拐八折的,還是袁某這拳頭更利索!”

袁楊聖腹誹:

“不過無生童子和仙府是怎書信聯絡一處的?莫不是要追溯到陳嬰那賊鳥震動地膜,呼出無生劍派根本法決那時?”

“師兄。”

www. тт kΛn. c o

便在袁揚聖默默梳理腦中蕪雜思緒之時,此刻陳珩看向許稚,面容一肅,深深一禮謝下。

在他站穩腳跟了之後,也是暗中打探過許稚訊息。

如他曾託薛敬替自己處置過幾樁私事,許稚的音訊便是那其中之一。

可在血魔法山寂之亂過後,南域近乎是千里赤地,人無煙爨,玄真派和數家小宗都近乎落得了個滿門覆亡結局,周遭諸派直至現在都還未緩過勁來。

在這等境況下,自然是難訪到什麼音訊。

不過因爲登位真傳,受了周行殿執事一職。

在權位大爲擢升時,道錄殿深藏不顯的一些隱秘亦紛紛對他解開封限,不再有什麼隱瞞。

觀經途中,陳珩便是在幾本古冊中看得了“無生劍派”這名字,知曉了這劍派共有七位執御,其中又以赤龍許家最爲貴勝。

“無形埒劍洞”便是赤龍許家奮十二之烈,自衆妙之中艱難帶出的至寶,連道廷太子長明在觀摩過後,都是讚歎!

而平素在通烜壇下垂聽教益時,陳珩亦請教過赤龍許家的事蹟。

數者相加,再聯想許稚曾送過他一本《小赤龍劍經》,以及劍洞是在他離開了地淵之後,莫名便落入了他的眉心紫府當中,毫無預兆。

那時陳珩心中便隱隱有了一個大膽猜測,只是未得實證,不好篤定。

而如今總算是見得了許稚這位故交當面。

陳珩那懷揣已久的猜想,也終是有了一個答案……

“何須如此?何須如此!”

見陳珩這般鄭重行禮,許稚亦是看出來幾分端倪。

他知曉陳珩此刻非僅是謝他迢迢來援,更是謝他當年的相贈劍洞之恩!

“師弟並非許家血裔,不得‘四侯之門’正位進入劍洞,難以自行選定劍洞位置,此事我苦思良久,亦尋不出什麼解法……因此劍洞雖是樁寶貝,可在師弟身上的效用卻是要大打折扣了,着實當不得師弟如此稱謝!”

許稚慌亂傳音一句,忙伸手去扶。

見扶不動,他一急,又道:

“你我是在玄真派那時的交情,不必多說,我還知在地淵時候,師弟更特意前往鬼窟尋過我。

你若再這般多禮,那可太過生分,爲兄便回三世天了!”

陳珩深深看他一眼,同樣傳音一句,誠懇道:

“如此師弟便也不多客套了……無生劍派之事,師兄若有吩咐,師弟自不敢惜力!”

許稚聞言一怔,臉上透出複雜的神情。

他猶豫再三,卻也未多言什麼,只是輕輕一拍陳珩肩頭。

重新落座後,雖是已清楚許稚、袁揚聖兩人來意,但陳珩也將如今葛陸的境況道了個清楚,其中更提到陸審和他親手佈下的那座闡星分垣陣。

袁揚聖擺一擺手,不多在意:

“陳兄,且放心罷,都說合力成繩,我等一併相議籌劃,那破陣縱再厲害,也不足爲懼!

至於那少康山的陸審若是先壞了規矩,膽敢真槍實刀上來殺一場,那更最好不過!”

袁揚聖一捏拳頭,骨節發出喀喀爆響,好似金鐵交鳴。

他一咧嘴,興奮道:

“我倒是好奇,陸審與那崔鉅究竟是有多大能耐?我這雙拳頭,可能砸爛他們的神通?”

許稚雖未開口,但目中同樣射出一股銳利之意,興致不小。

不多時待得宴席結束,衆修紛紛散去,袁揚聖忽對陳珩使了個眼色。

蔡慶本還想同陳珩說說他那頭彩蜥之事,看是否有良法可解,但瞥得這幕,他便很快識趣告辭。

少頃功夫,偌大殿中便只剩陳珩、許稚、袁揚聖三人,頗有些空空蕩蕩。

袁揚聖也不多賣什麼關子,開門見山道:

“陳兄應也知曉我同鬱羅仙府幹系不淺了,實話說來,我在夔御府裡未得勢前幾番遇得宵小尋釁,都是多虧那枚仙府符詔,才未吃上什麼大虧。”

“鬱羅仙府……”

陳珩沉思了一會。

鬱羅仙府是陳潤子、陳元吉兩兄弟曾得來的一樁古仙造化。

如今仙府遊蕩宇外,已是成爲一衆陳玉樞血脈後裔的避禍之所。

至於那仙府符詔,則是陳潤子、陳元吉兩人耗費大法力,特意打造出的寶貝。

其不僅可叫一衆血親將神意隔空投放到鬱羅仙府內,更有護身、殺敵、破禁等等妙用,很是不凡!

