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沈朝宗
沈朝宗原妻賈氏,本是同得朝宗兩人伉儷情深,但怎奈早生變故。
多年前有遭沈朝宗北渡販茶,順勢便有了要進駐揚州,以圖拓展鹽茶生意的想法。
於是乎,就書信一封寄送家中,要得賈妻同子紅蟠同來!
可時局戡亂,南境那會子亦多盜匪橫虐。
賈妻攜得一隊車馬北上,途中便遭了劫,所帶的銀財損失無算外,賈氏亦橫遭禍事,被得匪賊擄去,至此音信全無,生死不明!
沈朝宗自覺愧對妻兒,遂這十數年過去,便從未有再娶之意!
若非幾年前邂逅柳婉芸,兩人一見傾心,彼此投契,倒亦不會有得這般後話矣!
“哈哈,行啦,你快行啦!”
“兩個丫頭初到,你提那些個做什麼?!”
聽及柳氏叨唸,忽有言來己身不育之說,沈朝宗擰眉嗔了句,聊對提醒。
聞之,那柳姨娘亦匆轉過神兒來,自覺言有不當,便忙是盈笑找補。
“哎呦,是是是!”
“你瞧瞧我,這一瞅見兩個小可心兒,話就走偏了樣兒啦!”
“好臉蛋,好面相,這般模樣,就是進宮去當個貴妃,那也是足夠了噠!”
“我也是一時投緣歡喜的緊嘛!”
“來,隨我這邊來坐!”
“剛做得的揚州果點,你兩個也嘗下。”
“翠兒,茶呢?!”
“還不快些上來,兩個姑娘一路趕着來,準是渴了的!”
柳姨娘分外的熱絡和氣,言間亦一把握得鈺貞、小娥兩個,拽着就要往旁下桌椅處扯。
鈺貞一時措手不及,被弄得有些愕怔,旋即隨前碎挪了兩步,才忽爲想起,還不曾給得兩個長輩請安來。
遂便又半途上,忙頓足,眼色遞去小娥處,兩廂緊着補來見禮。
“啊,姨,柳姨萬安!”
聽言長姐如是,旁個小娥亦忙跟做。
“柳姨萬安!”
忽有聞見兩姊妹如此懂禮知趣,柳姨娘一時更顯喜歡。
“誒呦,好好好,快起,快起吧!”
“這往後哇,咱就是一家人,不必如此拘着,啊?!”
“來來!”柳姨娘和麪笑意更濃。
一方禮罷,鈺貞、小娥兩個欠身起,不待招呼,忙又緊着對去主座沈朝宗處。
“沈老爺萬福!”
“沈老爺萬福!”鈺貞、鈺娥禮到。
聽言,沈朝宗亦忙個慈笑,隔空展手,作勢叫得兩姊妹快起。
“哈哈,好,好哇!”
“兩個丫頭,快起吧,隨得你柳姨意思,快去旁下坐坐,歇歇腳,也吃點子東西!啊!”
“咱家一屆商流,不講求那些個繁複規矩噠!”
“心意到了就成,到了就成!”
沈朝宗一派慈眉笑目之模樣,瞧得鈺貞、小娥知禮曉節,亦難掩喜色,高興的不行。
見勢,鈺貞攜小娥方纔款款起身,隨了柳氏踱去旁下。
實則早於渡船東來揚州頭前,這鈺貞吶,便相爲從得長兄錚文那裡曉知此一沈家之大抵人物情況了!
知她柳姨娘婉芸之家世背景,及舊疾與脾性。
當然,亦曉得那沈朝宗行派事蹟!
如今堪入沈府來,親眼瞧得這一遭,果是一副家寧祥和之景,鈺貞此心,多少亦算放下了些許。
眼下,那一家之主,沈朝宗沈老爺,論觀面相,老成正派,雙眸亦出奇的精煉有神!
四十七八的年紀,卻精氣神俱足,瞧着確似非一般商賈豪紳可比矣!
鈺貞心思念想數日前兄長錚文所敘之事,心下亦不免對得此沈老爺又多出幾分敬佩來。
沈錚文曾言說,沈朝宗此人,頭腦、見識俱爲不凡,商賈能做到他這份兒上,不僅名利雙收,亦算是做足了商人應盡之本分矣!
旁個不論,就言這兩年前吧。
當時北境朝局堪憂,各地狼煙遍佈,用兵欠餉是愈演愈烈!
那前兒,朝中再動南境商賈捐納之念,且所要甚巨。
崇禎帝無措,允了此議後,便是一紙詔文就甩來南京、揚州等地。
他沈朝宗當時於揚州,剛任徽商會長之職,一剛擡頭,便瞧得旨意迎頭砸下來!
想來,當時亦多少爭利的商賈敵手,是等着看他的笑話呦!
可這沈朝宗呢?他竟就真硬着頭皮滿口應下!
正所謂不破不立!
爲得頂住這口氣,亦叫沈家能接續在這商戰揚州地界兒站穩了腳跟!
沈朝宗決意豪賭一次!
於是,其趁得當時將去江西行鹽的機會,買來官府官鹽,轉手賣出後又忙緊着拿銀子換取當地滯銷藥材,後又將此大批藥物倒騰去了前線軍需屬地。
當時河南一帶正流寇爲禍,激戰不斷!
好些州縣都疫症四起。
沈朝宗拿這些藥,救軍救民於危難水火之間,又得賺盆滿鉢滿而回!
不僅朝廷捐輸的雪花銀子,按得份例解送去了北境,亦助了藥農,還治了瘟疫,同時結下了不少關係,真真的將商人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再後,瞧得同會別個起先敵對會商,所需捐輸無有着落,還能做到以怨報德!
爲解他人之急,甚至都援手抵押了自家地契房產,來助旁家解困短時之難!
如此維固大局之舉措,不僅叫這沈朝宗,瞬時贏得揚州商界內空前的人望聲望!
亦助得徽商會,算是徹底於揚州站穩了腳。
同那山西一支老牌晉商鹽會,成得分庭抗禮之局面!
徽商一脈於揚州,勢力大漲矣!
沈朝宗其人,在商,同商鬥!
從鹽後,在商亦同得官鬥!
可這不管如何鬥法,卻能始終內心留存剛正之底線原則!
這般處世之道,才爲其之最大的過人之處也!
【捐納制度(亦爲捐輸),也可俗稱買官鬻爵!】
【世人常以此般現象爲朝局腐敗禍亂之根源矣!甚覺上不得檯面!】
【可實則此一制度卻遠比中國科舉制度之由來時間還要長久!】
【早在戰國時期,捐納便已存在!】
【直到清朝覆滅前,漫長數千載,其一直算得是朝廷財政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
【最早遙追上溯至先秦,公元前243年,因蝗災爲禍,當時之秦始皇贏政便曾令下,“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後到了漢代文帝時期,亦曾採納晁錯建議,御下詔,“凡人粟實邊者,均授予上造、五大夫等爵位!”】
【張釋之、司馬相如等亦均通過這一途徑升爲朝廷郎官。】
【漢武帝時期又開設武功爵,吸引鹽鐵富商蜂擁而至。】
【後魏明帝承喪亂之後,國庫空虛,於是又推行納粟鬻爵制度,藉以緩解財政問題。】
【唐宋之際,每逢賑濟災荒,朝廷爲得減輕國家財政負擔,也相繼實行人粟補官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