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

bookmark

曹無傷的傷勢並不算太重,骨頭斷了兩根。用審食其的話:躺牀上休息些時日,照樣活蹦亂跳。

不過相比之下,劉闞的傷勢看上去更加嚴重。

除了被王陵捅了一矟之外,手臂、雙腿,還有皮甲無法保護的地方,縱橫交錯了幾十道傷口。

看着審食其用黑乎乎,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塗抹在傷口上,劉闞心裡有點發寒。

別弄的傷口感染,小傷也變成了大傷。當審食其從黑襦上撕下來一根布條,要爲劉闞裹傷的時候,劉闞終於忍不住了。

“其哥,你能不能先把這玩意兒消消毒?”

審食其一愕,表情迷茫的問道:“消毒?消毒又是什麼?”

劉闞苦笑着搖搖頭,“人若受了傷,就會很容易被感染。特別是這種皮外傷,如果一個處置不當,小傷也會變成大麻煩。就像你手上的布條,如果沒有經過消毒,說不定就會出現傷口的感染。而傷口的感染,又會引發各種疾病,情況如果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發生疫病。”

此時,傷員們都聚集在一起,包括趙佗也躺在地上,由任囂派來的親兵包裹傷口。

聽到劉闞這一番言論,所有人都愣住了。趙佗長大了嘴巴,突然對親兵說:“給我把這東西扔掉!”

審食其說:“阿闞,你可不要危言聳聽,哪有那麼可怕?”

“小心無大錯!”

劉闞半側着身子,對審食其說:“其實這也是一種預防手段,並不麻煩,但是卻能讓不少人活命。支起一口大鍋,把水煮開,然後把這些布條扔進去煮上一下,就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另外,處理傷口的時候,也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因爲在兵器上,沾染了許多對身體有害的東西。握在手裡沒什麼,可是如果一旦見血,問題可就大了。”

劉闞只能拼命的用一些簡單,而且容易被理解的詞彙來表達。

和審食其他們說細菌,說病毒,無異於天方夜譚。即便是如此,審食其也是費了好大的勁兒,纔算是明白過來。

疑惑的看着劉闞,審食其忍不住問道:“阿闞,這些東西,你是怎麼知道的?”

“啊……”

對於這個時代而言,急救措施,還有戰場救護方面的知識,無疑是超前的。審食其也精通醫術,卻從沒有聽說過劉闞這種言論。更何況,在審食其的眼裡,劉闞就是個五大三粗的傢伙。

也是劉闞臉皮厚,說起瞎話是張口就來,連草稿都不打。

“以前在呂公家的時候,曾有一人,精於此道。因爲我練武,時常會受傷,那個人就指點了我一些這方面的事情。可惜,那個人在呂公家中只待了十幾天就走了,連名字都不知道。”

劉闞知道,這年頭的人奔走頻繁,今天在這家落腳,明天又到了別處,非常正常。

許多人甚至記不住,自己家的食客都叫做什麼。所以就算去查找,估計也只能是大海撈針。

審食其聽罷,若有所思。

一旁趙佗已經命人支起大鍋,給那些用來包紮傷口的布條消毒。至於消毒以後,用火烘乾就是。雖然不一定能達到劉闞眼中所謂的標準,但是比起之前的話,效果相對會好上很多。

同時,劉闞指點着審食其爲傷者包紮。

這包紮的方法也是一種藝術,需要經過一番培訓才行。劉闞前世喜歡冒險,閒暇之餘爲尋求刺激,沒少受傷。一來二去,倒也學會了不少關於急救方面的常識。這些在後世而言,可能算不得什麼。但在這個時代,劉闞的一句話,可能會讓許多人活命,不得不說是個進步。

這時候,任囂陪同一名武將,走了過來。

那名將軍身高在八尺六寸左右,190公分的身高,讓許多人需仰視才行。

年紀大約在三十五六的樣子,氣宇軒昂,英武不凡。此人一出現,許多秦兵都躬身行禮。

就連趙佗,也掙扎着起身,想要過去叩見。

看到那口正在消毒的大鍋,武將一怔,用一口濃郁的秦腔,向在鐵鍋旁攪動布條的士兵詢問。

那名秦軍,顯然是非常激動。

低聲解釋了一番,武將輕輕點頭,表示出讚賞之色。

“誰出的主意?”

這時候,趙佗在親兵的攙扶下走過來,忙回答說:“將軍,這是沛縣人劉闞出的主意。而且他還提出了許多關於救護傷者的辦法。你看,現在那些救治傷者的人,都是依他所說而行。”

“劉闞?”

