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減租減息

呂梁笑得很開心,如果說前一段時間的股份換土地協議是用利益拉攏了他們,那麼這一次自己的手段就是讓他們從根子上附從自己,沒有人能夠拒絕高產糧食的誘惑。擁有鋼鐵基地,自己爲什麼還要費盡心機的拉攏這些鄉紳,甚至不惜使用價值連城的工廠股份兌換?就是因爲要建立一個階層,一個依附於自己的階層,讓這個階層主動地投身於工業使其發展壯大,併爲自己擋住外界的麻煩。鋼鐵基地不是萬能的,但只要使用方法合適,就是無所不能的。

“吳老爺子,各位長輩,高產水稻種子是安布雷拉公司下轄秘密研究室的最新成果,產量不高,而且只能通過公司途徑獲得,因此今年本人的水田裡才種了不到三分之一,如果分出去,也不是不可以,不知各位拿什麼來換這種寶貝?”

“吳家願意拿出工廠股份兌換種子份額!”吳石敏語出驚人,誰都知道工廠股份價值驚人,但呂梁想要的並不是這個。其他鄉紳面色緊張,盤算着自家能拿出什麼東西來兌換。呂梁微微笑道:“各位長輩,呂梁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這樣,各位以正常價格從我這裡購買種子,當然,會比較貴,收穫後的糧食各位如果想賣,只能賣給本人,價格絕對不會比市價低。各位得到種子後絕對不能送給其他人,我們無法保證種子外流,但一定不能從各位手上流往外界,不然我就會扣除其種子份額。”

衆人一聽,條件可以說非常低,糧食賣給誰不是賣?再說了,到時候很可能收穫的糧食倉庫都裝不下,一定要往外賣的。

“同意,呂先生,您說的我們都同意。”吳石敏代表衆人表態,都快被呂梁急死了。

“各位,別嫌我囉嗦,還有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如果各位能同意,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而且分給各位的份額絕不會少!”

“呂先生請講。”

“據我所知,惠州地界谷租的通常數額爲‘租取其半’,各家族應該都是這種情況吧。有些家族還會超過這種租率,本人的條件就是谷租應減至三成,有能力的家族可以減至兩成。根據我的計算,減租之後應爲糧食高產,各家族的收入不會減少,之前水稻畝產最高也就六百斤,我的高產水稻畝產能達到1800斤,因此減租後每畝至少能增加300斤糧食。”呂梁的話說完房間裡一片寂靜,這個後生還真狠,先是用工廠股份換我們的土地,後是用高產糧食換減租,件件事情都要命,但自己還真沒什麼損失,反而像他說的獲益頗豐。到底該如何,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吧。

看着緊皺眉頭的諸位,呂梁知道他們一定會答應。農民問題、土地問題比發展工業還要棘手,但又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後世的經驗表明發動土地暴利革命、消滅另一個階級絕不是社會良性發展的最佳方法,在現有生產力條件下地主和農民的矛盾不可調和,但鋼鐵基地在手,自己只用工廠股份和高產糧食就能做到兩者之間的平衡:農民可以到工廠做工,還可以種田獲得大量糧食;地主階層獲得工廠股份,轉身一變成爲資產階級,還從土地上獲得大量收益。這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也可以說是呂梁改革社會的第一步。

“呂先生,吳家願意答應您的條件,我吳石敏保證,從今往後吳家將成爲您最忠誠的助力!如果您需要,我的家族可以把所有的土地交出去!”所有人中吳石敏最先開口,在他的內心已經被呂梁層出不窮的手段所折服,你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顯得平和、穩重,兼顧各方面不說還能帶給家族極大的收益,短短時間吳家周圍就變成了巨大的工業區,不說股份,光是土地的轉讓金、工人的消費等就給自己的家族帶來了無數的商機。工廠區靠近吳家大院的地方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型城鎮,數萬名工人到這裡消費,再加上工人家屬的到來,各種旅店、餐館、商店等等,簡直就是大金蛋,產生的效益甚至直逼工廠股份的收益。當初要不是呂先生提醒自己,哪能注意到?所以說跟着呂先生走是最聰明的決定,就算是把自己的土地全交出去又如何?自己算是看透了,這世道銀元就是一切,地沒了,只要有錢就可以再買!

