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國,英雄好漢輪番上場,叛徒奸人輪流下臺。上場、下臺,似乎非常容易,但如何鑑別英雄好漢、叛徒奸人,卻委實是件讓人頭疼之事。
說其頭疼,並非危言聳聽。事實上,英雄好漢可能以叛徒奸人面目下臺,叛徒奸人可能以英雄好漢面目上場。下臺、上場,城頭變幻大王旗,旗手好壞誰人知?故而如何識人,便成一門不簡單的學問,因爲不簡單,於是就有"人心叵測"、"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說。
但也有樂觀說法,那就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似乎時間一長,就能看出人的"好與壞"。不過這裡又出一個問題:多長時間纔算"日久",一年?十年?二十年?抑或更多?但不管時間多長,僅用"老奸巨滑"四字,即可蓋掉"日久"。
如此看來,識人關鍵在"伯樂"。但伯樂也是人,既然是人,難免走眼。比如時下那些被查的貪官污吏,"上臺"前無不經過評議、考察、公示等"照妖"環節,照理不會出問題,但奇怪的是,還是"下場"了!
繞來繞去說了那麼多,目的在於說明:人是一種易變動物,很難像工廠流水線那般定製模具,故而也就沒有必要再在識人問題上糾纏了。爲何這麼說?蓋因有着神機妙算智慧的諸葛亮,也被"易變"的部下耍成了"用人失察"。如謂不信?請看下文。
諸葛亮早年爲劉備軍師,之後官至蜀漢丞相。在他"鞠躬盡瘁"效力劉備、劉禪那些歲月裡,被他提攜之人不計其數。但這些人中,能夠得到諸葛亮看重的人,注意,這裡指的是"看重",也就只有四個,他們分別是馬謖、關興、法正、楊儀。依據來源如下:
《三國志馬良傳》:"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雋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
《三國志關羽傳》:"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
《三國志法正傳》:"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亮每奇正智術。"
《三國志揚儀傳》:"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發,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亮深惜儀之才幹……"
相信接觸過文言文學業的讀者,一定能夠充分、透徹、全面地理解"深加器異"、"深器異之"、"每奇正智術"、"深惜儀之才幹"之語的意思。如果還不理解,那就強調一下,這些描述,類似時下網民給某人冠以"最美"字眼一樣。
馬謖共有五兄弟,馬謖排行最小,因字都帶"常",故有"馬氏五常"之稱。馬家在荊州屬於士族,諸葛亮與馬家建有朋友之誼。《三國演義》提到,諸葛亮跟隨劉備後,"馬氏五常"中的馬良入駐關羽帳下,馬謖則爲劉備從事。
馬謖這人,好論軍計。因於有着共同愛好,諸葛亮經常和馬謖一邊品茗,一邊討論問題,時常一談就談到深更半夜。
馬謖的軍事理論不錯,但在實戰上,就差勁了。街亭一戰中,馬謂不聽部將王平力勸,帶領大軍登上位於街亭旁邊的南山,名曰"居高臨下",此舉不僅使蜀軍丟了街亭,而且使最有可能成功的首次北伐,功虧一簣。以至諸葛亮在惱怒之餘,揮淚斬了馬謖及數位支持馬謖佈防南山的將領。
關興是關羽的次子,性情隨父。都說虎父無犬子,關興的武功也是了得。諸葛亮非常看重關興,有意培養於地。關興弱冠,也就是剛到成年之齡時,諸葛亮就讓他當了侍中、中監軍等重要官職。
但可惜的是,關興的身體素質不好,年紀輕輕,就罹疾病,醫治無效,英年早逝,獲年不詳。
法正原來事奉劉璋,因覺劉璋難成大事,遂與張鬆合議暗附劉備。劉璋昏庸,採納張鬆、法正建議,邀請劉備入蜀。法正的才能,主要體現於遠見卓識,幾乎可與運籌帷幄的諸葛亮相併論。劉備去打漢中時,法正隨同。定軍山之戰中,法正出主意,黃忠出力氣,一戰定乾坤,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曹操聞此消息,痛嘆"斷吾一手臂也。"充分說明法正智謀上的厲害。
諸葛亮雖然和法正興趣、愛好不同,但他對法正的智謀,則是十分的欣賞。可惜如此一個人才,在幫助劉備拿下漢中後的第二年,因病去世,年僅45歲。
楊儀之才,既不在軍事,也不在謀略,而是在後勤。千萬不要小看後勤,那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語,足可表明後勤的重要。諸葛亮每次出兵,總讓楊儀掌管後勤,無論遇到何種困難,楊儀都能想法解決。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楊儀心高氣傲,不服軍事將才魏延,兩人鬧得很僵,甚至到了水火不容地步。一個在後勤上有才,一個在軍事上有勇,這讓諸葛亮左右爲難,不忍偏向任何一方,故一直用"和稀泥"的方式力求平衡。
楊儀認爲,自己本職工作出色,又成功解決"腦後長有反骨"的魏延,功勞之大,足可接替諸葛丞相之職。卻不料諸葛亮早有私信劉禪,認爲楊儀氣度過小,提議蔣琬接任其職。楊儀對此極度不滿,不時誹謗朝廷,還說後悔當初不降曹魏。這就自找苦吃了,劉禪下旨將其舉家流放漢嘉郡。楊儀仍不消停,結果引致朝廷再次問罪,楊儀便以自殺了結。
諸葛亮所看重的四個人中,兩個病死,一個處斬,一個自殺。姑且不論自然死亡的法正、關興,就議非正常死亡的馬謖與楊儀:馬謖通過前期的不凡談吐,贏得諸葛亮的信任,後期證明其名不符實受到處斬;楊儀通過前期的任勞任怨,贏得諸葛亮的肯定,後期放肆於信口開河而遭自裁。
馬謖死於處斬,楊儀死於自裁。馬謖屬於被動,楊儀屬於主動。被動主動,好像互不搭界。但基於世界的聯繫性,他倆也有共同點:皆死於"窩裡鬥!"
爲何如此?可借一句妙詩詮釋一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