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培忠歸營

bookmark

第52章 培忠歸營

廿五日子夜時分,蕭靖川帳前,顧長庭喜報孫培忠回營啦!

蕭郎亦大喜,忙起身朝帳外奔去,鞋襪都不曾套上。

“將,將軍!”

“末將孫培忠,回來啦!”

帳前,孫培忠衣衫破爛,由兵卒攙扶而至,見着自家將軍,頓時再難自控,一下便跪倒在蕭靖川身前。

“培忠!”

“好,好啊!回來便好!”蕭郎亦感慨,眼眶溼潤。

“來,培忠,坐,坐下敘話!”

說着,蕭靖川一把將孫培忠扶其,兩人於土坎上席地而坐。

身邊,邱致中、顧長庭、李虎臣等一干人,亦左右相陪,不肯就此離去。

“將軍!”

“渾河東岸一戰,培忠手下百餘兵卒,拼力死戰,傷亡慘重。”

“餘下的僅二十餘人,培忠慚愧,甘領罪責!”

說着,孫培忠竟還要跪,蕭靖川一把將其掰回。

“培忠啊,你們於東岸吸引火力,本就身處險境,萬難之任吶!”

“你又何苦這般說!”

“無論如何,你能囫圇個兒給老子活着回來,我蕭靖川就感天謝地啦!”

“讓老子好好瞧瞧,看傷着哪兒沒有?!”蕭郎寬慰。

“沒,我無事,勞將軍掛心啦!”孫培忠回。

當夜,孫培忠就宿在蕭靖川帳中,兩人抵足而眠。

後經帳中兩人私話,蕭郎才知,那巧渡渾河之夜後,孫培忠領着殘部一路向西奔逃,足遁出三十餘里,纔在東岸甩脫賊寇,找到地方西渡。

至三坡地界後,他們這二十餘號人更是星夜急馳,這才拼盡全力於廿五日追上了隊伍回營,甚爲不易!

實則,在蕭靖川帳下,嫡系其實就是原神機營帶出來的自己本部兵馬。

嫡系中的親信,左不過孫培忠、顧長庭、王傳武與馬銘祿四人。

顧長庭爲人忠直,身手了得,勇武自不必說,但其疏於謀略,不擅御下,在蕭靖川身邊當個親隨副將甚好,可難堪大用,像極那三國時,曹操身邊的許褚!

只不過身段麪皮要帥氣的多,白麪俊朗版的許褚將軍是也!

王傳武,勇不及長庭,統兵難追培忠,在此四人裡,特點不算突出,卻又處處佔些,雖顯得中庸,但日後多經歷練,恐在軍中要比顧長庭走的更遠。

馬銘祿,家在山西,是當地有名的晉商大族,祖上前推個百年,那都是開大票號的,腦子精,既堪上陣殺敵,又可下馬治世。一手算盤打的比舞槍弄棒更在行。

遂立軍中,蕭靖川多用其管理軍需,物資調配等一干後勤瑣事,其做的得心應手,很顯才幹。

在蕭郎眼中,此人有楚漢蕭何之能,如日後能用心提拔歷練,恐於廟堂之上,照樣可有一番大作爲亦說不定!

至於這孫培忠,蕭靖川帳下千總,忠義厚德,武藝忠烈堪比常山趙子龍,統御謀略不輸太祖身前心腹干將中山王徐達!

這些時日,自軍隊渡了渾河之後,蕭靖川每每懸心孫培忠之安危。

亦皆因他蕭郎帳中不能沒有培忠,新進投奔猛將李虎臣或有猛張飛,常遇春之勇,但畢竟帳前效力日短,如要推心置腹,恐還需時日磨合與抻練。

眼下,培忠得歸,蕭靖川心中似有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他孫培忠在軍中威望本就不低,此次捨命擔大任,於東岸吸引敵軍火力,掩護全軍兵卒撤退,其這份恩情,不會只有蕭郎心下感念,營地上這五百餘個腦袋,又誰人不佩服呢?!