在拜入了通烜門下後,陳珩也曾聽自家師尊說起過。

早在地淵金鼓洞那時候,是陳元吉親自攜了廓虛寶船穿過罡氣層,欲將他同陳宣武、袁揚聖一併帶離胥都天,只是被通烜勸阻,他陳珩才留在了玉宸,並未去往仙府中修行。

此間情誼絕然不小,若非陳珩被通烜選中,說是活命之恩亦絲毫不爲過。

不過陳珩在玉宸門中得勢後,鬱羅仙府卻未同他通過絲毫音訊,並不聞不問。

眼下陳珩莫說向陳元吉、陳潤子當面稱謝了。

在晉位真傳後,他雖從通烜手中得來了本屬自己的那枚仙府符詔,此寶更卻好似失了靈性,無論如何催發,都無反應響起。

“陳兄手中那符詔,如今怕是也難啓用了罷?”

袁揚聖看他一眼,自袖中緩緩拿出一枚形質呈環狀的玉玦,小巧剔透。

不過同陳珩的那枚一般,袁揚聖手中這物此時亦然光華黯淡,似失了所有神異一般。

“這是?”陳珩皺眉。

“實不相瞞,自我成爲夔御府的真傳後,這物便無用了,玄妙盡失,去問宣武大兄,大兄也只說這應是仙府的那兩位前輩特意所爲。

意思是我既已成道,便不應再同仙府牽扯過多,以免惹來因果上身……

而聽大兄所言,黃庭派道子陳涓成道後,他那符詔本也被仙府那兩位封禁,但這位之後似又同仙府扯上不小干係,兩位前輩無奈,只得又抹了封禁去。”袁揚聖意味深長開口,聲音沉沉傳來。

陳珩、陳涓、袁揚聖……

陳珩心下思忖,一時沉吟無語。

他與陳涓是血親一脈,而袁揚聖雖非陳玉樞血裔,但卻與鬱羅仙府牽扯極深。

正是因陳潤子、陳元吉出力,袁揚聖才能來到牯劫天,拜入夔御府這方武道大宗。

而歸根結底,若論起相同之處來。

他們三人與鬱羅仙府或多或少都有些牽扯,且天資奇出,皆算是宇內的奇才。

若說陳潤子、陳元吉先前贈出符詔,本意是欲使衆人在忽微之時可以有一臂助。

那對於成道得勢者。

陳潤子、陳元吉卻偏又將符詔封禁,向他們閉了仙府門戶。

此中的心思……

“我有一問,聽聞鬱羅仙府乃是鬱羅仙人在坐化前特意打造的奇寶,而這位大仙與空空道人一般,都是出自劫仙老祖門下。”

這時陳珩忽出聲問道:

“而陳潤子、陳元吉兩位兄長與空空道人糾葛卻不小,兩位兄長對空空道人更敬以半師之禮。

恐怕也正因此故,當初才能借來那隻廓虛寶船,只是既然如此,那又爲何……”

陳珩話雖未說完,但袁揚聖也是明白他的未盡之意,撓一撓頭,猶豫道:

“此事來頭極大,不僅大兄不肯對我細說,連我去問掌門師兄,掌門師兄亦是擺手,說我如今修爲淺薄,過早知曉這等事情,並無益處。

陳兄是知曉空空道人,但恐怕即便是貴師,亦未過多向陳兄提及這位罷?”

陳珩點一點頭,示意袁揚聖所言無錯。

一旁許稚沉吟片刻,忽眉頭一皺,謹慎道:

“空空道人,我曾聽無生老祖說起過這位……老祖稱這位是邪道的巨擘,旁門的宗師,似這等人物,已是偉力大到無可估量了。

旁人若是口頌他的姓名或道號,便是遠隔漭蕩太虛,那位也會心生感應!

我雖不明此中的始末,但想來兩位的尊長不願向兩位揭明那些根源內情,大抵是因爲此故了。”

袁揚聖一嘆,道:

“應是如此了!”

