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師出有名

晉陽城內,高順一日便接待了兩個特殊的客人,一人正是朝廷使者段訓,另一人卻是劉虞故吏尾敦,兩人一前一後從代郡到雁‘門’,來至晉陽!

段訓一行十幾人,風塵僕僕,雖然是朝廷派出來的使者,卻毫無皇家的氣度,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哪裡還有一絲威風可言?不過是被宮中硬‘性’指派出來行事的,對於關東諸侯,朝廷聖旨也不過是一份公文罷了,有利的便遵從辦理,不利的便敷衍了事,這份苦差誰也不相干,段訓無權無勢,被指派了這份差事!

他這次出使可謂危險重重,先是在經過河內和冀州時遇到了黑山軍動‘亂’,連日來戰戰兢兢,幸好袁紹動作夠快,纔算安然通過,卻不想等他趕到幽州時,劉虞已經被公孫瓚軟禁!

面對一聲煞氣的公孫瓚,段訓不得不聽他之言,分封官職,想不到的是公孫瓚變本加厲,誣陷劉虞篡位之名,借他之手斬殺了劉虞,並要帶着劉虞的人頭返回長安回命!

生怕冀州一路還有賊軍餘孽,段訓不得不繞道幷州,一路之上見到幷州境內民安居順,官民相樂,差點讓段訓以爲自己走到了另一個世界,雖然幷州比不上長安的富麗堂皇,也沒有高大的城池,但這些百姓的安穩和泰然讓段訓感慨了一路!

早就聽聞高順治州有方,幷州更是被人形容爲人間天堂,比荊州、徐州等地也絲毫不差,段訓也只是聽聽罷了,但從來都沒信過,幷州乃是苦寒之地,雖然有高順鎮守,少有戰事,但無論如何也無法和荊州等地相比的,今日一見,卻讓段訓瞠目結舌!

若非還有皇命在身,段訓也想留在幷州不走了,這纔是他所期盼的生活之地,沒有戰‘亂’、沒有爭鬥、沒有流血、沒有流離失散,若天下皆能如此,便是太平盛世!

一路之上段訓和隨從東張西望,走走停停,一切都是如此和諧舒暢,令其幾乎忘卻身擔要職,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他們身後,一直都有數人暗中跟隨,從范陽直到晉陽!

此時的尾敦正跪倒在高順面前,泣不成聲,劉虞愛民如子,對待屬下之人也十分恩厚,劉虞死後,幽州百姓痛哭流涕,尾敦本是難民,若非劉虞相救,早就餓死道旁,劉虞對他有再造之恩!

聽說劉虞首級被段訓帶往長安,尾敦暗中召集幾名死士,尾隨段訓,準備等候時機奪回首級,將劉虞全屍安葬,他尾隨段訓一行進入幷州,見幷州治安嚴謹,未敢下首,到了晉陽,便徑直來找高順,想讓高順爲劉虞報仇!

“劉大人乃漢室宗親,勤政愛民,今遭此大難,首級之事,我自會向段公公言明,想必他也會給我這個面子!”高順聽罷尾敦的哭訴,令其起身:“至於興兵之事,關乎二州百姓,我等皆爲漢室臣子,‘私’自攻伐,有叛逆之罪,還得從長計議!”

尾敦急道:“高大人,那公孫瓚忤逆犯上,攻打劉大人在先,早已成爲逆賊,大人順天討之,乃是匡扶大義,請將軍做主啊!”

高順安撫尾敦一陣,言道:“此事吾自有安排,你且先去休息吧!”

尾敦也知道這事不能草率,一番發泄,冷靜之後也是暗道僥倖,他本來就來的魯莽,高順沒有責怪他,能夠答應他討回人頭已經是萬幸了,帶着忐忑之心先退下了!

“二位以爲是否該出兵?”尾敦走後,高順問坐在一旁的荀彧和郭嘉!

荀彧言道:“劉虞在幽州以恩厚得衆心,百姓傳唱讚頌其功,今被公孫瓚脅迫所殺,將士百姓無不痛恨,主公若興兵以大義逃至,定有其舊部率衆相應,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幽州唾手可得,不可錯失良機也!”

郭嘉的回答則更直接:“師出有名,機不可失!”

劉虞在幽州十幾年,頗有威信,雖然打仗不行,之前被鮮卑殘軍攻打,幸得劉備三兄弟相助,今又被公孫瓚攻襲,身首異處,攻打公孫瓚時的軍令,更是爲天下人所笑!

