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二)

bookmark

十一月的天氣,非常冷。

在這個時代,自然不可能出現什麼溫室效應,氣候正常,四季分明。在入冬之後,沛縣下了兩場雪。

雪並不算太大,卻讓人感覺很舒服。

正是午後,劉闞一個人在牢獄的空地上,踩着赤旗書中所說的三宮步,手中拎着一根沉甸甸,用數百年老樹的樹根雕成,形狀和赤旗略有相似的武器,大聲呼喊着,聯繫搖旗之法。

那老樹根浸過水,所以格外沉重。

重量若依照後世的斤兩計算,大約有五十多斤,正好是赤旗的一半。雖然已經減了一般的距離,可單臂施展,若換個人,一樣非常的吃力。劉闞赤着膀子,光着雙腳,在冰天雪地中舞動大旗,腳下靈動,身形圓轉,那沉甸甸的木製大旗在他的手中,發出呼呼的聲響。

雪花從天空中飄落下來,被旗風掃落。

任敖唐厲等人站在房間裡,隔着小窗向外看去,一個個輕輕搖頭,嘆了一口氣,又坐回遠處。

一個破爛的銅鼎,裡面糊上厚厚的爛泥,烘乾之後,儼然成了火爐。

爐膛裡燃燒着紅彤彤的木炭,火爐上放着一個陶盆,裡面盛滿了水,水裡面還有一個酒罈。

“這麼冷的天,你們說阿闞這傢伙不坐下來喝點酒,一個人練什麼武啊……這傢伙,簡直就是個武癡。屠子當年也沒有他這麼大的勁頭……不是練武,就是識字,他就不覺得煩嗎?”

酒,是呂雉送來的昔酒,以糜黍做成,口味比之外面的昔酒,好上許多。

所謂昔酒,是一種叫法。古時,這酒有三酒五齊之分。以稻穀和糜黍爲原料,三酒可分爲事酒、昔酒、清酒。事酒的意思,就是因事而釀,時間很短,口味很差。昔酒則需要短時間的儲藏,意思就是過去釀造的酒,口味稍醇厚。至於清酒,冬釀夏熟,是當時酒中之冠。

五齊之酒,指的是五種不同成色的酒。分爲泛齊、醴(音li)齊、盎齊、緹(音ti,二聲)齊和沉齊。其中,泛齊和醴齊酒,是市面上最爲常見的酒,酒糟浮在酒中,或者有滓液混合。

口味呢,大多以甜口酒爲主,男女老幼,沒事的時候都能喝一口。

當然,除了甜口酒之外,還有辣口酒的說法。不過這種酒大都是用來販賣,而不是自己保留。

好像劉闞在王姬的酒肆中喝過的那種酒,就屬於辣口酒。

既然是用來販賣,自然和在家裡和的酒不一樣。除了口味,還需要有些加工,也就是五齊之酒中的盎齊酒。酒色泛白,並且帶着辣口酒特有的強酸味道,爲很多酒客所喜愛和鍾情。

呂雉送來的是昔酒,而且是盎齊昔酒。

這一罈子,在市面上至少要十個半兩錢,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喝到的好酒。可惜,劉闞對這種酒是非常的不感冒。甚至在他看來,這種所謂的美酒,喝着其實和受罪沒什麼太大區別。

扔在那裡也不喝,索性就分給了大家。

不過,劉闞給了任敖等人一個建議:盎齊昔酒,其實就是最爲原始的黃酒類型。秋收冬藏,在寒冷的季節當中,不適合冷酒下肚。如果要喝酒的話,最好還是用小火加熱,別有滋味。

爲了喝酒,劉闞還鼓搗出了一個原始的爐子,供任敖等人溫酒。

溫酒下肚之後,對於身體極有好處,符合養生學的原理。佐以風味小吃,在冬日中別有滋味。

任敖、曹參和唐厲三人,沒事兒就會縮在這門房裡面,喝着小酒,還能看着外面劉闞練武以助酒興,這小日子過的倒也舒暢。

曹參笑道:“若沒有這番刻苦,阿闞又怎能斬殺王陵?屠子說,七八年後阿闞能和他鬥個旗鼓相當。依我看啊,用不了三五年,屠子怕就要危險了。至於識字……阿闞怕是另有想法。”

“能寫自己的名字就好,識字太多,又有何用?”

唐厲正色道:“老任,話不能這麼說。識字多了,總歸是有好處……至少能明事理,分是非。就比如這秦律,如果我們大字不識一個,豈不是會惹出許多麻煩?多識幾個字,有好處啊。”

“有甚好處?”