空空道人雖是劫仙座下弟子,鼎鼎大名,但關於這位的道號世人卻是知之不詳。

至於真名,則更是隱晦。

而因空空道人在佔了兜御天后便自號爲“空空道人”,爲免這位有所感應,衆修在稱呼他時,便多是以“空空道人”或“兜御天尊”來作替代。

以“空空道人”來稱呼,雖不至於引來空空道人的側目。

但若是過多探尋這位生平,挖掘這位的底細,難保交感相應之下,會惹動空空道人注意。

此時袁楊聖看向陳珩,鄭重其事道:

“符詔之事怕是同空空道人相干了,雖不知仙府兩位前輩是如何打算,我等師長此刻亦不願過多相告,但以陳兄和袁某的這點道行,便是知曉了,也無多用。

袁某之所以說起符詔之事,乃是在同大兄傳訊音時,仙府兩位前輩託大兄之口,特意要袁某轉交給陳兄一物。”

這話說完,袁揚聖嘴脣翕動,將一篇不過百字的古怪法決悄然傳入陳珩耳中。

“以防不測!”

袁揚聖小聲傳音。

陳珩心中不由一動,也不知是想到什麼,神色忽凝重不少。

而就在陳珩沉吟之際,袁揚聖看向殿外。

他腦中依次轉過幾個念頭,最後還是挑一挑眉,將肩一聳。

方纔在進入這片地陸之前,他以武道天眼遍觀十方虛空,隱約看得一道金紫貴氣似盤亙宇外,聚而不散。

但再看時候,那氣似覺察到什麼異樣,悄然隱了身形。

饒袁揚聖如何再催動武道天眼,原處也只是一片空空蕩蕩……

“這地陸,倒還真是有些意思。”

袁揚聖收回視線,暗道一聲。

……

……

翌日,北屏山。

一座典雅園林中,陸審正與韓印覺在松下弈棋,忽聞刺耳一聲大響,一聲過後,又好似爆竹一般連綿不絕,響徹雲穹。

側目看去時候,只見無數山石沖天而起,草木倒伏,景象狼藉,霧煙洶洶擴開。

再細一看,數杆陣旗不知何故竟被生生震爛,連帶着陣旗所在的幾處峰巖亦四分五裂,驚起一大片飛鳥撲翅,在半空中叫喚不已!

“咦,這兩人倒是有些門道在身,不過想破我陣,哪有那容易?”

陸審大笑一聲,隨手將棋子遠遠拋開。

他好整以暇起身,對有些錯愕的韓印覺點一點頭,淡淡道:

“走罷,韓兄,隨我一併試試那兩個宇外修士!”

第88章 武道天眼第312章 法會前夕第86章 面首人選第277章 柔玄府第424章 凕泉考焚之獄第380章 五色神光第439章 殺氣流侵斗柄橫第257章 神通天授第82章 武夫第283章 符詔第256章 黃龍膽第88章 武道天眼第127章 倒!倒!倒!第225章 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第10章 蜻蛉遊天地,與世本無患第178章 人生一死渾閒事第185章 海底洪波駕法船第141章 密山喬氏第139章 觀經第92章 大夢臨覺最是長第67章 玄真派來人第73章 滿門孝悌第288章 功成第335章 宇宙雷池第424章 凕泉考焚之獄第200章 南明離火第331章 忽然簸撼霧埃生第335章 宇宙雷池第80章 鬥籙 掐算第304章 各顯神通第201章 四院之冠冕第371章 巨城第59章 大道蝗蟲第383章 到訪推書《我是陰間地下主》第149章 以天下爲之籠第11章 下山第88章 武道天眼第318章 施恩第266章 太常龍廷,天地關門第334章 大德祖師推書《我是陰間地下主》第196章 只爭朝夕第298章 三五妙靈丹第135章 虎狼相殺,必傷狐獾第166章 答案第265章 眼空瑤海一萬里第198章 姜道憐第221章 第四十三張 唯我能證我第155章 一劍斬得愁根斷第390章 西素州第220章 恩仇第270章 玄闕芝第252章 和滿子第400章 入園第82章 武夫第206章 鬥法勝第71章 上架感言第442章 千里自同風第146章 遠行第77章 贈物第385章 陳裕第355章 隅陽國第247章 劍氣穿雲第318章 施恩第38章 寒斗真炁第160章 婚約第286章 珍材第404章 相爭第335章 宇宙雷池第407章 何時攜劍就說法,諸天雲立羣龍聽第55章 鬥劍第255章 探幽第251章 水火井第26章 玄門八派,魔道六宗第431章 千里雷霆震鼓鼙第417章 靈肉之說,失道之禍第246章 倏爾霜刃揮第433章 劍心通明第410章 刀圭餌了丹書降,跳出塵籠上九天!第6章 得胎息第255章 探幽第29章 地闕金章第354章 風波第8章 禍福如何第222章 虛空大羅法第425章 丹心寸意第71章 上架感言第242章 紫府第241章 異種第234章 時運第225章 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第198章 姜道憐第301章 顏熙第256章 黃龍膽第271章 人若不爲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天第210章 東海第285章 人情第288章 功成第191章 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