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社會,職場壓力之大,造就諸多男女遭遇抑鬱侵襲。抑鬱的最大特徵,就是拖延:明明可以立馬解決之事,常常拖到萬不得已地步,纔去化解。拖延症並非時下特產,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一個將領,因於拖延而丟性命。此人不是別人,乃是孟達。
孟達,出生年月不詳,字子度,《三國演義》一書中爲字子慶。其實"子度"與"子慶",都非孟達原"字",孟達原字爲子敬,只因劉備叔父名叫劉子敬,出於避諱,遂改子度。孟達系扶風郿縣,即時下陝西省扶風縣人。
公元195年,中原饑荒,民不聊生。孟達偕同好友法正,一起入蜀依附劉璋。隨着時間推移,孟達漸成帶兵之將,法正則爲獻策謀士。
公元211年,曹操意欲攻取漢中,覬覦益州。爲消這一危厄,益州霸主劉璋採用張鬆、法正建議,邀請劉備入蜀,並撥付軍馬、糧草於劉備,讓其去攻漢中,作爲劉備今後生存地,形成"哥倆好"的態勢,共御虎視耽耽於漢中、益州的曹魏。而劉備遵照諸葛亮的"隆中對"規劃,靜待時機。劉璋起疑,殺了張鬆,劉備遂攻成都。法正聯絡孟達,依附劉備。劉璋在四面楚歌中,交出蜀地掌控權。公元218年,法正助劉備奪下漢中,蒞年病死。駐守江陵的孟達,則被提任宜都太守。
公元219年,孟達率兵北攻房陵郡。房陵太守蒯祺選擇抵禦,結果城破被殺。攻下房陵郡不久,孟達即攻上庸郡。劉備擔心孟達孤軍突進,恐遭不測,即令劉封率部沿沔水西至上庸地區,同時明確孟達聽令劉封。兩軍會合後,成功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亦即這段時期,己經包圍樊城、襄陽的關羽,數次要求劉封和孟達發兵,與其一起拿下樊城、襄陽。接到關羽指令,劉封和孟達商議,認爲關羽勝局在望,援與不援一樣,而上庸則因剛剛歸附,社會動盪,人心不穩,如果撤離主力,極有可能滋亂,因此拒絕。
豈料穩操勝券的關羽,突遭增援而來的曹魏大軍合擊。戰局形勢迅速逆轉,無奈之下,關羽放棄樊城、襄陽,意欲退回荊州,不想荊州又被東吳掠走。關羽就想通過麥城另尋生機,但不成功。史稱"關羽敗走麥城"。
聞知關羽被害,孟達甚爲恐懼,心忖劉備一定不會放過自己,又想自己辛苦打下房陵、包圍上庸,劉備不給封賞不說,還派劉封前來管束。而劉封又仗劉備義子身份,時不時地侵凌自己,越想越怕,越想越氣,於是帶着親隨四千餘家,投了曹魏。
孟達投降曹魏不久,魏文帝曹丕派遣大將夏侯尚,督領徐晃、孟達等各路大軍襲取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念及往日共事歲月,加上對丟城失地的劉封難逃懲處的擔憂,孟達修書一封,詳述利弊,勸導劉封投魏,但被劉封拒絕。
不料劉封手下申耽、申儀反水,劉封敗返成都。劉備賜劉封自裁,原因有三:一是劉封雖爲義子,但屬"長子",因此留他,有礙親生兒子劉禪今後承位;二是關羽既系自己的結義二弟,又是劉封的"二叔",但劉封竟然不聽關羽調遣,以至關羽遇害;三是劉封在孟達叛魏後,沒有及時佈防,接連丟城失地,如不懲處,難以服衆。劉封受死前,嘆息道:"我後悔當初不聽孟子度的好意勸導。"
孟達投魏後,即配合魏軍連續攻取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因此深受魏文帝曹丕的信任,先後任命他爲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除此之外,曹丕又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爲新城,任命孟達爲新城太守,同時委西南之任。因與曹魏大臣桓階和夏侯尚一起征戰過劉封,孟達與他倆建立了深厚友誼。
公元221年,桓階病逝。五年後,魏文帝曹丕駕崩,夏侯尚亦去世。面對三棵能給自己遮風避雨的"大樹"倒下,孟達寢食不安。孟達之憂,很快被諸葛亮獲知。其時諸葛亮正在悄悄籌備伐魏大業,深知新城戰略地位的他,便向孟達拋出橄欖枝。孟達見老領導還想着自己,激動之餘,決定叛魏,以冀獲取新的"保護傘"。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孟達的異常動向,引起魏興太守申儀的懷疑。申儀事奉劉封時,亦與孟達有隙,故密奏朝廷:孟達行將反叛!
孟達手中擁有數萬兵力,加上他執掌新城多年,根基己然牢固,何況洛陽距新城遙遠,調集軍隊也需時日,輔佐新帝曹睿的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出於穩住孟達,修書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新城,告知孟達"朝廷絕不相信小人讒言"。
孟達將此信內容分享親隨,親隨們都言此事反常,要求孟達立下決斷,儘快向諸葛丞相求援。但孟達認爲,自己與諸葛丞相尚未談妥對等條件,貿然求援,有失價值,再說即使司馬懿率軍圍剿新城,大軍最快也得花費一月時間纔會到達,到時再求蜀漢不遲。
軍事領域那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之語,其殘酷性往往以鮮血和生命爲代價。接到"安慰"信的第八天清晨,尚在牀上做着美夢的孟達,被驚嚷聲吵醒。等他登上城樓向外眺望時,不由倒吸涼氣:天哪,司馬大軍咋從地下鑽了出來?
這就是司馬懿!新城相距洛陽一千二百里,他令手下馬不停蹄、人不離鞍,千里奔襲,僅用八天時間,就將孟達的行政地上庸,圍個水泄不通。
上庸被圍,房陵、西城守軍即宣佈效忠朝廷。孟達陷於獨木難支境地。圍城第十六日,孟達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司馬懿即率大軍破城,斬了孟達,傳首級於洛陽。
普通人患上拖延症,後果只是誤事。而孟達的"拖延",則丟了性命。值得慶幸的是,司馬懿沒有屠戮孟達三族。孟達唯一的兒子孟興,後來還官至曹魏議督軍,公元264年才被遷徙回老家扶風縣居住。
這也許是曹魏政權,對孟達"拖延"反叛行爲的一種善意回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