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

《二十四孝》中的大孝子閔子騫,是孔子的學生。閔子騫的生母過世,父親娶了後母。後母偏愛自己親生的兒女,而虐待閔子騫。寒冬,她給自己親生的孩子用棉花做棉衣,而給閔子騫用不保暖的蘆葦花,閔子騫穿着蘆花做的冬衣,冷得發抖。父親不知情,見他整天哆哆嗦嗦,就懷疑他幹活不努力。

一次出門,閔子騫爲父親駕車,凍得手腳都不聽使喚,父親以爲閔子騫在偷懶,拿起皮鞭就往他身上抽,結果衣服破了,蘆花飄了出來。父親明白了是後母虐待兒子,非常氣憤,回家要休妻,把她趕出家門。閔子騫跪地哀求說:“請父親不要趕走母親,如果母親走了,可能我們三個孩子都挨凍,母親在這裡,只有我一個人挨凍。”閔子騫的話感動了父親,更感動了後母。所以他後母回心轉意,懺悔,改過,自新,對閔子騫也像對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

閔子騫真正做到了“反求諸己”,用自己的德行感化父母。後母對他不好,是“行有怨惡”,怨恨他、討厭他,但閔子騫從未埋怨後母,他想的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對,所以他最終感動了後母。“怨惡”也就化解了,這是真正的道德,真正的行孝。

君子“若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如果所說的都符合禮法,所行的都符合道德,口自然就無過怨,沒有過失,也沒有人會怨恨我們,所以“惡無從而生”。這個惡,就是善惡的惡。真正言守法、行遵道,自然就不會有過失。如果發現有過失,讓人起了煩惱,必定是言行方面有虧缺。所以君子時時是檢點自己、改自己,真正是“爲仁由己”,不管別人是不是仁,是不是遵循禮法道德,自己一直堅持去行仁。

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88章 天下興亡 我的責任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33章 聖治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80章 廣要道第116章 三才(2)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188章 天下興亡 我的責任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228章 喪親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76章 卿大夫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47章 天子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192章 廣至德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221章 祭祀祖先 鬼神感應第2章 本經概要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4章 孝親本性 恆常道德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84章 再三述及 謹慎言行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204章 諫諍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115章 三才(1)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2章 本經概要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