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

bookmark

曾參以孝著稱,對父母可謂純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想把曾參趕快喚回,於是就咬自己的手指,十指連心,母親指痛,山上曾參忽覺心痛,擔心母親有事,趕緊回家,才知有客來訪。曾參純孝至極,纔跟母親有此感應。

這種感應勝過手機,手機還要有電磁信號,深山裡面,電磁信號不靈,而且還有輻射,有副作用。古人完全是用真誠之心來感應。

曾子大孝,纔有純孝的感應。因此孔老夫子講《孝經》,當然要對他來講。所以,這是假借曾子作爲對象,用問答的方式來陳說孝道。

夫子講自己的字號,說“仲尼居”,夫子自己寫文章,寫“仲尼居”。曾參,“參”是名字。古人對男子尊重就用“子”,老師對學生也是很尊重的,他用“曾子”,不用曾參,所以用“曾子侍”。曾子是夫子的傳人,學識也非常的淵博,他每天都用反省的功夫,所謂“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跟人家一起共事有沒有忠誠,跟朋友在一起交往有沒有講信用,老師的教誨有沒有真正去落實,“習”就是落實。“吾日三省”最後成就聖賢,所以後人把他尊爲宗聖,尤其在孝道方面,他是夫子的傳人。夫子對曾子講《孝經》,是因爲他已經做到了純孝、至孝。雖然他行孝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對道理的明瞭還沒有達到圓滿,所以夫子跟他講《孝經》。

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212章 感應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87章 士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73章 五刑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180章 廣要道第115章 三才(1)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36章 生全歸全 不毀有終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92章 廣至德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23章 事君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33章 聖治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48章 遊學海外 懷親念親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