衆人先是被吳石敏的話震撼,不一會就反應過來,吳石敏這個老狐狸,算盤打得好啊,跟緊了呂梁,能得到的份額會少嗎?至於交出全部土地這種事,你就別裝了!

“老爺子,這可使不得,咱們是合作,我呂梁不會白貪各位的土地,只要是賺錢的買賣都不會少了各位!”

“呂先生,咱們也願意您的條件,您說吧,該怎麼辦咱們一定照辦!”

“是啊是啊,呂先生就是現世財神,跟着您一定發財!”

吳石敏開了頭,衆人隨之附和,之後減租減息協議簽訂。吳石敏向衆人承諾,不僅僅是惠州地區,整個廣東地區的地主鄉紳都可以購買高產種子,只要簽訂減租減息協議就行!不出幾天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廣東,所有的人都被這個消息驚呆了。驚訝中帶着懷疑,畝產九百公斤,騙鬼的吧。消息越傳越盛,呂梁的大名也隨之傳遍廣東,這回不僅是商人知道呂梁,地主、鄉紳和農民們也知道了呂梁的名字。商人稱呂梁爲點石成金的財神,地主、鄉紳因爲不相信而稱其爲傻子,農民因爲減租減息稱其爲大善人。

終於,官方開始注意這段時間聲名鵲起的呂梁,畝產九百公斤,這絕對是神蹟!是大大的功績,趕快讓呂梁獻上高產種子!有了這個寶貝竟然不進獻給朝廷,大逆不道!聽說北邊洋人打到了京城,連老佛爺都跑出去了,往哪送啊?

下面的人不敢隱瞞這麼大的事,也不敢擅作決定,消息一路往上傳,直接送到此時的兩廣總督李鴻章手中。李鴻章出任兩廣總督期間正值義和團運動爆發,慈禧老孃們對外宣戰,七月時八國聯軍已經佔據京城,慈禧外逃西安。南方地方實力派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在盛宣懷的聯絡下倡導“東南互保”,李鴻章更是以將朝廷詔書蔑稱爲亂命,力促東南互保之事。朝廷下詔,調任李鴻章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命其北上,李鴻章藉故推脫,後來先是到上海,最後在十月十一日纔到達北京。

此時的李鴻章哪裡有功夫關心高產種子的事情,他正在爲是否北上煩心呢,甚至他一度有意與從日本歸來的孫大炮會面,商談兩廣獨立之事,只是因爲雙方互存戒心而作罷。上面沒有指示傳下來,下面的人也不敢擅作主張,再加上地方鄉紳勢力強大,官方竟沒有就此事作出反應,最後不了了之。

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六十四章 全省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三十四章 總結 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鴉第四百零四章 準備完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面出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俄軍夏季攻勢第二百七十章 紫荊花開 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橫生枝節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紫荊花開 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日月之歌 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太平洋海軍基地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三百四十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玩笑般的遠航第二百零六章 德國考察團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話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海上前哨戰 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定第十九章 第一爐鋼液第四百七十章 柔弱的少女第一百五十章 緬甸大起義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爾的神話第三章 海豐縣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四百一十五章 空中殲滅戰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五十二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艇轟炸第四百七十六章 拒絕投降的幕後黑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慕尼黑展覽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飛翔的海盜第二百七十八章 日月之歌 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阿道夫下士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一百零八章 土樓對峙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致公堂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開局第八十九章 大勝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色的陽光第二百八十八章 英國在哭泣第八十章 登陸第四百六十七章 敦刻爾克第十九章 第一爐鋼液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天才的配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開啓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力量加入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九十八章 山地旅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國主義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九十五章 光復會第十章 刺探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話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七十八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爆發的重工業第一百九十三章 協議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爾的神話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狩第九十四章 聯盟第二百零五章 史上第一詐騙第四百七十章 柔弱的少女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義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捅了一刀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開啓第四百一十八章 縱火第七十四章 孫革第二百四十二章 太平洋海軍基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面出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臨朐攻堅戰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力量加入第七十四章 孫革第一百五十三章 玩笑般的遠航