任囂連忙上前,在那武將的耳邊低聲細語了兩句。武將輕輕點頭,目光順着任囂手指的方向,朝劉闞看了一眼。只是劉闞此時,正忙着和審食其等人說包紮的方法,未曾留意到這一幕。

趙佗又低聲說了幾句,那武將的目光,顯然激動起來。

“若是這樣能有效果的話,咱老秦人的戰鬥力,可是能增添數倍。”

作爲一名軍人,他自然能夠看得出,劉闞說的這些,會有什麼樣的好處。

冷兵器時代,士兵的生命沒有任何保障。加之救護的手段低下,許多久經戰陣的老兵,因此而丟掉了性命。一個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絕非初臨戰陣的菜鳥能比擬。如果劉闞的辦法能夠讓那些久經戰陣的受傷老兵活下來的話,對於秦軍而言,無異於增添了強大的戰鬥力。

“這劉闞的身份可曾查明?”

任囂搖搖頭,“時間太短,尚未查明。早前我曾命人找到了劉闞的母親詢問,但那老媼什麼都不知道。只說劉闞的父親劉夫,是三川郡人,武藝不錯……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

武將‘哦’了一聲,笑着說:“這也難怪!當年的事情,牽連甚大,老媼心中有擔憂,也屬正常。不過事情已經過去這麼久了,王上想必也不會再追究下去。任囂,你再設法探探那小子的口風。少年人嘛,總是藏不住心事,三下兩下總會露出破綻,你且好好的追查一下。

若此事確鑿,這小子倒是值得調教。

恩,只是還不足十五歲,當不得大任。依律十六歲方能入伍成正卒……暫且爲他記下功勞吧。

還有,他說的那些方法,趙佗回頭再和他談談,最好能整理出來成文牘,派人送往咸陽。如果這小子說的辦法真有用,可抵兩爵軍功……這樣吧,我回去再探探王上的口風,看當年的事情,是否還要繼續追究下去。如果不追究……等他十六之後,把他掉入藍田大營吧。”

藍田大營,是秦軍的培養基地。

許多秦軍的將領都出自於藍田大營之中,而且屬於老秦人的嫡系人馬,可以很容易的受到重用。

任囂和趙佗相視一眼,退後一步,插手應諾。

“就這樣吧,這裡的戰事已經結束,我與你八百兵馬,負責善後。待平定下來,將虎符交予屠睢就可。我已得到王上的手令,需即刻啓程,迴轉咸陽。有甚事情,可直接告之屠睢。”

武將並沒有和劉闞照面,吩咐完畢之後,帶着人上馬率部離去。

任囂和趙佗恭送此人遠走,這時候劉闞才注意到了那武將,忍不住問一名秦軍道:“那人是誰?”

只是隨口一問,但秦兵卻露出了敬慕之色。

“那人乃是蒙恬將軍!”

蒙恬?

劉闞先是一怔,卻隨後肅然起敬。雖然說對於這個時代的瞭解不多,可蒙恬之名,他豈能不知。

目送遠去的背影,劉闞心中生出一絲落寞。

這就是那個被後世尊稱爲‘中華第一勇士’的蒙恬蒙大將軍嗎?未曾想,竟與他失之交臂。

————————————————

小新拜求吉祥三寶:推薦點擊收藏……

第69章 慷慨悲歌第152章 老羆營(一)第107章 血色(一)第96章 樓倉鎮第57章 出行第219章 值與不值第47章 出行第141章 徵召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一)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32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一)第317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176章 呼衍第75章 大鐵椎第314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三)第345章 會師關中(十三)第322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三)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173章 決戰河南地(三)第189章 回樓倉第278章 厚黑第369章 戶牗之會(一)第337章 會師關中(五)第34章 歡宴(二)第139章 元亨利貞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164章 左賢王威武第317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一)第42章 鄰家有女初成長(二)第81章 蕭何示警第202章 大足聚第258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五)第284章 樓倉大戰將起第363章 登基(一)第281章 殺人者。黥布第196章 劉巨將成親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第128章 馬耳山(二)第14章 鐵鷹銳士第339章 會師關中(七)第276章 風雲突變第167章 棄子第299章 樓倉之戰(七)第215章 名將之後第246章 九原(三)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55章 老秦烙印第2章 白龍伏屍(二)第230章 覲見洛陽宮第127章 馬耳山(一)第350章 高祖末日(二)第230章 覲見洛陽宮第187章 陳平獻策第341章 會師關中(九)第39章 老秦後裔第138章 大廈將傾,君欲何爲?第37章 四靈紋瓿第3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一)第42章 鄰家有女初成長(二)第291章 狂暴巨熊(三)第63章 綠蟻醅酒言天數第49章 暴徒灌嬰(二)第196章 劉巨將成親第233章 伴駕(三)第135章 有子名秦第232章 伴駕(二)第214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71章 垓下第53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84章 君欲何求第209章 巴蜀風雲(四)第91章 博弈(四)第202章 大足聚第117章 法家門徒第220章 仁,即爲人第82章 國風相鼠第224章 蕭何來訪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113章 錯過了就錯過了吧第90章 博弈(三)第226章 事發突然第224章 蕭何來訪第83章 雍劉聯合第213章 叔孫通第34章 歡宴(二)第7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一)第332章 女王第332章 女王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33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完)第276章 風雲突變第195章 盤野老第351章 高祖末日(三)第159章 第一場大戰第299章 樓倉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