任敖撓着頭說:“天底下的字太多了,我看着就頭疼。明明就是一個字,非要有許多的寫法,麻煩的很。”

“所以,秦王……啊,始皇帝廢除六國文字,獨用秦文,也並非沒有道理嘛。”

曹參咬着嘴脣,輕聲道:“六國文字,六國風骨!始皇帝這樣強硬的飛出六國文字,只怕是六國士子會有反彈啊。如此一來,六國表面平定,可私底下呢,恐怕會是暗藏着殺機也說不定。”

唐厲一笑,“這一代的士子或許會不老實,但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過上百年……或許用不了百年,幾十年的光景,這天底下還會有多少人識得六國文字?要我說,統一文字是個好事。長痛不如短痛,或許始皇帝推行秦文的手段有點強硬,可對於以後,卻是大有好處。”

曹參辯不過唐厲,沉默下來。

這時候,房門突然間蓬的一下被人推開,風捲着雪花涌入門房,寒意襲來,三人不由得一個激靈。擡頭看去,卻是劉闞扛着那木製大旗走了進來。渾身蒸騰着霧氣,身上大汗淋漓。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劉闞的肌肉看上去沒有以前那般的堅實。

但事實上呢,卻力量並沒有絲毫的減少,反而在雄渾之中,增加了一種柔和,一絲靈動。

抹去身上的汗水,劉闞披上衣服,一屁股坐在了火爐旁邊。

搶過唐厲面前的酒盞,一飲而盡。然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笑呵呵的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幾位哥哥,看起來這小酒喝得頗有滋味,酒興正酣啊。”

秦時,五言絕句尚未出現。

劉闞突如其來的念出這麼一段五言絕句來,任敖沒有什麼感覺,可是曹參和唐厲卻有不同感受。

破舊創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特別是在這文字之上,任何一種創新,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完善。而且,學問越深,對新生事物的排斥也就越強。唐厲的眉頭,微微一蹙。

“阿闞,你這詩似乎有些不太和韻吧。”

劉闞一怔,看了看唐厲的表情,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委。當下一笑,“老唐,我隨口一說而已,你又何必在意?”

“阿闞,詩言志,歌詠言。所謂教六師,曰風、曰賦、曰比、曰典、曰雅、曰頌,豈能隨口胡言亂語?與禮不和,你當慎重。”

可以看得出,唐厲對詩詞歌賦極爲看重,言辭之中自然是毫不客氣。

曹參卻搖搖頭,“我覺得阿闞這首詩很不錯,雖然不合詩體,然則別有韻味。此情此景,用之以這首詩,倒也妥帖。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老唐,我倒是覺得,你過於拘泥了些。”

第300章 樓倉之戰(八)第72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二)第316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五)第223章 千字文第255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二)第113章 錯過了就錯過了吧第262章 請君入甕第73章 回家第137章 合作(二)第308章 長征(八)第284章 樓倉大戰將起第244章 九原第97章 最後一擊第296章 樓倉之戰(四)第208章 巴蜀風雲(三)第303章 長征(三)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84章 君欲何求第97章 最後一擊第186章 廣武城第18章 餌(一)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85章 棄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188章 信任第192章 盧子高再出毒謀第276章 風雲突變第148章 演武(二)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75章 大鐵椎第368章 勢無可擋第203章 唐厲無間道第179章 血染臨河渡口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128章 馬耳山(二)第249章 天哭(三)第284章 樓倉大戰將起第163章 懸馬擊鼓第284章 樓倉大戰將起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41章 初聞劉家子第13章 笑柄第8章 秦朝那些事兒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70章 徐公壽宴第339章 會師關中(七)第317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342章 會師關中(十)第317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226章 事發突然第236章 伴駕(六)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235章 伴駕(五)第65章 我名蒯徹第164章 左賢王威武第266章 有熊出沒之青魚門徒第318章 新篇章第48章 暴徒灌嬰(一)第298章 樓倉之戰(六)第227章 周南-關雎第312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一)第81章 蕭何示警第81章 蕭何示警第331章 二十萬秦軍齊暴動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365章 登基(三)第二 0劉璋巴蜀風雲一第281章 殺人者。黥布第94章 泗水亭長第101章 睢水三害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第282章 亂局第288章 老羆鬥霸王第313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二)第123章 好漢鍾離昧第108章 血色(二)第358章 江山一盤棋(七)第247章 天哭(一)第359章 江山一盤棋(八)第175章 決戰河南地(完)第284章 樓倉大戰將起第147章 演武(一)第362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第164章 左賢王威武第19章 餌(二)第62章 古怪氣象第198章 執子之手,與子白頭第259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六)第251章 烏氏倮第209章 巴蜀風雲(四)第209章 巴蜀風雲(四)第97章 最後一擊第97章 最後一擊第109章 血色(三)第115章 任囂將離去第139章 元亨利貞第177章 選擇第315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四)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92章 博弈(完)第149章 演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