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沈朝宗

bookmark

第347章 沈朝宗

沈朝宗原妻賈氏,本是同得朝宗兩人伉儷情深,但怎奈早生變故。

多年前有遭沈朝宗北渡販茶,順勢便有了要進駐揚州,以圖拓展鹽茶生意的想法。

於是乎,就書信一封寄送家中,要得賈妻同子紅蟠同來!

可時局戡亂,南境那會子亦多盜匪橫虐。

賈妻攜得一隊車馬北上,途中便遭了劫,所帶的銀財損失無算外,賈氏亦橫遭禍事,被得匪賊擄去,至此音信全無,生死不明!

沈朝宗自覺愧對妻兒,遂這十數年過去,便從未有再娶之意!

若非幾年前邂逅柳婉芸,兩人一見傾心,彼此投契,倒亦不會有得這般後話矣!

“哈哈,行啦,你快行啦!”

“兩個丫頭初到,你提那些個做什麼?!”

聽及柳氏叨唸,忽有言來己身不育之說,沈朝宗擰眉嗔了句,聊對提醒。

聞之,那柳姨娘亦匆轉過神兒來,自覺言有不當,便忙是盈笑找補。

“哎呦,是是是!”

“你瞧瞧我,這一瞅見兩個小可心兒,話就走偏了樣兒啦!”

“好臉蛋,好面相,這般模樣,就是進宮去當個貴妃,那也是足夠了噠!”

“我也是一時投緣歡喜的緊嘛!”

“來,隨我這邊來坐!”

“剛做得的揚州果點,你兩個也嘗下。”

“翠兒,茶呢?!”

“還不快些上來,兩個姑娘一路趕着來,準是渴了的!”

柳姨娘分外的熱絡和氣,言間亦一把握得鈺貞、小娥兩個,拽着就要往旁下桌椅處扯。

鈺貞一時措手不及,被弄得有些愕怔,旋即隨前碎挪了兩步,才忽爲想起,還不曾給得兩個長輩請安來。

遂便又半途上,忙頓足,眼色遞去小娥處,兩廂緊着補來見禮。

“啊,姨,柳姨萬安!”

聽言長姐如是,旁個小娥亦忙跟做。

“柳姨萬安!”

忽有聞見兩姊妹如此懂禮知趣,柳姨娘一時更顯喜歡。

“誒呦,好好好,快起,快起吧!”

“這往後哇,咱就是一家人,不必如此拘着,啊?!”

“來來!”柳姨娘和麪笑意更濃。

一方禮罷,鈺貞、小娥兩個欠身起,不待招呼,忙又緊着對去主座沈朝宗處。

“沈老爺萬福!”

“沈老爺萬福!”鈺貞、鈺娥禮到。

聽言,沈朝宗亦忙個慈笑,隔空展手,作勢叫得兩姊妹快起。

“哈哈,好,好哇!”

“兩個丫頭,快起吧,隨得你柳姨意思,快去旁下坐坐,歇歇腳,也吃點子東西!啊!”

“咱家一屆商流,不講求那些個繁複規矩噠!”

“心意到了就成,到了就成!”

沈朝宗一派慈眉笑目之模樣,瞧得鈺貞、小娥知禮曉節,亦難掩喜色,高興的不行。

見勢,鈺貞攜小娥方纔款款起身,隨了柳氏踱去旁下。

實則早於渡船東來揚州頭前,這鈺貞吶,便相爲從得長兄錚文那裡曉知此一沈家之大抵人物情況了!

知她柳姨娘婉芸之家世背景,及舊疾與脾性。

當然,亦曉得那沈朝宗行派事蹟!

如今堪入沈府來,親眼瞧得這一遭,果是一副家寧祥和之景,鈺貞此心,多少亦算放下了些許。

眼下,那一家之主,沈朝宗沈老爺,論觀面相,老成正派,雙眸亦出奇的精煉有神!

四十七八的年紀,卻精氣神俱足,瞧着確似非一般商賈豪紳可比矣!

鈺貞心思念想數日前兄長錚文所敘之事,心下亦不免對得此沈老爺又多出幾分敬佩來。

沈錚文曾言說,沈朝宗此人,頭腦、見識俱爲不凡,商賈能做到他這份兒上,不僅名利雙收,亦算是做足了商人應盡之本分矣!

旁個不論,就言這兩年前吧。

當時北境朝局堪憂,各地狼煙遍佈,用兵欠餉是愈演愈烈!

那前兒,朝中再動南境商賈捐納之念,且所要甚巨。

崇禎帝無措,允了此議後,便是一紙詔文就甩來南京、揚州等地。

他沈朝宗當時於揚州,剛任徽商會長之職,一剛擡頭,便瞧得旨意迎頭砸下來!

想來,當時亦多少爭利的商賈敵手,是等着看他的笑話呦!

可這沈朝宗呢?他竟就真硬着頭皮滿口應下!

正所謂不破不立!

爲得頂住這口氣,亦叫沈家能接續在這商戰揚州地界兒站穩了腳跟!

沈朝宗決意豪賭一次!

