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

經文:【爲下不亂。】

唐玄宗註解“當恭謹以奉上也”,爲下者是居在下位的人,是臣子屬下。比如臣民,對諸侯而言他是臣子,對於卿大夫來講他是家臣。大家族的僕人、傭人,企業的員工,這些都屬於在下位的人。

◎諸葛孔明一生恭謹

在下位關鍵是不亂,不亂是不能夠有叛逆的這些念頭,更不可以有這些事情。要恭謹,恭就是恭敬,謹是謹慎,來侍奉自己的長上。三國時代諸葛亮,一生奉行恭謹二字。每做一件事情都是三思而後行,他帶兵打仗非常謹慎,推行政策也是很謹慎。因爲稍不謹慎就可能會惹來災禍,所以諸葛亮這一生沒有什麼疏漏。古人有讚揚說:“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一生做到以恭謹之心來侍奉自己的國君,精忠報國,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這是古代聖人君子的情懷、品德。“不亂”不僅是我們行爲辦事,待人要恭謹,實際上恭謹之心是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僅是對自己的長上,凡是做事情粗心大意、不恭敬、不謹慎,或者說是常常丟三落四,行爲放逸懶散,這種種的缺點,都屬於亂。亂是什麼?不正常。不正常的言行,這也是對父母的不孝,因爲事親者他是不亂的,一切都是恭謹的。古德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人真正有一分誠敬之心,他就能夠獲得一分的福分,用這種福分來孝親侍親,這是屬於盡孝。

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36章 生全歸全 不毀有終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33章 聖治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69章 諸侯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87章 士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192章 廣至德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228章 喪親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47章 天子第116章 三才(2)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36章 生全歸全 不毀有終第61章 愛敬己親 推及天下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221章 祭祀祖先 鬼神感應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90章 忠於職分 天地護佑第2章 本經概要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115章 三才(1)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