遂如今,孫培忠歸營,他蕭靖川便也可鬆快鬆快手腳,不必軍事上事事躬親,瞻前顧後,親力親爲了。

三月廿六日。

蕭靖川領全軍依舊晨早拔營起行,行軍途中照常整訓。

孫培忠雖極力要求入列,但蕭郎憂其身體未曾恢復,遂亦並未急切間叫其加入整軍,暫做休養爲宜。

經得一日趕路,入夜時分,部隊已趕至百瑞谷附近。

這處谷地位於京西百花山下,景色絕美,春夏兩季滿山花海,甚是驚豔,美輪美奐,宛若桃源仙境般。

但如此好所在,於蕭靖川他們則亦有不便之處,那便是百瑞谷兩側山勢陡峭,難以攀緣,更無法通行。

遂如要從此經過,則必須穿行入谷,自谷地平路行軍。

這裡海拔700-1800米,谷內面積並不算大,地勢北高南低。

東北側,有處幾百年的古剎瑞雲寺,香火不錯,廟門上書“百花觀世界,瑞雲澤禪心”,頗具禪意。 ωwш ★тт kán ★¢ Ο

除此外,整谷被一個相對規模不算小的村落所佔據。

天色漸晚時,待得蕭靖川領軍到此,其便見到了那百家燈火,炊煙裊裊地祥和生活氣息。

蕭郎下令,全軍就地於百瑞谷谷口紮營,入夜暫不入谷,以待天明。

翌日,全軍營中休整。

臨近晌午,豔陽繞過山巔,照拂進谷內,蕭靖川領顧長庭、王傳武、邱致中等帶一隊兵卒,先行進村,準備去拜會村內族長,禮敬之餘,稍後全軍亦可從容過境。

谷口離村三五里路,全軍紮營點前,李虎臣懶散地仰面躺在一緩坡草地上,拍着肚皮,觀去破有不如意處。

一旁手下齊大勇瞧着自家把總唉聲嘆氣,顛顛兒跑近李虎臣。

“嘿嘿!把總,你怎的這般愁容啊!”齊大勇拘着笑,緩言道。

“恩?”

“哼,你小子啊?!”

“有事?”李虎臣頗有不耐,睜眼掃了掃大勇,問及。

“嘿嘿,我能有什麼事兒,這不瞧着把總不自在,心想您可能心裡有事兒,遂過來瞧瞧,小的要能辦的,不是也能替把總您分擔分擔不是?”齊大勇一通馬屁胡拍。

“滾滾滾!”

“我有個屁的心事兒,趕緊滾蛋!”

“瞅着光叫老子煩心!”

李虎臣無來由地一番罵,罵完將身子側過去,做逐客狀。

“呵呵,把總你瞧你”

齊大勇似有着幾分把握猜得自家把總心事,非但不走,反而賴着臉皮又向李虎臣湊近了幾分。

“把總,聽聞這百瑞谷中可產好酒!”

“小的知道,您吶,定是饞酒啦!”

聞聽此言,李虎臣騰地回頭坐起身形

第329章 邢氏之目的第110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16章 算計高傑第375章 相托濟南城第45章 送佛到西第479章 北境之憂第378章 黑雲壓境第483章 判北事第431章 攻防之間第298章 蕭 邱清河對(一)第151章 不許你走第170章 永昌皮貨行第69章 初見許婧儀第291章 叩關清河縣第476章 一語成讖第445章 匆見齊綱第445章 匆見齊綱第313章 入衙第1章 蕭郎擄妻第243章 王之心冷言第435章 敗陣北退奔德州第226章 北關決戰前第273章 來報!第436章 後夜難眠第385章 杜絕隱患第161章 策定第40章 小寡婦,劉巧兒第464章 送菜第299章 蕭 邱清河對(二)第367章 雨中對決第69章 初見許婧儀第406章 碗酒釋嫌第112章 放糧,募兵第460章 秦淮醉 靈谷宿第318章 清河縣令孫有德入堂第407章 武英殿前第340章 天助我也第462章 老僧入門第113章 潰兵遁逃西南第472章 屙尿第380章 兵臨德州城下第37章 這般遺孤第255章 黃得功入堂第256章 劉澤清溜鬚第71章 出鎮贖人第410章 殿議(二)第396章 各有煩憂第227章 補漏第498章 雜隨巷第67章 單馬困將第439章 撤軍歸南渡第464章 送菜第372章 李 黎募丁說第343章 齟齬,會畢第154章 門外相會第455章 夜對武英殿(一)第344章 蕭敘後話第417章 沈府後宅,夫妻對!第379章 明末泰山尼第404章 戰馬事第138章 三碗餛飩,六個燒餅第485章 私事第263章 力尤不及第372章 李 黎募丁說第129章 進山回還第331章 馬爲民再來衙門口第92章 變數第364章 誤判與碰面第38章 我要吃肉!第84章 鎮中瑣事(三)第177章 人命債第71章 出鎮贖人第107章 發財啦!繳獲清算第228章 敵軍偷襲!第380章 兵臨德州城下第376章 階前蕭袁對!第8章 突圍在即!第259章 黃 劉罵陣第267章 時不我待!第231章 呂穀倉接令第32章 朱純臣之死第94章 胡峻才第78章 發餉!第230章 力挽狂瀾!第243章 王之心冷言第30章 虎返深山第328章 遭扛不住第348章 談說南京新報第505章 馬犯爲民入堂第229章 豁口危急!第249章 瘦馬事第422章 忽有一言,道靖川!第474章 老僧與小川第298章 蕭 邱清河對(一)第226章 北關決戰前第157章 一說一個不吱聲第35章 老兵焦大第75章 攻入山寨第312章 馬爲民的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