但劉虞政績斐然,他追求寬政,勸導百姓種田,開通上谷胡市,發展漁陽鹽鐵,百姓安樂,人口極多,這都是高順當年羨慕並效仿的,如今送到手邊高順哪有拒絕的道理?

劉虞是漢室宗親,又是公孫瓚的長官,如今卻被公孫瓚所殺,又遭誣陷,晚節不保,連高順都覺得有些可惜,聽了荀彧、郭嘉二人之言,高順再無猶豫,但他還需要再加一把火!

段訓對公孫瓚可謂恨之入骨,被他威脅喝罵不說,差一點就死在公孫瓚的刀下,但他也不得不殺了劉虞,成爲幽州百姓唾罵的對象,一路之上被人指指點點,脊樑骨差點都被戳斷了,而劉虞的勤政愛民,段訓也是親眼所見,對公孫瓚的飛揚跋扈便更加不恥!

當他聽到高順所言之時,兩人一拍即合,當下便將劉虞的人頭‘交’給了尾敦,說實話帶着這麼個東西趕路,他心裡也慎得慌,更何況秋日燥熱,早已有點腐爛,木匣之中不時有臭氣冒出,令人作嘔!

數日之後,段訓在晉陽道出了一段秘辛,天下震怒,公孫瓚忤逆犯上,不聽劉虞之言魚‘肉’百姓,劉虞出兵征討卻用詭計取勝,並挾持其治理州事!

隨後又不顧朝廷指令,自封官爵,指使人殺害劉虞,並威脅段訓以朝廷之命掩蓋,做出此等人神共憤之事,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這個重磅消息在高順的刻意安排之下如風一般吹向各地,最高興的莫過於袁紹,公孫瓚不僅身敗名裂,他的官爵自然也就無效,雖然只是一個虛名,但也讓袁紹十分不爽,如今可算去了一塊心病了!

幽州的公孫瓚正趾高氣昂,準備重新調整兵力與袁紹一戰,突然間得到段訓散發傳言之事,正在訓練的他長劍掉於地上,半晌不語,突然仰天大吼道:“段訓閹賊,某不殺爾,誓不爲人!”

校場士兵面面相覷,不知發生了何事,再看公孫瓚時,氣急攻心,口吐鮮血,噗通一聲,倒於教臺之上!

第65章 善有善報第319章 謀劃大局第133章 螳螂捕蟬第484章 官兵動態第674章 願者上鉤第317章 馬上絕技第320章 逃出樊籠第377章 拉風主將第385章 如此部下第432章 百廢待興第580章 吳下阿蒙第170章 殺出重圍第354章 機關算盡第519章 得此失彼第504章 諸葛設謀第62章 當朝三公第393章 誰是肥羊第698章 打不還手第393章 誰是肥羊第435章 鄴城文試第723章 虎士出動第233章 龍城月讀第539章 倭寇動向第659章 江陵調兵第421章 周郎妙計第282章 兵發易水第218章 一反常態第525章 後院觀火第377章 拉風主將第658章 陣前較量第560章 英雄情懷第682章 東門祭奠第394章 龍困淺灘第43章 厚積薄發第318章 冀州消息第137章 狗頭軍師第59章 賣個人情第318章 冀州消息第721章 後顧之憂第476章 組建水軍第43章 厚積薄發第70章 追兵來襲第202章 東門斬將第326章 陣前相交第671章 直衝中軍第409章 統一河北第9章 公平交易第673章 郭嘉之名第28章 忠義之士第490章 如此使者第531章 落腳之地第626章 力戰吳軍第298章 大俠童淵第201章 一戰立威第293章 殺賊立威第163章 悲涼人生第249章 過關斬將第653章 裡應外合第275章 郭圖獻計第342章 清除隱患第139章 事與願違第559章 征服烏桓第180章 北地槍王第467章 前功盡棄第714章 曲阿之變第715章 立功心切第639章 東吳備戰第250章 脫離虎口第215章 再戰呂布第87章 擂臺比武第580章 吳下阿蒙第304章 安身之所第397章 雪中送炭第648章 謀算荊州第304章 安身之所第402章 可造之材第450章 先鋒之許第671章 直衝中軍第39章 汗血寶馬第197章 大受打擊第595章 截斷後路第173章 突然襲擊第240章 一言不合第553章 張鬆獻第52章 一方諸侯第214章 離間之計第210章 真假難辨第604章 夜襲房陵第365章 入主天水第339章 不爲搬兵第189章 毒士賈詡第591章 鳳雛設謀第173章 突然襲擊第94章 揚馬立威第554章 兵出塞外第418章 老當益壯第488章 引火燒身第145章 盛世大典第530章 幸運之主第583章 一人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