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

bookmark

唐玄宗雲:“若言非法,行非德者”,如果我們的言非法,不符合禮法,行不符合道德,“則虧孝道”,就對不起父母。所以一個孝子,他必定是處處謹慎,自己的言行如果虧欠父母養育之恩,甚至讓父母蒙羞,那絕對不敢做。經文連講三個“不敢”:“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人有“不敢”的存心,他的德行就很有根基了。

“不敢”,是羞惡之心。孟子講“羞惡之心”,即恥心。古人講:“恥之於人,大矣。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一個人真正有羞恥的心,處處都謹慎自己的言行,真的能夠成就聖賢之道。人最怕的是無恥,敢造,做出違背良心、虧欠孝道的事情,叫作“忍心害理”,最後就是成了禽獸。所以“釋不敢之意”,“不敢”兩字其意極深,真正以“不敢”存心,成聖成賢是不難的。

◎御史疏文敬天敬神

宋朝有一位御史趙閱道,他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謹慎,御史就像我們現代的紀委、紀律檢查委員會主任一類的官職,專門糾察貪官污吏,嚴肅朝廷風氣,所以他本人也就對自己的言行更爲謹慎。每天晚上,他必定在自家的庭院裡焚香,把自己一天所犯的過失、所做的事情寫在一篇疏文上,然後跪着把疏文讀出來,稟告上帝,向上天呈報自己一天的言行。

古人都敬天、敬鬼神。如果有事情不敢寫到疏文裡,就說明德行上有虧欠。既然是不敢寫的,不敢稟告天地的,自己也就不敢造。趙閱道用這種方法激勵自己,做人要做到剛正廉明,光明磊落,上不愧於天地,下不欺瞞衆人,做一個真正的有德君子。這是古人每天反省檢點得到的一種境界。有“不敢之意”,這個人成聖、成賢、成君子,絕對有份。

所以趙閱道在朝廷中百官敬畏,最後他走得也非常安詳,一點病痛沒有,真是自在往生。這是一生行善積德,對得起天地鬼神,他得到了善終的果報。

四、行有怨惡反求諸己

邢昺《正義》:“口有過惡者,以言之非禮法;行有怨惡者,以所行非道德也。若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則口無過怨,惡無從而生。”邢昺解釋唐玄宗的“口有過惡者”,言語被人指責,所說的話必有不合禮法之處;行爲上如果是遭到了衆人的怨恨厭惡,肯定是因爲自己的行爲不符合道德。

禮法和道德都是符合本性本善的,所謂天理。即使一個沒有文化的老太太,她也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因爲人本性是善。看到不善,我們自然會起厭惡心,因爲跟本性相沖突。換言之,言行如果違背了良心,自然會遭到人的厭惡。

一個君子、一個孝子,其言語出現過惡,或是行爲讓人產生煩惱,必定是“反求諸己”,我爲什麼會讓人煩惱、厭惡?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時時“反求諸己”,則聖賢馴致。

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96章 庶人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80章 廣要道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47章 天子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28章 孝治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14章 持戒有定 學業早成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87章 士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173章 五刑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76章 卿大夫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