於是,其趁得當時將去江西行鹽的機會,買來官府官鹽,轉手賣出後又忙緊着拿銀子換取當地滯銷藥材,後又將此大批藥物倒騰去了前線軍需屬地。

當時河南一帶正流寇爲禍,激戰不斷!

好些州縣都疫症四起。

沈朝宗拿這些藥,救軍救民於危難水火之間,又得賺盆滿鉢滿而回!

不僅朝廷捐輸的雪花銀子,按得份例解送去了北境,亦助了藥農,還治了瘟疫,同時結下了不少關係,真真的將商人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再後,瞧得同會別個起先敵對會商,所需捐輸無有着落,還能做到以怨報德!

爲解他人之急,甚至都援手抵押了自家地契房產,來助旁家解困短時之難!

如此維固大局之舉措,不僅叫這沈朝宗,瞬時贏得揚州商界內空前的人望聲望!

亦助得徽商會,算是徹底於揚州站穩了腳。

同那山西一支老牌晉商鹽會,成得分庭抗禮之局面!

徽商一脈於揚州,勢力大漲矣!

沈朝宗其人,在商,同商鬥!

從鹽後,在商亦同得官鬥!

可這不管如何鬥法,卻能始終內心留存剛正之底線原則!

這般處世之道,才爲其之最大的過人之處也!

【捐納制度(亦爲捐輸),也可俗稱買官鬻爵!】

【世人常以此般現象爲朝局腐敗禍亂之根源矣!甚覺上不得檯面!】

【可實則此一制度卻遠比中國科舉制度之由來時間還要長久!】

【早在戰國時期,捐納便已存在!】

【直到清朝覆滅前,漫長數千載,其一直算得是朝廷財政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

【最早遙追上溯至先秦,公元前243年,因蝗災爲禍,當時之秦始皇贏政便曾令下,“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後到了漢代文帝時期,亦曾採納晁錯建議,御下詔,“凡人粟實邊者,均授予上造、五大夫等爵位!”】

【張釋之、司馬相如等亦均通過這一途徑升爲朝廷郎官。】

【漢武帝時期又開設武功爵,吸引鹽鐵富商蜂擁而至。】

【後魏明帝承喪亂之後,國庫空虛,於是又推行納粟鬻爵制度,藉以緩解財政問題。】

【唐宋之際,每逢賑濟災荒,朝廷爲得減輕國家財政負擔,也相繼實行人粟補官政策】

第102章 巧奪西門第195章 一夜無眠!第477章 因緣際會第448章 抵京,上元門第14章 打掃戰場第340章 天助我也第284章 籌辦統宣事第318章 清河縣令孫有德入堂第455章 夜對武英殿(一)第387章 不歡而散第490章 梅小紅刁嘴第317章 蕭 高對陣第54章 啞巴,婉娘第415章 冊後選妃之制第162章 有備無患第411章 殿議(三)第472章 屙尿第237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亂中取利(二)第218章 東關一觸即潰!第507章 廖 馬過招第35章 老兵焦大第136章 袁平第199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19章 孫有德之助攻第189章 戰後諸事第472章 屙尿第190章 臨戰準備第251章 虎落平陽遭犬欺第396章 各有煩憂第125章 錦蕭郎險救劉巧兒第197章 盛怒李自成,苦勸宋獻策第384章 急行突襲之策第258章 北上勤王事議第51章 帳外對事第452章 進宮入殿第463章 妖僧再臨?第384章 急行突襲之策第448章 抵京,上元門第171章 見王恩寶第265章 率軍南下抵行唐第273章 來報!第478章 接續夜話事第57章 明正典刑第400章 出擊第97章 急轉直下第98章 易縣內臨戰部署第337章 監軍事第236章 缺口陷,呂穀倉戰死!第192章 真 保之要第371章 志得意滿李虎臣第239章 保定攻防告捷!戰損統計第27章 渡河方案第475章 盤詢舊事第91章 倪元璐等三人直赴南京第386章 北關兩頭兒第405章 宴畢後話第508章 調糧單第108章 難兄難弟第308章 白衣李本深第190章 臨戰準備第318章 清河縣令孫有德入堂第420章 事有眉目第236章 缺口陷,呂穀倉戰死!第375章 相托濟南城第78章 發餉!第102章 巧奪西門第247章 擢升晉封第150章 憤然離去第77章 彙報戰果第77章 彙報戰果第124章 打掃戰場第291章 叩關清河縣第165章 胡茬子攪事第253章 史府敘第265章 率軍南下抵行唐第256章 劉澤清溜鬚第313章 入衙第158章 細話保定(一)第346章 貞 娥渡揚州,初入沈府第458章 夜對武英殿(四)第299章 蕭 邱清河對(二)第303章 漁翁閻伯第248章 北關對第468章 冤家路窄第278章 真定府,募兵編丁及軍需採備!第491章 誤認負心郎第129章 進山回還第17章 夢迴鈺貞(一)第182章 事成!第282章 山東事分析第81章 帶兵入鎮第283章 鉅鹿大雨第251章 虎落平陽遭犬欺第198章 城前對話第420章 事有眉目第363章 事變小辛莊第318章 清河縣令孫有德入堂第413章 殿議(五)第91章 倪元璐等三人直赴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