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禮樂上行下化敬寡悅衆謙恭要道
經文: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衆,此之謂要道也。”】
邢昺《正義》簡述章旨
邢昺《正義》曰:“前章明不孝之惡,罪之大者,及要君、非聖人,此乃禮教不容。廣宣要道以教化之,則能變而爲善也。”
這是講本章宗旨,承前啓後,前面五刑章所說的是不孝之惡,這是最大的罪,“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而且講到要君,即要挾領導、批判聖人、聖賢,這都是禮教之所不容,不符合聖賢教誨的。現在要反過來,“廣宣要道以教化之”,即應該大力的宣揚聖賢之道、宣揚孝道。“廣”是廣泛,“宣”是宣揚,“要道”就是孝道,就是倫理道德的教育。用孝道這個至德要道,來教化大衆,使大衆能夠善者更善,不善者轉惡爲善,這是廣要道章所講的宗旨。
所以“廣要道”,“廣”就是廣泛的、詳細的來說明。因爲本經的首章,開宗明義章就提到了這是至德要道,但只是提了一個名相,沒有詳細的說明。《正義》的“首章略雲至德、要道之事,而未詳悉”,這是說第一章開宗明義,只是簡單提到了孝道是至德要道,但是沒有詳細的講解,所以“於此申而演之,皆雲廣也”。在第十二章就是詳細演述、說明,所以用“廣”字,廣要道章。下面一章是廣至德章,再下面一章是廣揚名章,這也是第一章提到的揚名顯親,都是詳細說明。
“故以名章,次五刑之後”,這是講爲什麼這一章放在五刑章之後,因爲首章特別說到至德,然後是要道,把至德放在要道之前來講,表示至德先於要道,而第十二章是廣要道章,第十三章纔是廣至德章,爲什麼反過來開解,先講要道再講至德?“謂要道施化,化行而後德彰”,要道就是要用這種聖賢的教育來進行施化。“施”是佈施、推廣,“化”是教化。那麼“化行”,大衆因爲接受了聖賢的教育,轉化了,而後性德才能彰顯,所以至德放在要道之後。“亦明道德相成,所以互爲先後也”。要道和至德相輔相成,也可以互爲先後,在第一章,至德在前,要道在後;此地要詳細說明時,就把要道放在前面,至德放在後面。
依循古論解析章句
一、教民孝悌親愛禮順
經文:【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
唐玄宗《御注》:“言教人親愛禮順,無加於孝悌也。”簡單、直接。“子曰”就是孔子說的,這部經從頭到尾都是孔子的敘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我們現在構建和諧社會,希望百姓都能夠相親相愛、團結互助、和睦共處,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孝道。“教民禮順”,要教導大衆能夠知禮、和順,“莫善於悌”,最好的教學就是教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