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如果是真的做出悖德悖禮之事,那他的果報、報應也會很慘。《三國演義》裡有一位大將呂布,驍勇能敵萬軍,是一位難得的將才。但是此人的品德不行,不忠不孝,反反覆覆,他先投奔了董卓,認董卓爲義父,這是父子的關係。而呂布對董卓沒有行愛敬之道,當然,這也是董卓沒有德行,不能感召一個好的義子,而感召來了忘恩負義之人。所以他們有利可圖時在一起,無利可圖了,就成爲仇人。他們的這種品德,王允清楚地看在眼裡,覺得有機可乘。如果一個人德行有虧欠,就自然會招感災殃。王允把他收來的義女貂蟬,用美人計來挑撥離間,使董卓和呂布爲了爭奪貂嬋,成爲仇人。結果呂布最後親手把他的義父董卓給殺死了,而呂布自己也沒有好下場,後來被曹操捉拿、賜死。所以,不能愛敬父母,他就不可能會愛敬他人,他得到的果報也是被天下人所憎恨,下場也就是死路一條。
一個人能不能夠得到好報、得到善終、得到吉祥,德行是最關鍵的,而不在於他的才華。呂布是難得的將才,劉關張三兄弟都打不過他,足見他的驍勇。但是隻有才,而沒有德,天地也不能容他了,這叫“凶德”,損了自己的德性,結果也就身敗名裂了。因此,“君子不貴”,聖人必定不會這樣做,也不與這類人爲伍。
十六、君子六事不悖禮法
ωωω тTk án ¢O 經文:【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做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
“不然”,就是“不悖德禮也”,言君子謹守六事,不會違背道德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